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湿化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它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作用。呼吸机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3.呼吸机在使用时,呼吸机输送的空气比较干燥,不能直接进入病人的气道,需要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湿化,目前都采用呼吸机的湿化装置对吸入空气加温并增加水蒸气的含量来进行加温、加湿,保证病人呼入空气的湿度和温度的适宜。
4.中国专利公布号cn209696026u公开了一种呼吸机湿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呼吸机湿化装置,包括湿化装置本体,所述湿化装置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储水罐和湿化罐,所述储水罐和所述湿化罐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湿化罐顶部设置有与湿化罐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供氧装置连接,所述出气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所述湿化罐内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位于水位控制装置上方的储水罐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呼吸机湿化装置的自动加水,保证了呼吸机给病人输送氧气的湿度效果。
5.但是现有技术中公布的湿化装置湿化装置是利用水蒸气对呼吸气体进行加温加湿,但是通过蒸汽加热送气管内气体不好控制温湿度,不仅不能为病患提供优良的治疗,而且不便于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6.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机湿化系统。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呼吸机湿化系统,包括外壳、湿化罐、自动加水装置、进气管、恒温装置和出气管,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湿化罐,安装在所述湿化罐上的自动加水装置、进气管和恒温装置,安装在所述恒温装置上的出气管,
9.所述恒温装置包括金属壳体、衬套、活塞、弹簧、感温元件、冷气进气管、热气进气管、出气管固定座和螺栓。
10.金属壳体内设有十字型空腔;衬套置于所述十字型空腔内,且所述衬套两端设有通孔;活塞置于所述衬套内,所述活塞外壁上安装有密封套;弹簧安装在所述十字型空腔的一端,且所述弹簧与衬套的一端接触;感温元件安装在所述十字型空腔的另一端,且所述弹簧与衬套的另一端接触;冷气进气管穿过湿化罐的端面,且穿过金属壳体靠近湿化罐一侧的侧壁,冷气进气管安装在所述衬套靠近感温元件一端的通孔内;热气进气管穿过湿化罐的端面,且穿过金属壳体靠近湿化罐一侧的侧壁,热气进气管安装在所述衬套另一端的通
孔内,且所述热气进气管内安装有加热装置;出气管固定座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湿化罐的一端,所述出气管安装在所述出气管固定座上;螺栓螺纹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靠近感温元件的一端,且所述螺栓与所述感温元件接触。
11.具体的,出气管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12.具体的,所述自动加水装置包括储水罐和电子液位计。储水罐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湿化罐上;电子液位计安装在所述湿化罐内。
13.具体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滤网和加热层,加热层安装在两个滤网之间。
14.具体的,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设有自动加水系统,且能够通过控制面板设置需加水时湿化罐的水位。
17.2.本实用新型设有恒温装置,混合合适的热气和冷气输出,使得输出的气体温度适中,且通过感温元件使得输出气体保持恒定温度,同时能够通过螺栓调整恒温的温度;而且由于出气管内含有温度传感器,使得控制面板能够显示出输出的温度值。
18.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装置的正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恒温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24.图中标记为:1、外壳;2、进气管;3、出气管;4、控制面板;5、自动加水装置;6、湿化罐;7、恒温装置;8、温度传感器;
25.501、储水罐;502、出水口;503、电磁阀;504、电子液位计;
26.701、金属壳体;702、出气管固定座;703、加热装置;7031、滤网;7032、加热层;704、螺栓;705、感温元件;706、十字型空腔;707、衬套;708、通孔;709、密封套;710、弹簧;711、活塞;712、冷气进气管;713、热气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呼吸机湿化系统,包括外壳1、湿化罐6、自动加水装置5、进气管2、恒温装置7和出气管3,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的湿化罐6,安装在所述湿化罐6上的自动加水装置5、进气管2和恒温装置7,安装在所述恒温装置7上的出气管3。
28.请重点参考图4,所述恒温装置7包括金属壳体701、衬套707、活塞711、弹簧710、感温元件705、冷气进气管712、热气进气管713、出气管固定座702和螺栓704。
29.金属壳体701内设有十字型空腔706;衬套707置于所述十字型空腔706内,且所述衬套707两端设有通孔708;活塞711置于所述衬套707内,所述活塞711外壁上安装有密封套709;弹簧710安装在所述十字型空腔706的一端,且所述弹簧710与衬套707的一端接触;感
温元件705安装在所述十字型空腔706的另一端,且所述弹簧710与衬套707的另一端接触;冷气进气管712穿过湿化罐6的端面,且穿过金属壳体701靠近湿化罐6一侧的侧壁,冷气进气管712安装在所述衬套707靠近感温元件705一端的通孔708内;热气进气管713穿过湿化罐6的端面,且穿过金属壳体701靠近湿化罐6一侧的侧壁,热气进气管713安装在所述衬套707另一端的通孔708内,且所述热气进气管713内安装有加热装置703;出气管固定座702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701远离湿化罐6的一端,所述出气管3安装在所述出气管固定座702上;螺栓704螺纹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701靠近感温元件705的一端,且所述螺栓704与所述感温元件705接触,螺栓704用于调节保持恒温的温度。
30.优先的,所述自动加水装置5包括储水罐501和电子液位计504。储水罐501设有出水口502,所述出水口502通过电磁阀503安装在所述湿化罐6上;电子液位计504安装在所述湿化罐6内。
31.优先的,请重点参考图3,所述加热装置703包括滤网7031和加热层7032,加热层7032安装在两个滤网7031之间。
32.优先的,出气管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外壳1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内含plc控制器即可编程数控系统,plc作为中央控制系统,用触摸屏实现整机的程序输入和运行控制,实现装置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作为连接各个执行元件按照逻辑轨迹运动的系统,通过编程控制执行元件按照所需的运行步骤运行。
33.所述电子液位计504、电磁阀503和温度传感器8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34.并且加热装置703内含的加热层7032电性连接plc控制器,且加热层7032为一直开启状态。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6.自动加水装置的工作原理:
37.首先设定需加水时的水位线和停止加水时的水位线,当水位线到达需加水时的设定值时,电子液位计504反馈信号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开启电磁阀503,当水位线到达停止加水时的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关闭电磁阀503。同时电子液位计504能够实时反馈水位线数到控制面板4。
38.恒温装置的工作原理:
39.首先通过螺栓固定感温元件705的位置,此时已确定恒温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感温元件705膨胀,活塞711向左移动,热气进气管713进气减少,冷气进气管712进气增大。当温度过低时,感温元件705收缩,活塞711向右移动,热气进气管713进气增大,冷气进气管712进气减少。同时可根据用户感受,自己通过螺栓704移动感温元件705的位置,改变恒温的温度,同时控制面板4上会显示出气管3内设有的温度传感器8感应的温度值。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