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脐静脉置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


背景技术:

2.由胎儿胎盘内的毛细血管汇集成为由小到大的静脉管道,最后成为一条脐静脉经脐带入胎儿体内,由肝门入肝,脐静脉它能够将来自母体的氧气和营养成分通过胎儿肝脏经后腔静脉输入胎儿血液循环中,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血液循环是胎儿出生前的心血管系统分布及其血液流通途径,在医院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脐静脉内穿刺置管对新生儿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新生儿好动的缘故,脐静脉置管难以固定,所以需要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但是市场上的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存在固定不稳定,以及夹取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存在固定不稳定,以及夹取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包括弹性板与安装板,所述弹性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弹性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组所述弹性板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与软垫,所述挤压弹簧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板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穿设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块,所述安装板下端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块穿设在所述梯形槽内,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周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拉杆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拉杆上设置有挤压片,所述挤压片与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挤压片与所述复位弹簧均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筒上套设有稳定筒,所述稳定筒周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筒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板上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与所述弹性板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板下端设置有回形扣,所述回形扣内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穿设有绑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上套设有保护筒。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垫下端设置有粘贴片。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弹性板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使用时拉动弹性板,使弹性板对挤压弹簧进行挤压,将弹性板固定在患者身上,该机构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夹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夹取时使梯形块在梯形槽内移动,保证安装板上的机构的稳定性,当对脐静脉置管进行装夹时,把住把手对拉杆进行拉动,使拉杆上的挤压板移动,方便置管的安装,安装完成后,松开把手,把手受到复位弹簧的推力对置管进行固定,使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也使装置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的立体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的爆炸图;
13.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14.图中:1、稳定筒;2、安装板;3、梯形槽;4、弹性板;5、透气孔;6、回形扣;7、绑带;8、支撑杆;9、回位弹簧;10、支撑筒;11、连接杆;12、支撑座;13、挤压片;14、安装孔;15、挤压弹簧;16、软垫;17、粘贴片; 18、保护垫;19、方形槽;20、固定筒;21、拉杆;22、把手;23、保护筒; 24、梯形块;25、套筒;26、复位弹簧;27、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包括弹性板4与安装板2,所述弹性板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弹性板4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4,两组所述弹性板4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15与软垫16,所述挤压弹簧15穿设在所述安装孔14内,所述弹性板4上设置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上穿设有连接杆1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块24,所述安装板2下端开设有梯形槽3,所述梯形块24穿设在所述梯形槽3内,所述安装板2上穿设有固定筒20,所述固定筒20周侧设置有套筒25,所述套筒25内穿设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一端设置有挤压板27,所述拉杆21另一端设置有把手22,所述拉杆21上设置有挤压片13,所述挤压片13与复位弹簧26连接,所述挤压片13与所述复位弹簧26均设置在所述套筒25内。
17.该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固定夹在使用时,两组弹性板4使装置的夹取效果更好,安装孔14对挤压弹簧15进行安装,夹取时拉动弹性板4,使弹性板4 对挤压弹簧15进行挤压,方便弹性板4对患者进行夹取,夹取完成后,松开弹性板4,弹性板4受到挤压弹簧15的挤压,将装置整体固定在患者身上,通过该机构使装置更加方便夹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脐静脉置管进行固定时,把住把手22将把手22拉动,使拉杆21带动挤压片13对复位弹簧26进行挤压,挤压的同时带动挤压板27向外移出,方便工作人员对脐静脉置管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松开把手22,使拉杆21上的挤压片13受到复位弹簧26的挤压将挤压板27向内推动,对脐静脉置管进行固定,通过该种方式使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套筒25对拉杆21进行固定,保证拉杆21 的稳定。
18.请参阅图2,所述固定筒20上套设有稳定筒1,所述稳定筒1周侧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穿设在支撑筒10内,所述支撑筒1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上,所述支撑筒10与所述支撑杆8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9,在患者进行移动时,支撑杆8可以在支撑筒10内进行伸缩,
并通过回位弹簧9进行减震,对挤压板27进行辅助固定,保证脐静脉置管的稳定,所述弹性板4上设置有保护垫18,所述保护垫18与所述弹性板4上均开设有透气孔5,保护垫 18可以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弹性板4对患者造成伤害,透气孔5对弹性板 4覆盖的部位进行透气,所述弹性板4下端设置有回形扣6,所述回形扣6内开设有方形槽19,所述方形槽19内穿设有绑带7,通过回形扣6上的绑带7 进一步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保证装置的稳定,所述把手22上套设有保护筒23,保护筒23可以在工作人员对把手22进行拉动时,保护工作人员手部,所述软垫16下端设置有粘贴片17,粘贴片17使装置固定更加稳定。
19.综上所述,对装置进行安装时拉动弹性板4,使弹性板4对挤压弹簧15 进行挤压,方便弹性板4对患者进行夹取,夹取完成后,松开弹性板4,弹性板4受到挤压弹簧15的挤压,将装置整体固定在患者身上,通过该机构使装置更加方便夹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脐静脉置管进行固定时,把住把手22将把手22拉动,使拉杆21带动挤压片13对复位弹簧26进行挤压,挤压的同时带动挤压板27向外移出,方便工作人员对脐静脉置管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松开把手22,使拉杆21上的挤压片13受到复位弹簧26的挤压将挤压板27向内推动,对脐静脉置管进行固定,通过该种方式使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套筒25对拉杆21进行固定,保证拉杆21的稳定,在患者进行移动时,支撑杆8可以在支撑筒10内进行伸缩,并通过回位弹簧9进行减震,对挤压板27进行辅助固定,保证脐静脉置管的稳定,保护垫18可以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弹性板4对患者造成伤害,透气孔5对弹性板4覆盖的部位进行透气,通过回形扣6上的绑带7进一步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保证装置的稳定,保护筒23可以在工作人员对把手22进行拉动时,保护工作人员手部,粘贴片17使装置固定更加稳定。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