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的制作方法
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业桥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


背景技术:

2.t型梁桥是指以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梁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式桥。在桥上荷载作用产生正弯矩时,梁做成上大下小的t形并在下缘配筋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和钢筋的高抗拉强度进而比矩形梁桥节省了材料,减轻了自重。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由于梁高较低、混凝土用量较小、造价较低、采用预制拼装的施工工艺、施工简单,被广泛的运用在公路桥梁中,在25m-40m的跨径范围内具有很突出的优势。
3.中国(cn201922267749.3)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组合t梁桥,包含若干个波形钢腹板组合t梁以及设置在所述若干波形钢腹板组合t梁上部的由若干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拼接而成桥面基层板,在每个波形钢腹板组合t梁的下部均设置有一个下翼缘混凝土基座,在相邻两个波形钢腹板组合t梁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连接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自重更轻,梁高更低,抗剪能力更高,下翼缘混凝土预应力效率更高,腹板屈曲刚度更大,横向连接更加可靠,运营阶段混凝土顶底板的收缩和徐变效应对腹板影响较小,但是桥梁在跨中所受的正弯矩非常大,由此导致跨中底板长期处于较高的拉应力水平,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及桥梁荷载的增大,即使底板设置了预应力,跨中底板也容易出现纵向裂缝病害。
4.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由于结构限制,单跨跨径很难突破50m,并且桥梁跨中弯矩较大,跨中腹板下缘和底板受到很大的拉应力,即使设置了预应力,桥梁运营期间t梁底板及腹板的纵向裂缝也时有发生。上述裂缝的扩张使得梁体的整体刚度减弱,承载能力下降,影响着桥梁行车安全。因此,提出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优化桥梁受力特性,提高桥梁底板及腹板的承载能力,并且保证t梁之间横向具有更可靠的连接刚度,防止横向连接病害,具有显著的工程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跨径大,承载力高,横向连接可靠的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包括两端的钢混组合t梁边梁,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之间依次拼装有若干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每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或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均包含上部t形混凝土梁及下部双腹板钢梁,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包含有t梁混凝土顶板,相邻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之间、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与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之间均设置有顶板横向连接段,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包含有钢纵梁,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在与所述钢纵梁连接的面上均设置有预埋工字钢,所述钢纵梁的两端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预埋工字钢连接,所述下部双腹板钢
梁中设置有两片钢腹板。
7.上述方案中的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包括两端的钢混组合t梁边梁,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之间依次拼装有若干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钢混组合t梁边梁和钢混组合t梁中梁仅预埋工字钢数量上有区别,其余结构相同,每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或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均包含上部t形混凝土梁及下部双腹板钢梁,如此设置能够充分发挥钢结构的抗拉承载力和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整个桥梁无需设置预应力结构,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包含有t梁混凝土顶板,来提供桥面的支撑力,相邻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之间、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与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之间均设置有顶板横向连接段,横向连接段起到连接各桥梁、支撑桥面的作用,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包含有钢纵梁,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在与所述钢纵梁连接的面上均设置有预埋工字钢,所述钢纵梁的左右两端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预埋工字钢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中设置有两片钢腹板,使得钢梁腹板横向刚度增大,横向承载力提高。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施工时首先在工厂制作下部双腹板钢梁,然后在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钢梁顶板上搭设模板,预制浇筑上部t形混凝土梁,并在t梁混凝土顶板端部设置预埋工字钢,形成钢混组合t梁中梁与钢混组合t梁边梁,其次吊装钢混组合t梁中梁和钢混组合t梁边梁至相应桥位处,在顶板横向连接段处焊接钢纵梁与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将多片t梁进行连接,之后浇筑顶板横向连接段中的混凝土和横隔板连接段中的混凝土,将t梁横向连接成整体,最后在t梁混凝土顶板和顶板横向连接段上整体浇筑桥面现浇层和桥面铺装,并施工桥面附属设施和防撞护栏。
