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2.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是对股动脉进行止血的医疗用品,其具有与与腹部进行固定连接的固定带,实现对股动脉伤口进行压迫止血的作用,在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进行加工中需要使用裁切设备对固定带进行等距裁切,使得固定带尺寸保持一致。
3.现有技术的腹部固定带进行裁切时,是通过手动设备进行裁切的,导致浪费人力,且固定带裁切时容易出现毛边,导致固定带的质量降低。因此,亟需设计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浪费人力、裁切质量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上辊柱,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下辊柱,其中一个所述上辊柱和下辊柱的连接轴一端贯穿壳体一侧内壁均通过平键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辊柱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切刀,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焊接有螺杆,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套的一端焊接有手轮。
6.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切刀进行运动,使得切刀对固定带本体进行裁切,因此实现了固定带本体裁切时节约人力的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贯穿壳体一侧内壁,所述导柱的外壁设置有刻度。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延伸至下辊柱的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定位筒,所述导柱滑动插接在定位筒的内部,所述定位筒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刀座,所述刀座的一侧外壁开有切槽,所述切槽与切刀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放卷辊,所述放卷辊的外部套接有放卷轮,所述放卷轮的外部绕接有固定带本体。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内嵌拉手。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和切刀,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切刀进行运动,使得切刀对固定带本体进行裁切,因此实现了固定带本体裁切时节约人力的效果。
15.2.通过设置的上辊柱和下辊柱,利用两个上辊柱和两个下辊柱对固定带本体进行传送,使得固定带本体在进行裁切时处于绷紧状态,使得固定带裁切时不会产生毛边,因此实现了固定带本体裁切质量高的效果。
16.3.通过设置的螺杆、螺套和手轮,通过对手轮和螺套进行转动,使得螺杆带动电动伸缩杆进行移动,进而使得切刀与刀座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实现了固定带本体裁切装置调试方便的效果。
17.4.通过设置的出料斗,利用出料斗设置在下辊柱的底部,使得裁切完成的固定带本体能够自动的出料,因此使得固定的本体的裁切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a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b处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的皮带轮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壳体、2上辊柱、3放卷辊、4放卷轮、5固定带本体、6下辊柱、7压紧螺栓、8出料斗、9开关门、10内嵌拉手、11电动伸缩杆、12导柱、13螺杆、14螺套、15手轮、16固定板、17刀座、18切槽、19切刀、20皮带轮、21电动机、22刻度、23定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5,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上辊柱2,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下辊柱6,其中一个上辊柱2和下辊柱6的连接轴一端贯穿壳体1一侧内壁均通过平键连接有皮带轮20,两个皮带轮20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机21,电动机21的型号为yl8s-2,电动机21的输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辊柱2通过花键连接,利用电动机21带动上辊柱2进行转动,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电动伸缩杆11的型号为ynt-03,电动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切刀19,利用电动伸缩
杆11带动切刀19对固定带进行裁切,电动伸缩杆11的一端焊接有螺杆13,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螺套14,螺套14与螺杆13通过螺纹连接,螺套14的一端焊接有手轮15。
26.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11和切刀19,利用电动伸缩杆11带动切刀19进行运动,使得切刀19对固定带本体5进行裁切,因此实现了固定带本体裁切时节约人力的效果。
27.进一步的,电动伸缩杆1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12,导柱12的一端贯穿壳体1一侧内壁,导柱12的外壁设置有刻度22,通过刻度22方便了解导柱12的位置进行移动的距离。
28.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料斗8,出料斗8延伸至下辊柱6的底部,裁剪完成的固定带通过出料斗8滑落。
29.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定位筒23,导柱12滑动插接在定位筒23的内部,定位筒2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7,利用对压紧螺栓7的转动对导柱12进行固定。
30.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刀座17,刀座17的一侧外壁开有切槽18,切槽18与切刀19相适配,通过切刀19与切槽18的配合,使得固定带的裁切更加的顺利。
31.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放卷辊3,放卷辊3的外部套接有放卷轮4,放卷轮4的外部绕接有固定带本体5,固定带本体5为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
32.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开关门9,开关门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内嵌拉手10,通过内嵌拉手10方便对开关门9进行打开。
33.采用上述的上辊柱2和下辊柱6,利用两个上辊柱2和两个下辊柱6对固定带本体5进行传送,使得固定带本体5在进行裁切时处于绷紧状态,使得固定带裁切时不会产生毛边,因此实现了固定带本体5裁切质量高的效果。
34.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35.实施例1
36.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的裁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上辊柱2,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下辊柱6,其中一个上辊柱2和下辊柱6的连接轴一端贯穿壳体1一侧内壁均通过平键连接有皮带轮20,两个皮带轮20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机21,电动机21的型号为yl8s-2,电动机21的输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辊柱2通过花键连接,利用电动机21带动上辊柱2进行转动,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电动伸缩杆11的型号为ynt-03,电动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切刀19,利用电动伸缩杆11带动切刀19对固定带进行裁切,电动伸缩杆11的一端焊接有螺杆13,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螺套14,螺套14与螺杆13通过螺纹连接,螺套14的一端焊接有手轮15。
37.其中,电动伸缩杆1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12,导柱12的一端贯穿壳体1一侧内壁,导柱12的外壁设置有刻度22,通过刻度22方便了解导柱12的位置进行移动的距离;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料斗8,出料斗8延伸至下辊柱6的底部,裁剪完成的固定带通过出料斗8滑落;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定位筒
23,导柱12滑动插接在定位筒23的内部,定位筒2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7,利用对压紧螺栓7的转动对导柱12进行固定;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刀座17,刀座17的一侧外壁开有切槽18,切槽18与切刀19相适配,通过切刀19与切槽18的配合,使得固定带的裁切更加的顺利;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放卷辊3,放卷辊3的外部套接有放卷轮4,放卷轮4的外部绕接有固定带本体5,固定带本体5为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腹部固定带;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开关门9,开关门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内嵌拉手10,通过内嵌拉手10方便对开关门9进行打开。
38.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对固定带本体5进行裁切时,把放卷轮4上的固定带本体5依次穿过两个上辊柱2和两个下辊柱6之间,通过导线接通电动机21的电源,使得电动机21带动其中一个上辊柱2进行转动,其中一个上辊柱2的转动通过摩擦力使得另一个上辊柱2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下辊柱6通过皮带和皮带轮20的传动进行转动,使得两个上辊柱2和两个下辊柱6对固定带本体5进行传动,通过导线接通电动伸缩杆11的电源,使得电动伸缩杆11带动切刀19进行运动,使得切刀19通过与切槽18的配合对固定带本体5进行切断,当需要对切刀19与刀座17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通过对压紧螺栓7进行转动,使得压紧螺栓7与导柱12进行分离,通过手轮15对螺套14进行转动,使得螺套14通过螺杆13带动电动伸缩杆11进行移动,进而使得切刀19与刀座17的距离进行改变,再次对压紧螺栓7进行转动,使得压紧螺栓7对导柱12进行抵触固定,进而实现了对切刀19调整方便的效果。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