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


背景技术:

2.褥疮也称压力性溃疡,在睡眠或休息状态时,当作用于人体的局部压力超过小动脉血管压力的2倍,且持续时间1-2小时,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引起组织缺氧,受压超过2小时以上则会引起组织不可逆的损伤。一些需长期卧床休养的病人,因无法自己活动翻身,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流动受阻,病人不仅感觉不舒服,还很容易发生褥疮,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3.随着病患人数地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康复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术前术后需要久卧的患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普通医用床垫无法对褥疮进行有效即时监测,更不能及时提醒部分褥疮发生率较高的患者,最终导致产生褥疮后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加重;而市场上的防褥疮护理床或防褥疮护理翻身床垫存在应用少、结构复杂、采购成本、后期维护成本高或难以推广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医用床垫无法满足及时监测卧床时间并对褥疮发生率高的患者及时提醒的要求,而能够实现及时监测和预警功能的床垫又因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推广,提供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
6.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其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形状、面积完全相同的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第四分区和第五分区,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第四分区和第五分区的分区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床垫本体外部设置能够显示五个分区各自受到的压力值的操作显示结构,操作显示结构与床垫本体通过连接线或者无线相连;所述操作显示结构内部设置用于控制床垫本体监测功能的控制组件,以及为控制组件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器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床垫本体的上表面。使用时,患者躺在床垫本体上,控制组件发出开启命令后,压力传感器分别感知床垫本体五个分区的压力值,并通过中央控制器将压力值传输至显示器进行展示,快速准确且方便查看,实用性强。
7.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计时器、报警器、数据分析模块、操作键和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湿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患者躺在床垫本体上时床垫本体上表面的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患者躺在床垫本体上时床垫本体上表面的温度,且该温度值和湿度值及时经过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后传输到中央控制器,当患
者躺在床垫本体上时床垫本体上表面的温度和/或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中央控制器感知到信号,引发报警器报警的同时,还通过中央控制器将信号传输到旋转电机并控制旋转电机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开启调节结构的运行;计时器用于计算患者在床垫本体上的卧床时间和距患者上次活动的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可以实现中央控制器与监控室的上位机/pda相连,从而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功能。
8.进一步,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床垫本体的上表面,用于感知床垫上方、患者身体下方的温度和湿度。
9.进一步,在所述床垫本体内部设置能够起到按摩作用的调节结构,且在床垫本体设置供放置调节结构的放置腔;此种设置使得患者躺在本产品上时肌肉能够得到放松。
10.进一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杆、旋转控制柱一、旋转控制柱二和旋转带;旋转杆与旋转电机连接,旋转杆与旋转控制柱一连接;旋转带设置在旋转控制柱一和旋转控制柱二的外侧,且旋转控制柱一和旋转控制柱二分别位于旋转带的两端;旋转电机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使用时,当患者连续卧床时间超过设定阈值时或者当床垫本体上方局部受压的压力值超过设定阈值时,中央控制器感知到信号并引发报警器报警,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键使得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操作键的开启与阻断指令,或者在报警器报警的同时中央控制器自动接收到该信号,进而中央控制器将指令或信号传出到旋转电机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旋转电机转动时顺序带动旋转杆、旋转控制柱一的转动,并同时带动旋转带和旋转控制柱二的转动,旋转带的转动使得床垫本体的上表面发生上下起伏,以实现对身体按摩的目的,加快血液流动,避免发生褥疮。
11.进一步,在所述放置腔内设置用于放置旋转电机的放置壳,保证旋转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12.进一步,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床垫本体的长边中心线位置,旋转杆、旋转控制柱一、旋转控制柱二和旋转带分别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两侧,即旋转杆、旋转控制柱一、旋转控制柱二和旋转带分别位于靠近床垫本体的长边两侧;此种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身体部位进行按摩。
13.进一步,在所述旋转带的外侧设置按摩凸起,以达到按摩效果。
14.进一步,所述调节结构设置2-3个,调节结构设置2个时,其分别位于床垫本体对应患者背部和腰臀部的位置;调节结构设置3个时,其分别位于床垫本体对应患者背部、腰臀部和大腿部的位置。此种调节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流动受阻的问题。
15.进一步,每个所述分区内的压力传感器设置1-6个,且每个分区内的压力传感器均匀间隔设置;此种设置在能够实现目标效果的同时也减小制作成本。
16.进一步,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屏设置为与五个分区分别相对应的分区,以直接观察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值、受压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参数;通过此种方式使得医护人员直接通过观察显示屏知晓患者的卧床情况,起到避免患者发生褥疮溃烂后再进行处理的问题。
17.进一步,所述操作键包括总开关键、报警停止键、参数设置键等,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操作键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18.进一步,所述电源结构设置为电源插头或者电池,以为床垫本体和控制组件提供
能源,保证本产品的续航使用。
