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沙袋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的耐热沙袋。
背景技术:2.沙袋分为拳击用沙袋和堆垒用沙袋,其中堆垒用的沙袋是内部填充有填充物的袋体,其中袋体通常是布带或塑胶纤维复合制成的,且其中的填充物通常是细沙、填充锯末或塑料泡沫等。通过在地势较低的位置堆垒形成临时的墙体或丘陵,用于防洪或加高工作高度。在野外远程枪弹模拟训练的过程中,会用沙袋堆垒形成用于支撑枪支的平台,连续使用枪支射击,枪管成为了主要发热源,且枪弹的子弹在射出后,弹壳会掉在平台上的沙袋表面,而刚掉出的弹壳温度较高。因此枪管和弹壳接触布袋的位置有可能会被烫坏或烧穿,而导致布袋内的填充物泄漏而降低沙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耐热沙袋,其表面具有耐高温和防烫的作用,能够减少沙袋表面被烫伤或烧穿的情况,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的有益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双层结构的耐热沙袋,包括内袋体和外袋体,所述内袋体设置于所述外袋体内,所述内袋体和外袋体的袋口均设置有收紧袋口的收紧件,所述内袋体的表面设置有主连接件,所述外袋体的内面设置有副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与所述副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得,所述外袋体由耐高温面料制成。
7.进一步得,所述内袋体由轻薄面料制成。
8.进一步得,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主面板,所述主面板凸起有配合块,所述副连接件包括副面板,所述副面板开设有供所述配合块插接配合的配合槽。
9.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主连接板,所述主连接板设置有纤维细毛面,所述副连接件包括副连接板,所述副连接板设置有供所述纤维细毛面粘接的带钩刺毛面。
10.进一步得,所述内袋体和外袋体的袋口边沿均翻折缝纫设置形成通道,所述内袋体和外袋体均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通道相连通的开口,所述通道关于两个所述开口形成两条通路,所述收紧件包括两条收紧绳,所述收紧绳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通道穿接,所述收紧绳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开口穿出所述通道外,两条所述收紧绳分别位于所述通道的两条通路内。
11.进一步得,两条收紧绳位于同一开口位置的末端打结连接形成绳结,两条收紧绳的末端穿设有同一按压锁扣,所述按压锁扣位于所述开口和所述绳结之间。
12.进一步得,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内袋体和/或所述外袋体内的内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3.进一步得,所述橡胶圈远离所述内袋体和/或所述外袋体内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
海绵圈。
14.进一步得,所述外袋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加强圈,所述内袋体所述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加固圈,所述加强圈和所述加固圈均由金属丝材料制成。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一种双层结构的耐热沙袋,通过设置内袋体和外袋体,其中内袋体用于向内部填充填充物,如细沙、填充锯末或塑料泡沫等,然后利用收紧件收紧内袋体的袋口,以防止内袋体内的填充物掉出。进而可以将填充了填充物的内袋体放入外袋体内,通过调节内袋体的位置,从而使得内袋体上的主连接件与外袋体内的副连接件相互对应,然后使得内袋体的主连接件与外袋体的副连接件进行连接,以减少内袋体在外袋体内活动的情况,二者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由此实现内袋体和外袋体二者可拆卸连接的功能,与此同时外袋体的袋口同样设置了收紧件,进一步提高外袋体内的密闭性,从而减少填充物从外袋体内掉出的情况。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袋体和外袋体,有利于加强整体结构的厚度,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结构表面的耐热效果,另外的,就算外袋体的表面被弹壳烫伤或烧穿,至内袋体表面时,可以进一步减弱烧穿的效果,从而降低损坏内袋体表面的情况,从而减少内袋体内的填充物掉出,而仅需要更换外袋体。由此是整体结构表面具有耐高温和防烫的作用,能够减少沙袋表面被烫伤或烧穿的情况,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的有益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袋体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袋体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四合扣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2.图中:1、外袋体;11、加强圈;12、通道;13、开口;14、橡胶圈;15、海绵圈;2、内袋体;21、加固圈;3、加强绳;31、绳结;32、按压锁扣;4、主面板;41、配合块;5、副面板;51、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层结构的耐热沙袋,包括内袋体2和外袋体1,内袋体2设置于外袋体1内,内袋体2和外袋体1的袋口均设置有用于收紧袋口的收紧件,内袋体2的表面设置有主连接件,外袋体1的内面设置有副连接件,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26.具体的,通过设置内袋体2和外袋体1,其中内袋体2用于向内部填充填充物,如细沙、填充锯末或塑料泡沫等,然后利用收紧件收紧内袋体2的袋口,以防止内袋体2内的填充物掉出。进而可以将填充了填充物的内袋体2放入外袋体1内,通过调节内袋体2的位置,从而使得内袋体2上的主连接件与外袋体1内的副连接件相互对应,然后使得内袋体2的主连
