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


背景技术:

2.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3.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必要时可使用支具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但现有的支具使用不便且不能进行调节。
4.因此需要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包括调节支具本体,所述调节支具本体包括有第一减压组件和第二减压组件,所述第一减压组件的右上侧设置有第二减压组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减压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套筒、转动座、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外壁的下侧均套接有支撑套筒,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支撑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转动座。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且分别与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相对应设置有固定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支撑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减压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定套筒、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外壁的右侧均套接有固定套筒,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背面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三固定带,所述固定套筒的背面上下对称设置有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杆和固定套筒的正面均设置有固定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左端均与转动座相
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与固定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支撑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与固定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可根据患者腿部长度的不同将其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处,从而在使用时更加贴合舒适,且可适用于更多的患者。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整体的设置,能起到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保护的作用,防止膝关节损伤,且能对膝关节的受力进行分担,使得膝关节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从而减轻膝关节负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20.图中:1、调节支具本体;2、第一减压组件;3、第二减压组件;4、第一支撑杆;401、第二支撑杆;5、支撑套筒;6、转动座;7、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固定套筒;14、第三固定板;15、第四固定板;16、第三固定带;17、第四固定带;18、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包括调节支具本体1,调节支具本体1包括有第一减压组件2和第二减压组件3,第一减压组件2的右上侧设置有第二减压组件3。
27.请参照图1、2和3,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401分别与支撑套筒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分别与固定套筒1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可根据患者腿部长度的不同将其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处,从而在使用时更加贴合舒适,且可适用于更多的患者。
28.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固定板7放置在小腿上,然后根据患者腿部的长度调节支撑套筒5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一固定带9和第二固定带10将其绑在小腿上,接着将第三固定板14和第四固定板15放置在大腿上,根据需要调节第四固定板15的位置,最后通过第三固定带16和第四固定带17将其进行固定即可。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包括调节支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具本体(1)包括有第一减压组件(2)和第二减压组件(3),所述第一减压组件(2)的右上侧设置有第二减压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压组件(2)包括有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401)、支撑套筒(5)、转动座(6)、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第一固定带(9)和第二固定带(10),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401),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401)外壁的下侧均套接有支撑套筒(5),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40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两个所述支撑套筒(5)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7)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9),所述第二固定板(8)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带(10),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401)的上端均设置有转动座(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的背面且分别与第一固定带(9)、第二固定带(10)相对应设置有固定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401)分别与支撑套筒(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压组件(3)包括有第一固定杆(11)、第二固定杆(12)、固定套筒(13)、第三固定板(14)、第四固定板(15)、第三固定带(16)、第四固定带(17)和固定座(18),所述第一固定杆(1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外壁的右侧均套接有固定套筒(13),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板(14),两个所述固定套筒(13)的内侧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杆(12)的背面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三固定带(16),所述固定套筒(13)的背面上下对称设置有第四固定带(17),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固定套筒(13)的正面均设置有固定座(1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的左端均与转动座(6)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分别与固定套筒(1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包括调节支具本体,所述调节支具本体包括有第一减压组件和第二减压组件,所述第一减压组件的右上侧设置有第二减压组件,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支撑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与固定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可根据患者腿部长度的不同将其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处,从而在使用时更加贴合舒适,且可适用于更多的患者,通过整体的设置,能起到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保护的作用,防止膝关节损伤,且能对膝关节的受力进行分担,使得膝关节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从而减轻膝关节负担。担。担。


技术研发人员:安丰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丰敏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