19.进一步,在所述床垫本体的外部活动设置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床垫套,床垫套一端留有供床垫本体伸入的开口,开口处通过拉链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的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括五个分区的床垫本体和控制组件,实现实时监测卧床时间、身体局部部位受压的压力值、温度和湿度的功能,有效起到降低褥疮发生率的作用;另外,还通过在床垫本体内设置调节结构实现对长期卧床患者局部部位的按摩效果,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褥疮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也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的护理难度。本产品操作简单快速且方便查看,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床垫本体和调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床垫本体、调节结构和床垫套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床垫本体和床垫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框图;
27.图中,1、床垫本体;11、第一分区;12、第二分区;13、第三分区;14、第四分区;15、第五分区;16、放置腔;17、床垫套;2、操作显示结构;3、控制组件;31、电源结构;32、中央控制器;33、压力传感器;34、显示器;35、湿度传感器;36、温度传感器;37、计时器;38、报警器;39、数据分析模块;310、操作键;311、无线通讯模块;312、上位机/pda;41、旋转电机;42、旋转杆; 43、旋转控制柱一;44、旋转控制柱二;45、旋转带;46、放置壳。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其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包括形状、面积完全相同的第一分区11、第二分区12、第三分区13、第四分区14和第五分区15,第一分区11、第二分区12、第三分区13、第四分区14和第五分区15的分区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33;床垫本体1外部设置能够显示五个分区各自受到的压力值的操作显示结构2,操作显示结构2与床垫本体1通过连接线或者无线相连;操作显示结构2内部设置用于控制床垫本体1监测功能的控制组件3,以及为控制组件3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31;控制组件3包括中央控制器32、压力传感器33和显示器34,压力传感器33和显示器34分别与中央控制器32 连接,压力传感器33设置在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使用
时,患者躺在床垫本体1上,控制组件3发出开启命令后,压力传感器33分别感知床垫本体1五个分区的压力值,并通过中央控制器32将压力值传输至显示器34进行展示,快速准确且方便查看,实用性强。
31.控制组件3还包括湿度传感器35、温度传感器36、计时器37、报警器38、数据分析模块39、操作键310和无线通讯模块311,分别与中央控制器32连接。湿度传感器35用于感知患者躺在床垫本体1上时床垫本体1上表面的湿度,温度传感器36用于感知患者躺在床垫本体1上时床垫本体1上表面的温度,且该温度值和湿度值及时经过数据分析模块39分析后传输到中央控制器 32,当患者躺在床垫本体1上时床垫本体1上表面的温度和/或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中央控制器32感知到信号,引发报警器38报警的同时,还通过中央控制器32将信号传输到旋转电机41并控制旋转电机41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开启调节结构的运行;计时器37用于计算患者在床垫本体1上的卧床时间和距患者上次活动的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11可以实现中央控制器32与监控室的上位机/pda312相连,从而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功能。湿度传感器35、温度传感器36设置在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用于感知床垫上方、患者身体下方的温度和湿度。
32.每个分区内的压力传感器33设置1-6个,且每个分区内的压力传感器33 均匀间隔设置;此种设置在能够实现目标效果的同时也减小制作成本。
33.显示器34的显示屏设置为与五个分区分别相对应的分区,以直接观察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值、受压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参数;通过此种方式使得医护人员直接通过观察显示屏知晓患者的卧床情况,起到避免患者发生褥疮溃烂后再进行处理的问题。操作键310包括总开关键、报警停止键、参数设置键等,中央控制器32接收到操作键310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电源结构31设置为电源插头或者电池,以为床垫本体1和控制组件3提供能源,保证本产品的续航使用。
34.在床垫本体1的外部活动设置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床垫套17,床垫套17一端留有供床垫本体1伸入的开口,开口处通过拉链连接。
35.实施例2
36.请参阅图2-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床垫本体1内部设置能够起到按摩作用的调节结构,且在床垫本体1设置供放置调节结构的放置腔16;此种设置使得患者躺在本产品上时肌肉能够得到放松。
37.调节结构包括:旋转电机41、旋转杆42、旋转控制柱一43、旋转控制柱二44和旋转带45;旋转杆42与旋转电机41连接,旋转杆42与旋转控制柱一43连接;旋转带45设置在旋转控制柱一43和旋转控制柱二44的外侧,且旋转控制柱一43和旋转控制柱二44分别位于旋转带45的两端;旋转电机 41与中央控制器32连接;使用时,当患者连续卧床时间超过设定阈值时或者当床垫本体1上方局部受压的压力值超过设定阈值时,中央控制器32感知到信号并引发报警器38报警,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键310使得中央控制器32接收到操作键310的开启与阻断指令,或者在报警器38报警的同时中央控制器32自动接收到该信号,进而中央控制器32将指令或信号传出到旋转电机41执行开启与阻断操作;旋转电机41转动时顺序带动旋转杆42、旋转控制柱一43的转动,并同时带动旋转带45和旋转控制柱二44的转动,旋转带 45的转动使得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发生上下起伏,以实现对身体按摩的目的,加快血液流动,避免发生褥疮。在放置腔16内设置用于放置旋转电机41的放置壳46,保证旋转电
机41工作时的稳定性。
38.旋转电机41设置在床垫本体1的长边中心线位置,旋转杆42、旋转控制柱一43、旋转控制柱二44和旋转带45分别设置在旋转电机41的两侧,即旋转杆42、旋转控制柱一43、旋转控制柱二44和旋转带45分别位于靠近床垫本体1的长边两侧;此种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身体部位进行按摩。在旋转带45的外侧设置按摩凸起,以达到按摩效果。
39.调节结构设置3个时,其分别位于床垫本体11对应患者背部、腰臀部和大腿部的位置。此种调节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流动受阻的问题。
40.实施例3
41.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将调节结构设置 2个,当调节结构设置2个时,其分别位于床垫本体11对应患者背部和腰臀部的位置。此种调节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流动受阻的问题。
42.使用时,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事先通过控制组件3将患者的卧床时间,卧床时身体部位受压的压力阈值、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进行设定,将床垫套17 外套在床垫本体1外部后放在现有技术的病床或者家用床上,患者躺在本产品上后,当床垫本体1上对应患者身体部位位置的受压时间和/或压力值和/或温度和/或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中央控制器32感知到信号并引发报警器38报警,通知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进行手动调整;或者,在报警器38报警的同时,中央控制器32自动启动信号开启旋转电机41,实现对患者身体局部的按摩功能。此外,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还能通过显示器34上对应床垫本体1的5个分区即时观察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值、受压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43.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