9.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顶面设置有钢梁板剪力钉,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及下部双腹板钢梁通过所述钢梁板剪力钉连接。
10.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顶面设置有钢梁板剪力钉,可以是焊接设置,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及下部双腹板钢梁通过所述钢梁板剪力钉连接,若干个钢梁板剪力钉均匀分布在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顶面,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还包含有t梁混凝土腹板,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的底面,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内设置有顶板纵向钢筋、顶板箍筋,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内设置有腹板纵向钢筋、腹板箍筋,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包括两片所述钢梁腹板,两片所述钢梁腹板的底面设置有钢梁底板,两片所述钢梁腹板的顶面设置有钢梁顶板,所述钢梁顶板上均布式设置所述钢梁板剪力钉。
12.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还包含有t梁混凝土腹板,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的底面中部位置,起到支撑、连接作用,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内设置有顶板纵向钢筋、顶板箍筋,增加结构强度,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内设置有腹板纵向钢筋、腹板箍筋,增加结构强度,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包括两片所述钢梁腹板,两片所述钢梁腹板的底面设置有钢梁底板,钢梁底板用于连接桥台支座,两片所述钢梁腹板的顶面设置有钢梁顶板,用来连接上部t形混凝土梁,所述钢梁顶板上均布式设置所述钢梁板剪力钉,提高连接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的高度与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高度之比在1/2-2/3之间。
14.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的高度与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高度之比在1/2-2/3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充分发挥下部双腹板钢梁的钢结构的抗拉承载力和上部t形混凝土梁的混凝
土的抗压承载力。
15.进一步的,所述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由工字钢顶板、工字钢底板、及工字钢腹板组成,所述钢纵梁由纵梁顶板、纵梁底板及纵梁腹板组成,所述纵梁顶板上开有顶板孔,所述纵梁底板上开有底板孔,所述钢纵梁与所述预埋工字钢焊接相连。
16.所述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由工字钢顶板、工字钢底板、及工字钢腹板组成,结构简单稳定,所述钢纵梁由纵梁顶板、纵梁底板及纵梁腹板组成,可以是工字钢,结构简单稳定,所述纵梁顶板上开有顶板孔,所述纵梁底板上开有底板孔,顶板孔、底板孔用于浇筑混凝土,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孔,可根据浇筑需要设置大小和间距,所述钢纵梁与所述预埋工字钢焊接相连,连接稳定。
17.进一步的,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横隔板,相邻两片所述混凝土横隔板之间设有横隔板连接段,所述混凝土横隔板沿桥梁纵向设置在桥梁端部、1/4跨径处、跨中处,所述钢梁腹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钢梁竖向加劲肋,钢梁竖向加劲肋沿桥梁纵向的设置间距为2-3m。
18.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横隔板,用于支撑桥面结构和增加强度,相邻两片所述混凝土横隔板之间设有横隔板连接段,横隔板连接段位于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的底面,用于连接混凝土横隔板和增加强度,所述混凝土横隔板沿桥梁纵向设置在桥梁两个端部、1/4跨径处、跨中处,沿桥梁纵向均匀分布,增加桥梁稳定性,所述钢梁腹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钢梁竖向加劲肋,用来增加钢梁腹板的强度,钢梁竖向加劲肋沿桥梁纵向的设置间距为2-3m,能起到良好的加强效果。
19.进一步的,所述纵梁顶板上设置有均布式纵梁剪力钉,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和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顶面设置有桥面结构。
20.所述纵梁顶板上设置有均布式纵梁剪力钉,纵梁剪力钉可以是焊接设置,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和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顶面设置有桥面结构,桥面结构与纵梁剪力钉配合固定。
