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肩关节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肩关节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锻炼器。


背景技术:

2.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其是人体上肢重要的关节之一。肩关节术后或慢性劳损发生后,患者需要通过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来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如若延迟或不合理的功能锻炼会导致肩关节黏连、僵硬及慢性疼痛,延长了康复的进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肩关节的锻炼分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而主动功能锻炼是肩关节康复过程中最主要的康复方法。患者肩关节出现粘连、僵硬或者活动受限后往往因疼痛而失去主动锻炼配合的积极性。有些患者因为疼痛,在锻炼时,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动作,导致肩关节功能恢复不到位等后果。因此,需研究出一款可提高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并能确保作出合理规范动作的肩关节锻炼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自主操作便捷,且将主动和被动锻炼相互结合的肩关节锻炼器,患者使用该肩关节锻炼器时,可逐步克服畏惧主动锻炼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锻炼的积极性,加速快速康复。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肩关节锻炼器,其包括横向架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柱,两个立柱呈左右对称连接于横向架下方,横向架设有水平方向上向后侧凸起的劣弧状的上腰靠,两个立柱之间设有弹性绷带,横向架的左右两端设有握把,患者手握握把打开双臂、腰背部紧贴住上腰靠并作逐渐下蹲,当患者臀部触到弹性绷带上进一步下蹲,实现肩关节外展和内旋活动的打开。由此,使用该肩关节锻炼器时,患者站立于横向架的前侧、腰背部紧靠横向架的弧形上腰靠处,上腰靠的弧形可对腰背部进行限位,患者躯体位于两个立柱之间,双下肢与肩同宽,通过屈膝、屈髋实现臀部以上躯体的下蹲,与此同时,患者的双臂向外展,手握住横向架两侧的握把,腰背紧贴着上腰靠,患者自主慢慢尝试下蹲,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及横向架对双手的阻挡,实现肩关节的外展、内旋动作的打开。当患者持续下蹲时,臀部触到弹性绷带后,下蹲动作受到阻力,若此时持续下蹲可增强主动锻炼的强度,因患者克服弹性绷带阻力的同时,手臂相当于被迫上抬和外展,在患者下蹲的过程中,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打开,完成外展和内旋两个动作的主动功能锻炼。患者适应后可逐渐重复此动作,因为有上腰靠和握把、弹性绷带,一方面给患者以支撑、自主可控的自身重力使患者畏惧疼痛的心理负担缓解,另一方面也可限定锻炼的动作路径、幅度,保证患者顺利完成。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下腰靠,下腰靠位于弹性绷带的上方,下腰靠呈向后侧凸起的劣弧状。由此,患者向下运动时,腰背可始终贴着上腰靠,当下蹲至下腰靠位置时,下腰靠的弧形也可对腰背部进行限位,上腰靠和下腰靠可同时限制患者后背的
位置,且当患者作上下往复运动锻炼时,上腰靠和下腰靠可作为指引患者运动的轨迹,可确保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后背挺直,确保锻炼的动作规范有效。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腰靠和上腰靠呈上下对齐,且下腰靠和上腰靠的劣弧状相同。由此,可确保患者作上下往复运动锻炼时,患者的腰背可以挺直。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立柱采用升降式结构,立柱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和外杆均设有多个高度调节档位孔,外杆套设于内杆外、并通过销钉插入高度调节档位孔实现内杆和外杆固定。由此,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整内杆和外杆的相对位置,实现立柱的升降,该立柱的升降结构简单,一是降低了该肩关节锻炼器的成本、使患者都能用得起,二是升降操作简单,老年人也可独立操作。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腰靠和弹性绷带均设于外杆。由此,弹性绷带是用于承托患者臀部的,下腰靠和弹性绷带的位置相对固定,可给患者一种安全感,方便患者的腰部和后背作依靠。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绷带的两端通过固定环连接于外杆,弹性绷带为扁平结构,弹性绷带的中间部位略宽于两端。由此,扁平且中间略宽的弹性绷带,有利于承托患者的臀部。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立柱的底部均设有撑脚,握把上套设有护套。由此,撑脚使得该肩关节锻炼器放置更稳定,护套提高了患者手握时的舒适度,护套可采用软质塑料材质,冬天甚至可以采用绒布材料。