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护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


背景技术:

2.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相对于早期而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医用插管对患者进行插管后,需要使用医用护垫对医用导管进行缠绕并粘贴在患者创口周边皮肤上,为防止感染,需将医用护垫粘贴严实,但操作较繁琐且不易固定,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降低了医护效率。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包括底片,底片的顶面开设有槽,贴片设置在底片顶面的槽内,贴片的底面与底片顶面槽的底内壁相贴合,贴片的顶面设置有压敏胶,贴片的顶面设置有消毒灭菌棉套,消毒灭菌棉套呈环状结构,消毒灭菌棉套的内部设置有冷敷水凝胶,冷敷水凝胶呈环状结构,冷敷水凝胶的内部设置有医用环状敷料,底片的顶面设置有顶片,顶片的顶端设置有密封仓,密封仓的内壁镂空且密封仓的底端呈开口状,贴片的背面中心开设有孔,贴片背面的孔内设置有螺纹套环,螺纹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堵片,堵片的顶面设置有医用片状敷料,医用片状敷料活动套入在医用环状敷料的内部中心。
6.作为优选,所述贴片呈齿轮状结构,消毒灭菌棉套和冷敷水凝胶的底面均与贴片的顶面固定连接,冷敷水凝胶的外侧壁与消毒灭菌棉套的内侧壁呈固定套入关系。
7.作为优选,所述医用环状敷料包括有保温隔热棉环、医用天然纱布环、合成纤维类敷料环、多聚膜类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环,保温隔热棉环、医用天然纱布环、合成纤维类敷料环、多聚膜类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环均呈环状结构,保温隔热棉环的底面与贴片的顶面固定连接,医用天然纱布环的底面与保温隔热棉环的顶面固定连接,合成纤维类敷料环的底面与医用天然纱布环的顶面固定连接,多聚膜类敷料环的底面与合成纤维类敷料环的顶面固定连接,藻酸盐敷料环的底面与多聚膜类敷料环的顶面固定连接,保温隔热棉环、医用天然纱布环、合成纤维类敷料环、多聚膜类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环的外侧壁壁均与冷敷水凝胶的内侧壁呈固定套入关系。
8.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套环呈环状结构,螺纹套环的外侧壁与贴片背面孔的内侧壁呈固定套入关系,螺纹套环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
9.作为优选,所述堵片呈饼状圆柱体结构,堵片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堵片的外侧壁与螺纹套环的内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堵片的背面开设有槽,堵片背面的槽内设置有拉环,拉环呈半环状结构,堵片背面槽的左右内壁活动套入有转杆,拉环活动套入在转杆的外壁上。
11.作为优选,所述医用片状敷料包括有保温隔热棉片、医用天然纱布片、合成纤维类敷料片、多聚膜类敷料片和藻酸盐敷料片,保温隔热棉片、医用天然纱布片、合成纤维类敷料片、多聚膜类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片均呈饼状圆柱体结构,保温隔热棉片的底面与堵片的顶面固定连接,医用天然纱布片的底面与保温隔热棉片的顶面固定连接,合成纤维类敷料片的底面与医用天然纱布片的顶面固定连接,多聚膜类敷料片的底面与合成纤维类敷料片的顶面固定连接,藻酸盐敷料片的底面与多聚膜类敷料片的顶面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贴片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卡座,硅胶卡座背面开设有朝向贴片背面中心的半圆槽。
13.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卡座的底端铰接有硅胶夹环,硅胶夹环呈半圆环状结构,硅胶夹环的底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拨片。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通过贴片、螺纹套环、堵片、医用环状敷料和医用片状敷料的设置,将顶片从底片的顶面剥离,然后将医用环状敷料朝向患者皮肤待插管位置贴合,并使贴片通过压敏胶贴合在创面的周围皮肤上,最后将底片取下,然后将贴片背面的堵片从螺纹套环中通过螺纹旋出,堵片带动医用片状敷料从贴片和冷敷水凝胶中抽离,然后将医用插管插入贴片底面的孔内,医用插管从医用环状敷料的中心穿过并插入患者体内,无需将医用护垫对医用插管进行缠绕包裹并贴在患者皮肤创口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能够避免创口感染,进而有效增加了医护效率并降低了患者的痛感。
