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电动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


背景技术:

2.电动童车品种多样,其外形美观、操控性好,深受儿童及成人的喜爱。电动童车包括车体、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电源系统向动力装置供电,动力装置带动车轮转动,进而实现童车的行驶。
3.现有电动童车存在以下问题:
4.1、电源系统内只设置有一个电池包,电池包续航时间较短,无法长时间运行,在陡峭的陆地使用时动力不足,使用场所受限。
5.2、电源系统内的变压器不仅安装不便而且散热不佳,严重时可能导致变压器的烧毁;
6.3、电池包安装位置和安装结构不佳,不便于进行电池包的更换。
7.4、电池包减震性能较差,车体震动对电池包电接口损伤较大。
8.5、电池包散热性能较差,电池寿命较短
9.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动童车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


技术实现要素:

10.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以改善现有电池包系统内的变压器安装不便、散热不佳的问题。
11.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该童车包括:车体、电池包、变压器冷却通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变压器和压紧体。车体前端设有引擎箱,电池包设置于引擎箱内,变压器冷却通道设置于引擎箱底板上,且变压器冷却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引擎箱的前侧,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引擎箱的后侧;第一端子固定设置于变压器冷却通道内,其与电池包相电连,并与变压器的输入端子相匹配,第一端子的电接开口朝向背离引擎箱底板的一侧;第二端子固定设置于变压器冷却通道内,其与童车电控系统相电连,且位置和形状均与变压器的输出端子相匹配,第二端子的电接开口朝向与第一端子的电接开口朝向相平行;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对应插接至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压紧体,其安装在引擎箱内并压紧在变压器背离引擎箱底板的一侧。
12.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压紧体为弯折件,弯折件上设置有与变压器背离引擎箱底板一侧相匹配的配合面,配合面向引擎箱底板侧突出。
13.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引擎箱上设置有压紧体定位凹槽,压紧体安装在压紧体定位凹槽内。
14.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上设置有引导气流进入的变压器
冷却引导斜面。
15.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引导斜面与车体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夹角为25
°
~30
°

16.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引擎箱与驾驶室之间的隔板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隔板自下而上向驾驶室侧倾斜。
18.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引擎箱底板水平设置,隔板的与引擎箱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30
°
~140
°

19.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包括若干个均流通孔,均流通孔排列设置在隔板上。
20.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均流通孔为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沿隔板的倾斜方向延伸,长条形通孔的位置及长度与变压器的散热区域相对应。
21.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的进风口上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进风罩。
22.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童车车体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布设置。
23.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子设置在变压器冷却通道内的迎风侧。
24.本实用新型具有变压器冷却结构的童车将变压器设置引擎箱内的变压器冷却通道内,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冷却气流从变压器冷却通道内穿过从而对变压器进行降温,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变压器通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压紧体等快速插拔结构进行安装,安装和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的三维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引擎盖后的三维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引擎盖后的俯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引擎盖、第一电池包安装座、变压器之后的俯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部分零部件露出引擎箱底板和隔板后的俯视图;
31.图6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32.图7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
33.图8为图5中d-d向的剖视图;
34.图9为图5中e-e向的剖视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36.图11为图5中c-c向的剖视图;
37.图12为图4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38.图1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电池包的三维视图;
39.图1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的安装方向示意图;
40.图15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座的三维视图;
41.图16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座的主视图;
42.图17为图16的仰视图;
43.图18为图16的左视图;
44.图19为图17中h-h向的剖视图;
45.图20为图16中f-f向的剖视图;
46.图21为图16中g-g向的剖视图;
47.图22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在第二电池包箱体内的安装示意图;
48.图2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的三维示意图;
49.图2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的主视图;
50.图25为图24的俯视图;
51.图26为图24中m-m向的剖视图;
52.图27为图25中n-n向的剖视图;