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主操作便捷,患者手握握把打开双臂、自主慢慢尝试下蹲,腰背紧贴着上腰靠,患者持续下蹲,逐渐克服因主动锻炼疼痛带来的心理障碍,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及横向架对双手的阻挡,在锻炼过程逐渐实现患肩的外展、内旋活动度的打开;当患者持续下蹲时,臀部触到弹性绷带后,下蹲动作受到阻力,若此时持续下蹲可增强主动锻炼的强度,因患者克服弹性绷带阻力的同时,手臂相当于被迫上抬和外展,在患者下蹲的过程中,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打开,完成外展和内旋两个动作的主动功能锻炼,患者适应后可重复动作,利用上下腰靠、握把和弹性绷带可限定锻炼的动作路径,确保患者所做动作合理规范,该肩关节锻炼器适用于冻结肩、肩部术后关节黏连的患者,可减少手术后遗症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肩关节锻炼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14.图2是图1的主视图;
15.图3是图2的俯视图;
16.图4是图2的侧视图;
17.图5是患者使用肩关节锻炼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如图1、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肩关节锻炼器,包括横向架1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柱2,两个立柱2呈左右对称连接于横向架1下方。横向架1的中间段,在
水平方向上,具有向后侧凸起的劣弧状的上腰靠11。横向架1的左右两端具有握把12,便于患者操作时手握。两个立柱2之间安装有弹性绷带3。患者手握握把12打开双臂、腰背部紧贴住上腰靠11并作逐渐下蹲,当患者臀部触到弹性绷带3上进一步下蹲,实现肩关节外展和内旋活动的打开。
20.如图1、2和4所示,两个立柱2之间固定有下腰靠4,下腰靠4位于弹性绷带3的上方,下腰靠4呈向后侧凸起的劣弧状。本实施例中,下腰靠4和上腰靠11呈上下对齐,且下腰靠4和上腰靠11的劣弧状相同。患者向下运动时,腰背可始终贴着上腰靠11,当下蹲至下腰靠4位置时,上腰靠11和下腰靠4可同时限制患者腰背的位置,且当患者作上下往复运动锻炼时,上腰靠11和下腰靠4可作为指引患者运动的轨迹,可确保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腰背挺直,确保锻炼的动作规范有效。
2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立柱2采用升降式结构,立柱2包括内杆21和外杆22。内杆21和外杆22均开设有多个高度调节档位孔23,外杆22套设于内杆21外,并通过销钉24插入高度调节档位孔23,以实现内杆21和外杆22固定。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整内杆21和外杆22的相对位置,实现立柱2的升降。该立柱2的升降结构简单,一是降低了该肩关节锻炼器的成本、使患者都能用得起,二是升降操作简单,老年人也可独立操作。
22.如图1所示,下腰靠4和弹性绷带3均设置于外杆22上。弹性绷带3的两端通过固定环31连接于外杆22,弹性绷带3为扁平结构,弹性绷带3的中间部位略宽于两端。弹性绷带3是用于承托患者臀部的,下腰靠4和弹性绷带3的位置相对固定,可给患者一种安全感,方便患者的腰部和后背作依靠。扁平且中间略宽的弹性绷带3,有利于承托患者的臀部。
23.在两个立柱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撑脚5,撑脚5使得该肩关节锻炼器放置更稳定。握把12上可套设有护套121,护套121提高了患者手握时的舒适度,护套121可采用软质塑料材质,冬天甚至可以采用绒布材料。
24.结合图5阐述使用该肩关节锻炼器的过程:患者站立于横向架1的前侧、患者躯体位于两个立柱2之间,双下肢与肩同宽,患者的双臂向外展,手握住横向架1两侧的握把12(或护套121),患者自主慢慢尝试下蹲,通过屈膝、屈髋实现臀部以上躯体的下蹲,在此过程中,腰背紧贴着上腰靠11,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及横向架1对双手的阻挡,实现肩关节的外展、内旋动作的打开;当患者持续下蹲时,臀部触到弹性绷带3后,下蹲动作受到阻力,若此时持续下蹲可增强主动锻炼的强度,因患者克服弹性绷带3阻力的同时,手臂相当于被迫上抬和外展,在患者下蹲的过程中,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打开,完成外展和内旋两个动作的主动功能锻炼,在此锻炼过程中,腰背可紧贴下腰靠4。患者适应后可逐渐重复此动作,因为有上、下腰靠(11、4)和握把、弹性绷带,一方面给患者以支撑、自主可控的自身重力使患者畏惧疼痛的心理负担缓解,另一方面也可限定锻炼的动作路径、幅度,保证患者顺利完成。
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主操作便捷,患者自主尝试下蹲,腰背紧贴着上、下腰靠(11、4),上、下腰靠(11、4)的弧形对腰背部进行限位,患者持续下蹲,逐渐克服因主动锻炼疼痛带来的心理障碍,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及横向架1对双手的阻挡,在锻炼过程逐渐实现患肩的外展、内旋活动度的打开;当臀部触到弹性绷带3后,下蹲动作受到阻力,此时持续下蹲可增强主动锻炼的强度,因患者克服弹性绷带3阻力的同时,手臂相当于被迫上抬和外展,在患者下蹲的过程中,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打开,完成外展和内旋
两个动作的主动功能锻炼。利用上、下腰靠(11、4)、握把12和弹性绷带3可限定锻炼的动作路径,确保患者所做动作合理规范,该肩关节锻炼器适用于冻结肩、肩部术后关节黏连的患者,可减少手术后遗症的情况。
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