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2.气溶胶生成设备作为对气溶胶基材进行加热,以生成气溶胶的设备。气溶胶生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中作为对气溶胶基材进行加热的发热体,经常容易在表面粘上各种残渣,而且,这类残渣的附着能力比较强,导致对发热体的清洁难度上升,不便于对发热体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对发热体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座以及清洁加热件;所述清洁座具有清洁容置空间,所述清洁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所述清洁加热件与所述清洁座连接,所述清洁加热件还与清洁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清洁加热件与所述清洁容置空间对应设置,所述清洁加热件用于在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清洁容置空间时,对所述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座还具有加热收容空间,所述清洁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收容空间内,所述加热收容空间用于与所述发热体对应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加热收容空间内,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清洁加热件抵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清洁加热件。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清洁座连接的隔磁片,所述隔磁片环绕设置在所述清洁加热件的外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刷以及清洁电机,所述清洁电机与所述清洁控制主板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清洁电机还与所述清洁座连接,所述清洁刷与所述清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清洁刷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清洁容置空间内,所述清洁刷用于刷抹所述发热体。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刷包括相互连接的清洁本体以及刷毛,所述清洁本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容所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所述刷毛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刷毛与所述发热体抵接,所述清洁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清洁本体连接,所述清洁电机用于在所述发热体嵌入所述清洁容置空间时启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加热件套设于所述清洁本体的外侧,所述清洁加热件与所述发热体对应设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加热件具有螺旋柱状结构,所述清洁加热件环绕所述清洁容置空间设置。
13.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清洁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清洁容置空间。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发热体、加热线圈以及气溶胶控制主板,所述气溶胶控制主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感应加热空间,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感应加热空间内,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加热线圈还与所述气溶胶控制主板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环绕所述发热体设置,所述加热线圈用于对所述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6.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时,清洁加热件与发热体发生电磁感应,使得发热体上产生感应电流,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发热体进行加热,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升高,便于将发热体上的残渣脱落,从而便于对发热体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18.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19.图3为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20.图4为与图1所示清洁装置对应的清洁电路的电路图;
21.图5为与图3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对应的加热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发明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25.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座以及清洁加热件。清洁座具有清洁容置空间。清洁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清洁加热件与清洁座连接,清洁加热件还与清洁控制主板电连接,清洁加热件与清洁容置空间对应设置,清洁加热件用于在发热体位于清洁容置空间时,对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时,清洁加热件与发热体发生电磁感应,使得发热体上产生感应电流,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发热体进行加热,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升高,例如,发热体的清洁温度为350℃至500℃(发热体的清洁温度可以高于发热体正常加热时的加热
温度范围,即加热气溶胶基材的温度),便于将发热体上的残渣脱落,从而便于对发热体进行清洁。
