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领域,尤其涉及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会因为长时间工作导致颈椎劳损。为了缓解颈部的不适感,通常会使用按摩仪进行按摩,然而目前的按摩组件结构单一,远远达不到人手按摩的效果,容易在按压揉捏过程中产生疼痛感,按摩仪的使用舒适度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按摩舒适度的按摩组件以及包括该按摩组件的按摩仪。
4.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组件,包括:
5.安装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掌心部和多个指头部,多个所述指头部沿所述掌心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6.柔性套,所述柔性套至少包覆所述指头部,所述柔性套包覆所述指头部的部分相对所述掌心部凸起,以形成与所述指头部相对应的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用于与按摩部位接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套设有包边,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背向所述掌心部的一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背向掌心部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所述包边的边缘嵌接于所述凹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部的表面通过弧面与所述掌心部平滑过渡。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指头部和/或所述掌心部的横向上,所述柔性套的表面延伸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小于所述指头部的宽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指头部中包括仿形拇指的拇指指头部,所述柔性套与所述拇指指头部相对应的部分具有按摩指面,所述按摩指面朝靠近所述掌心部的方向倾斜,且所述按摩指面的外侧比内侧高。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发热按摩头,所述发热按摩头设置于所述掌心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安装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发热按摩头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高度与所述按摩部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高度相等。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部的远离所述指头部的一侧具有凸弧面。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指头部所对应的按摩部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弧面或球面或平面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套同时包覆于所述指头部与所述掌心部的表面。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头部相对所述按摩部凸起,以使得所述柔性套包覆
所述指头部的部分柔性套相对所述掌心部凸起;或者,
18.所述指头部不高于所述掌心部,所述柔性套包覆所述指头部的部分相对所述掌心部凸起。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头部向远离所述掌心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指头部在所述掌心部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掌心部交错,所述按摩部相对所述掌心部平滑凸起。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指头部远离所述掌心部的方向上,所述按摩部相对所述掌心部先向上延伸再向下延伸。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部相对所述掌心部呈凹弧状凸起。
22.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仪,包括驱动机构和上述的按摩组件,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按摩组件动作,以使得所述按摩部往复运动。
23.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及其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柔性套,安装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掌心部和多个指头部,多个指头部沿掌心部的周向间隔分布,柔性套至少包覆指头部,柔性套包覆指头部的部分相对掌心部凸起,以形成与指头部相对应的按摩部,按摩部用于与按摩部位接触,从而采取该按摩组件进行按摩时,按摩部尽可能地模仿人手按摩,以更接近人手按摩效果,同时,按摩部由于是包覆在指头部的柔性套形成,从而按摩时较为柔软,在按压揉捏过程中不会产生疼痛感,极大提高按摩舒适度。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25.