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2.地裂会造成桥梁跨度的缩短、伸长或墩台下沉。在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不仅产生上下振动力,而且还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力,这样由于桥墩的受力不同而最终造成桥梁破坏。由于我国大部分桥梁在采用桥梁支座时,均按照行业标准进行选用,没有考虑桥墩的水平刚度对桥梁结构使用寿命的影响,或是通过改变桥墩的刚度来适应桥梁结构的需要。因此当桥梁的桥墩高度大小不一致时,每个桥墩的刚度就会不一样,桥墩高度越高,其刚度越小。如果采用普通的桥梁支座,则整个桥梁体系中的每个受力点的水平刚度不一致。在桥梁的运行中,就会产生部分桥墩参与工作,而另一部分桥墩不参与工作的情况,这样对桥梁结构的使用及寿命极为不利,故需要加以改进。
3.由于现有的桥梁大多在长久的通过较重的车辆后,部分支撑墩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有一些支撑墩则无法参与工作,长此以往对桥梁的寿命会造成极大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桥梁大多在长久的通过较重的车辆后,部分支撑墩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有一些支撑墩则无法参与工作,长此以往对桥梁的寿命会造成极大的损耗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墩柱,两个所述支撑墩柱的顶部外壁均开设有支撑卡槽,两个所述支撑卡槽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承重簧,两个所述多个承重簧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承重板。
6.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外壁且位于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支柱,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外壁且分别位于多个弹簧支柱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抗震阻尼器。
7.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承重板与两个所述支撑墩柱通过设置的支撑卡槽和承重簧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第二抗震阻尼器和弹簧支柱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桥梁。
9.优选的,所述桥梁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梁,所述多个支撑梁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多个支撑梁与支撑墩柱一一对应。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壁与支撑卡槽的内壁卡接,所述支撑梁的外壁与支撑卡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与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桥梁与支撑墩柱通过设置的支撑卡槽、承重簧、承重板、支撑板和支撑梁活动连接。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通过在支撑横梁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墩柱,同时在支撑墩柱的顶部开设有支撑卡槽,在支撑卡槽内设置有承重簧,在承重簧上设置有承重板,当有车辆经过桥梁后,桥梁受力给予支撑梁压力,同时带动支撑板下压给予承重板压力,由于承重簧本身具有的弹性作用,使得桥梁受到的压力减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桥梁大多在长久的通过较重的车辆后,部分支撑墩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有一些支撑墩则无法参与工作,长此以往对桥梁的寿命会造成极大的损耗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同时为保证桥梁的稳定性,特在支撑横梁与桥梁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和多个弹簧支柱,同时在多个弹簧支柱内部设置有第二抗震阻尼器,当桥梁出现震动时,多个弹簧支柱会频繁被压缩而上下震动,同时搭配承重簧的减震功能,进而保持桥梁震动时整体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桥梁发生震动后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墩柱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支柱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卡槽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中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中:1、支撑横梁;2、支撑墩柱;3、支撑卡槽;4、承重簧;5、承重板;6、支撑板;7、支撑梁;8、桥梁;9、第一抗震阻尼器;10、第二抗震阻尼器;11、弹簧支柱。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
22.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包括支撑横梁1,支撑横梁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墩柱2,两个支撑墩柱2的顶部外壁均开设有支撑卡槽3,两个支撑卡槽3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承重簧4,两个多个承重簧4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承重板5,两个限位承重板5与两个支撑墩柱2通过设置的支撑卡槽3和承重簧4活动连接,桥梁8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梁7,多个支撑梁7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多个支撑梁7与支撑墩柱2一一对应,支撑板6的外壁与支撑卡槽3的内壁卡接,支撑梁7的外壁与支撑卡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支撑板6的底部外壁与承重板5固定连接,桥梁8与支撑墩柱2通过设置的支撑卡槽3、承重簧4、承重板5、支撑板6和支撑梁7活动连接。
23.本实施方案中,在支撑横梁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墩柱2,同时在支撑墩柱2的顶部开设有支撑卡槽3,在支撑卡槽3内设置有承重簧4,在承重簧4上设置有承重板5,当有车辆经过桥梁8后,桥梁8受力给予支撑梁7压力,同时带动支撑板6下压给予承重板5压力,由于承
重簧4本身具有的弹性作用,使得桥梁8受到的压力减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桥梁8的使用寿命。
24.实施例二:
25.请参阅图1-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支撑横梁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9,支撑横梁1的顶部外壁且位于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9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支柱11,支撑横梁1的顶部外壁且分别位于多个弹簧支柱11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抗震阻尼器10,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9、第二抗震阻尼器10和弹簧支柱11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桥梁8。
26.本实施例中,同时为保证桥梁8的稳定性,特在支撑横梁1与桥梁8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9和多个弹簧支柱11,同时在多个弹簧支柱11内部设置有第二抗震阻尼器10,当桥梁8出现震动时,多个弹簧支柱11会频繁被压缩而上下震动,同时搭配承重簧4的减震功能,进而保持桥梁8震动时整体的稳定性。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横梁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墩柱2,同时在支撑墩柱2的顶部开设有支撑卡槽3,在支撑卡槽3内设置有承重簧4,在承重簧4上设置有承重板5,当有车辆经过桥梁8后,桥梁8受力给予支撑梁7压力,同时带动支撑板6下压给予承重板5压力,由于承重簧4本身具有的弹性作用,使得桥梁8受到的压力减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桥梁8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保证桥梁8的稳定性,特在支撑横梁1与桥梁8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抗震阻尼器9和多个弹簧支柱11,同时在多个弹簧支柱11内部设置有第二抗震阻尼器10,当桥梁8出现震动时,多个弹簧支柱11会频繁被压缩而上下震动,同时搭配承重簧4的减震功能,进而保持桥梁8震动时整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