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急救医疗设施规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急救体系的急救效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城市急救设施的布局呈现出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特别是各急救设施间的合作调度制度不完善,相互协作受到很大的约束,不能实现急救医疗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难以在各种灾害、灾难突发时及时调动全城市急救设施,实现伤员的合理分配与救治。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差异较大,再加之人口与城市分布密度差异较大,这就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对医疗急救设施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目前我国城市急救医疗设施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4.一是在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面:规划标准较为宽泛,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急救需求覆盖,还不能依据地区经济、人口、地质环境等因素实现差异化规划与设计,且规划研究方法大多以体系模式的类型化研究为主,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在城市规划中,急救医疗设施的位置选择和规模预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也较难判断急救医疗设施的增加与扩建为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5.二是在城市医疗急救设施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以及城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目前对城市医疗急救设施的评价主要以覆盖度和可达性为主,即在一定区域内的医疗设施可覆盖和可达,这仅能表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将病患送达急救机构,是满足基本急救的最低要求。这种表征方式将城市的急救设施相互独立,忽略了不同急救机构或设施间的相互协调,缺乏全局协调,忽略了急救医疗机构或设施在整个的城市急救体系中的联动作用,也忽略了分级医疗设施间的关联协作。不能准确地体现出急救医疗资源相互合作所形成的城市急救网络的系统特性和各个设施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6.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现有的城市急救医疗设施体系的研究方法不能准确地量化分析城市急救体系的网络特征和设施间的空间联系,更加不能辨别每个急救设施在整体急救体系中的差异。因此,建立能够综合考虑、协调城市各医疗急救设施或机构定量分析模型,是实现有限急救医疗资源的最佳配置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及系统,可量化分析城市急救医疗设施间的合作联动关系,合理规划城市急救医疗设施,提高急救的效率。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9.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所述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包括:
10.获取选定城市中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11.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12.将所述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进行投影,得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和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13.获取选定城市中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14.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15.将所述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与所述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进行叠加取并集,得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16.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
17.可选地,所述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具体包括:
18.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
19.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确定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一距离矩阵;
20.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矩阵及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21.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22.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矩阵及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包括:
23.获取选定城市急救标准中的最大距离;
24.根据所述最大距离,确定第一距离连接阈值;
25.将所述第一距离矩阵中第一车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的数值计为1,大于所述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的计为0,得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26.可选地,所述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具体包括:
27.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时间;
28.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时间,确定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一时间矩阵;
29.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矩阵及第一时间连接阈值,确定第一时间节点邻接矩阵;
30.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临界矩阵,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31.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具体包括:
32.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距离;
33.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距离,确定二级院内
急救设施与三级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二距离矩阵;
34.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矩阵及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35.根据所述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3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矩阵及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包括:
37.获取选定城市急救标准中的最大距离;
38.根据所述最大距离,确定第二距离连接阈值;
39.将所述第二距离矩阵中第二车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的数值计为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的计为0,得到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40.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额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具体包括:
41.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时间;
42.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时间,确定二级院内急救设施与三级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二时间矩阵;
43.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矩阵及第二时间连接阈值,确定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
44.根据所述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确定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4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具体包括:
46.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确定对应的网络结构参数、节点参数和聚类参数;
47.根据所述网络结构参数、节点参数和聚类参数,确定院前急救设施和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关联紧密程度以及各急救设施的重要程度;
48.根据所述关联紧密程度以及重要程度,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
4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50.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系统,所述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系统包括:
51.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选定城市中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52.二分网络建立单元,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53.投影单元,与所述二分网络建立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进行投影,得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和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54.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选定城市中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55.分级网络建立单元,与所述第二数据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56.叠加单元,分别与所述投影单元及所述分级网络建立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与所述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进行叠加取并集,得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57.规划单元,与所述叠加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
58.可选地,所述二分网络建立单元包括:
59.第一车行距离计算模块,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
60.第一距离矩阵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一车行距离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确定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一距离矩阵;
61.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一距离矩阵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矩阵及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62.网络建立模块,与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6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根据院前急救设施和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再根据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和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通过对院前-院内以及二级院内-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网络参数的分析,可以量化分析城市急救医疗设施间的合作联动关系,为后续的城市急救设施的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合理规划城市急救医疗设施,实现城市医疗急救机构最佳配置与相互协作,进而提高急救的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急救作用。
附图说明
6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5.图1为本发明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66.图2为本发明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67.图3为本发明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68.符号说明:
69.第一数据获取单元-1,二分网络建立单元-2,投影单元-3,第二数据获取单元-4,分级网络建立单元-5,叠加单元-6,规划单元-7。
具体实施方式
7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及系统,根据院前急救设
施和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再根据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和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通过对院前-院内以及二级院内-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网络参数的分析,可以量化分析城市急救医疗设施间的合作联动关系,为后续的城市急救设施的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合理规划城市急救医疗设施,实现城市医疗急救机构最佳配置与相互协作,进而提高急救的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急救作用。
7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73.如图1所示,本发明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包括:
74.s1:获取选定城市中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具体地,急救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现有院前急救由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站和急救网络医院进行参与。本实施例中,在选定城市区域内,对具有急救功能的医疗设施进行筛选,将医疗设施分为院前急救设施(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工作站)和院内急救设施(设有急诊部门的医疗机构)两组信息。通过网络爬虫分别获取院前急救设施和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机构等级信息,并分别进行编号标记,将信息按照设施编号、经度、纬度、机构等级进行数据存储。
75.s2: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76.s3:将所述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进行投影,得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和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77.通常情况下,救护车由急救站出发,前往患者所在地,然后将患者送往距离最近的急救医院。但由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均,部分患者需被转至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当采取就近原则将伤患送往二级医院后,部分伤患由于病情较重需转往三级医院进行救治,存在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间的急救合作关系。此时,需要建立分级的院内急救设施间的网络模型。
78.s4:获取选定城市中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79.s5: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80.s6:将所述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与所述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进行叠加取并集,得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具体地,合并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和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中的节点和连线,将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和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节点与节点叠加取并集,生成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节点;将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和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节点间连线与节点间连线叠加取并集,生成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节点间连线。
81.s7: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
82.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s2: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具体包括:
83.s201: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院
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地图平台开放数据,使用路径规划api进行车行距离的提取,计算每一个院前急救设施分别到每个院内急救设施的车行距离。
84.s202: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确定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一距离矩阵。具体地,以院前急救设施为纵坐标,以院内急救设施为横坐标,将车行距离填写至相对应的矩阵位置中,建立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间的第一距离矩阵。
85.s203: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矩阵及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86.s204: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具体地,将每一个院前急救设施和院内急救设施作为节点,从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中分别读取节点间是否存在连线,节点间矩阵数值为1则有连线,否则无连线。有连线则表示该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存在急救合作关系,否则不存在合作关系。
87.具体地,s203: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矩阵及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包括:
