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胸腹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胸腹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胸腹腔引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2.引流管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的一种医疗装置。对于肝病患者,通常发展至肝硬化几率较大,这类患者大多伴有胸腹水,且胸腹水量多、持续时间长。临床中留置胸腹腔引流管成为常见的非常重要的引流体腔积液的方法。
3.然而,在引流管留置的过程中,由于胸腹腔持续的产生体液,皮肤表层张力较高,加上导管的物理牵拉,经常会出现体液渗漏的现象,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腹腔引流管,使吸盘吸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可以避免渗液外流,降低感染风险。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腹腔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用于伸入伤口内部的前端和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后端;
6.管体外部套装有可沿其前后移动的吸盘,且吸盘靠近前端设置,吸盘用于当前端伸入伤口时,通过其内侧边缘密封吸附在伤口边缘的皮肤上,并在吸盘内侧与皮肤之间形成渗液容纳腔体;
7.吸盘的外侧连接有渗液引流管,渗液引流管的前端与渗液容纳腔体连通,渗液引流管的后端连接至引流袋;
8.管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囊,气囊沿管体的轴向设置;
9.当气囊充气后用于充满管体与吸盘之间的缝隙,以防止渗液吸盘流出,还用于实现管体与伤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以防止管体从伤口中滑脱。
10.进一步地,沿吸盘内侧边缘一周设置有连续的粘附层。
11.进一步地,吸盘为杯状,其中部具有环形通孔,环形通孔用于管体穿过。
12.进一步地,渗液引流管贴附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
13.进一步地,渗液引流管的后端与管体的后部连通。
14.进一步地,管体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接头,可拆卸接头用于与引流袋连接。
15.进一步地,气囊为条状,气囊的前端与管体的前端的距离为8~10cm,气囊的后端与管体的前端的距离为14~16cm。
16.进一步地,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冲放气管。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外部套装有吸盘,并且当管体前端伸入伤口内部时,通过吸盘吸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使之与皮肤之间形成容纳腔体,在通过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渗液引流管将容纳腔体内的渗液引流至引流袋内,可以防止渗液渗出,降低渗液渗出引起的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胸腹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胸腹腔引流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0.其中:10.皮肤;20.吸盘;30.气囊;40.冲放气管;50.渗液引流管;60.管体;70.引流袋;80.可拆卸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胸腹腔引流管,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60,管体60包括用于伸入伤口内部的前端和用于连接引流袋70的后端;管体60外部套装有可沿其前后移动的吸盘20,且吸盘20靠近前端设置,吸盘20用于当前端伸入伤口时,通过其内侧边缘密封吸附在伤口边缘的皮肤10上,并在吸盘内侧与皮肤之间形成渗液容纳腔体;吸盘20的外侧连接有渗液引流管50,渗液引流管50的前端与渗液容纳腔体连通,渗液引流管50的后端连接至引流袋70;管体60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气囊30,气囊30沿管体60的轴向设置;当气囊30充气后用于充满管体60与吸盘20之间的缝隙,以防止渗液从该缝隙流出,还用于实现管体60与伤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以防止管体60从伤口中滑脱。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外部套装有吸盘20,并且当管体前端伸入伤口内部时,通过吸盘20吸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使之与皮肤之间形成容纳腔体,在通过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渗液引流管将容纳腔体内的渗液引流至引流袋内,可以防止渗液渗出,降低渗液渗出引起的感染风险。
