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Y型加药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Y型加药件的制作方法
y型加药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y型加药件,属于医用输液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y型加药件是一个“y”型结构,其内部的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加药通道也呈y型,其中加药通道和出液通道位于一条直线上,加药通道上安装密封塞,进液通道位于出液通道侧边并斜向上放置。
3.但常规y型加药件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4.输液时,护士需要先对输液器具进行排气操作,让液流从进液通道进入,然后流入到出液通道,这个时候,液流与密封塞下端面之间会形成一个空腔,空腔中为输注器具内部本身存在的空气,无法排出,而且由于密封塞的封闭,这些空气会一直存在于y型加药件中。当穿刺密封塞进行加药时,在注射器的推注下,气体会随药液经过出液通道进而被输注到人体静脉中。
5.根据临床研究,如果大量空气进入人体血管中内就有可能引起空气栓塞,而且空气栓塞进展快,如不抢救及时会危急生命。
6.虽然在实际应用时y型加药件中存在的空气较少,现实中引发空气栓塞的几率很小,但这种安全隐患是存在的,也会造成病人的恐慌,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减少y型加药件中空气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灵活且能够尽可能的排出内部空气、有效减少气泡残存的y型加药件。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y型加药件,包括壳体和密封塞,壳体上设有加药通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加药通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相互连通,进液通道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的中心线呈一定夹角,密封塞安装在加药通道中,密封塞本体的下端面上具有外凸的下凸台,下凸台的下端位置不高于加药通道与进液通道二者内部交汇位置的最高点,通过密封塞将加药通道的空腔填满。
9.输液时,药液经由进液通道进入,因密封塞已将加药通道的空腔填满,因此药液可以直接冲击密封塞及壳体内壁,并流入出液通道内的空腔,将空腔内空气排出,有效减少气泡残存。
10.本实用新型中,加药通道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的中心线共线。进液通道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的中心线呈40
°‑
60
°
夹角。
11.优选的,加药通道顶部内壁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和加药通道的下部内壁形成台阶,密封塞本体安装在容纳槽中且其下端面与台阶面紧密配合。进一步优选的,加药通道中的顶部容纳槽和下部内壁的交界处倒角。
12.优选的,加药通道中安装密封塞后,将加药通道对应的壳体顶部热压,形成与密封
塞上端面配合的热压环,通过热压环封住密封塞。
13.进一步优选的,密封塞本体的上端面具有一个外凸的上凸台,上凸台上端面所在位置不低于热压环的上端面,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消毒。
14.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塞为软质胶塞,可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15.优选的,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相应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分支位置具有两片筋板,便于医护人员加药时手持。筋板的形状可以灵活设计,优选扇形。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中,y型加药件的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中心线成一定夹角,而且密封塞的下凸台下端位置不高于加药通道与进液通道二者内部交汇位置的最高点,因此密封塞已将加药通道的空腔填满,这样通过进液通道进入的药液可以直接冲击密封塞及壳体内壁,并流入出液通道内的空腔,将空腔内空气排出,有效减少了气泡残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密封塞;3、热压环;4、入口端;5、筋板;6、出口端;7、进液通道;8、容纳槽;9、倒角;10、加药通道;11、出液通道;
22.2.1、密封塞本体;2.2、上凸台;2.3、下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24.如图1~3所示,y型加药件包括壳体1和密封塞2,壳体1上设有加药通道10、进液通道7和出液通道11,进液通道7的入口端4和出液通道11的出口端6均设有用于连接管路的管路接口,加药通道10、进液通道7和出液通道11相互连通,进液通道7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11的中心线呈55
°
夹角,密封塞2安装在加药通道10中,密封塞本体2.1的下端面上具有外凸的下凸台2.3,下凸台2.3的下端位置不高于加药通道与进液通道二者内部交汇位置的最高点,通过密封塞2将加药通道10的空腔填满。
