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电子雾化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3.(1)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只有一个储液仓,只能对单个储液仓中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想要使用不同的雾化液,需要对储液仓进行拆卸再添加其他的雾化液,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4.(2)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减震性能较低,储液仓及雾化器部分结构复杂,没有良好的减震能力,受到冲击后易导致部件受损,进而导致产品的损坏;
5.(3)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散热性能较低,其主要是靠电池加热对储液仓中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在运行中会产生热量,散热性能不高时则会影响便携式喷雾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不同成分雾化液需要拆卸储液仓更换雾化液、减震性能较差、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包括转换组件、散热组件、减震组件、过滤嘴、第一密封环、出雾口、第二密封环、雾化器本体、导液棒、电机、电池组件、总开关、气动开关、散热壳、顶罩、第一通气槽、第一外壳、第二通气槽、第二外壳、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安装板、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和装配板,所述第一外壳的顶端与第二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外壳的顶端与散热壳的底端焊接,第二外壳中固定安装有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由电池和控制器本体组成,电池组件的顶部与设置在第二外壳内部顶端的装配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外壳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减震组件中的第一减震隔板,所述减震组件由第一减震隔板、第一弹簧、减震环、防摔垫、弹簧板、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二减震隔板组成,第一减震隔板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底部与第二安装管的顶部焊接,且第二安装管中对称安装有转换组件中的第一储液仓和第二储液仓,所述转换组件由绝缘环、导电弧片、转换滑槽、转换开关、第一储液仓、第二储液仓和导电片组成,第二安装管的外壁顶端与减震环通过四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管的底部与第一安装管的顶部焊接,且第一安装管中对称安装有两个雾化器本体,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减震隔板,第二减震隔板的顶部与弹簧板的底部通过四个相互对称的第三弹簧固定连接,弹簧板和第二减震隔板与出雾口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散热壳的外部底端中心处焊接有电机,且电机与电池组件中的控制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管贯穿散热壳的底部与散热组件中的传
动柱焊接,所述散热组件由风扇、传动柱、温控开关、第一镂空槽、第二镂空槽和报警灯组成,传动柱上设置有风扇,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转换滑槽,转换滑槽的两端中分别安装有导电片,且导电片与电池组件相互配合连接,转换滑槽中安装有转换开关,所述散热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罩,第二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摔垫,且防摔垫的顶部位于减震环的底部下方。
8.优选的,所述雾化器本体中分别固定连接导液棒的一端,且导液棒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储液仓和第二储液仓底部开设的通孔位于第一储液仓和第二储液仓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侧壁内部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且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连通。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嘴,第一安装管的底部设置有出雾口,且第一安装管与出雾口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密封环,弹簧板和第二减震隔板与出雾口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且出雾口与第二减震隔板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密封环。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管外侧靠近转换滑槽的位置套接有绝缘环,绝缘环上对称设置有导电弧片,且导电弧片分别与对应的雾化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顶部设置有总开关,装配板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气动开关,且气动开关位于第二通气槽的顶部槽口处,第一安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总开关、气动开关和温控开关均与电池组件中的控制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壁底端设置有报警灯,第一外壳的底端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报警灯、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分别与电池组件中的控制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无需拆卸即可在正常使用中使用不同成份的雾化液,减震性能好,散热性能好;
