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纸机裁边装置。
背景技术:2.纸机是目前造纸行业常用的设备,包括网部、压榨部和烘干部,纸浆注入网部的成型网上,经成型后转移至压榨部进行压榨脱水,再进入烘干部进行干燥。但纸浆在网部所形成的纸张不规则,需要在压榨部对其进行裁边,以得到目标宽度;通常采用水针泵与裁边水针的配合来实现。由于压榨部挤压纸浆时会产生大量的余水,而该余水中含有较多杂质而不能被裁边水针直接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上述余水不能被重新利用,使得水针泵需要引入其他水源以输送供给给裁边水针进行裁边处理,进而增加了造纸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纸机裁边装置,以解决挤压纸时产生的余水不能被重新利用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纸机裁边装置,包括有顶部敞口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设有水针泵以及连接所述水针泵的裁边水针,还包括:
5.传送辊,若干所述传送辊转动设于所述集水箱的两侧,并形成位于所述集水箱上方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6.压水辊组,所述压水辊组包括有间隔布置的上压水辊和下压水辊,所述上压水辊和所述下压水辊转动设于所述进料口上,并形成与所述传输通道同向布置的挤压通道,所述挤压通道位于所述集水箱的正上方;
7.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固设于所述集水箱上,所述安装框架上具有若干安装部;
8.第一过滤板,若干所述第一过滤板可拆卸扣合于所述安装部上,并将所述集水箱的内部分为连通所述挤压通道的集水区以及连通所述水针泵的净化区。
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纸经进料口传输至挤压通道,然后压水辊组对其挤压,挤压出的水流入集水区,随后经过第一过滤板后到达净化区,最后水针泵将净化区的水输送给裁边水针对依次输送过来的纸进行裁边处理,裁边完成后从出料口输出。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第一,压水辊组形成的挤压通道位于集水箱的正上方,纸经压水辊组的挤压后,被挤压出来的余水落入集水区,便于集水区收集;
12.第二,第一过滤板能够将挤压出来的余水中附带的杂质过滤掉,处理后的余水进入到净化区内,并通过水针泵输送至裁边水针进行裁边处理,以得到目标宽度;经第一过滤板过滤的水能够被裁边水针重新利用,实现余水的循环,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造纸成本。
13.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布置并固设于所述集水箱上,若干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
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扣合。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具有若干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具有若干第二凸缘,当所述第一过滤板扣合于所述连接杆上时,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均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相贴合。
15.进一步,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过滤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一过滤板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16.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板为弧形结构。
17.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上插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所述集水区和所述净化区的连接处。
18.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板远离所述安装框架的一端固设有挡板,当所述第二过滤板插入所述安装框架内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框架相抵靠。
19.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过滤板相配合的清洁毛刷。
20.进一步,所述集水箱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固设有倾斜向下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低端延伸至所述集水区。
21.进一步,所述集水箱上具有排出口。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图;
24.图3为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为第一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第二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29.1、集水箱;11、集水区;12、净化区;2、裁边水针;3、传送辊;4、传输通道;5、进料口;6、出料口;7、压水辊组;71、上压水辊;72、下压水辊;73、挤压通道;8、安装框架;81、第一固定块;82、第二固定块;83、连接杆;84、安装部;9、第一过滤板;10、第一凸缘;13、第二凸缘;14、螺钉;15、第二过滤板;16、挡板;17、清洁毛刷;18、导向板;19、排出口。