21.进一步的,所述桥面结构包括桥面现浇层,所述桥面现浇层顶面设置有桥面铺装。
22.所述桥面结构包括桥面现浇层,桥面现浇层与纵梁剪力钉配合固定,所述桥面现浇层顶面设置有桥面铺装,形成桥面。
23.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顶板、所述纵梁顶板水平设置,所述工字钢顶板与所述纵梁顶板焊接,所述工字钢底板与所述纵梁底板焊接,所述工字钢腹板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的内部。
24.所述工字钢顶板、所述纵梁顶板水平设置,用来支撑桥面,所述工字钢顶板与所述纵梁顶板焊接,所述工字钢底板与所述纵梁底板焊接,加强连接处的稳定性,所述工字钢腹板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的内部,连接稳定,可以一体化预制。
25.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的底部设置有桥台支座。
26.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的底部设置有桥台支座,用来固定下部双腹板钢梁。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其一、采用了钢混组合t梁结构,t梁中下部采用钢结构,上部采用混凝土结构,桥梁面荷载作用下,t梁中下部受拉,上部受压,能够充分发挥钢结构的抗拉承载力和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整个结构无需设置预应力,简化了施工工艺,大幅度提高了腹板和底板的承
载能力,并且能够突破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最大跨径;
29.其二、两片t梁之间横向由预埋工字钢与钢纵梁连接,显著提高了顶板横向连接段的刚度,增大了相邻梁体之间的横向连接能力,横向连接更加可靠,避免了t梁顶板横向连接病害的发生;
30.其三、下部双腹板钢梁中采用双腹板结构,使得钢梁腹板横向刚度增大,横向承载力提高,并在钢梁腹板上设置了钢梁竖向加劲肋,提高了钢梁腹板稳定性,避免了钢梁腹板的局部屈曲失稳;
31.其四、下部双腹板钢梁与上部t形混凝土梁均为工厂预制构件,工厂预制完成后形成钢混组合t梁中梁与钢混组合t梁边梁,制作简单,制作完成后采用装配的方式进行施工现场施工,施工工艺简便,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图1的左视图;
35.图4为上部t形混凝土梁横断面示意图;
36.图5为下部双腹板钢梁横断面示意图;
37.图6为钢混组合t梁边梁横断面示意图;
38.图7为钢混组合t梁中梁横断面示意图;
39.图8为相邻两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横向连接示意图;
40.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1.图10为t梁混凝土顶板预埋工字钢立体结构图;
42.图11为钢纵梁立体结构图;
43.图12为单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立体结构图;
44.图13为单片钢混组合t梁边梁立体结构图;
45.图14为相邻两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横向连接立体结构图;
46.附图中,1、上部t形混凝土梁;2、下部双腹板钢梁;1a、钢混组合t梁中梁;1b、钢混组合t梁边梁;11、t梁混凝土顶板;12、t梁混凝土腹板;13、顶板纵向钢筋;14、顶板箍筋;15、腹板纵向钢筋;16、腹板箍筋;21、钢梁腹板;22、钢梁底板;23、钢梁竖向加劲肋;24、钢梁顶板;25、钢梁板剪力钉;3、预埋工字钢;31、工字钢顶板;32、工字钢底板;33、工字钢腹板;4、钢纵梁;41、纵梁顶板;41a、顶板孔;42、纵梁底板;42a、底板孔;43、纵梁腹板;44、纵梁剪力钉;5、混凝土横隔板;51、横隔板连接段;6、顶板横向连接段;7、桥面现浇层;8、桥面铺装;9、防撞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实施例1
49.如图1-14所示,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包括两端的钢混组合t梁边梁1b,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1b之间依次拼装有若干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1a,每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1b及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均包含上部t形混凝土梁1及下部双腹板钢梁2,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包含有t梁混凝土顶板11,相邻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之间、相邻的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与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1b之间均设置有顶板横向连接段6,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6包含有钢纵梁4,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在与所述钢纵梁4连接的面上均设置有预埋工字钢3,所述钢纵梁4的两端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预埋工字钢3连接,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中设置有两片钢腹板。