88.获取选定城市急救标准中的最大距离。在急救中,伤患的运送具有就近就急原则,院前急救设施到达院内急救设施的最大距离为院前急救设施到达伤患地址和伤患地址到达院内急救设施的距离之和。一般来说,我国每5~10万人配备一辆救护车辆,在城市地区的服务半径为3~5公里,对于农村地区的服务半径可扩展到10-20公里范围内。不同城市间的服务距离相差较大,需根据所选城市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合适的急救距离。
89.根据所述最大距离,确定第一距离连接阈值。具体地,第一距离连接阈值为最大距离的二倍。
90.将所述第一距离矩阵中第一车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的数值计为1,大于所述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的计为0,得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地,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可用于急救设施表示是否在急救服务范围内。
91.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2: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具体包括:
92.s211: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时间。
93.s212: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时间,确定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一时间矩阵。
94.s213: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矩阵及第一时间连接阈值,确定第一时间节点邻接矩阵。
95.s214:根据所述第一时间节点临界矩阵,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96.具体地,s213: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矩阵及第一时间连接阈值,确定第一时间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包括:
97.获取选定城市急救标准中的最大时间。
98.根据所述最大距离,确定第一时间连接阈值。具体地,第一时间连接阈值为最大时间的二倍。
99.将所述第一时间矩阵中第一时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连接阈值的数值计为1,大于所述第一时间连接阈值的计为0,得到第一时间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地,所述第
一时间节点邻接矩阵可用于急救设施表示是否在急救服务范围内。
100.更进一步地,s5: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具体包括:
101.s501: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距离。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由公开的院内急救机构评级,院内急救机构分为二级和三级,通过地图平台开放数据,使用路径规划api提取车行距离,计算每一个二级院内急救设施与三级院内急救设施间的车行距离。
102.s502: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距离,确定二级院内急救设施与三级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二距离矩阵。具体地,以二级院内急救设施为纵坐标,三级院内急救设施为横坐标,将第二车行距离填写至相对应的矩阵位置中,建立院内急救设施间的第二距离矩阵。
103.s503: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矩阵及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104.s504:根据所述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在本实施例中,将每个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和每个三级院内急救设施作为节点,从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中分别读取节点间是否存在连线,节点间矩阵数值为1则有连线,否则无连线。有连线则表示对应的两个院内急救设施存在合作急救关系,否则不存在合作关系。
105.具体地,s503: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矩阵及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包括:
106.获取选定城市急救标准中的最大距离。
107.根据所述最大距离,确定第二距离连接阈值。优选地,第二距离连接阈值为最大距离的二倍。
108.将所述第二距离矩阵中第二车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的数值计为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连接阈值的计为0,得到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根据第二距离节点邻接矩阵中的数值,可确定各院内急救设施是否在患者转诊的服务范围内。
109.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5: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具体包括:
110.s511: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时间。
111.s512: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到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二车行时间,确定二级院内急救设施与三级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二时间矩阵。
112.s513: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矩阵及第二时间连接阈值,确定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
113.s514:根据所述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确定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114.具体地,s513: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矩阵及第二时间连接阈值,确定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具体包括:
115.获取选定城市急救标准中的最大时间。
116.根据所述最大时间,确定第二时间连接阈值。优选地,第二时间连接阈值为最大时间的二倍。
117.将所述第二时间矩阵中第二车行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连接阈值的数值
计为1,大于所述第二时间连接阈值的计为0,得到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根据第二时间节点邻接矩阵中的数值,可确定各院内急救设施是否在患者转诊的服务范围内。
118.优选地,s7: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具体包括:
119.s71: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确定对应的网络结构参数、节点参数和聚类参数。
120.s72:根据所述网络结构参数、节点参数和聚类参数,确定院前急救设施和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关联紧密程度以及各急救设施的重要程度。
121.s73:根据所述关联紧密程度以及重要程度,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
122.在本实施例中,借助网络分析工具networkx,计算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网络结构参数、节点参数和聚类参数。网络结构参数和聚类参数反映了网络模型的整体特征。
123.由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参数计算可获得院内急救设施的合作关系的参数。所述院内急救设施为设有急诊部门的医疗机构。由院前急救设施网络的参数计算可获得院前急救设施的合作关系参数。所述院前急救设施包括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工作站。
124.具体地,网络结构参数包括网络密度、最短路径平均长度等;网络聚类参数包括聚类系数等;节点参数包括节点度值、节点中心度、节点中介中心度等等。
125.其中,网络密度反映网络模型整体的关联紧密程度,即院前急救设施网络或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整体的关联紧密程度。网络密度越大,则表示急救设施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在急救设施网络中,两个急救设施的路径长度定义为连通这两个急救设施的最少连线数量,整体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定义为所有节点对的路径长度的平均值,即急救设施网络中所有急救设施间的平均最短连线数。
126.网络聚类系数衡量了急救设施间结集成团的程度,聚类系数较高则表示该急救设施网络具有高集聚性质,急救设施间的联系则较为紧密。进而,从以上网络结构参数的计算结果可判断急救设施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特征。若急救设施网络中急救设施间的特征路径长度小,而聚合系数较高,则该急救设施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同时,若急救设施网络的网络度分布具有幂律分布特征则该急救设施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急救设施网络为院前急救设施网络或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127.节点参数反映了各个节点在整体网络中的特征,即各个院内急救设施在网络中的位置和重要程度。节点度值反映的是该急救设施与其他急救设施联系的紧密程度,用于判断哪个急救设施与其他设施的联系更多。节点中心度反映了该急救设施在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地位,进而反映该急救设施的重要程度,用于判断哪个急救设施更加重要。节点中介中心度用于评价该急救设施在网络中的中介地位,反映其他非邻急救设施间联系对于它的依赖程度,用于判断哪个院内急救设施在转诊中更加关键。分别计算所有节点参数并进行排序,可判断出具有较高和较低节点度、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的急救设施。进而判断出节点度较高的急救设施与其他急救设施的联系更加紧密;节点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数值较高的急救设施则在急救设施网络中更加重要,若该设施失效则会对整个网络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128.由此,所获得的网络结构参数和各个节点参数可作为重要的整体网络和节点的评
