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甘蔗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甘蔗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2.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和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
3.人们在用甘蔗制糖时,一般都会将甘蔗进行切割和榨汁等,由于在制糖时,需要切割较多的甘蔗,导致人工切割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人工在将甘蔗切割后,还需要将甘蔗进行人工挤压榨汁,比较麻烦,因此,设计了一种省时省力并且方便榨汁的甘蔗切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工切割甘蔗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人工挤压榨汁时比较麻烦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并且方便榨汁的甘蔗切割设备。
5.一种甘蔗切割设备,包括有外壳、刀片、推动机构、夹紧机构和切割机构,外壳内部一侧设有推动机构,外壳内部一侧下部设有夹紧机构,外壳内部一侧上部设有切割机构,外壳内部一侧滑动式设有刀片。
6.可选地,推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第一转轴、第一全齿轮、第一传动组件、丝杆、第二传动组件、推板、支撑柱、第二转轴、第一缺齿轮和第一固定板,外壳上部中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缺齿轮,外壳内侧中部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侧设有第一全齿轮,第一缺齿轮与第一全齿轮配合,外壳内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部一侧对称转动式设有丝杆,一侧的丝杆一侧与第二转轴一侧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组件,丝杆的一侧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组件,外壳内底部一侧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部一侧滑动式设有推板,推板与两侧的丝杆螺纹式连接。
7.可选地,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三转轴、第二弹簧和活动柱,外壳内侧下侧设有2个第一支撑板,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一侧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三转轴一侧与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上部一侧均设有活动柱。
8.可选地,切割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杆、转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转轴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部设有转杆,转杆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下部与刀片转动式连接。
9.可选地,还包括有搅碎机构,搅碎机构包括有第三传动组件、第二支撑板、第三全齿轮、搅碎轮、第四转轴、装料桶、挡板、筛网和出料管,外壳内侧下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第二支撑板一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两个第四转轴,一侧的第四转轴一侧与一侧的丝杆一侧之间设有第三传动组件,第四转轴一侧均设有第三全齿轮,第三全齿轮相互啮合,第四转轴一侧均设有搅碎轮,外壳内侧下侧设有装料桶,装料桶位于
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第四转轴与装料桶转动式连接,搅碎轮位于装料桶内部,装料桶一侧上部滑动式设有挡板,装料桶一侧中部滑动式设有筛网,装料桶一侧下部设有出料管。
10.可选地,刀片的材质为不锈钢。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刀片、推动机构、夹紧机构和切割机构的配合,使人们能够在切割甘蔗时,省时省力,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搅碎机构,能够自动将切割后的甘蔗进行榨汁,使人们在制糖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01:刀片,2:推动机构,21:伺服电机,22:第一转轴,23:第一全齿轮,24:第一传动组件,25:丝杆,26:第二传动组件,27:推板,28:支撑柱,29:第二转轴,210:第一缺齿轮,211:第一固定板,3:夹紧机构,33:第一支撑板,34:第三转轴,35:第二弹簧,36:活动柱,4:切割机构,41:第一固定杆,42:转杆,43:第二固定杆,5:搅碎机构,51:第三传动组件,52:第二支撑板,53:第三全齿轮,54:搅碎轮,55:第四转轴,56:装料桶,57:挡板,58:筛网,59: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1.实施例1
22.一种甘蔗切割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有外壳1、刀片101、推动机构2、夹紧机构3和切割机构4,外壳1内部右侧设有推动机构2,外壳1内部左侧下部设有夹紧机构3,外壳1内部左侧上部设有切割机构4,外壳1内部左侧滑动式设有刀片101。