50.上述方案中的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包括两端的钢混组合t梁边梁1b,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1b之间依次拼装有若干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1a,钢混组合t梁边梁1b和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仅预埋工字钢3数量上有区别,其余结构相同,每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1b及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均包含上部t形混凝土梁1及下部双腹板钢梁2,如此设置能够充分发挥钢结构的抗拉承载力和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整个桥梁无需设置预应力结构,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包含有t梁混凝土顶板11,来提供桥面的支撑力,相邻两片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之间、相邻的所述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与所述钢混组合t梁边梁1b之间均设置有顶板横向连接段6,横向连接段起到连接各桥梁、支撑桥面的作用,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6包含有钢纵梁4,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在与所述钢纵梁4连接的面上均设置有预埋工字钢3,所述钢纵梁4的左右两端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预埋工字钢3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中设置有两片钢腹板,使得钢梁腹板21横向刚度增大,横向承载力提高。
51.某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单孔跨径为50m,桥面总宽度为12.5m,单向3车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由两片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和两片钢混组合t梁边梁1b预制拼装组成,每片钢混组合t梁边梁1b及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均由上部t形混凝土梁1及下部双腹板钢梁2通过钢梁板剪力钉25装配组成。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和钢混组合t梁边梁1b的梁高均为3m,上部t形混凝土梁1高度为1.1m,下部双腹板钢梁2高度为1.9m,t梁混凝土顶板11的横向宽度为2.75m,顶板横向连接段6的横向宽度为0.5m,上部t形混凝土梁1的t梁混凝土腹板12两侧设置有混凝土横隔板5,相邻两片混凝土横隔板5之间由横隔板连接段51连接,混凝土横隔板5沿桥梁纵向设置在桥梁端部、1/4跨径处、跨中处,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钢梁腹板21两侧设置有钢梁竖向加劲肋23,钢梁竖向加劲肋23沿桥梁纵向的设置间距为2.5m。施工时首先在工厂制作下部双腹板钢梁2,然后在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钢梁顶板24上搭设模板,预制浇筑上部t形混凝土梁1,并在t梁混凝土顶板11端部设置预埋工字钢3,形成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与钢混组合t梁边梁1b,其次吊装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和钢混组合t梁边梁1b至相应桥位处,在顶板横向连接段6处焊接钢纵梁4与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3,将多片t梁进行连接,之后浇筑顶板横向连接段6中的混凝土和横隔板连接段51中的混凝土,将t梁横向连接成整体,最后在t梁混凝土顶板11和顶板横向连接段6上整体浇筑桥面现浇层7和桥面铺装8,并施工桥面附属设施和防撞护栏9。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混组合t梁结构,t梁中下部采用钢结构,中上部采用混凝土结构,桥梁运营荷载作用下,t梁中下部受拉,中上部受压,能够充分发挥钢结构的抗拉承载力和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整个结构
无需设置预应力,简化了施工工艺,大幅度提高了腹板和底板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够突破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最大跨径,单跨跨径能够达到50m。
5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施工时首先在工厂制作下部双腹板钢梁2,然后在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钢梁顶板24上搭设模板,预制浇筑上部t形混凝土梁1,并在t梁混凝土顶板11端部设置预埋工字钢3,形成钢混组合t梁中梁1a与钢混组合t梁边梁1b,其次吊装钢混组合t梁中梁1a和钢混组合t梁边梁1b至相应桥位处,在顶板横向连接段6处焊接钢纵梁4与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3,将多片t梁进行连接,之后浇筑顶板横向连接段6中的混凝土和横隔板连接段51中的混凝土,将t梁横向连接成整体,最后在t梁混凝土顶板11和顶板横向连接段6上整体浇筑桥面现浇层7和桥面铺装8,并施工桥面附属设施和防撞护栏9。
53.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顶面设置有钢梁板剪力钉25,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及下部双腹板钢梁2通过所述钢梁板剪力钉25连接。
54.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顶面设置有钢梁板剪力钉25,可以是焊接设置,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及下部双腹板钢梁2通过所述钢梁板剪力钉25连接,若干个钢梁板剪力钉25均匀分布在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顶面,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55.进一步的,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还包含有t梁混凝土腹板12,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12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的底面,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内设置有顶板纵向钢筋13、顶板箍筋14,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12内设置有腹板纵向钢筋15、腹板箍筋16,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包括两片所述钢梁腹板21,两片所述钢梁腹板21的底面设置有钢梁底板22,两片所述钢梁腹板21的顶面设置有钢梁顶板24,所述钢梁顶板24上均布式设置所述钢梁板剪力钉25。