53.图28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带有箱盖的三维视图;
54.图29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快插结构中压紧体的三维视图。
55.元件标号说明
56.100、车体;110、引擎箱;111、引擎箱底板;1111、电池包冷却通道;112、第一电池包冷却引导斜面;1112、变压器冷却通道;114、变压器冷却引导斜面;115、隔板;116、电池包冷却通道的出风口;117、压紧体定位凹槽;118、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120、第一进风罩;121、第一长条形通孔;130、第二进风罩;131、第二长条形通孔;140、驾驶室;200、电源系统;210、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1、第一壳体;2111、第一散热结构;212、第二壳体;2121、第二散热结构;213、第一导轨;2131、第一引导面;214、第二导轨;2144、第二引导面;2141、第一承载导轨板;2142、第一导轨加强结构;21421、第一板间连接筋;21422、第一加强导轨板;2143、第一根部加强筋;21431、第一纵筋;21432、第一横筋;215、第一凹槽;216、第一电接口;217、第一电池包插入口;218、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20、第一电池包;221、端子;222、第一滑动导向结构;223、电池包上导向面;224、电池包锁扣;225、解锁按钮;230、第二电池包箱体;231、第三壳体;2311、第三散热结构;232、第四壳体;2321、第四散热结构;233、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4、弹性体;235、第四导轨;2351、第二承载导轨板;2352、第二导轨加强结构;23521、第二加强导轨板;23522、第二板间加强筋;2353、第二根部加强筋;23531、第二纵筋;23532、第二横筋;2354、第四引导面;236、第三导轨;2361、第三引导面;237、第二电接口;238、盖体;2381、转轴;2382、卡扣;2383、密封圈;239、第二电池包插入口;2391、第二凹槽;240、第二电池包;300、变压器;301、压紧体;3011、配合面;3012、定位法兰;3013、连接孔;302、第一端子;303、第二端子;400、车轮;500、车灯组件;600、座椅;700、引擎盖;800、护
栏;900、驱动系统;910、直流无刷电机;920、牙箱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57.请参考图1至图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58.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59.请参阅图1至3和图6至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的三维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引擎盖700后的三维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引擎盖700后的俯视图;图6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童车包括车体100、驱动系统900和电源系统200,车体100包括靠近车头设置的引擎箱110、引擎盖700、车灯组件500和靠近车尾设置的座椅600和防护架、以及用于支撑整个车体100的车轮400。电源系统200为整个童车提供电能源,驱动系统900包括直流无刷电机910和牙箱齿轮920,直流无刷电机910通过牙箱齿轮920驱动后侧车轮400转动,继而使整个童车行走。
60.请参阅图3至图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引擎盖700、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变压器300之后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部分零部件露出引擎箱底板111和隔板115后的俯视图;图8为图5中d-d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5中e-e向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图11为图5中c-c向的剖视图。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童车还包括: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第一电池包220、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第二电池包240、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和变压器300。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设置于引擎箱内111上,且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进风口设置在引擎箱110的前侧,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出风口116设置在引擎箱110的后侧;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安装于引擎箱110内,并位于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内。
61.请参阅图14至图21,图1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的安装方向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的三维视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的主视图;图17为图16的仰视图;图18为图16的左视图;图19为图17中h-h向的剖视图;图20为图16中f-f向的剖视图;图21为图16中g-g向的剖视图。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上设置有朝向车头一侧敞开的第一电池包插入口217,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内设置有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自第一
电池插入口217呈直线状倾斜向下延伸,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背离第一电池插入口2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接口216(即电源输出端)。
62.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第二电池包240的三维视图。第一电池包220上设置有与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相配的第一滑动导向结构222,第一滑动导向结构222滑动连接至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并可沿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滑动使第一电池包220上的端子221电连接至第一电接口216。