26.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包括清洁座100以及清洁加热件200。清洁座100具有清洁容置空间102。清洁容置空间102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清洁加热件200与清洁座100连接,清洁加热件200还与清洁控制主板电连接,清洁加热件200与清洁容置空间102对应设置,清洁加热件200用于在发热体位于清洁容置空间102时,对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
28.在本实施例中,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102时,清洁加热件200与发热体发生电磁感应,使得发热体上产生感应电流,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发热体进行加热,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升高,便于将发热体上的残渣脱落,从而便于对发热体进行清洁。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清洁座100还具有加热收容空间104,清洁加热件200设置于加热收容空间104内,加热收容空间104用于与发热体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收容空间104远离清洁容置空间102设置,例如,加热收容空间104与清洁容置空间102分隔设置。加热收容空间104内收容有清洁加热件200,清洁容置空间102用于收容发热体,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102时,通电的清洁加热件200与发热体发生电磁感应,使得发热体产生对应的感应电流,从而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上升,便于将残渣与发热体之间的附着力减小,从而便于残渣从发热体上脱落。示例的,发热体进行高温清洁时的清洁温度可以为350℃至500℃,发热体正常加热工作时的加热温度为200℃至350℃。
3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清洁装置10还包括支撑板300,支撑板300位于加热收容空间104内,支撑板300与清洁加热件200抵接,支撑板300用于支撑清洁加热件20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00与清洁加热件200相对应,例如,支撑板300的一端与加热收容空间104的底部连接,支撑板300的另一端与清洁加热件200抵接,用于支撑清洁加热件200,使得清洁加热件200在加热收容空间104内稳定设置,提高了清洁加热件200在加热收容空间104的安装稳定性。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清洁装置10还包括与清洁座100连接的隔磁片400,隔磁片400环绕设置在清洁加热件200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隔磁片400具有阻挡磁场的功能,隔磁片400位于清洁加热件200的外侧,隔磁片400对清洁加热件200所产生的磁场进行限制,便于将清洁加热件200所产生的磁场限制在清洁容置空间102内,使得清洁加热件200所产生的磁场主要用于对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从而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快速上升,进而使得对发热体的清洁效率提升,即便于将发热体上的温度快速提升至足以剥落残渣的温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隔磁片还可以设置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并与发热体对应,即气溶胶生成装置对发热体的加热方式也是采用电磁感应,隔磁片将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线圈包围,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对发热体的加热效率提升。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清洁装置10还包括清洁刷500以及清洁电机600,清洁电机600与清洁控制主板的控制端连接,清洁电机600还与清洁座100连接,清洁刷500与清洁电机600的输出轴连接,清洁刷500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容置空间102内,清洁刷500用于刷抹发热体。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刷500与发热体对应,清洁刷500对发热体进行刷除残渣的操作。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102内时,清洁加热件200上的感应电信号变化,
例如,清洁加热件200上的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即此时产生有相应的感应电流或电压,使得清洁控制主板控制清洁电机600启动,从而使得清洁电机600的输出轴带动清洁刷500运动,进而使得清洁刷500对发热体的表面的残渣进行刷除或抹除,以实现对发热体的表面的清洁。
3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清洁刷500包括相互连接的清洁本体510以及刷毛520,清洁本体510开设有凹槽512,凹槽512用于收容发热体的至少部分,刷毛520位于凹槽512内,例如,刷毛与凹槽的内壁连接,或者刷毛均匀分布于凹槽的侧壁上,以便于将伸入凹槽内的发热体环绕,且刷毛520与发热体抵接,清洁电机600的输出轴与清洁本体510连接,清洁电机600用于在发热体嵌入清洁容置空间102时启动。在本实施例中,清洁本体510在清洁电机600的带动下运动,刷毛520位于凹槽512内,在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102内时,发热体的至少部分嵌入至凹槽512内,并与刷毛520接触,使得发热体被位于凹槽512内的刷毛520所包围。这样,在清洁电机600启动后,清洁本体510跟随清洁电机600的输出轴运动,使得清洁本体510带动刷毛520在发热体表面运动,便于将发热体的整个表面上的残渣刷除,进一步提高了发热体的表面清洁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清洁电机600的输出轴可以是转动,也可以是伸缩,均可实现对发热体表面的清洁。其中,清洁本体510对发热体的表面清洁可以是与高温加热(即让发热体与清洁加热件磁感应,升温到清洁温度)同时进行,也可以是在对发热体进行高温加热后,再进行清洁本体510的清洁。而且,在有先后顺序的情况下,可进行多个周期的高温加热以及表面清洁操作,以进一步提高对发热体的清洁程度。
34.优选的,可以先对发热体进行高温加热,再用清洁本体510对发热体进行表面清洁。如此,高温加热可以减小残渣与发热体之间的附着力,便于残渣从发热体上脱落;然后配合清洁本体510对发热体表面的机械刷除,可以有效提升发热体的清洁效果。