接件与外袋体1的副连接件进行连接,以减少内袋体2在外袋体1内活动的情况,二者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由此实现内袋体2和外袋体1二者可拆卸连接的功能,与此同时外袋体1的袋口同样设置了收紧件,进一步提高外袋体1内的密闭性,从而减少填充物从外袋体1内掉出的情况。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袋体2和外袋体1,有利于加强整体结构的厚度,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结构表面的耐热效果,另外的,就算外袋体1的表面被弹壳烫伤或烧穿,至内袋体2表面时,可以进一步减弱烧穿的效果,从而降低损坏内袋体2表面的情况,从而减少内袋体2内的填充物掉出,而仅需要更换外袋体1,以达到循环使用的作用。由此是整体结构表面具有耐高温和防烫的作用,能够减少沙袋表面被烫伤或烧穿的情况,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的有益作用。
27.参照图1至图5所示,由于外袋体1的表面最先与刚掉出的弹壳接触,为了进一步提高外袋体1的耐高温和防烫的作用,从而减少外袋体1烫坏或烧穿的情况,以提高整体结构使用寿命。外袋体1由耐高温面料制成,具体可以为铁氟龙高温布或聚四氟乙烯高温布等。与此同时,由于内袋体2用于向内部填充颗粒状的颗粒,为了提高内袋体2的柔韧性。内袋体2由轻薄且具有柔韧性的面料制成,具体可以为莱卡面料。
28.为了实现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可拆卸的功能,同时实现内袋体2与外袋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功能。主连接件包括主面板4,主面板4凸起有配合块41,副连接件包括副面板5,副面板5开设有供配合块41插接配合的配合槽51。具体的,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形成四合扣结构,将内袋体2放入主袋体内时,可以调整主面板4和副面板5之间的位置对应,然后将主面板4的配合块41与副面板5的配合槽51插接配合,从而实现二者可拆卸连接的功能。
29.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了实现收紧件能够收紧内袋体2和外袋体1袋口的功能。内袋体2和外袋体1的袋口边沿均朝向对应的内袋体2或外袋体1内翻折后,与内袋体2或外袋体1的内面缝纫连接,从而形成通道12,内袋体2和外袋体1表面均开设有两个与通道12相连通的开口13,内袋体2和外袋体1的两个开口13分别位于对应的内袋体2和外袋体1袋口的两侧,通道12关于两个开口13形成两条通路。收紧件包括两条收紧绳,收紧绳通过开口13与通道12穿接,收紧绳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开口13穿出通道12外,两条收紧绳分别位于通道12的两条通路内。
30.具体的,在利用收紧件收紧内袋体2或外袋体1的袋口时,可以拉动两端收紧绳对齐的两端,然后拨动内袋体2或外袋体1的袋口两端的开口13,以收紧袋口,然后利用两条收紧绳对齐的两端进行打结,从而维持当前收紧件收紧袋口的状态。
31.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了方面利用收紧绳收紧袋口的作用,从而减少经常性用收紧绳进行打结的操作。两条收紧绳位于同一开口13位置的末端打结连接形成绳结31,两条收紧绳的末端穿设有同一按压锁扣32,按压锁扣32位于开口13和绳结31之间。由此,在收紧袋口时,可以朝向袋口的位置推动两个按压锁扣32,从而使得两个按压锁扣32与外袋体1或内袋体2相互抵紧,从而达到收紧袋口的有益效果。
32.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紧件收紧袋口的密封性,通道12靠近内袋体2和/或外袋体1内的内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4。橡胶圈14远离内袋体2和/或外袋体1内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圈15。因此在利用收紧绳打结收紧袋口的时候,收紧绳会压动海绵圈15进而压动橡胶圈14,利用海绵圈15和橡胶圈14挤压变形,从而达到进一步收紧袋口的作用。
33.为了使外袋体1和内袋体2的外形能够整体地达到支撑作用,以便于将内袋体2和
外袋体1放置于平面上的作用。外袋体1的内底面通过缝纫工艺固定连接有加强圈11,内袋体2内底面通过缝纫工艺固定连接有加固圈21,加强圈11和加固圈21均由金属丝材料制成。
34.实施例2
3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6.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了实现主连接件与副连接件可拆卸的功能,同时实现内袋体2与外袋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功能。主连接件包括主连接板(图中未示出),主连接板设置有纤维细毛面(图中未示出),副连接件包括副连接板(图中未示出),副连接板设置有供纤维细毛面粘接的带钩刺毛面(图中未示出)。具体的,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形成整体的魔术贴结构,将内袋体2放入主袋体内时,可以调整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对应,然后将主连接板的纤维细毛面与副连接板的带钩刺毛面贴合,从而实现二者可拆卸连接的功能。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