63.请参阅图22至图28、图5、图9,图22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240在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内的安装示意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三维示意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主视图;图25为图24的俯视图;图26为图24中m-m向的剖视图;图27为图25中n-n向的剖视图;图28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带有箱盖的三维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拆除部分零部件露出引擎箱底板111和隔板115后的俯视图;图9为图5中e-e向的剖视图。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安装于童车驾驶室140内,第二电池包箱体230上设置有朝向驾驶人员一侧敞开的第二电池包插入口239,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内设置有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自第二电池包插入口239呈直线状倾斜向下延伸,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背离第二电池插入口23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接口237。第二电池包240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相配的第二滑动导向结构,第二滑动导向结构滑动连接至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并可沿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滑动使第二电池包240上的端子221电连接至第二电接口237,与第一电池包220一起为童车提供能源供应。
64.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第二电池包240的三维视图。第二电池包240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相配的第二滑动导向结构222,第二滑动导向结构222滑动连接至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并可沿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滑动使第二电池包240上的端子221电连接至第二电接口237。
65.请参阅图3至图5及图10至图11,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设置于引擎箱110内,且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的进风口设置在引擎箱110的前侧,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118设置在引擎箱110的后侧;变压器300通过快插结构安装于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内,且输入端与电池包的电源输出端相电连,输出端与童车的控制系统相电连。请参阅图3、图4、图7和图12,图12为图4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快插结构包括第一端子302、第二端子303和压紧体301。第一端子302和第二端子303固定设置于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内,并沿童车车体100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布设置。第一端子302设置在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内的迎风侧并与童车电源相电连,并可与变压器300的输入端子相匹配插接,第一端子302的电接开口朝向背离引擎箱底板111的一侧;第二端子303与童车电控系统相电连,且位置和形状均与变压器300的输出端子相匹配,第二端子303的电接开口朝向与第一端子302的电接开口朝向相平行,变压器3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对应插接至第一端子302和第二端子303;压紧体301安装在引擎箱110内并压紧在变压器300背离引擎箱底板111的一侧。请参阅图29,图29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快插结构中压紧体301的三维视图。压紧体301为弯折件,弯折件上设置有与变压器300背离引擎箱底板111一侧相匹配的配合面3011,配合面3011向引擎箱底板111侧突出。引擎箱110上设置有压紧体定位凹槽117,压紧体301上设置有与压紧体定位凹槽117相配的定位法兰3012,压紧体301通过定位法兰3012上的连接孔3013安装在定位凹槽内。
66.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童车中,第一电池包220和第二电池包240的电连方式不受限定,既可以串联设置也可以并联设置,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和第二电池包240串联设置,该种方式可以使得电池包电压平台的电压翻倍,可以使童车获得更大的驱动功率。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童车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和第二电池包240并联设置,这样设置虽然电压不变,可以使续航时间延长。
67.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电池包220和第二电池包240,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电压或延长续航时间,灵活方便。并且第一电池包220和第二电池包240分别安装在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和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内的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和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上,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和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既可以为电接提供对准,还可以为第一电池包220、第二电池包240提供限位,增加了第一电池包220、第二电池包240的安装稳定性。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安装在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内,变压器300安装在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内,可以通过童车行驶过程中的自然风为第一电池包220、变压器300进行散热,无需额外消耗能源即可以拥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68.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可拆卸安装于引擎箱110内,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可以方便不同规格电池包的更换和安装。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引擎箱底板111水平设置,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与引擎箱底板111的夹角c为25
°
~35
°
。该夹角范围设置既可以在安装电池包的过程中省力,又可以对重力进行分解,减小电池包在滑动到位时电接口的撞击力,还可以使电池包在滑动到位电接后在重力分量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自锁性,可以防止振动导致的电接口接触不良。