16.(1)通过在在第一安装管中对称安装的两个雾化器本体,以及第二安装管中对称安装的第一储液仓和第二储液仓,可以在使用中通过转换开关切换不同的雾化器,不需要拆卸储液仓更换雾化液就可以体验不同雾化液,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7.(2)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隔板、第一弹簧、第三弹簧和第二减震隔板,有利于便携式喷雾装置受到冲击时内部部件进行沿轴方向的位移,提升便携式喷雾装置沿轴方向的减震性能,同时通过设置的减震环、第二弹簧和防摔垫,有利于便携式喷雾装置受到冲击时内部部件进行沿径向方向的位移,提升便携式喷雾装置沿径向方向的减震性能;
18.(3)通过开设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有利于便携式喷雾装置的自然散热,同时便携式喷雾装置顶部添加散热壳,便于安装电机和风扇,利用设置在第一安装管上的温控开关开实现电机的工作,有利于便携式喷雾装置在温度过高时进行进一步散热。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主视剖视图;
20.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21.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22.图4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25.图7为本发明中转换开关的俯视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27.图9为本发明中减震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外壳的内部结构安装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中第二外壳的内部结构安装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中散热壳内的安装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中散热壳的俯视图;
32.图1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三维图;
33.图中:1、转换组件;2、散热组件;3、减震组件;4、过滤嘴;5、第一密封环;6、出雾口;7、第二密封环;8、雾化器本体;9、导液棒;10、电机;11、电池组件;12、总开关;13、气动开关;14、散热壳;15、顶罩; 16、第一通气槽;17、第一外壳;18、第二通气槽;19、第二外壳;20、第一指示灯;21、第二指示灯;22、安装板;23、第一安装管;24、第二安装管;25、装配板;101、绝缘环;102、导电弧片;103、转换滑槽;104、转换开关;105、第一储液仓;106、第二储液仓;107、导电片;201、风扇; 202、传动柱;203、温控开关;204、第一镂空槽;205、第二镂空槽;206、报警灯;301、第一减震隔板;302、第一弹簧;303、减震环;304、防摔垫; 305、弹簧板;306、第二弹簧;307、第三弹簧;308、第二减震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有雾化机构的便携式喷雾装置,其可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达到呼吸道疾病治疗的效果,包括转换组件1、散热组件2、减震组件3、过滤嘴4、第一密封环5、出雾口6、第二密封环7、雾化器本体8、导液棒9、电机10、电池组件11、总开关12、气动开关13、散热壳14、顶罩15、第一通气槽16、第一外壳17、第二通气槽18、第二外壳19、第一指示灯20、第二指示灯21、安装板22、第一安装管23、第二安装管24和装配板25,第一外壳17的顶端与第二外壳19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外壳19的顶端与散热壳14 的底端焊接,第二外壳19中固定安装有电池组件11,电池组件11由电池和控制器本体组成,电池组件11的顶部与设置在第二外壳19内部顶端的装配板25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外壳17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减震组件3中的第一减震隔板301,减震组件3由第一减震隔板301、第一弹簧302、减震环303、防摔垫304、弹簧板305、第二弹簧306、第三弹簧307和第二减震隔板308 组成,第一减震隔板301的底部与安装板22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一弹簧302固定连接,安装板22的底部与第二安装管24的顶部焊接,且第二安装管24中对称安装有转换组件1中的第一储液仓105和第二储液仓106,转换组件1由绝缘环101、导电弧片102、转换滑槽103、转换开关104、第一储液仓105、第二储液仓106和导电片
