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2.上肢康复训练器,常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是可以改善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作业治疗。在临床上,常用于改善脑损伤患者的上肢活动能力恢复,患者用患肢或者健侧辅助患肢在康复训练器上完成运动达到训练效果。
3.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器训练比较单一,重复单调的肢体功能训练不能调动患者积极性,难以达到训练目标;临床上大部分脑损伤患者除了肢体功能障碍,还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现有的训练没有将认知训练(特别是工作记忆)与运动相结合,而认知障碍将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影响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可以对用户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结合训练,提高用户的运动机能。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工作板、手柄和提示板;所述工作板设有原点处和若干滑轨,各所述滑轨自所述原点处向外径向辐射分布,所述手柄的下端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提示板设置于所述工作板的一侧。
6.本方案采用提示板和工作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示板告诉用户相应的信息,然后用户根据该信息判断选择正确的滑轨推动手柄滑动,推动结束后,将手柄重新推回原点处,不同的滑轨也将给用户手臂带来不同摆动方向的训练。通过该过程能够实现对用户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结合训练。
7.优选地,所述工作板倾斜设置于支撑架上。采用倾斜设置能够提高手柄在工作板上滑动的阻力,提高用户推动手柄的力度。
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接触板和基板,所述接触板的下端与所述基板的铰接,所述接触板的正面与所述工作板固定,所述接触板的背面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一组供所述支撑板下端抵靠的挡件。利用支撑板的下端与不同的挡件抵靠接触,改变接触板的倾斜角度,即改变工作板的倾斜角度,以便适用于不同用户或者不同的训练期选择不同的倾斜角度。
9.优选地,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分布有若干吸盘。通过吸盘可以将基板更加牢固的锁定在桌面,避免推动手柄的时候,基板在桌面翘起。
10.优选地,各相邻所述滑轨的夹角相等。以便滑轨能够更加均匀的覆盖工作板的各个范围。
11.优选地,还包括辅助手套,所述辅助手套的掌心部位和所述手柄设有相互粘贴的
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可以将用户的手与手柄更好的锁定在一起,更好将用户的上肢型号层工作记忆。
12.优选地,所述滑轨为倒t型滑轨,所述手柄包括圆形滑块和杆部,所述圆形滑块滑动配合于倒t型滑轨内,所述杆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圆形滑块。通过倒t型滑轨能够将手柄锁定在轨道内,避免手柄与滑轨滑脱,同时采用圆形滑块能够更好的在各个滑轨内改变轨道。
13.优选地,所述手柄内设有通孔,该通孔向下延伸至所述圆形滑块的下表面,所述通孔下段设有滑销,所述滑销的下端滚动配合有滚珠,所述滑销的上方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设有预紧螺栓,所述预紧螺栓的下端向下螺纹配合至所述通孔内。通过弹簧施加压力将滚珠向下抵靠至滑轨底部,以便提高圆形滑块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通过转动预紧螺栓可以改变在通孔内的位置,进而调节对弹簧的压缩量,实现弹簧对滚珠的弹力的改变。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在用户获取提示板的内容之后,做出推动手柄在相应滑轨内滑动的动作,能够将工作记忆训练和肢体活动训练相结合,提高用户的运动机能;
16.2、采用以原点处为起点的辐射分布的滑轨,能够在控制运动强度的前提下,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更多角度的肢体训练的角度;
17.3、通过改变手柄与滑轨的相对摩擦力,以便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的康复时期选择更合适的训练阻力强度。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三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a局部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板的正面示意图;
22.其中,基板1、接触板2、支撑板3、工作板4、滑轨5、提示板6、挡件7、圆形滑块8、滑销9、滚珠10、弹簧11、杆部12、与颈螺栓13、原点处14、吸盘15。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工作记忆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工作板4、手柄和提示板6。