24.具体的,吸盘20可以在管体60上前后移动,进而,当吸盘20吸附在皮肤10上之前,管体60随着身体状况不同的人前后调节的时候(脂肪厚的人深入深度大),可以保证吸盘20始终与皮肤10的位置固定,最后可以顺利的使得吸盘20吸附在皮肤上。另外,吸盘20上有两个通孔,一个通孔是用来使管体60穿过的,另一个是与渗液引流管50连通用的,使得渗液引流管顺利连通到吸盘20内部的容纳腔体。在使用时,可以转动吸盘20,使得渗液引流管50位于管体60的下方,以便于实现引流。
25.在本实施例中,管体60即采用常见的引流管材料制成,或者也可以直接使用通常的引流管作为原料,在该引流管基础上进行加工生产。吸盘20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优选的吸盘20的结构为杯状,其中部具有环形通孔,环形通孔用于管体60穿过。通过杯状的吸盘,使得吸盘20的内侧面与皮肤之间更容易形成容纳腔体,空间更大,而且,杯状的吸盘20,边缘成圆环状,可以均匀的吸附在皮肤上。
26.该吸盘20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捏住其外部,将内部的空气进行挤压,再吸附在皮肤上即可。另外,虽然其中部具有环形通孔,可能会和管体60产生缝隙,但是,当气囊30充气后,由于管体60、吸盘20和气囊30都是软质材料制得,所以,他们的外壁会互相挤压,使得相互之间的缝隙消息,实现容纳腔体的封闭,进而吸盘20可以吸附在皮肤10上。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吸盘20内侧边缘一周设置有连续的粘附层,通过粘附层可以使得吸盘20的内侧边缘与皮肤10之间具有更好的粘合能力,在该情况下,即使管体60、吸盘20和气囊30产生微小缝隙,使得容纳空间内不再具有负压,也可以通过粘附层
将吸盘20吸附在皮肤10上,在皮肤10上形成环形封闭区域,防止渗液外露。至于管体60、吸盘20和气囊30产生微小缝隙,由于缝隙较小,而且,一旦有渗液,渗液引流管50也会将其迅速排出,因此,渗液也不会从该微小缝隙处外露。
28.在本实施例中,渗液引流管50贴附设置在管体60的外壁上。通过该种方式的固定,可以在引流管的外露部分更加清洁。而且,也可以防止渗液引流管50在无支持的情况下晃动,增加吸盘20的稳定性,降低吸盘20从皮肤10上脱落的可能性。具体的,贴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互相粘贴,也可以是在管体60上设置固定环等固定物,还可以是将二者加工成一体的,将管体60管壁的一部分作为渗液引流管50的管壁等等。
29.更为具体的,为了方便引流管与引流袋70的连接,渗液引流管50的后端与管体60的后部连通,这样只需要将管体60的后端与引流袋70直接连接即可,不再需要将渗液引流管50的后端与引流袋70相连接,避免复杂操作,增加便利性。
30.在本实施例中,气囊30为条状,条状的气囊30可以只是贴附在管体60外壁的一部分上,并不需要环绕管体60设置,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气囊30的前端与管体60的前端的距离为8~10cm,气囊30的后端与管体60的前端的距离为14~16cm。通过对气囊30与管体60前端的距离的设计,可以使得该引流管适用于不同的病人。因为不同的病人,由于身体状况不同,管体60伸入伤口的长度不同,所以,通过对气囊30的长度的设计,可以满足大部分病人的需求。另外,为了方便气囊30的充气量调节,和拆装收纳的方便,气囊30的后端设置有冲放气管40,在使用时为气囊30充气,不使用时,放出气体。
31.在一个实施例中,管体60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接头80,可拆卸接头80用于与引流袋70连接。可拆卸接头80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前部包覆在管体60的外壁上,后部包覆在引流袋70或者引流瓶的口部的外壁上,由于具有弹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接口或接头,增加引流管的适用性。
32.而且,通过可拆卸接头80,可以使得引流管和引流袋70的分离,使得二者可以分别使用,增加了该引流管重复使用的可能性,使用完毕后,对其进行消毒杀菌,下次使用时,直接通过该可拆卸接头80连接引流袋70即可,快捷方便。
33.本实用新型从减少体液渗漏和局部无缝线固定两个角度考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防渗漏及无缝线固定的胸腹腔引流管,应用于临床中,旨在解决胸腹水引流过程中穿刺点局部的渗液及无缝线固定的问题,该装置简单实用,切实降低临床诊疗中的风险,使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保障了自身的安全。
34.使用该引流管降低了临床胸腹腔引流管穿刺点渗漏体液的发生率,降低了胸腹腔引流管无缝线情况下脱管的风险,减少了患者频繁换药、更换病员服及被服的机率,减少了因渗液引起的交叉感染的风险和患者因频繁换药带来的经济损伤,体现人文关怀,保护临床工作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