图1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示出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按摩组件的安装板与柔性套的组装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的按摩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发热按摩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一实施例的按摩仪中,发热按摩头中的按摩件与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5示出的发热按摩头中,发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5示出的发热按摩头中,顶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组件,其用于安装在按摩仪中,实现对用户进行按摩。按摩组件作为直接与用户的被按摩部位接触的结构件,其结构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按摩效果的好坏。本实用新型的按摩组件采取模拟人手掌的结构形态,提升按摩效果。
40.结合图1至图3所示,按摩组件包括安装板100和柔性套200。
41.安装板100包括相互连接的掌心部110和多个指头部120,多个指头部120沿掌心部110的周向间隔分布。
42.柔性套200至少包覆指头部120,也就是说,柔性套200可以仅包覆指头部120,也可以是包覆整个安装板100,例如,柔性套200同时包覆指头部120以及指头部120与掌心部110相接壤的部分。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套200同时包覆于指头部120和掌心部110的表面,这种结构更简单,方便加工柔性套200且便于将柔性套200与安装板100组装在一起。
43.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套200包覆个指头部120的部分可以是连为一体,也可以是分体设置而单独地套在相应的指头部120处。
44.参阅图3所示,柔性套200包覆指头部120的部分相对掌心部110凸起,以形成与指头部120相对应的按摩部210,按摩部210用于与按摩部位接触,从而在按摩组件进行按摩时,按摩部210能够模拟人手进行柔软的按摩,提高按摩效果。
45.柔性套200可以是硅胶材质,也可以是塑料材质,只要柔性套200较为柔性以提升按摩舒适度即可。
46.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仪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按摩组件动作,以使得按摩部210往复运动,实现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47.结合图1和图3所示,柔性套200设有包边201,包边201包覆于安装板100的边缘并延伸至安装板100的背向掌心部110的一侧,从而提高柔性套200与安装板100之间连接稳定性。
48.安装板100的背向掌心部110的一侧设有凹槽101,凹槽101围绕安装板100的边缘设置,包边201的边缘嵌接于凹槽101,通过这种结构设置,软胶套的包边201在安装版的额凹槽101的卡嵌下,不容易从安装板100上扯脱。
49.继续参阅图3所示,按摩部210的表面通过弧面211与掌心部110平滑过渡,从而可以产生类似人手掌半握的效果,以便与人体的颈部、肩部、手部或腿部等具有弧度的部位接触贴合,提高按摩效果。
50.结合图4所示,在沿指头部120和/或掌心部110的横向上,柔性套200的表面延伸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小于指头部120的宽度。该实施例中,指头部120和掌心部110的横向指的是与指头部120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参考图4中的箭头x方向),从而柔性套200在指头部120的横向上延伸预设距离时,柔性套200的表面包含与指头部120相对应的、且只在一个维度弯曲的弧面,从而能够使得柔性套200的表面更容易与按摩部位贴合并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提高较好的按摩效果。
51.结合图4所示,多个指头部120中包括仿形拇指的拇指指头部120,柔性套200与拇指指头部120相对应的部分具有按摩指面214,按摩指面214朝靠近掌心部110的方向倾斜,且按摩指面214的外侧比内侧高,从而增强按摩接触面,以更为真实的模拟人手按摩效果,提高按摩舒适度。
52.按摩部210的远离指头部120的一侧具有凸弧面212,也就是说,凸弧面212为背向指头部120所在一侧的凸起,从而在按摩过程中凸弧面212与人体接触。
53.结合图3和图4所示,多个指头部120所对应的按摩部210的最高点位于同一弧面或球面或平面上,从而在按摩部120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时,各按摩部120的按摩力道一致性好,从而获得良好的按摩效果。
5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指头部120的至少2个指头部所对应的按摩部210的凸弧面212位于同一弧面上,从而在按摩组件进行按摩时,按摩组件转动至不同方位,各按摩部210的表面都具有良好的贴肤按摩效果。
55.指头部120相对按摩部210凸起,以使得柔性套200包覆指头部120的部分相对掌心部110凸起,从而利用柔性套200提供较为柔软的按摩效果的同时,指头部120也能对柔性套200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柔性套200的厚度设置为一致,从而简化柔性套200的加工工艺。
5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指头部120不高于掌心部110,指头部120包覆柔性套200相对掌心部110凸起,也就是说,凸起是通过对柔性套200进行塑形得到,这样,在包覆有柔性套200的指头部120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时,柔性套200能够提供柔软的按摩效果,按摩舒适性较好。