69.请参阅图13和图15,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上设置有电池包锁扣224,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上设置有与电池包锁扣224相配的第一凹槽215。当第一电池包220滑动到位后,第一凹槽215与电池包锁扣224相配合将第一电池包220锁定在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内,使第一电池包220稳定性更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220上的电池包锁扣224具有解锁按钮225,按下解锁按钮225可以将电池包锁扣224与第一凹槽215解锁,电池包锁扣224可以为现有一切合适的电池锁合结构,具体不再详述。
70.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设置于第一电池包安装座背离引擎箱底板111的一侧壁体上,第一电池包220通过滑动导向结构222挂装在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218上。这种结构设置既可以使位于滑动导向结构下方的第一电池包220与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散热间隙,又可以在车体100震动时减少对第一电池包220的冲击力。
71.请参阅图15至图21,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包括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可拆卸连接。第一电池包安装轨道包括第一导轨213和第二导轨214,第一导轨213设置于第一壳体211上,第二导轨214设置于第二壳体212上,第一导轨213和第二导轨214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可将第一电池包220挂起的第一承载导轨板2141。第一滑动导向结构222上设置有与挡边相配的凸起,两侧的凸起悬挂安装在两侧的第一承载导轨板2141上,从而将第一电池包220挂装在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内。第一壳体211的外部壁体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2111,第二壳体212的外部壁体上设置有第二散热结构2121,第一散热结构2111和第二散热结构2121结构包括多个散热筋片,多个散热筋片的设置形式不限,例如可以沿纵向或横向直线排列。较佳地,本实施例中,多
个散热筋片呈网格状设置,网格状的设置既可以平衡不同位置的散热能力,又可以增强第一电池包安装座210的强度。
72.请参阅图15至图21,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13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211上,第二导轨214固定设置于第二壳体212上,第一壳体211和/或第二壳体2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加强结构2142。第一电池包插入口217两侧的第一导轨213和第二导轨214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电池包上导向面223相配的第一引导面2131和第二引导面2144。
73.请参阅图19,所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1和第一导轨213一体成形,第二壳体212和第二导轨214一体成形第一导轨加强结构2142包括第一加强导轨板21422、若干个第一板间加强筋21421和若干个第一根部加强筋2143,第一加强导轨板21422平行设置在对应承载导轨板(例如第一承载导轨板2141)下方,若干个第一板间加强筋21421设置在相对应的承载导轨板(例如第一承载导轨板2141)与第一加强导轨板21422之间,且一端连接在承载导轨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加强导轨板21422上。若干个第一根部加强筋2143设置于承载导轨板与第一壳体211或第二壳体212的根部连接处。第一根部加强筋2143包括若干第一纵筋21431和至少一第一横筋215,若干第一纵筋21431与相对应承载导轨板的板面相垂直,至少一第一横筋21432沿平行于对应承载导轨板板面的方向呈波浪状弯折延伸,并将若干第一纵筋21431连接在一起。
74.请参阅图3、图7、图9、图23和图28,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可拆卸安装于驾驶室140的底板上,并安装于驾驶室的左侧,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外部壁体上设置有散热结构。驾驶室的底板水平设置,第二电池包安装轨道233与底板的夹角e为40
°
~50
°
。童车驾驶室140为敞篷结构,第二电池包箱体230上设置有盖体238,盖体238的一端通过转轴2381转动连接至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盖体238的另一端通过卡扣2382与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相扣合。盖体238与第二电池包箱体23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383。
75.请参阅图13和图27,第二电池包240上设置有电池包锁扣224,第二电池包箱体230上设置有与电池包锁扣224相配的第二凹槽2391。当第二电池包240滑动到位后,第二凹槽2391与电池包锁扣224相配合将第二电池包240锁定在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内,使第二电池包240稳定性更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240上的电池包锁扣224也具有解锁按钮225,按下第二解锁按钮225可以将电池包锁扣224与第二凹槽2391解锁,电池包锁扣224可以为现有一切合适的电池锁合结构,具体不再详述。
76.请参阅图22至图28,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包箱体230包括第三壳体231和第四壳体232,第三壳体231和第四壳体232可拆卸连接。电池包安装轨道包括第三导轨236和第四导轨235,第三导轨236设置于第三壳体231上,第四导轨235设置于第四壳体232上,第三导轨236和第四导轨235上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可将电池包挂起的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第三导轨236固定设置于第三壳体231上,第四导轨235固定设置于第四壳体232上,两侧的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上均设置有第二导轨加强结构2352。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第三壳体231和第三导轨236一体成形,第四壳体232和第四导轨235一体成形,第二导轨加强结构2352包括第二加强导轨板23521、若干个第二板间加强筋23522和若干个第二根部加强筋2353,第二加强导轨板23521平行设置在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下方,若干个第二板间加强筋23522设置在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与第二加强导轨板23521之间,且一端连接在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加强导轨板23521上。若干个第二根部加强筋
2353设置于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与第三壳体231或第四壳体232的根部连接处。第二根部加强筋2353包括若干第二纵筋23531和至少一第二横筋23532,若干第二纵筋23531与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的板面相垂直,至少一第二横筋23532沿平行于第二承载导轨板2351的方向呈波浪状弯折延伸,并将若干纵筋连接在一起。
