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化基础结构,具体为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重视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全民健身的落地载体,近几年得到大力发展,到2025年人均运动场地面积2.5平米,大量的体育健身场所及学校运动场地建设中的现有技术基础按照市政相关建设标准执行,面层按照人工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标准执行。所建设的场地均可满足日常运动需求,但是结合生态绿色建筑需要和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应该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高温天气其表面温度高于同时的地面温度,给百姓健身和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带来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体育场地夏季高温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海绵化基础和面层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稳定层、砂石蓄水层、透水砼垫层、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可以将雨水通过层层渗透有效储存起来,所述雨水经流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时,下渗至透水砼垫层,所述透水砼垫层将渗入的雨水经流自身砼骨料间的空隙,继续下渗至砂石稳定层,所述砂石稳定层将所渗入的雨水有效储存并形成均匀的蓄水稳定层。
5.其中,所述草坪区域包括人造草坪层,所述人造草坪层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垫层,所述人造草坪层均匀覆盖在最上层。
6.其中,所述人造草坪层的厚度为50mm,所述弹性垫层的厚度为10mm。
7.其中,所述透水型人工合成运动材料面层属于最上层和雨水最先接触的并能将雨水所带来的杂物及大颗粒物过滤,使其不能下沉堵塞基础结构。
8.其中,所述透水砼垫层是一种稳定的硬质结构层,在市政道路上也广泛使用。
9.其中,所述砂石稳定蓄水层采用天然级配砂石,进行碾压形成稳定的基础垫层,当雨水通过透水砼流入该稳定时,砂石能有效的将雨水储存起来,并缓慢释放。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和控制,既实现了夏季高温天气体育场地自我降温也有效防止冬季低温天气的冻土现象,对雨水进行有效过滤渗透储存,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还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场地建设成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先行标准要求。
11.(1)通过透水砼垫层、砂石稳水层以及砂石蓄水层,砂石蓄水垫层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机械碾压,作为蓄水层和承载层其厚度依据现场条件厚度大于300mm,小于600mm为宜,当雨水通过透水砼流入该稳定时,砂石能有效的将雨水储存起来,并缓慢释放,降低地表温度,从而使生态海绵体育场地具有自我降温和防止冻土的功能;
12.(2)通过设置有人造草坪层和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透水型人工合成材料面层采用塑胶颗粒,人造草坪面层自身也是透水型结构,人造草坪层和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最先接触的并能将雨水所带来的杂物及大颗粒物过滤,使杂物不能下沉堵塞;
13.(3)通过原基础结构稳定层,采用素土夯实,机械碾压,密实度达0.97以上,提高了体育场地的平整度,避免体育场地发生下沉的现象。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跑道区域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草坪区域;101、人造草坪层;102、弹性垫层;2、排水沟;3、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4、基础稳定层;5、海绵结构;501、透水砼垫层;502、稳水层;503、砂石蓄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包括草坪区域1,草坪区域1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草坪区域1包括人造草坪层101,人造草坪层101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垫层102,人造草坪层101均匀覆盖在最上层,人造草坪层101的厚度为50mm,弹性垫层102的厚度为10mm;
21.具体地,如图所示,使用时,弹性垫层102垫在人造草坪层101的下方,阻隔在人造草坪层101和透水砼垫层501之间,且弹性垫层102具有良好的弹性,配合人造草坪层101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体育场地的舒适性;
22.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与草坪区域1相接的底端设置有排水沟2,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属于最上层和雨水最先接触,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的厚度为13mm;
23.具体地,如图所示,使用时,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属于最上层和雨水最先接触的并能将雨水所带来的杂物及大颗粒物过滤,使其不能下沉堵塞基础结构;
24.草坪区域1和排水沟2的底端均设置有海绵结构5,海绵结构5包括透水砼垫层501,透水砼垫层501设置于草坪区域1和排水沟2的底端,透水砼垫层501的底端设置有砂石稳水层502,砂石稳水层502的底端设置有砂石蓄水层503,砂石蓄水层503的底端设置有基础稳定层4,透水砼垫层501的厚度为8cm,砂石蓄水层503的厚度为300mm;
25.具体地,如图所示,使用时,基础稳定层4采用素土夯实,机械碾压,密实度达0.97以上,提高了体育场地的平整度,且砂石蓄水层503采用天然级配砂石,进行碾压形成稳定的基础垫层,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储存。
26.工作原理:下雨时雨水通过透水结构的运动场地面层下渗至运动场地基层,运动场地基础是稳定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可渗水储水结构,所储存的雨水根据天气情况自然释
放,且储存的雨水会吸收地面的热量,实现了夏季高温天气体育场地自我降温,也有效防止冬季低温天气的冻土现象,形成清凉舒爽的运动环境。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包括草坪区域(1),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坪区域(1)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且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与草坪区域(1)相接的底端设置有排水沟(2),所述草坪区域(1)和排水沟(2)的底端均设置有海绵结构(5),所述海绵结构(5)包括透水砼垫层(501),所述透水砼垫层(501)设置于草坪区域(1)和排水沟(2)的底端,所述透水砼垫层(501)的底端设置有砂石稳水层(502),所述砂石稳水层(502)的底端设置有砂石蓄水层(503),所述砂石蓄水层(503)的底端设置有基础稳定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坪区域(1)包括人造草坪层(101),所述人造草坪层(101)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垫层(102),所述人造草坪层(101)均匀覆盖在最上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草坪层(101)的厚度为50mm,所述弹性垫层(102)的厚度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属于最上层,所述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3)的厚度为1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砼垫层(501)是一种稳定的硬质结构层,且透水砼垫层(501)的厚度为8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蓄水层(503)采用天然级配砂石,进行碾压形成稳定的基础垫层,所述砂石蓄水层(503)的厚度为3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海绵体育场地结构,该系统包括基础稳定层、砂石蓄水层、透水砼垫层、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所述雨水经流透水型合成运动材料面层时,下渗至透水砼垫层,所述透水砼垫层将渗入的雨水经流自身砼骨料间的空隙,继续下渗至砂石稳定层,所述砂石稳定层将所渗入的雨水有效储存并形成均匀的蓄水稳定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水砼垫层、砂石稳水层以及砂石蓄水层,砂石蓄水垫层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机械碾压,作为蓄水层和承载层,当雨水通过透水砼流入该稳定时,砂石能有效的将雨水储存起来,并缓慢释放,降低地表温度,从而使生态海绵体育场地具有自我降温和防止冻土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姜山 卢金锁 由文华 梁保真 黄浩 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闽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