35.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清洁加热件200套设于清洁本体510的外侧,清洁加热件200与发热体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加热件200位于清洁本体510外,即清洁加热件200与清洁本体510套接,而且,清洁加热件200位于凹槽512外,也即清洁加热件200套接于清洁本体510的外壁。在发热体插入凹槽512内时,清洁加热件200与发热体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清洁加热件200作用于发热体上的磁通量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进而使得发热体的加热清洁效率进一步提升,便于快速将发热体上的残渣进行加热清除。其中,所述清洁本体510的材质为抗磁性材料,例如,所述清洁本体510的材质镍、镝、锌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避免了在清洁本体上产生感应电流。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清洁加热件200具有螺旋柱状结构,清洁加热件200环绕清洁容置空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加热件200为内外直径相等的螺旋线圈,即清洁加热件200为等径的螺旋线圈,例如,清洁加热件200的结构类似于直径固定的螺旋弹簧。清洁加热件200环绕发热体设置,使得发热体位于清洁加热件200内,即发热体位于清洁加热件200形成的磁场中,便于对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清洁加热件具有平面螺旋状结构,即清洁加热件的结构类似于蚊香的结构,此种结构也是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对发热体进行加热的,与螺旋柱状结构的清洁加热件具有类似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20,气溶胶生成系统20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7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气溶胶生成装置
700的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清洁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座以及清洁加热件。清洁座具有清洁容置空间。清洁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的至少部分。清洁加热件与清洁座连接,清洁加热件还与清洁控制主板电连接,清洁加热件与清洁容置空间对应设置,清洁加热件用于在发热体位于清洁容置空间时,对发热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容置空间时,清洁加热件与发热体发生电磁感应,使得发热体上产生感应电流,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发热体进行加热,使得发热体上的温度升高,便于将发热体上的残渣脱落,从而便于对发热体进行清洁。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气溶胶生成装置700包括壳体710、发热体720、加热线圈730以及气溶胶控制主板740,气溶胶控制主板740位于壳体710内,壳体710具有感应加热空间712,发热体720位于感应加热空间712内,发热体720与壳体710连接,加热线圈730与壳体710连接,加热线圈730还与气溶胶控制主板740的供电端连接,加热线圈730与发热体720对应设置,加热线圈730用于对发热体720进行电磁感应加热。
39.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700可以包括有电池,气溶胶控制主板740与电池连接,以通过气溶胶控制主板740的供电端为加热线圈730供电,从而便于加热线圈730对发热体720进行电磁感应加热,以加热插入到感应加热空间712中的气溶胶基材,生成气溶胶。这样,在加热线圈730通电后,通过感应磁场将能量传递至发热体720上,使得发热体720上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得发热体720的表面温度上升。其中,发热体720的材质为金属,加热线圈730的结构为螺旋柱状结构,加热线圈730围绕发热体720设置,即发热体720位于加热线圈730中,便于对发热体720进行快速升温。
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720与壳体710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发热体720从壳体710上拆卸下来,并单独放置于清洁座内进行清洁。加热线圈730的结构也可以是平面螺旋状结构,即加热线圈730的结构类似于蚊香的结构,此种结构也是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对发热体720进行加热的,与螺旋柱状结构的加热线圈730具有类似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其为清洁装置的电磁感应电路图,即清洁电路800。清洁电路800包括变压器t1、整流电路810以及加热电路820;变压器t1的初级侧用于与市电连接,例如,变压器t1的初级侧连接于220v的交流电上,变压器t1的次级侧与整流电路810的输入端连接;加热电路820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q1、第二电子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感应电感l1,整流电路810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还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感应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感应电感l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清洁控制主板的调制端连接,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管q1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通断时序;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清洁控制主板的检测端连接,以使在第一电阻r1两端电压变化时,调整所述清洁装置的工作模式。示例的,根据第一电阻r1两端电压处于不同的范围,可以调整清洁装置进入待机状态、清洁模式或者充电模式。清洁模式下,清洁时间可以设置为固定时间,比如30秒。清洁时间也可以由用户自主进行调节设置。清洁装置的工作模式,也可以由用户手动调节。
