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人行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


背景技术:

2.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在城市里人行道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有人行道。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目前,施工人员在地基上铺设人行道时,在地基上沿远离地基的方向依次铺设有素土夯实层、碎石垫层、粗砂垫层、透水混凝土层、素水泥浆层、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和地砖。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有以下缺陷:当下雨时,雨水会在人行道上堆积形成积水,导致行人使用人行道不方便,人行道透水效果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雨水检查井,所述路基沿远离路基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找平层和透水砖,所述雨水检查井的上平面与透水找平层的上平面水平,所述碎石垫层和路基之间设置有透水盲管,所述透水盲管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连通,所述雨水检查井内设置有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的排水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依次通过透水砖、透水找平层、透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并通过碎石层向透水盲管内流动,进入到透水盲管内的雨水向雨水检查井流动,并安装在雨水检查井内的排水管流出,有效防止雨水在人行道上堆积形成积水的情况,提高了人行道透水效果。
9.可选的,所述透水盲管与路基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水层有效提高了透水盲管和路基之间的防水效果,有效阻碍了雨水与路基接触,使路基发生沉降的情况,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碎石垫层和路基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层有效提高了碎石垫层和路基之间的防水效果,有效避免部分雨水从碎石垫层未与透水盲管接触的部分向路基流动,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透水盲管靠近雨水检查井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安装的透水盲管方便进入到透水盲管的雨水更加流
畅的向雨水检查井的方向流动,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15.可选的,所述透水盲管的侧壁沿透水盲管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间隔开设有第一组进水孔和第二组进水孔,所述第一组进水孔沿透水盲管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四个进水孔,所述第二组进水孔沿透水盲管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开设有五个进水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可以向穿过透水盲管上依次交替间隔开设有第一组进水孔和第二组进水孔向透水盲管内流动,提高透水盲管的排水性能,从而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17.可选的,所述雨水检查井和路基之间设置有加固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可以有效防止路基与雨水检查井的连接处发生沉降,提高雨水检查井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透水盲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土工布,所述透水盲管内沿透水盲管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螺旋筋,所述螺旋筋与透水盲管的内侧壁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向透水盲管流动的雨水进行过滤,有效防止大颗粒杂物将透水盲管进行堵塞,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21.可选的,所述雨水检查井的底壁开设有积沙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有淤泥的雨水流动到雨水检查井的积沙槽内进行沉淀,有效防止淤泥将雨水检查井的排水管进行堵塞,有效提高了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当下雨时,雨水依次通过透水砖、透水找平层、透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并通过碎石层向透水盲管内流动,进入到透水盲管内的雨水向雨水检查井流动,并安装在雨水检查井内的排水管流出,有效防止雨水在人行道上堆积形成积水的情况,提高了人行道透水效果;
25.土工布向透水盲管流动的雨水进行过滤,有效防止大颗粒杂物将透水盲管进行堵塞,提高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26.含有淤泥的雨水流动到雨水检查井的积沙槽内进行沉淀,有效防止淤泥将雨水检查井的排水管进行堵塞,有效提高了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透水盲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透水盲管的局部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雨水检查井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2、雨水检查井;21、排水管;22、积沙槽;3、碎石垫层;4、透水混凝土层;5、透水找平层;6、透水砖;7、透水盲管;71、第一组进水孔;72、第二组进水孔;73、进水孔;8、第一防水层;9、第二防水层;10、加固层;11、土工布;12、螺旋筋。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人行道铺装透水结构。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行道铺装透水结构包括路基1和雨水检查井2,路基1沿远离路基1的方向依次铺设有碎石垫层3、透水混凝土层4、透水找平层5和透水砖6,碎石垫层3和路基1之间设置有透水盲管7,透水盲管7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2连通。雨水依次通过透水砖6、透水找平层5、透水混凝土层4和碎石层,并进入到透水盲管7内,然后通过透水盲管7流动到雨水检查井2内,提高了人行道的透水效果。