56.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还包含有t梁混凝土腹板12,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12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的底面中部位置,起到支撑、连接作用,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内设置有顶板纵向钢筋13、顶板箍筋14,增加结构强度,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12内设置有腹板纵向钢筋15、腹板箍筋16,增加结构强度,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包括两片所述钢梁腹板21,两片所述钢梁腹板21的底面设置有钢梁底板22,钢梁底板22用于连接桥台支座,两片所述钢梁腹板21的顶面设置有钢梁顶板24,用来连接上部t形混凝土梁1,所述钢梁顶板24上均布式设置所述钢梁板剪力钉25,提高连接稳定性。
5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的高度与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高度之比在1/2-2/3之间。
58.所述上部t形混凝土梁1的高度与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高度之比在1/2-2/3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充分发挥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钢结构的抗拉承载力和上部t形混凝土梁1的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
59.进一步的,所述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3由工字钢顶板31、工字钢底板32、及工字钢腹板33组成,所述钢纵梁4由纵梁顶板41、纵梁底板42及纵梁腹板43组成,所述纵梁顶板41上开有顶板孔41a,所述纵梁底板42上开有底板孔42a,所述钢纵梁4与所述预埋工字钢3焊接相连。
60.所述t梁顶板预埋工字钢3由工字钢顶板31、工字钢底板32、及工字钢腹板33组成,结构简单稳定,所述钢纵梁4由纵梁顶板41、纵梁底板42及纵梁腹板43组成,可以是工字钢,
结构简单稳定,所述纵梁顶板41上开有顶板孔41a,所述纵梁底板42上开有底板孔42a,顶板孔41a、底板孔42a用于浇筑混凝土,顶板孔41a、底板孔42a是圆形,可根据浇筑需要设置大小和间距,所述钢纵梁4与所述预埋工字钢3焊接相连,连接稳定。
61.进一步的,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横隔板5,相邻两片所述混凝土横隔板5之间设有横隔板连接段51,所述混凝土横隔板5沿桥梁纵向设置在桥梁端部、1/4跨径处、跨中处,所述钢梁腹板2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钢梁竖向加劲肋23,钢梁竖向加劲肋23沿桥梁纵向的设置间距为2-3m。
62.所述t梁混凝土腹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混凝土横隔板5,用于支撑桥面结构和增加强度,相邻两片所述混凝土横隔板5之间设有横隔板连接段51,横隔板连接段51位于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6的底面,用于连接混凝土横隔板5和增加强度,所述混凝土横隔板5沿桥梁纵向设置在桥梁两个端部、1/4跨径处、跨中处,沿桥梁纵向均匀分布,增加桥梁稳定性,所述钢梁腹板2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钢梁竖向加劲肋23,用来增加钢梁腹板21的强度,钢梁竖向加劲肋23沿桥梁纵向的设置间距为2-3m,能起到良好的加强效果。
63.进一步的,所述纵梁顶板41上设置有均布式纵梁剪力钉44,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和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6顶面设置有桥面结构。
64.所述纵梁顶板41上设置有均布式纵梁剪力钉44,纵梁剪力钉44可以是焊接设置,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和所述顶板横向连接段6顶面设置有桥面结构,桥面结构与纵梁剪力钉44配合固定。
65.进一步的,所述桥面结构包括桥面现浇层7,所述桥面现浇层7顶面设置有桥面铺装8。
66.所述桥面结构包括桥面现浇层7,桥面现浇层7与纵梁剪力钉44配合固定,所述桥面现浇层7顶面设置有桥面铺装8,形成桥面。
67.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顶板31、所述纵梁顶板41水平设置,所述工字钢顶板31与所述纵梁顶板41焊接,所述工字钢底板32与所述纵梁底板42焊接,所述工字钢腹板33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的内部。
68.所述工字钢顶板31、所述纵梁顶板41水平设置,用来支撑桥面,所述工字钢顶板31与所述纵梁顶板41焊接,所述工字钢底板32与所述纵梁底板42焊接,加强连接处的稳定性,所述工字钢腹板33设于所述t梁混凝土顶板11的内部,连接稳定,可以一体化预制。
69.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底部设置有桥台支座。
70.所述下部双腹板钢梁2的底部设置有桥台支座,用来固定下部双腹板钢梁2。
71.实施例2
72.本实施例的一种钢混组合简支t梁桥,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73.进一步的,顶板孔41a、底板孔42a用于浇筑混凝土,顶板孔41a、底板孔42a是多边形孔。所述钢梁竖向加劲肋上部外侧设置为斜面。
74.进一步的,t梁混凝土顶板11的底面带有锥度。
75.t梁混凝土顶板11的底面带有锥度,使顶板中间部位厚度增加,形成加强支撑结构,提高桥面的稳定性。优选的,锥度为5
°‑
45
°

7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