价指标,从而进行现有城市急救医疗机构的评估,量化分析城市急救医疗间的合作联动关系,发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设施,通过对网络模型的分析来定量评估现有急救设施的现状特征,同时确定急救节点在网络中的等级和作用,以此实现对现有城市急救设施网络进行规划调整和系统优化,为急救设施点的增加和调整扩建进行针对性的建议和预测,合理规划城市急救医疗设施,实现城市医疗急救机构最佳配置与相互协作,进而提高急救的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急救作用。
129.根据网络结构参数、节点参数和聚类参数可确定各急救设施的重要程度、紧密程度以及分布情况,进而在与其他急救设施紧密程度过低的急救设施周围再规划添加多个急救设施,降低独立的急救设施的压力。同时,合理规划二级急救设施和三级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分布,提高二级医院中病情较重的患者转往三级医院救治的效率,使得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资源更加均匀,合理分布,降低抢救时间,提高急救的效率。
13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下面以选定城市为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1.1、信息收集与分类处理
132.1)对北京市海淀区内具有急救功能的医疗设施进行筛选,将医疗设施分为院前急救设施(包括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工作站)和院内急救设施(主要为设有急诊部门的医疗机构)两组信息。
133.2)通过公开信息分别获取两组设施(院前急救设施和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机构等级信息;将两组设施并分别进行编号标记,如表1所示,其中n0-n18为院内急救设施,q0-q43为院前急救设施。
134.135.[0136][0137]
2、构建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0138]
1)通过高德地图平台开放数据,使用路径规划api进行车行路径的提取,计算每一个院前急救设施分别到每个院内急救设施的车行路径,同时获得该路径的车行距离和车行时间,建立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间的距离矩阵和车行时间矩阵。
[0139]
2)本实施例以单程车行时间12分钟为阈值标准,则院前急救设施到达院内急救设施的车行时间最大值为24分钟。据此,本实施例所设置的网络节点连接方式以车行时间为依据,时间连接阈值设置为24分钟。根据已建立的时间矩阵生成时间节点邻接矩阵,具体来说,时间矩阵内数值小于或等于阈值(24分钟)则计为1,否则计为0。
[0140]
3)选取python语言平台,根据时间节点邻接矩阵,借助网络模型工具networkx构建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具体方式为,以所有急救设施为节点,两节点间矩阵数值为1则有连线,否则无连线。
[0141]
3、二分网络的投影
[0142]
将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进行投影,生成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和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两个单顶点网络。
[0143]
4、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优化
[0144]
1)由院内急救机构评级,可将院内急救机构分为二级和三级,通过高德地图平台开放数据,使用路径规划api,计算每一个二级院内急救设施与三级院内急救设施间的车行距离,提取建立院内急救设施间的距离矩阵。
[0145]
2)设置连接阈值(距离或车行时间),根据院内急救设施间的距离矩阵生成院内急救设施节点邻接矩阵,距离矩阵内数值小于或等于阈值则计为1,否则计为0,生成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0146]
3)将已获得的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与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进行叠加,生成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0147]
5、计算网络模型参数。
[0148]
选取python语言平台,借助网络分析工具networkx内置函数进行参数计算。
[0149]
以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相关参数计算为例,进行北京市海淀区院内急救设施合作关系评价。计算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相关系数,可得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有19个节点,119条边;网络平均聚类系数(nx.average_clustering(g3))为0.8397,平均度中心性(np.average(list(nx.degree_centrality(g3).values())))为0.6959,平均距离中心性(np.average(list(nx.closeness_centrality(g3).values())))为0.7459,平均介数中心性(np.average(list(nx.betweenness_centrality(g3).values())))为0.0117,网络传递性(nx.transitivity(g3))为0.8501。可看出该网络聚集性较高,总体联系较为紧密。
[0150]
在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的19个节点中,有一个节点为孤立点n2,该节点距离其
他节点距离较远,独立承担了周边院前急救设施的患者收治工作,其失效成本较高;其余节点联系较为紧密,节点度最高点为n16、n15、n3三个节点,且三个节点的中心度均较高,由地理位置可知,三家急救机构距离较近,且位于海淀区中心位置,说明本实施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理位置关系吻合。
[0151]
由此可进行现有城市急救医疗机构的评估,为进一步进行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为城市急救医疗机构的布局优化提出建议。
[0152]
如图3所示,本发明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系统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单元1、二分网络建立单元2、投影单元3、第二数据获取单元4、分级网络建立单元5、叠加单元6以及规划单元7。
[0153]
具体地,所述第一数据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选定城市中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0154]
所述二分网络建立单元2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所述二分网络建立单元2用于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0155]
所述投影单元3与所述二分网络建立单元2连接,所述投影单元3用于将所述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进行投影,得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和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0156]
所述第二数据获取单元4用于获取选定城市中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
[0157]
所述分级网络建立单元5与所述第二数据获取单元4连接,所述分级网络建立单元5用于根据各二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和各三级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立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0158]
所述叠加单元6分别与所述投影单元3及所述分级网络建立单元5连接,所述叠加单元6用于将所述院内急救设施网络与所述分级院内急救设施网络进行叠加取并集,得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
[0159]
所述规划单元7与所述叠加单元6连接,所述规划单元7用于根据所述院前急救设施网络及所述最终院内急救设施网络,重新规划选定城市的急救医疗设施。
[0160]
进一步地,所述二分网络建立单元2包括:第一车行距离计算模块、第一距离矩阵确定模块、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模块以及网络建立模块。
[0161]
其中,所述第一车行距离计算模块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车行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及各院内急救设施的地理位置,计算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
[0162]
所述第一距离矩阵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一车行距离计算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距离矩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院前急救设施到各院内急救设施的第一车行距离,确定院前急救设施与院内急救设施之间的第一距离矩阵。
[0163]
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一距离矩阵确定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矩阵及第一距离连接阈值,确定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
[0164]
所述网络建立模块与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确定模块连接,所述网络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节点邻接矩阵,建立院前-院内急救设施二分网络。
[016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系统与上述城市急救医疗设施的规划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66]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167]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