42.可以理解是,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一感应电感的连接关系也可以为并联,由此组成并联的谐振回路。相应的,当第一电容与第一感应电感串联时,组成串联的谐振回路。
43.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加热件200的线圈可以具体为第一感应电感l1。变压器t1对市电进行降压降流处理,整流电路810为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便于向加热电路820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清洁控制主板的调制端连接,即清洁控制主板向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也即清洁控制主板向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控制端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示例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可以为50%。在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感应电感l1形成的lc串联谐振电路下,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第二电子开关管q2轮流开启,例如,在第一电子开关管q1为导通状态时,第二电子开关管q2为截止状态;在第二电子开关管q2为导通状态时,第一电子开关管q1为截止状态,而且,各电子开关管的导通状态以及截止状态的时间各占周期的一半。通过第一电子开关管q1和第二电子开关管q2的截止与导通调整,产生流经第一感应电感l1的交变电流,即第一感应电感l1上的电流为交流电。第一感应电感l1上的交流电将产生对应的感应磁场,在气溶胶生成装置700的发热体720靠近清洁加热件200时,第一感应电感l1上的电流发生变化,使得第一电阻r1上的电压发生变化,例如,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增大,便于清洁控制主板检测到发热体已插入清洁座内,从而便于通过第一感应电感l1对发热体进行加热清洁。
44.可以理解的是,清洁控制主板发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其占空比既可以是固定为50%,也可以根据清洁装置的不同工作模式而进行调节。
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清洁装置待机状态下时,即发热体还未插入清洁座内,清洁控制主板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频率低于第一电容c1与第一感应电感l1的谐振频率,比如可以为第一电容c1与第一感应电感l1的谐振频率的1/10,以降低清洁装置的功耗。
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其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电路图,即加热充电电路900,可以用于对发热体720进行电磁感应加热,以及对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加热充电电路900包括第三电子开关管q3、第四电子开关管q4、第二电容c2以及第二感应电感l2,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用于与壳体内的电池连接,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二感应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感应电感l2的第二端接地。
47.加热充电电路900还包括第五电子开关管q5以及第三电容c3,第二感应电感l2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控制端用于与气溶胶控制主板740的充电控制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气溶胶控制主板检测到电池达到充满状态时,为了避免继续充电而导致电池损坏,节约能源,气溶胶控制主板向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控制端发送脉冲信号,以控制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通断,从而调整加热充电电路900中的谐振参数,即通过调整第三电容c3与第二感应电感l2之间的连接与否的状态,改变谐振电路的谐振参数,从而改变第二感应电感l2上的感应电流,进而改变清洁电路800中的第一感应电感l1上的电流,使得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发生对应的变化。这样,根据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情况,清洁装置即可获得气溶胶生成装置已充满电的信号,对应调整清洁装置的功耗,例如,清洁控制主板调节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频率,以转换为待机状态。
48.其中,第五电子开关管q5可以为三极管,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第一端为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第二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为三极管的基极。可以理解的是,第五电子开关管q5,也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
49.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电容c3可以与第二电容c2串联,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两端,从而第五电子开关管q5与第三电容c3串联连接。通过控制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通断,可以调节第三电容c3与第二电容c2是否串联连接的状态,达到调节加热充电电路900中的谐振参数的目的。
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加热线圈具体为第二感应电感l2,第二电容c2和第二感应电感l2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加热充电电路900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充电模式和感应加热模式。