57.指头部120向远离掌心部110的方向延伸,且指头部120在掌心部110上的正投影与掌心部110交错,按摩部210相对掌心部110平滑凸起,以便利用按摩部210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时,按摩部210与按摩部位的贴肤效果比较顺滑,以获得更好的揉捏按摩效果。
5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指头部120远离掌心部110的方向上,按摩部210相对掌心部110先向上延伸再向下延伸,这种结构下,按摩部210对按摩部位的揉捏按摩时的导向效果明显,且端部更加平滑,以提升按摩舒适性。
5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部210相对掌心部110呈凹弧状凸起,以使得按摩部210相对掌心部110呈现出弯曲的状态,从而能够尽可能接近人的手指按摩效果,按摩真实感较强,提升按摩体验。
60.按摩组件包括发热按摩头300,发热按摩头300设置于掌心部110,以利用发热按摩头300提供热敷按摩效果。
61.在沿安装板100的厚度方向上,发热按摩头300凸出于安装板100的高度与按摩部210凸出于安装板100的高度相等,从而使得按摩部210与发热按摩头300能够同时接触到人体皮肤,进而在按摩部210进行按摩的同时,发热按摩头300能够对按摩部位进行热敷。
62.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安装板100的掌心部110设有发热按摩头300的实施例中,柔性套200对应掌心部110的地方进行避空设置,或者说,柔性套200未包覆该部分,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套200可以在与掌心部110对应的位置开设避空孔200a,从而使得发热按摩头300能够从避空孔200a露出,以适应热敷按摩的需要。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发热按摩头300包括按摩件10、发热膜20和顶压件30。
64.按摩件10与安装板100相连接,按摩件10作为直接对用户进行热敷按摩的部件,其具有呈半球形的容纳腔10a,发热膜20设置于容纳腔10a内,从而利用发热膜20产生的热量对按摩件10进行升温,以使得按摩件10提供热敷按摩性能。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10可以是安装板100的一部分,也即按摩件10一体成型于安装板100,此时,只需要依次将发热膜20和顶压件30装配至容纳腔10a,利用顶压件30将发热膜20抵压至容纳腔10a的内壁,使得发热膜20的热量能够很好的传递至按摩件10即可。
6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10与安装板100为两个结构件,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一起,这样可以便于按摩件10的拆卸维护。结合图6所示,安装板100开设有穿孔41,按摩件10穿设于穿孔41,安装板100设有台阶槽42,台阶槽42围绕穿孔41的边缘设置,按摩件10的周侧设有棱边11,按摩件10穿设于穿孔41,棱边11与台阶槽42相配合。
67.棱边11与台阶槽42的侧壁的其中之一设有凹槽,其中之另一设有卡块,当棱边11与台阶槽42配合时,卡块与凹槽相配合,以限制按摩件10相对安装板100转动。
68.以图6示出的按摩件10与安装板100为例,按摩件10的棱边11设有凹槽12,安装板100设有卡块44,卡块44位于台阶槽42处,并与凹槽12相配合,可以理解的,卡块44的形状与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相适应,从而凹槽12与卡块44彼此相互配合时,能够对按摩件10的周向进行稳定地定位,防止按摩件10相对安装板100在穿孔41处转动,提高按摩件10的安装稳定性。
69.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呈弧形,例如月牙状或者半圆形,这种形态的凹槽12比较容易与相应的卡块44快捷的配合。当然,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也可以是呈匚形或三角形,只要
凹槽12能够与相应的卡块44的配合能够对按摩件10进行周向限位即可。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12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些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呈弧形,另一些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呈匚形,以利用多个凹槽12与相应卡块44的配合,提高按摩件10在安装板100上的稳定性。
71.例如,如图6所示,按摩件10的棱边11沿周侧设有3个凹槽12,3个凹槽12的形态不同,具体地,2个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呈弧形,1个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呈匚形。
72.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凹槽12的侧壁的轮廓呈弧形,还是呈匚形,只要能够与相应的卡块44进行配合,就能够实现对按摩件10的周向限位,从而达到限制按摩件10相对安装板100在穿孔41处转动的效果。对于凹槽12的数量、形状以及凹槽12在棱边11上的排布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73.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凹槽12的形状相同,并均匀地沿棱边11的周侧排布,从而便于快速将按摩件10装配至安装板100。
