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引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的护理引流机构。
背景技术:2.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体内存积的积液或其他物质导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会使用到护理引流的设备机构,但是现有的护理引流的设备机构在进行搬运过程中,由于颠簸或者抖动可能对内部仪器造成破损,从而使得引流设备机构在使用时存在问题,而且现有的护理引流机构对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抽取时费时费力,非常麻烦,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的护理引流机构。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的护理引流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四个角落均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安装板表面一侧安装有推架,所述安装板表面安装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连接有引流装置;
6.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在安装板内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为底部开口内部掏空的柱体,所述安装柱内滑动连接有呈倒t形结构设置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柱的底部,所述安装套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滚轮;
7.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侧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连接有旋转盘,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安装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与螺纹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摩擦座;
8.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箱,所述负压箱内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内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周圈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负压腔紧密贴合,所述推板顶部连接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顶部贯穿负压箱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按压柱顶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底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安装在负压箱的表面,所述按压板顶部连接有呈t形结构设置的按压把手,所述负压箱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负压箱底部另一侧连接有吸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吸气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
9.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箱,所述引流箱顶部一侧与吸气管相连接,所述引流箱顶部安装有引流座,所述引流座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接有引流头,所述引流座连接有引流控制阀,所述引流座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底部贯穿引流箱并延伸至
其内部,所述引流箱内侧底部安装有倾斜座,所述引流箱内部在倾斜座的最低侧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内安装有排液阀。
10.进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管为波纹管。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医护人员的工作使用。
11.进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箱的一侧安装有透明观察板。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查看引流箱内的堆积情况。
12.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两侧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导向杆顶部连接有限位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固定板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效果。
13.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套内安装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自由端安装在安装柱的内侧顶部。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支撑和缓冲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装置,在遇到颠簸或者抖动时通过移动装置内的弹簧进行减震缓冲,以此来达到减少对引流机构的伤害;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装置,通过移动装置使护理引流机构移动到指定使用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装置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防止滑动;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装置与引流装置,通过负压装置产生负压并作用在引流装置上,使引流装置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患者体内的液体导出吸出,并且通过控制引流控制阀能够调节吸力的大小,减少吸力过大对患者带来的损伤,从而达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的护理引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的护理引流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2.安装板1、推架4;
23.移动装置2、轴承座201、安装柱202、安装套203、弹簧204、固定座205、滚轮206、辅助弹簧207;
24.固定装置3、侧板301、螺纹杆302、旋转盘303、固定板304、滚珠轴承305、橡胶摩擦座306、导向杆307、导向座308、限位块309;
25.负压装置5、负压箱501、负压腔502、推板503、密封套504、按压柱505、按压板506、复位弹簧507、按压把手508、排气管509、吸气管510、单向阀511;
26.引流装置6、引流箱601、引流座602、引流管603、引流头604、引流控制阀605、输出管606、倾斜座607、排液管608、透明观察板609。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的护理引流机构,包括安装板1,安
装板1底部四个角落均安装有移动装置2,安装板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装置3,安装板1表面一侧安装有推架4,安装板1表面安装有负压装置5,负压装置5连接有引流装置6;
29.移动装置2包括有安装在安装板1内的轴承座201,轴承座201连接有安装柱202,安装柱202为底部开口内部掏空的柱体,安装柱202内滑动连接有呈倒t形结构设置的安装套203,安装套203连接有弹簧204,弹簧204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柱202的底部,安装套203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05,固定座205内安装有轴承,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连接有滚轮206;
30.固定装置3包括侧板301,侧板3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侧板301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螺纹杆302,螺纹杆302顶部连接有旋转盘303,螺纹杆302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304,固定板304内安装有滚珠轴承305,滚珠轴承305与螺纹杆302的底部相连接,固定板304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摩擦座306;
31.负压装置5包括负压箱501,负压箱501内设有负压腔502,负压腔502内安装有推板503,推板503周圈连接有密封套504,密封套504与负压腔502紧密贴合,推板503顶部连接有按压柱505,按压柱505顶部贯穿负压箱501并延伸至其上侧,按压柱505顶部连接有按压板506,按压板506底部连接有复位弹簧507,复位弹簧507的自由端安装在负压箱501的表面,按压板506顶部连接有呈t形结构设置的按压把手508,负压箱501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气管509,负压箱501底部另一侧连接有吸气管510,排气管509与吸气管510内均安装有单向阀511;
32.引流装置6包括引流箱601,引流箱601顶部一侧与吸气管510相连接,引流箱601顶部安装有引流座602,引流座602连接有引流管603,引流管603连接有引流头604,引流座602连接有引流控制阀605,引流座60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606,输出管606的底部贯穿引流箱601并延伸至其内部,引流箱601内侧底部安装有倾斜座607,引流箱601内部在倾斜座607的最低侧连接有排液管608,排液管608内安装有排液阀。
33.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移动时,通过推动推架4,使推架4推动安装板1,安装板1推动移动装置2进行移动,在移动装置2进行移动时,通过弹簧204减少颠簸或者抖动,在移动到使用的位置后,通过扭动旋转盘303,使旋转盘303带动螺纹杆302旋转,使螺纹杆302顺着侧板301上的螺纹孔向下推动带动固定板304,使固定板304推动橡胶摩擦座306与底面接触,增加摩擦力,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再将引流头604插入到患者体内,然后通过连续向下按压按压把手508,使按压把手508推动按压板506向下推动到底,按压板506向下推动推板503并同时对复位弹簧507进行挤压,使复位弹簧507产生压缩并变形,而推板503向下移动时带动密封套504,使推板503与密封套504将负压腔502内的空气从排气管509挤压出去,然后松开按压把手508,使得复位弹簧507反弹并推动按压板506向上,而按压板506向上带动推板503和密封套504,从而使得负压腔502内产生负压吸力,并通过吸气管510传递到引流箱601内,引流箱601内产生吸力后作用在引流头604上,从而使得引流头604能够将患者体内的液体导出吸出,通过控制引流控制阀605能够调节吸力的大小,减少吸力过大对患者带来的损伤。
34.优选引流管603为波纹管。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医护人员的工作使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引流管603其他的结构形状。
35.优选引流箱601的一侧安装有透明观察板609。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查看引流箱
601内的堆积情况。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透明观察板609其他的结构形状。
36.优选固定板304的表面两侧连接有导向杆307,导向杆307滑动连接有导向座308,导向座308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的一侧,导向杆307顶部连接有限位块309。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固定板304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效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固定板304其他的导向结构形状。
37.优选安装套203内安装有辅助弹簧207,辅助弹簧207的自由端安装在安装柱202的内侧顶部。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支撑和缓冲效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辅助弹簧207其他的结构形状。
38.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