51.在充电模式中,清洁座可以给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发热体插入清洁座内,第二感应电感l2与第一感应电感l1发生电磁互感效应,使得第二感应电感l2上产生感应电流,此感应电流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例如,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控制端分别与气溶胶控制主板的调制端连接,气溶胶控制主板为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控制端提供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控制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通断。在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交替通断后,使得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形成整流电路。这样,第二感应电感l2上的感应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当发热体插入清洁座内时,清洁座可以对发热体进行清洁;同时,让加热充电电路900工作在充电模式,实现对壳体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52.在感应加热模式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没有插入到清洁座内,而可以有气溶胶基材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加热空间内。此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池对加热充电电路900进行供电。气溶胶控制主板740的调制端为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控制端提供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控制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通断,让电池提供的直流电信号转变为交变电流信号,输出给第二感应电感l2,以产生变化的磁场,让发热体电磁感应发热,加热气溶胶基材,以生成气溶胶。在感应加热模式中,气溶胶控制主板740的充电控制端控制第五电子开关管q5一直处于断开状态。
53.加热充电电路900中,复用第二感应电感l2,同时作为充电模式和感应加热模式中的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电感l2可以用于无线充电和感应加热。由此,可以减少气溶胶生成装置使用的感应线圈的数量,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尺寸大小,降低了元器件数量和成本。同时,因为采用无线充电,可以减少充电接口的设计,有利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防尘防水设计。
5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容c2与第二感应电感l2的连接关系也可以为并联,组成并联的谐振回路。
5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充电电路900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与气溶胶控制主板740的充电控制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气溶胶控制主板通过第二电阻r2向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控制端发送脉冲信号,以控制流入第五电子开关管q5的控制端的电流。
56.进一步地,为了清洁座更好地分别进行高温清洁以及充电,降低不同工作模式下气溶胶生成装置中非目标元器件因为电磁感应而带来的电能损耗,在高温清洁模式和充电
模式下,可以将第一感应电感l1的工作频率和/或工作电流设置为不同的值。示例的,在高温清洁模式下,第一感应电感l1的工作频率设置可以为170khz至210khz,其上的工作电流可以为4a至5a;而在充电模式下,第一感应电感l1的工作频率可以设置为110khz至170khz,其上的工作电流控制在1a以下。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第二感应电感与第二电容形成的谐振电路中的谐振频率也可以设置为110khz至170khz。这样,高温清洁模式下,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发热体可以产生高温,而第二感应电感l2只能感应生成较小的感应电流,清洁座输出的大部分电能可以用于高温清洁。反之,充电模式下,发热体的发热温度较低,而第二感应电感l2可以生成较大的感应电流,清洁座输出的大部分电能用于无线充电。
57.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充电模式下,发热体因为电磁感应而消耗的电能,提升电能利用率,在图1示出的清洁座的结构上,在清洁容置空间102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二隔磁片,第二隔磁片环绕清洁本体510设置,并且可以相对清洁本体510上下滑动,在充电模式下,第二隔磁片位于正对凹槽512的位置,以将发热体隔绝于清洁加热件200产生的磁场。在清洁座的其他模式中,第二隔磁片可以下滑至清洁本体510的底部位置,而露出凹槽512所在的区域。第二隔磁片的上下滑动,可以由清洁电机600进行控制,也可以由用户进行手动操作。
58.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隔磁片可以是可拆卸的套设在清洁本体510上,在充电模式下,将第二隔磁片套设在清洁本体510上,而在清洁座的其他模式中,将第二隔磁片拆卸出来。
59.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开关管q1为场效应晶体管,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为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为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为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电子开关管q2、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四电子开关管q4的种类与第一电子开关管q1的种类相同,其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60.示例的,第一感应电感l1的圈数可以为13圈至14圈,每圈的线径1.2mm,内含单股外表绝缘铜丝,共约200股左右,电感量在10微亨至10亨左右,绕线直径为25mm左右;第二感应电感l2的圈数为9圈至10圈左右,每圈的线径1.2mm,内含单股外表绝缘铜丝,共约200股左右,电感量在10微亨至10亨左右,绕线直径为15mm左右。
61.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