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腹腔引流是通过腹腔引流管引流创面或刀口的渗血,渗液及其他引流液,观察腹腔内出血,渗液情况,判断手术以后刀口状态,病人的恢复情况等。而且可以利用引流管进行冲洗,起到治疗的作用,所以腹腔引流在术后观察,治疗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
3.现在临床使用的腹腔引流管都是使用picc导管自制而成,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自制,需要自己找配套引流袋,压脉带等组装,十分不便,且整个装置不便于固定。
4.综上,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固定的腹腔引流用的引流装置成为现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袋,所述引流管与引流袋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所述引流管前端端部设有锥形引流孔,所述引流管前端侧壁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后方的引流管侧壁设有套囊,所述引流管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气/液注射管,所述气/液注射管端部设有软阀,所述引流管侧壁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两端分别与套囊和气/液注射管贯通,所述引流管后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固定装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插入壳体和接收壳体,所述插入壳体与引流管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壳体与引流袋的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插入壳体的侧部设有三个凸块,所述接收壳体侧壁设有三个滑槽,所述凸块与滑槽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袋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袋上部侧壁上设有挂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上端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壳体下端面设有医用胶布,所述固定环一端与固定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另一端设有直槽孔,所述固定壳体上与直槽孔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固定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内侧设有挤压块。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引流袋内的液体进行倾倒,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前端设有套囊,可将引流管固定于患者体内,保证引流管在患者运动时不会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袋上设有负压球,可对引流袋内施加负压吸引力,保证引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
的引流管上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可将引流管固定于患者皮肤上,减少引流管的移动,保证引流管位置的正确;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袋上设有挂环,可通过挂环将引流管挂设与病床边,防止引流袋掉落牵引引流管,使其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使用新型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侧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俯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引流管;2、引流袋;3、引流孔;4、通孔;5、套囊;6、气/液注射管;7、软阀;8、空腔;9、插入壳体;10、接收壳体;11、凸块;12、滑槽;13、负压管;14、负压球;15、挂环;16、固定壳体;17、固定环;18、医用胶布;19、直槽孔;20、螺纹孔;21、固定块;22、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包括,引流管1、引流袋2,所述引流管1端部固定连接有插入壳体9,所述引流袋2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接收壳体10,所述插入壳体9的侧部设有三个凸块11,所述接收壳体10侧壁设有三个滑槽12,所述凸块11与滑槽12配合,凸块11由滑槽12前端进入,旋转插入壳体9,即可使凸块11卡接于滑槽12内,实现卡接。
22.所述引流管1前端端部设有锥形引流孔3,所述引流管1前端侧壁设有若干通孔4,锥形引流孔3和通孔4可对患者腹腔内的血液和组织液进行引流,所述通孔4后方的引流管1侧壁设有套囊5,所述引流管1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气/液注射管6,所述气/液注射管6端部设有软阀7,所述引流管1侧壁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两端分别与套囊5和气/液注射管6贯通,引流管1置入后,可通过软阀7向起/液注射管内注射气体或液体,并通过空腔8注入套囊5内,套囊5撑起,使引流管1的位置固定。
23.所述引流袋2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负压管13,所述负压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4,按压负压球14后,将引流袋2与引流管1连接,负压球14的形变回弹使引流袋2内形成负压,保证引流的效果。
24.所述引流袋2上部侧壁上设有挂环15,挂环15可使引流袋2挂设于病床旁边,降低其掉落的风险。
25.所述引流管1后端设有引流管1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体16,所述固定壳体16上端设有两个固定环17,所述固定壳体16下端面设有医用胶布18,医用胶布18可将固定壳体16固定与患者皮肤上,所述固定环17一端与固定壳体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7的另一端设有直槽孔19,所述固定壳体16上与直槽孔19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20,所述螺纹孔20内通
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固定块21,将引流管1放置于固定环17下,固定块21由直槽孔19放入螺纹孔20内并旋紧,将固定环17固定,所述固定环17内侧设有挤压块22,挤压块22可增加引流管1与固定环17的摩擦力,保证引流管1不与固定环17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将引流管1固定于患者额皮肤上。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引流袋(2),所述引流管(1)与引流袋(2)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所述引流管(1)前端端部设有锥形引流孔(3),所述引流管(1)前端侧壁设有若干通孔(4),所述通孔(4)后方的引流管(1)侧壁设有套囊(5),所述引流管(1)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气/液注射管(6),所述气/液注射管(6)端部设有软阀(7),所述引流管(1)侧壁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两端分别与套囊(5)和气/液注射管(6)贯通,所述引流管(1)后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1)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插入壳体(9)和接收壳体(10),所述插入壳体(9)与引流管(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壳体(10)与引流袋(2)的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插入壳体(9)的侧部设有三个凸块(11),所述接收壳体(10)侧壁设有三个滑槽(12),所述凸块(11)与滑槽(12)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2)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负压管(13),所述负压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2)上部侧壁上设有挂环(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体(16),所述固定壳体(16)上端设有两个固定环(17),所述固定壳体(16)下端面设有医用胶布(18),所述固定环(17)一端与固定壳体(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7)的另一端设有直槽孔(19),所述固定壳体(16)上与直槽孔(19)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20),所述螺纹孔(20)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固定块(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7)内侧设有挤压块(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袋,所述引流管与引流袋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所述引流管前端端部设有锥形引流孔,所述引流管前端侧壁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后方的引流管侧壁设有套囊,所述引流管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气/液注射管,所述气/液注射管端部设有软阀,所述引流管侧壁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两端分别与套囊和气/液注射管贯通,所述引流管后部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引流袋内的液体进行倾倒,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常丽仙 刘春云 刘立 李欣 李卫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