36.透水砖6可以采用多孔混凝土透水砖6、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6、混凝土透水砖6和硅砂透水砖6,在本实施例中,透水砖6采用硅砂透水砖6,硅砂透水砖6具有优异的抗冻融特性,良好的透水性,良好的抗光污染性能,还具有良好吸音作用。透水砖6将下落到人行道的雨水进行吸收,并使雨水向炉基的方向流动,有效防止雨水在人行道上的堆积形成积水的情况。
37.透水找平层5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性水泥砂浆是塌落度比较低的水泥砂浆,即拌和时加的水比较少,一米高松手自由落在地上就散开呈散粒,“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以此状态为准配制砂浆 。干硬性水泥砂浆具有快硬早强,密实性高、提高胶结强度和方便养护的特点,能够起到整平、找坡和加强人行道的稳定性的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在透水找平层5上安装透水砖6。
38.在本实施例中,透水混凝土层4采用c20无沙大孔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功能,能使雨水向路基1的方向渗透,透水混凝土还具有高承载力,提高人行道的稳定性。
39.在本实施例中,碎石垫层3采用级配碎石压实,碎石垫层3可以提高路基1的承载强度,有效防止路基1沉降,调整路基1的不均匀沉降,加速人行道的排水固接,并且碎石可以将向渗水盲管渗透的雨水进行过滤。
40.透水盲管7可以采用硬式透水管或软式透水管,透水盲管7的下平面与碎石垫层3的下平面水平。在本实施例中,透水盲管7采用以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材质的硬式透水管7。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材质的硬式透水管具有耐压耐磨、抗压承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积水排水迅速和施工简便的特点,透水盲管7将渗透在碎石垫层3的水进行吸收,进入到透水盲管7的雨水沿着透水盲管7的长度方向向雨水检查井2的方向流动。为了使进入到透水盲管7的雨水流动的更加流畅,透水盲管7靠近雨水检查井2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在本实施例中,透水管盲向雨水检查井2侧敷设坡度为0.5%。
41.参照图1、图2,透水盲管7的侧壁沿透水盲管7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开设有第一组进水孔71和第二组进水孔72。第一组进水孔71沿透水盲管7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四个进水孔73,第一组进水孔71的四个进水孔73分别位于透水盲管7两侧最下方的进水孔73沿同一水平线水平,且该水平线穿过透水盲管7的圆心,第一组进水孔71的其余两个进水孔73均位于该水平线的上方,且相邻的进水孔73之间间隔60
°
。第二组进水孔72沿透水盲管7的外侧壁的周向间隔开设有五个,第二组进水孔72的五个进水孔73分别位于透水盲管7两侧最下方的进水孔73沿同一水平线水平,且第二组进水孔72的其余三个进水孔73均位于该水平线的上方,且相邻的进水孔73之间间隔60
°
。第一组进水孔71和第二组进水孔72沿透水盲管7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间隔开设在透水盲管7的侧壁上。雨水可以向穿过透水盲管7上依次交替间隔开设有第一组进水孔71和第二组进水孔72向透水盲管7内流动,提高透水盲管7的排水性能,从而提高人行道的排水性能。
42.参照图1,透水盲管7与路基1之间铺设有第一防水层8,碎石垫层3与路基1之间铺设有第二防水层9。第一防水层8和第二防水层9可以采用防水卷材、水泥基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材料和防渗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8和第二防水层9均采用防渗膜,防渗膜又叫做聚乙烯土工膜,它主要是由乳白色的热塑性树脂等化学性强的材料制作而成,是无毒无味的白色颗粒。防渗膜具有耐热性和耐寒性好、抗拉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的寿命长和防水渗透效果好。第一防水层8有效提高了透水盲管7和路基1之间的防水效果,有效阻碍了雨水与路基1接触,使路基1发生沉降的情况,提高了路基1的稳定性。第二防水层9有效提高了碎石垫层3和路基1之间的防水效果,有效避免部分雨水从碎石垫层3未与透水盲管7接触的部分向路基1流动,提高了路基1的稳定性。
43.参照图1,雨水检查井2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壳体,雨水检查井2的上平面与透水找平层5的上平面水平,雨水检查井2的侧壁且靠近雨水检查井2的底壁的方向上安装有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的排水管21。透水盲管7的雨水向雨水检查井2内部流动,并从雨水检查井2的排水管21流到市政排水系统中,将从人行道渗透下来的雨水进行收集。为了提高雨水检查井2的稳定性,雨水检查井2和路基1之间铺设有加固层10,加固层10采用c20混凝土一体浇灌成型在路基1上,加固层10可以有效防止路基1与雨水检查井2的连接处发生沉降,提高雨水检查井2的稳定性。
44.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下雨时,雨水依次通过透水砖6、透水找平层5、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并通过碎石层向透水盲管7内流动,进入到透水盲管7内的雨水向雨水检查井2流动,并安装在雨水检查井2内的排水管21流出,有效防止雨水在人行道上堆积形成积水的情况,提高人行道排水性能。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3,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水盲管7的外侧壁设置有土工布11,透水盲管7内侧壁设置有螺旋筋12。
47.参照图3,工作人员在透水盲管7的外侧壁包裹有土工布11,土工布11将从碎石垫层3渗透过来的雨水进行过滤,有效防止雨水中的较大杂物进入到透水盲管7内,导致透水盲管7堵塞,有效保障透水盲管7的排水效果。
48.参照图3,透水盲管7内沿透水盲管7的长度方向安装有螺旋筋12,螺旋筋12焊接在透水盲管7的内侧壁上。螺旋筋12能够提高透水盲管7的承载强度,有效延长透水盲管7的使用寿命。
49.实施例3;
50.参照图4,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雨水检查井2上开设有积沙槽22。
51.参照图4,雨水检查井2的底壁开设有积沙槽22,工作人员可以从雨水检查井2的开口处进入到雨水检查井2内部对积沙槽22内沉淀的淤泥定期清理。含有淤泥的雨水流动到雨水检查井2的积沙槽22内进行沉淀,有效防止淤泥将雨水检查井2的排水管21进行堵塞,有效提高了人行道的排水性能。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