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参见图1至图6,一种循环式纸机裁边装置,包括有顶部敞口的集水箱1,集水箱1上设有水针泵(未图示)以及连接水针泵的裁边水针2(上述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本装置还包括有传送辊3、压水辊组7、安装框架8和第一过滤板9;若干传送辊3转动设于集水箱1的两侧(驱动传送辊3转动的方式及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并形成位于集水箱1
上方的传输通道4,传输通道4具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经成型后的纸通过转动的传送辊3在传输通道4上移动(为了使纸顺利的从进料口5移动至出料口6,还可以在其间设置若干可转动的传送辊3,以防止在传输过程中纸发生断裂或落入集水箱1内);压水辊组7包括有间隔布置的上压水辊71和下压水辊72,上压水辊71和下压水辊72转动设于进料口5上,并形成与传输通道4同向布置的挤压通道73,挤压通道73位于集水箱1的正上方,纸经压水辊组7的挤压后,被挤压出来的余水落入集水箱1内,便于收集;安装框架8固设于集水箱1上,安装框架8上具有若干安装部84;若干第一过滤板9(第一过滤板9的数量与安装部84的数量相对应)可拆卸扣合于安装部84上,并将集水箱1的内部分为连通挤压通道73的集水区11(靠近进料口5)以及连通水针泵的净化区12(靠近出料口6),第一过滤板9能够将挤压出来的余水中附带的杂质过滤掉,处理后的余水进入到净化区12内,并通过水针泵输送至裁边水针2进行裁边处理,以得到目标宽度;经第一过滤板9过滤的水能够被裁边水针2重新利用,实现余水的循环,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造纸成本。
33.安装框架8包括有第一固定块81、第二固定块82和连接杆83,第一固定块81和第二固定块82前后相对布置并固设于集水箱1的内壁上,第一固定块81和第二固定块82均为圆环结构,若干连接杆83连接第一固定块81和第二固定块82(本实施例以四个连接杆83为例,四个连接杆83圆周阵列的布置与第一固定块81和第二固定块82之间,且位于最下方的连接杆83与集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相邻连接杆83之间形成安装部84,第一过滤板9与连接杆83可拆卸扣合,便于后期养护、更换第一过滤板9。
34.第一固定块81靠近第二固定块82的一端具有若干第一凸缘10(本实施例以四个为例),第二固定块82靠近第一固定块81的一端具有若干第二凸缘13(本实施例以四个为例),当第一过滤板9扣合于连接杆83上时,第一凸缘10、第二凸缘13均与第一过滤板9相贴合。
35.其中,第一凸缘10与第一过滤板9之间以及第二凸缘13与第一过滤板9之间均通过螺钉14固定;第一凸缘10和第二凸缘13能够增大第一过滤板9与第一固定块81、第二固定块82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过滤板9能够更稳固扣合在连接杆83上,避免因长时间的使用而导致第一过滤板9发生脱落的情况。
36.第一过滤板9为弧形结构,且在四个第一过滤板9的配合下,能够阻挡杂质进入到净化区12;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不同大小的过滤孔。
37.安装框架8上插设有第二过滤板15(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板15插设在最上方的连接杆83上),第二过滤板15位于集水区11和净化区12的连接处;第二过滤板15能够进一步对杂质进行阻挡,使得流入净化区12的水含杂质量更低,避免堵塞裁边水针2。
38.第二过滤板15远离安装框架8的一端固设有挡板16,当第二过滤板15插入安装框架8内时(即贯穿最上方的连接杆83),挡板16与安装框架8(最上方的连接杆83)相抵靠。挡板16对第二过滤板15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操作工人取放第二过滤板15。
39.安装框架8(本实施例以位于最上方的连接杆83为例)上设有若干与第二过滤板15相配合的清洁毛刷17,在取出第二过滤板15时,清洁毛刷17能够清扫依附在第二过滤板15上的杂质,并落入连接杆83围成的圆柱形区域内进行集中收纳。另外在裁边水针2裁边时,为了避免裁切下来的废料在此进入到集水箱1内,可以在集水箱1敞口处增设盖板(未图示)。
40.集水箱1靠近进料口5的一端固设有倾斜向下的导向板18,导向板18的低端延伸至
集水区11。挤压出来的余水经导向板18流入集水区11内,导向板18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也能够余水落入集水区11的高度差,从而避免余水在落入集水区11时发生四处飞溅的情况。
41.集水箱1上具有排出口19。
4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纸经进料口5传输至挤压通道73,然后压水辊组7对其挤压,挤压出的余水经导向板18流入集水区11,随后经过第一过滤板9、第二过滤板15后到达净化区12,最后水针泵将净化区12的水输送给裁边水针2对依次输送过来的纸进行裁边处理,裁边完成后从出料口6输出。
43.本实施例通过将压水辊组7设于集水箱1的正上方,且在集水箱1上增设第一过滤板9,从而使得集水箱1能够收集挤压出来的余水,并通过第一过滤板9和第二过滤板15的过滤,使得净化的后的水流入净化区12内,供裁边水针2使用,在传送辊3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将纸裁切成目标宽度,实现了余水的循环利用,降低了造纸成本。
4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