74.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凹槽12中,可以将部分凹槽12的形状设置成不同,作为安装按摩件10安装时的定位标识,以便准确地将按摩件10装配至安装板100。
75.结合图7所示,发热膜20包括中心部21以及多个周边部22,多个周边部22彼此间隔地围设于中心部21,即相邻的周边部22之间形成间隙23。例如图7示出的发热膜20中,3个周边部22间隔地围绕中心部21设置,从而在发热膜20被顶压件30抵持在容纳腔10a的内壁时,间隔设置的周边部22之间互不干扰,能够独立地与容纳腔10a的内壁贴合,以尽可能避免发热膜20与容纳腔10a的内壁贴合时产生褶皱,使得发热膜20能够紧密地与容纳腔10a的内壁贴合,提升导热效果,改善按摩性能。
76.结合图6和图8所示,顶压件30包括多个抵持部31,每个抵持部31具有抵持弧面31a,可以理解地,该抵持弧面31a为与发热膜20相抵的表面,以将发热膜20抵压在容纳腔10a的内壁上。抵持弧面31a与容纳腔10a的内壁轮廓相吻合,以使得发热膜20在抵持弧面31a抵压下紧密地贴合于容纳腔10a的内壁。
77.继续参阅图8所示,多个抵持部31的抵持弧面31a呈辐射状排布并于连结处形成顶部31b,顶部31b与容纳腔10a的最底部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发热膜20在该顶部31b的抵压下也能贴合到容纳腔10a的最底部位置,使得按摩件10对应该容纳腔10a的最底部位置处也能较好地传导发热膜20所产生的热量,提升发热按摩头300的热敷按摩性能。
78.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结合图5所示,由于多个抵持部31的抵持弧面31a呈辐射状排布,从而相邻的抵持部31之间呈一定夹角彼此张开,形成间隙31c。与发热膜20电性连接的导线20a可以从该间隙31c穿过,由此可见,顶压件30既能满足对发热膜20进行抵压以改善发热膜20贴壁效果,同时,也能够适应布置导线需要,不会妨碍发热膜20与外部电路的电性连接的走线。
79.结合图8所示,多个抵持部31围绕顶部31b均匀排布,从而在各抵持部31的抵压下,发热膜20与容纳腔10a的内壁贴合度基本保持一致,使得发热膜20产生的热量均匀传导至按摩件10,避免按摩件10产生局部温差而影响按摩效果。此外,多个抵持部31呈均匀排布的结构下,顶压件30将发热膜20抵压于容纳腔10a的内壁时,各抵持部31对发热膜20的抵持作用效果相当,继而发热膜20受力较为均衡,避免了发热膜20受力不均而偏移安装位置,影响发热膜20的贴壁效果。
80.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抵持部31的数量为偶数时,多个抵持部31以顶部31b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排布。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部31的数量为4个,4个抵持部31以顶部31b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排布后,呈十字形。再例如,结合图8所示,抵持部31的数量为6个,6个抵持部31以顶部31b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排布后,呈梅花形。
81.上述实施例中,多个抵持部31采取中心对称的排布方式,可以使得顶压件30对发热膜20抵压较为均衡,以避免发热膜20受力不均而偏移安装位置,影响发热膜20的贴壁效果。
82.继续参阅图8所示,顶压件30包括环状体32,多个抵持部31的抵持弧面31a分别朝远离顶部31b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于环状体32,从而利用环状体32稳定连接多个抵持部31的距离顶部31b较远的一侧,以加强顶压件30的整体结构强度。
83.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卡扣连接,从而可以便捷地将顶压件30与安装板100固定在一起。由于用于抵压发热膜20的多个抵持部31与环状体32相连接,按摩件10安装于安装板100的穿孔41处,从而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卡扣连接后,多个抵持部31能够将发热膜20抵紧在按摩件10上。
84.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的卡扣连接结构具有多种可能。例如,结合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状体32设有卡扣33,安装板100设有扣槽42,扣槽42位于穿孔41的周侧,并与卡扣33相对应,以利用卡扣33与扣槽42的配合,将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连接在一起。再例如,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也可以是设置于安装板100上,并围绕穿孔41的周侧设置,相应地,环状体32上对应地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扣槽,同样能够实现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之间的卡扣连接。
85.需要说明的是,卡扣33及扣槽42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设置多组相互配合的卡扣33和扣槽42可以提高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之间连接稳定性。例如,结合图5和图8所示,沿环状体32的周侧均匀布置有3个卡扣33,相应的,安装板100围绕穿孔41的周侧设置有3个扣槽42,从而卡扣33与对应地扣槽42相互配合后,能够稳定地将环状体32与安装板100相连接。
8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