26.所述工作板4设有原点处14和若干滑轨5,各所述滑轨5自所述原点处14向外径向辐射分布。所述工作板4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原点设置于所述半圆形机构的圆点处,各相邻所述滑轨5的夹角相等,以便滑轨5能够更加均匀的覆盖工作板4的各个范围。本实施例中滑
轨5包括有均匀分布的9条,并且各滑轨5的长度相同。
27.所述手柄的下端与所述滑轨5滑动配合;所述提示板6设置于所述工作板4的一侧,具体的放置于相对原点处14的另一侧,因为用户站在原点处14的一侧,将提示板6设置于相对原点处14的另一侧,便于用户更好的观看到提示板6。
28.本方案采用提示板6和工作板4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示板6告诉用户相应的信息,然后用户根据该信息判断选择正确的滑轨5推动手柄滑动,推动结束后,将手柄重新推回原点处14,不同的滑轨5也将给用户手臂带来不同摆动方向的训练。通过该过程能够实现对用户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的训练。
29.所述工作板4倾斜设置于支撑架上,采用倾斜设置能够提高手柄在工作板4上滑动的阻力,提高用户推动手柄的力度。
30.所述支撑架包括接触板2和基板1,所述接触板2的下端与所述基板1的铰接,所述接触板2的正面与所述工作板4固定,所述接触板2的背面铰接有支撑板3,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一组供所述支撑板3下端抵靠的挡件7,利用支撑板3的下端与不同的挡件7抵靠接触,改变接触板2的倾斜角度,即改变工作板4的倾斜角度,以便适用于不同用户或者不同的训练期选择不同的倾斜角度。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分布有若干吸盘15。通过吸盘15可以将基板更加牢固的锁定在桌面,避免推动手柄的时候,基板在桌面翘起。
31.为了将用户的手与手柄更好的固定在一起,还设置有辅助手套(图中未画出),所述辅助手套的掌心部位和所述手柄设有相互粘贴的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可以将用户的手与手柄更好的锁定在一起,更好将用户的上肢型号层工作记忆。
32.实施例2
33.结合图2所示,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滑轨5为倒t型滑轨5,所述手柄包括圆形滑块8和杆部12,所述圆形滑块8滑动配合于倒t型滑轨5内,所述杆部1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圆形滑块8,通过倒t型滑轨5能够将手柄锁定在轨道内,避免手柄与滑轨5滑脱,同时采用圆形滑块8能够更好的在各个滑轨5内改变轨道。
34.实施例3
35.结合图2所示,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手柄内设有通孔,该通孔向下延伸至所述圆形滑块8的下表面,所述通孔下段设有滑销9,滑销9与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滑销9的下端滚动配合有滚珠10,所述滑销9的上方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上方设有预紧螺栓,所述预紧螺栓的下端向下螺纹配合至所述通孔内。通过弹簧11施加压力将滚珠10向下抵靠至滑轨5底部,以便提高圆形滑块8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通过转动预紧螺栓可以改变在通孔内的位置,进而调节对弹簧11的压缩量,实现弹簧11对滚珠10的弹力的改变。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7.1、在用户获取提示板6的内容之后,做出推动手柄在相应滑轨5内滑动的动作,能够将工作记忆训练和肢体活动训练相结合,提高用户的运动机能;
38.2、采用以原点处14为起点的辐射分布的滑轨5,能够在控制运动强度的前提下,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更多角度的肢体训练的角度;
39.3、通过改变手柄与滑轨5的相对摩擦力,以便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的康复时期选择更合适的训练阻力强度。
40.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为了提高认证功能和肢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提示板6通过平板电脑代替,以便更方便改变不同的提示。为了提高认知训练效果,在平板电脑每8000ms(呈现2000ms,空屏6000ms)显示一个数字的速度,随机呈现一系列数字(1-9),要求患者不断记住最后出现的三位,并且用患肢或者健侧辅助患侧在康复训练器上按顺序依次推动手柄到达记忆的三位数字所在位置,达到较好的训练结果。如依次呈现数字7-6-2-1-4,患者依次推动手柄7-76-762-621-214。9个数字轮流出现为一组,一次训练完成10组。
41.能够将认知功能训练(工作记忆训练)与肢体功能训练相结合,能及时反馈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注意力是否集中等),且能增加患者康复训练过程的挑战性,激发患者运动动机,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双任务训练使二者起到互相促进作用,提高认知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部分患者的平衡及步态方面也收获到良好的效果。
42.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