17.2、该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通过医用环状敷料和医用片状敷料的设置,藻酸盐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片接触到伤口渗出液后,能形成柔软的凝胶,可吸收伤口渗出液,并在创口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网状凝胶,从而为伤口愈合提供利于组织生长的湿润环境,同时藻酸盐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片能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加速血凝过程,从而促进伤口愈合,藻酸盐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片表面形成的水凝胶体有效保护神经末稍,避免外界刺激,不易与伤口粘连,易移除,缓解伤口疼痛,避免在医用护垫去除时造成伤口的二次损伤,而且藻酸盐敷料环和藻酸盐敷料片还能使伤口与外界细菌隔绝,有效抑制了有害细菌繁殖且减少细菌与创面接触的机会,多聚膜类敷料环和多聚膜类敷料片具有氧气、水蒸气等气体可以自由通透,而环境中颗粒性异物如灰尘以及微生物等不能通过的特点,能够有效阻隔环境微生物入侵创面,防止交叉感染,对创口形成二道防护的效果。
18.3、该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通过医用天然纱布环、合成纤维类敷料环、医用天然纱布片和合成纤维类敷料片的设置,医用天然纱布环、合成纤维类敷料环、医用天然纱布片和合成纤维类敷料片能够将较多的伤口渗液进行吸收,有效增加了医用护垫吸收伤口渗液的能力,保温隔热棉环和保温隔热棉片起到了对创口愈合环境进行保温隔热的效果,有效促进了伤口的快速愈合。
19.4、该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通过消毒灭菌棉套的设置,有效实现了对创口周
边皮肤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细菌和微生物侵入创口,通过冷敷水凝胶的设置,能够有效实现对创口进行镇痛消肿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的痛感。
20.5、该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通过硅胶卡座、硅胶夹环和拨片的设置,在将医用插管通过贴片底面的孔穿插入患者体内后,通过拨动拨片,拨片带动硅胶夹环在硅胶卡座上翻转,然后将体外部分的医用插管进行弯折并卡入硅胶卡座的的半圆槽内,然后将硅胶夹环与硅胶卡座闭合,有效实现了对医用插管的弯折固定,在降低患者痛感的基础上,便于患者的活动和医护人员的护理。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2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
24.图2为本发明底片和医用环状敷料的结构立体图;
25.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处放大图;
26.图4为本发明贴片的结构立体图;
27.图5为本发明堵片和医用片状敷料的结构立体图。
28.图例说明:
29.1、底片;2、贴片;3、压敏胶;4、消毒灭菌棉套;5、冷敷水凝胶;6、医用环状敷料;61、保温隔热棉环;62、医用天然纱布环;63、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4、多聚膜类敷料环;65、藻酸盐敷料环;7、顶片;8、密封仓;9、医用片状敷料;91、保温隔热棉片;92、医用天然纱布片;93、合成纤维类敷料片;94、多聚膜类敷料片;95、藻酸盐敷料片;10、堵片;11、转杆;12、拉环;13、硅胶卡座;14、硅胶夹环;15、拨片;16、螺纹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一:一种一次性医用护垫敷料,如图1-图5所示,包括底片1,底片1的顶面开设有槽,贴片2设置在底片1顶面的槽内,贴片2的底面与底片1顶面槽的底内壁相贴合,贴片2的顶面设置有压敏胶3,贴片2的顶面设置有消毒灭菌棉套4,消毒灭菌棉套4呈环状结构,消毒灭菌棉套4的内部设置有冷敷水凝胶5,冷敷水凝胶5呈环状结构,冷敷水凝胶5的内部设置有医用环状敷料6,底片1的顶面设置有顶片7,顶片7的顶端设置有密封仓8,密封仓8的
