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透水砖。


背景技术:

2.道路路面积水,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在街道、人行道上大都铺设了很常见的地砖,在暴雨天气的时候,积水过多,积水流动缓慢,影响人们的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砖,解决了道路路面积水疏散缓慢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路面的疏水能力,防止了路面大量积水。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透水砖,包括,
6.砖体,该砖体由多孔材料制成,以吸收该砖体的顶面的积水;
7.开设于该砖体的通孔,以使得该砖体顶面的水通过通孔渗透进入地面;以及
8.开设于该砖体的顶面的凹槽,以容纳该砖体顶面的积水。
9.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凹槽的截面呈v型,且该凹槽的一侧面为竖直面,另一侧面倾斜地连接于该竖直面的底部与该砖体的顶面之间,以形成坡面;该透水砖表面的水经该坡面以流入该凹槽,以避免该砖体的顶面积水。
10.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坡面的坡度值为4%。
11.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且该凹槽的中心位置与该砖体的顶面的中心位置重合。
12.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砖体呈立方体。
13.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通孔为圆形。
14.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通孔开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靠近该砖体的四个角的位置。
15.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砖体由陶瓷制成。
16.本实用新型透水砖通过于透水砖的本体上间隔开设通孔,水能够从该些通孔渗透进入地面,加快了水的吸收速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于砖体的顶部开设凹槽,从而便于未流出的水储存进凹槽,以被该透水砖慢慢吸收,避免了积水大面积的储存于透水砖的表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俯视图。
18.图2是图1中a-a的侧面剖视图。
19.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砖体1,通孔2,凹槽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21.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1,砖体 1由多孔材料制成,以吸收砖体1的顶面的水;开设于砖体1的通孔2,以使得砖体1顶面的水通过通孔2渗透进入地面;以及开设于砖体1的顶面的凹槽3,以容纳砖体1顶面的积水。
22.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水砖通过于砖体上开设通孔2,便于积水快速的渗透进入地面,增加了积水的疏通方式,另外该透水砖通过于砖体1的表面开设凹槽3,便于储存积水,避免积水大面积蓄积于地表,影响人们的出行。
23.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为,凹槽3的截面呈v型,且凹槽3的一侧面为竖直面,另一侧面倾斜连接于竖直面的底部与砖体1的顶面之间,以形成坡面;透水砖表面的水经坡面以快速流入凹槽3,以避免砖体1的顶面积水。
24.具体的,坡面的坡度值为4%。
25.进一步的,凹槽3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凹槽3的中心位置与砖体1的顶面的中心位置重合。
26.较佳地,矩形的长为50mm,宽为40mm。
27.较佳地,砖体1呈立方体。
28.较佳地,砖体1的长为350mm,宽为200mm,高为100mm。
29.较佳地,通孔2为圆形。
30.较佳地,通孔2开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靠近砖体1的四个角的位置。
31.较佳地,通孔2的直径为20mm,且通孔2的圆心到砖体1的长边的距离范围为800mm~1500mm,通孔2的圆心到砖体1的宽边的距离范围为 1000mm~1800mm。
32.较佳地,砖体1由陶瓷制成。
3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为,砖体1的横截面呈等边六边形,通孔2开设于等边六边形的六个角,该通孔可以是圆孔,或者不规则形状,凹槽3开设于砖体1的相对的两个边之间。
34.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水砖的使用方式为,将待铺设透水砖的地面处理平整,将若干的透水砖两两拼接铺设于地面;当下雨时,砖体1吸收雨水,进而慢慢渗透进入地面,同时部分的雨水通过通孔2,直接被地面吸收,当水量过大,砖体吸收饱和时,砖体1顶面的水进入凹槽3暂时储存,以慢慢被砖体1吸收,从而避免了积水大面积的储存于砖体1的顶面,影响人们的出行。
35.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由多孔材料制成,以吸收所述砖体的顶面的积水;开设于所述砖体的通孔,以使得所述砖体顶面的水通过通孔渗透进入地面;以及开设于所述砖体的顶面的凹槽,以容纳所述砖体顶面的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呈v型,且所述凹槽的一侧面为竖直面,另一侧面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竖直面的底部与所述砖体的顶面之间,以形成坡面;所述透水砖表面的水经所述坡面以流入所述凹槽,以避免所述砖体的顶面积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的坡度值为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凹槽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砖体的顶面的中心位置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呈立方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靠近所述砖体的四个角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由陶瓷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该砖体由多孔材料制成,以吸收砖体的顶面的水;开设于该砖体的通孔,以使得砖体顶面的水通过通孔渗透进入地面;以及开设于该砖体的顶面的凹槽,以容纳砖体顶面的积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道路路面积水疏散缓慢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路面的疏水能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技术研发人员:冯友鸿 窦市鹏 赵琦 石磊 李善文 徐铭 贾倩 王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