77.请参阅图23、图24和图26,第二电池包插入口239两侧的第三导轨236和第四导轨235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电池包上导向面223相配的第三引导面2361和第四引导面2354。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电池包弹出的弹性体234,弹性体234可以为一切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结构,例如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底板上,弹簧的另一端沿第三导轨236和第四导轨235的延伸方向自由延伸。第三壳体231和/或第四壳体232的外部壁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结构2311和第四散热结构2321,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散热筋片,多个散热筋片的设置形式不限,例如可以沿纵向或横向直线排列。较佳地,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筋片呈网格状设置,网格状的设置既可以平衡不同位置的散热能力,又可以增强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强度。
78.请参阅图3至图5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上设置有引导气流进入的第一电池包冷却引导斜面112,第一电池包冷却引导斜面112自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进风口向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侧张开。第一电池包冷却引导斜面112与车体100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夹角a为25
°
~30
°
。这个角度范围既可以使气流扩散至整个第一电池包220宽度方向,又可以引导气流平稳进入,防止气流引发的紊流及震颤。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出风口116设置在引擎箱110与驾驶室之间的隔板115上,隔板115自下而上向驾驶室侧倾斜。引擎箱110的底板水平设置,隔板115的与引擎箱底板111之间的夹角d为130
°
~140
°
,以使气流到达隔板115时可以贴近隔板115行进至出风口,而不会被隔板115反射。
79.请参阅图10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进风口上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第一进风罩120,第一进风罩120的结构不受限定,只要能够阻挡大块物质进入即可,其可以为网眼状或其他适合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考虑到第一电池包220的高度较高,为了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第一进风罩12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长条形通孔121,第一长条形通孔121沿车体100高度方向延伸。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出风口116包括若干个均流通孔,均流通孔排列设置在隔板115上。均流通孔为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沿隔板115的倾斜方向延伸,长条形通孔的位置及长度与第一电池包220的散热区域相对应。
80.请参阅图3至图5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上设置有引导气流进入的变压器冷却引导斜面114,变压器冷却引导斜面114自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的进风口向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侧张开。变压器冷却引导斜面114与车体100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夹角b为25
°
~30
°
。这个角度范围既可以使气流扩散至整个变压器300宽度方向,又可以引导气流平稳进入,防止气流引发的紊流及震颤。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118设置在引擎箱110与驾驶室140之间的隔板115上。引擎箱底板111水平设置,隔板115的与引擎箱底板111之间的夹角d为130
°
~140
°
,以使气流到达隔板115时可以贴近隔板115行进至出风口,而不会被隔板115反射。考虑到冷却气流对车体100平稳性的影响,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与第一电池包220通道对称分布在车体100上,可以平衡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与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内气流对车体100的作用力。
81.请参阅图10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1112的进风口上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第二进风罩130。第二进风罩130的结构不受限定,只要能够阻挡大块物质进入即可,其可以为网眼状或其他适合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考虑到变压器300的高度及与电池包冷却通道1111的平衡性,为了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第二进风罩130与第一进风罩120相同,并对称安装于车体100上,第二进风罩130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长条形通孔131,第二进风罩130上的若干长条形通孔与第一进风罩120上的若干长条形通孔形状和数量相同,并对称设置于车体100上。在本实用新型童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冷却通道的出风口118包括若干个第二均流通孔,若干个第二均流通孔排列设置在隔板115上。若干个第二均流通孔也为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沿隔板115的倾斜方向延伸,若干个第二均流通孔的位置及长度与变压器300的散热区域相对应,并设置在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前侧,形成一出风口朝向第二电池包箱体230的进风通道。
8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童车可以包括小型车、微型车、紧凑型车、中等车型、高级车型、豪华车型、三厢车型、cdv车型、mpv车型、suv等多种童车车型,其未具体描述的结构和装置可以为现有一切合适的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结构和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83.综上,本实用新型童车变压器冷却安装结构和童车,将变压器设置引擎箱内的变压器冷却通道内,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冷却气流从变压器冷却通道内穿过从而对变压器进行降温,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变压器通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压紧体等快速插拔结构进行安装,安装和更换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8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