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在胸外科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引流,在引流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进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进而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而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且存在操作复杂,使用不便,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无法进行角度调节,操作复杂,使用不便,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前端的顶部铰接有腿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的后端铰接有靠背,所述支撑架内壁中心位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控制腿部支撑板与靠板的角度调节,所述支撑架后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联动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顶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是定位板的顶端设置有可收缩折叠的伸缩板,所述支撑架左端外表面的后侧滑动连接有可收缩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罩。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外表面右侧的中心位置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右侧,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外表面的后侧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内壁后端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蜗杆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齿条的前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腿部支撑板底端后侧的中心位置。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铰接与所述靠背外表面底端的中心位置。
7.优选的,所述靠背、腿部支撑板与坐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软垫。
8.优选的,位于支撑架右端的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外表面的前后两侧铰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
外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扣环,位于支撑架左侧的定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定位块。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左侧外面顶端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引流管的定位环。
1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巧妙,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泛,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可调节腿部支撑板与靠背的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对不同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引流操作,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通过设置海绵垫,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通过设置定位环实现了对引流管的位置固定,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缩的伸缩板,进一步方便了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使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立体图1。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立体图2。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支撑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17.1-支撑架、2-腿部支撑板、3-坐板、4-定位板、5-伸缩板、6-移动板、7-垃圾桶、8-引流管、9-引流罩、10-靠板、11-摇把、12-支撑杆、13-箱体、14-固定板、15-蜗杆、16-蜗轮、17-第一齿轮、18-齿条、19-第二齿轮、20-螺纹杆、21-移动块、22-定位块、23-扣环,24-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前端的顶部铰接有腿部支撑板2,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3,所述坐板3的后端铰接有靠背10,所述支撑架1内壁中心位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控制腿部支撑板2与靠板10的角度调节,所述支撑架1后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联动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1顶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是定位板4的顶端设置有可收缩折叠的伸缩板5,所述支撑架1左端外表面的后侧滑动连接有可收缩的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垃圾桶7,所述垃圾桶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8,所述引流管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罩9。
20.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齿条18,所述齿条18外表面右侧的中心位置啮合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右侧,所述第一齿轮17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16,所述蜗轮16外表面的后侧啮合有蜗杆15,所述蜗杆15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内壁后端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蜗杆15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摇把11,所述齿条18的前端铰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
1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腿部支撑板2底端后侧的中心位置。
21.所述箱体1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齿条18啮合的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顶端铰接与所述靠背10外表面底端的中心位置
22.角度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动摇把11进而驱动蜗杆15转动,蜗杆15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蜗轮16驱动第一齿轮17转动,第一齿轮17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齿条18前后移动,齿条18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腿部支撑板2向外翻转,此时齿条18驱动靠板10向下翻转,靠板10的角度调节与腿部支撑板2的角度调节同时进行通过齿条18驱动第二齿轮19转动,第二齿轮19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螺纹杆20上下移动实现的靠板10的角度调节,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巧妙,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满足了不同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使用需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同时进一步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后期的护理,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有利于推广。
23.所述靠背10、腿部支撑板2与坐板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软垫。
24.通过设置海绵垫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25.位于支撑架1右端的定位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外表面的前后两侧铰接有伸缩板5,所述伸缩板5外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扣环23,位于支撑架1左侧的定位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扣环23配合的定位块22。
26.通过设置伸缩板5方白呢了医护人员放置药物或患者放置杂物,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同时伸缩板5可折叠收缩进定位板4所开设的收纳槽内,不会影响患者或医护人员的使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有利于推广。
27.所述支撑架1左侧外面顶端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引流管8的定位环。
28.通过设置定位环8实现了对引流管8的位置固定,避免了引流管8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滑落现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有利于推广。
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