107组成,第二安装管24的外壁顶端与减震环303 通过四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弹簧306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管24的底部与第一安装管23的顶部焊接,且第一安装管23中对称安装有两个雾化器本体8,第一外壳17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减震隔板308,第二减震隔板308的顶部与弹簧板305的底部通过四个相互对称的第三弹簧307固定连接,弹簧板305和第二减震隔板308与出雾口6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散热壳14的外部底端中心处焊接有电机10,且电机10与电池组件11中的控制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电机10的输出端管贯穿散热壳14的底部与散热组件2中的传动柱202焊接,散热组件2由风扇201、传动柱202、温控开关203、第一镂空槽204、第二镂空槽205和报警灯206组成,传动柱202上设置有风扇201,第一外壳17 的外壁上开设有转换滑槽103,转换滑槽103的两端中分别安装有导电片107,且导电片107与电池组件11相互配合连接,转换滑槽103中安装有转换开关 104,散热壳14的顶部设置有顶罩15,第二外壳19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摔垫 304,且防摔垫304的顶部位于减震环303的底部下方,雾化器本体8中分别固定连接导液棒9的一端,且导液棒9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储液仓105和第二储液仓106底部开设的通孔位于第一储液仓105和第二储液仓106的内部,通过导液棒9连接雾化器本体8和位于第一储液仓105和第二储液仓106 中的两种不同成分的雾化液,有利于对第一储液仓105和第二储液仓106中的不同成分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第一外壳17和第二外壳19的侧壁内部分别对称开设有第一通气槽16和第二通气槽18,且第一通气槽16和第二通气槽18连通,通过在第一外壳17和第二外壳19中开设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槽 16和第二通气槽18,有利于在便携式喷雾装置内部产生气流在过滤嘴4中与雾化之后的雾化液混合,第一外壳17和第二外壳19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镂空槽204和第二镂空槽205,通过在第一外壳17和第二外壳19的侧壁上分别开设的第一镂空槽204和第二镂空槽205,有利于提升便携式喷雾装置的散热性能,第一外壳17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嘴4,第一安装管23的底部设置有出雾口6,且第一安装管23与出雾口6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密封环7,弹簧板305和第二减震隔板308与出雾口6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且出雾口6与第二减震隔板308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密封环5,通过过滤嘴4有利于对雾化后的雾化液进行吸食,同时通过第一密封环5和第二密封环7,有利于提升便携式喷雾装置内部气流流通的稳定性防止雾化后的雾化液从过滤嘴4之外的地方流失,第一安装管23外侧靠近转换滑槽103的位置套接有绝缘环101,绝缘环101上对称设置有导电弧片102,且导电弧片102分别与对应的雾化器本体8相互配合连接,通过在第一安装管23外套接绝缘环101,有利于对导电弧片102进行安装,通过安装的导电弧片102有利于实现不同雾化器本体8 的工作转换,第二外壳19顶部设置有总开关12,装配板25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气动开关13,且气动开关13位于第二通气槽18的顶部槽口处,第一安装管23的侧壁上设置有温控开关203,总开关12、气动开关13和温控开关 203均与电池组件11中的控制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的总开关12、气动开关13和温控开关203,有利于在使用中对便携式喷雾装置的各种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二外壳19的外壁底端设置有报警灯206,第一外壳17的底端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指示灯20和第二指示灯21,报警灯206、第一指示灯20和第二指示灯21分别与电池组件11中的控制器本体相互配合连接,通过报警灯206、第一指示灯20和第二指示灯21,有利于确定便携式喷雾装置的工作状态。
36.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在第一储液仓105和第二储液仓106中分别添加不同成份的雾化液,然后使用时打开总开关12,使用时,通过转动转换开关104对接一侧的导电片107
和导电弧片102,使连接第一储液仓105的雾化器本体8接入便携式喷雾装置工作电路此时第一指示灯20亮,之后通过过滤嘴4吸气,外部空气从第二外壳19的顶部进入,打开气动开关13进入第二通气槽18,然后通过第一通气槽16进入过滤嘴4,同时雾化器本体8通过导液棒9对第一储液仓105中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产生的雾化气体受吸力从出雾口6出来与外部空气混合供用户吸闻,需要更换雾化液种类时,通过反向转动转换开关104对接另一侧的导电片107和导电弧片102,使连接第二储液仓106的雾化器本体8进入便携式喷雾装置工作电路此时第二指示灯21 亮,再通过过滤嘴4吸气,外部空气产生气流打开气动开关13,然后通过第二通气槽18和第一通气槽16,同时雾化器本体8通过导液棒9对第二储液仓 106中的另一种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然后在过滤嘴4中与外部空气混合供用户吸闻,使用中便携式喷雾装置通过第一镂空槽204和第二镂空槽205进行自然散热,随着便携式喷雾装置的温度提升超过安全温度,安装在第一安装管23上的温控开关203打开此时报警灯206亮,电机10工作带动散热壳14 中的风扇201转动加速空气流动进行进一步散热。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