23.推动机构2包括有伺服电机21、第一转轴22、第一全齿轮23、第一传动组件24、丝杆25、第二传动组件26、推板27、支撑柱28、第二转轴29、第一缺齿轮210和第一固定板211,外壳1上部中侧设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上设有第一缺齿轮210,外壳1内侧中部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29,第二转轴29右侧设有第一全齿轮23,第一缺齿轮210与第一全齿轮23配合,外壳1内部右侧设有第一固定板211,第一固定板211上部左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丝杆25,前侧的丝杆25左侧与第二转轴29左侧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组件24,第一传动组件24由2个皮带轮和1根皮带组成,前侧的丝杆25左侧与第二转轴29左侧均设有1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皮带,丝杆25的右侧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组件26,第二传动组件26由2个皮带轮和1根皮带组成,丝杆25的右侧均设有1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皮带,外壳1内底部右侧设有支撑柱28,支撑柱28上部右侧滑动式设有推板27,推板27与两侧的丝杆25螺纹式连接。
24.夹紧机构3包括有第一支撑板33、第三转轴34、第二弹簧35和活动柱36,外壳1内侧左部下侧设有2个第一支撑板33,后侧的第一支撑板33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三转轴34,第三转轴34后侧与外壳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5,第三转轴34前侧与前侧的第一支撑板33上部后侧均设有活动柱36。
25.切割机构4包括有第一固定杆41、转杆42和第二固定杆43,第一转轴22右侧设有第一固定杆41,第一固定杆41上部设有转杆42,转杆42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二固定杆43,第二固定杆43下部与刀片101转动式连接。
26.当人们需要使用该设备时,首先将甘蔗放入至支撑柱28上,使甘蔗右侧与推板27接触,甘蔗左侧会挤压后侧的活动柱36和第三转轴34向后移动,第二弹簧35压缩,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得活动柱36对甘蔗稍微夹紧,然后开启伺服电机21,控制伺服电机21正转,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22和第一缺齿轮210转动,当第一缺齿轮210与第一全齿轮23啮合时,第一缺齿轮210带动第一全齿轮23、第一传动组件24、丝杆25和第二传动组件26转动,丝杆25带动推板27向左移动,使推板27推动甘蔗向左移动,当第一缺齿轮210与第一全齿轮23分离时,第一缺齿轮210带动第一全齿轮23、第一传动组件24、丝杆25和第二传动组件26停止转动,使推板27和甘蔗停止移动,从而自动完成甘蔗的间歇性上料功能,同时第一转轴22带动第一固定杆41和转杆42转动,转杆42通过第二固定杆43带动刀片101上下往复移动,当刀片101向下移动时,刀片101会对甘蔗进行切割,当刀片101向上移动时,切割后的甘蔗会掉落在外壳1内底部左侧,装置重复运转,当甘蔗全部切割完后,甘蔗与活动柱36分离,第二弹簧35恢复原状,第二弹簧35带动第三转轴34和后侧的活动柱36向前移动复位,然后控制伺服电机21反转,使推板27向右移动复位,再关闭伺服电机21,上述转动全部停止,将切割后的甘蔗从外壳1内底部取出即可。
27.实施例2
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搅碎机构5,搅碎机构5包括有第三传动组件51、第二支撑板52、第三全齿轮53、搅碎轮54、第四转轴55、装料桶56、挡板57、筛网58和出料管59,外壳1内侧左部下侧设有第二支撑板52,第二支撑板52位于第一支撑板33的右侧,第二支撑板52左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两个第四转轴55,前侧的第四转轴55右侧与前侧的丝杆25左侧之间设有第三传动组件51,第三传动组件51由2个皮带轮和1根皮带组成,前侧的第四转轴55右侧与前侧的丝杆25左侧均设有1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皮带,第四转轴55右侧均设有第三全齿轮53,第三全齿轮53相互啮合,第四转轴55左侧均设有搅碎轮54,外壳1内侧左部下侧设有装料桶56,装料桶56位于第一支撑板33的左侧,第四转轴55与装料桶56转动式连接,搅碎轮54位于装料桶56内部,装料桶56前侧上部滑动式设有挡板57,装料桶56前侧中部滑动式设有筛网58,装料桶56左侧下部设有出料管59。
29.当伺服电机21开启时,从而带动刀片101对甘蔗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甘蔗会掉落至搅碎轮54上,当丝杆25转动时,前侧的丝杆25带动前侧的第四转轴55和前侧的第三全齿轮53转动,从而带动后侧的第四转轴55和后侧的第三全齿轮53转动,进而带动搅碎轮54转动,使搅碎轮54对甘蔗进行榨汁掉落至挡板57上,当第一缺齿轮210与第一全齿轮23分离时,搅碎轮54停止转动,当全部的甘蔗都榨完汁后,关闭伺服电机21,上述转动全部停止,再将容器放置在出料管59的正下方,然后向前拉动挡板57,使甘蔗汁和甘蔗渣掉落至筛网58上,甘蔗汁会通过筛网58向下掉落,通过出料管59掉落至容器内,甘蔗渣则被残留在筛网58上,再
向后推动挡板57复位,然后向前拉动筛网58,将筛网58上的甘蔗渣清理掉,再向后推动筛网58复位,将容器内的甘蔗汁取走即可。
30.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