内壁镂空且密封仓8的底端呈开口状,贴片2的背面中心开设有孔,贴片2背面的孔内设置有螺纹套环16,螺纹套环16的内部设置有堵片10,堵片10的顶面设置有医用片状敷料9,医用片状敷料9活动套入在医用环状敷料6的内部中心,贴片2呈齿轮状结构,消毒灭菌棉套4和冷敷水凝胶5的底面均与贴片2的顶面固定连接,冷敷水凝胶5的外侧壁与消毒灭菌棉套4的内侧壁呈固定套入关系,医用环状敷料6包括有保温隔热棉环61、医用天然纱布环62、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3、多聚膜类敷料环64和藻酸盐敷料环65,保温隔热棉环61、医用天然纱布环62、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3、多聚膜类敷料环64和藻酸盐敷料环65均呈环状结构,保温隔热棉环61的底面与贴片2的顶面固定连接,医用天然纱布环62的底面与保温隔热棉环61的顶面固定连接,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3的底面与医用天然纱布环62的顶面固定连接,多聚膜类敷料环64的底面与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3的顶面固定连接,藻酸盐敷料环65的底面与多聚膜类敷料环64的顶面固定连接,保温隔热棉环61、医用天然纱布环62、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3、多聚膜类敷料环64和藻酸盐敷料环65的外侧壁壁均与冷敷水凝胶5的内侧壁呈固定套入关系,螺纹套环16呈环状结构,螺纹套环16的外侧壁与贴片2背面孔的内侧壁呈固定套入关系,螺纹套环16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堵片10呈饼状圆柱体结构,堵片10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堵片10的外侧壁与螺纹套环16的内侧壁通过螺纹连接,堵片10的背面开设有槽,堵片10背面的槽内设置有拉环12,拉环12呈半环状结构,堵片10背面槽的左右内壁活动套入有转杆11,拉环12活动套入在转杆11的外壁上,医用片状敷料9包括有保温隔热棉片91、医用天然纱布片92、合成纤维类敷料片93、多聚膜类敷料片94和藻酸盐敷料片95,保温隔热棉片91、医用天然纱布片92、合成纤维类敷料片93、多聚膜类敷料环64和藻酸盐敷料片95均呈饼状圆柱体结构,保温隔热棉片91的底面与堵片10的顶面固定连接,医用天然纱布片92的底面与保温隔热棉片91的顶面固定连接,合成纤维类敷料片93的底面与医用天然纱布片92的顶面固定连接,多聚膜类敷料片94的底面与合成纤维类敷料片93的顶面固定连接,藻酸盐敷料片95的底面与多聚膜类敷料片94的顶面固定连接。
32.使用时,将顶片7从底片1的顶面剥离,然后将医用环状敷料6朝向患者皮肤待插管位置贴合,并使贴片2通过压敏胶3贴合在创面的周围皮肤上,最后将底片1取下,然后将贴片2背面的堵片10从螺纹套环16中通过螺纹旋出,堵片10带动医用片状敷料9从贴片2和冷敷水凝胶5中抽离,然后将医用插管插入贴片2底面的孔内,医用插管从医用环状敷料6的中心穿过并插入患者体内,无需将医用护垫对医用插管进行缠绕包裹并贴在患者皮肤创口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能够避免创口感染,进而有效增加了医护效率并降低了患者的痛感,藻酸盐敷料环65和藻酸盐敷料片95接触到伤口渗出液后,能形成柔软的凝胶,可吸收伤口渗出液,并在创口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网状凝胶,从而为伤口愈合提供利于组织生长的湿润环境,同时藻酸盐敷料环65和藻酸盐敷料片95能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加速血凝过程,从而促进伤口愈合,藻酸盐敷料环65和藻酸盐敷料片95表面形成的水凝胶体有效保护神经末稍,避免外界刺激,不易与伤口粘连,易移除,缓解伤口疼痛,避免在医用护垫去除时造成伤口的二次损伤,而且藻酸盐敷料环65和藻酸盐敷料片95还能使伤口与外界细菌隔绝,有效抑制了有害细菌繁殖且减少细菌与创面接触的机会,多聚膜类敷料环64和多聚膜类敷料片94具有氧气、水蒸气等气体可以自由通透,而环境中颗粒性异物如灰尘以及微生物等不能通过的特点,能够有效阻隔环境微生物入侵创面,防止交叉感染,对创口形成二道防护的效果,医用天然纱布环62、合成纤维类敷料环63、医用天然纱布片92和合
成纤维类敷料片93能够将较多的伤口渗液进行吸收,有效增加了医用护垫吸收伤口渗液的能力,保温隔热棉环61和保温隔热棉片91起到了对创口愈合环境进行保温隔热的效果,有效促进了伤口的快速愈合,通过消毒灭菌棉套4的设置,有效实现了对创口周边皮肤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细菌和微生物侵入创口,通过冷敷水凝胶5的设置,能够有效实现对创口进行镇痛消肿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的痛感。
3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5所示,贴片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卡座13,硅胶卡座13背面开设有朝向贴片2背面中心的半圆槽,硅胶卡座13的底端铰接有硅胶夹环14,硅胶夹环14呈半圆环状结构,硅胶夹环14的底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拨片15。
34.使用时,在将医用插管通过贴片2底面的孔穿插入患者体内后,通过拨动拨片15,拨片15带动硅胶夹环14在硅胶卡座13上翻转,然后将体外部分的医用插管进行弯折并卡入硅胶卡座13的的半圆槽内,然后将硅胶夹环14与硅胶卡座13闭合,有效实现了对医用插管的弯折固定,在降低患者痛感的基础上,便于患者的活动和医护人员的护理。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