25.输液时,药液经由进液通道7进入,因密封塞2已将加药通道10的空腔填满,因此药液可以直接冲击密封塞2及壳体1内壁,并流入出液通道11内的空腔,将空腔内空气排出,有效减少气泡残存。
26.本实施例中:
27.加药通道10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11的中心线共线,这样,在加药针插入时能够防止扎到壳体1。
28.加药通道10顶部内壁上设有容纳槽8,容纳槽8和加药通道10的下部内壁形成台阶,密封塞本体2.1安装在容纳槽8中且其下端面与台阶面紧密配合;为了方便将密封塞2装入加药通道10中,在加药通道10中的顶部容纳槽8和下部内壁的交界处倒角9。
29.本实施例中,进液通道7与出液通道11相应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分支位置具有两
片筋板5,本实施例中的筋板5呈扇形。医护人员操作时,手可以把持着两片筋板5,增加握持力,使穿刺过程更加稳定、顺畅,更利于操作。
30.整个壳体1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即可,加工方便。加药通道10中安装密封塞2后,将加药通道10对应的壳体1顶部热压,形成与密封塞2上端面配合的热压环3,通过热压环3封住密封塞2。具体组装时,在热焊头的作用下加药通道10对应的壳体1顶部向内弯曲变形,形成热压环3,热压环3从上部包裹压住密封塞本体2.1,使密封塞本体2.1的下端面与台阶面紧密压合,将加药通道10封闭,防止外部污染。
31.密封塞本体2.1的上端面具有一个外凸的上凸台2.2,上凸台2.2上端面所在位置不低于热压环3的上端面。这样,医护人员在消毒时,可以一次性完成对y型加药件上表面的消毒工作,不留死角,也不会产生过多的消毒药物残留,既有利于消毒操作的进行,又可以防止残留的消毒药物对壳体1的破坏。
32.密封塞2为软质胶塞,可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33.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y型加药件,包括壳体(1)和密封塞(2),壳体(1)上设有加药通道(10)、进液通道(7)和出液通道(11),加药通道(10)、进液通道(7)和出液通道(11)相互连通,进液通道(7)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11)的中心线呈一定夹角,密封塞(2)安装在加药通道(10)中,其特征在于:密封塞本体(2.1)的下端面上具有外凸的下凸台(2.3),下凸台(2.3)的下端位置不高于加药通道与进液通道二者内部交汇位置的最高点,通过密封塞(2)将加药通道(10)的空腔填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加药通道(10)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11)的中心线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进液通道(7)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11)的中心线呈40
°‑
60
°
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加药通道(10)顶部内壁上设有容纳槽(8),容纳槽(8)和加药通道(10)的下部内壁形成台阶,密封塞本体(2.1)安装在容纳槽(8)中且其下端面与台阶面紧密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加药通道(10)中的顶部容纳槽(8)和下部内壁的交界处倒角(9)。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加药通道(10)中安装密封塞(2)后,将加药通道(10)对应的壳体(1)顶部热压,形成与密封塞(2)上端面配合的热压环(3),通过热压环(3)封住密封塞(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塞本体(2.1)的上端面具有一个外凸的上凸台(2.2),上凸台(2.2)上端面所在位置不低于热压环(3)的上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塞(2)为软质胶塞。9.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进液通道(7)与出液通道(11)相应的壳体部分所形成的分支位置具有两片筋板(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y型加药件,其特征在于:筋板(5)呈扇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输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Y型加药件,包括壳体和密封塞,壳体上设有加药通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加药通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相互连通,进液通道的中心线与出液通道的中心线呈一定夹角,密封塞安装在加药通道中,密封塞本体的下端面上具有外凸的下凸台,下凸台的下端位置不高于加药通道与进液通道二者内部交汇位置的最高点,通过密封塞将加药通道的空腔填满,这样通过进液通道进入的药液可以直接冲击密封塞及壳体内壁,并流入出液通道内的空腔,将空腔内空气排出,有效减少了气泡残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度提高。度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辞海 安传涛 李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