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排湿风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排湿风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湿风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排湿风网系统,属于饲料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会对湿热的颗粒饲料进行烘干和冷却作业,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湿热气体,将湿热气体通过排湿风网引入到风网后段的环保处理系统中,经环保系统处理异味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3.排湿风网一般布置在饲料生产车间内部,其热辐射的温度可达到60℃。特别是在有多条生产线的水产饲料车间内,排湿风网较多且密集,较高的辐射温度对车间正常作业环境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此部分的异味气体高温高湿,增加了后段环保系统的处理难度。
4.为了解决排湿风网对车间的辐射热,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对排湿风网进行保温处理。此方法虽然能够隔绝排湿风网的大部分辐射热,但是该高温高湿的气体对后段环保系统处理难度没有降低,甚至可能增加难度,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异味处理效果,不得不加大环保系统的投入。
5.现有技术cn209978519u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管的饲料烘干装置”,其中,具体公开:结构上由空气压缩机、过滤器、涡流管、循环风机、烘干箱体和排水收集装置连接构成,利用涡流管技术分离出冷热气流同时利用,热气流作为干燥介质对物料进行烘干,同时利用涡流管分离出的冷气流对烘干之后的湿气流进行冷凝排湿处理。使用涡流管技术,降低烘干机的生产制作成本,降低烘干机运行时的能耗,减少烘干机运行时的尾气排放,进一步达到了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环保生产的目的。cn213101529u中公开了“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其中,具体公开:包括上层车间、下层车间、抽湿组件、加热组件和排风管;抽湿组件包括抽风机和抽湿管,抽风机设于下层车间,抽湿管一端连通抽风机,另一端伸至上层车间,抽湿管处于上层车间的一端与排风管连通,排风管远离抽湿管的一端伸至上层车间的外侧;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抽湿管。该技术方案中,具有减小冷凝水回流至车间的可能,提高车间除湿质量的效果。
6.上述技术均未形成对排湿风网中湿热气体的有效处理系统,且处理效果有限等。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排湿风网系统。该风网系统特别适用于高温高湿的工况环境,能够较好的降低排湿风网对饲料生产车间的辐射热,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同时,将排湿风网中湿热气体降温后,有利于风网后段环保处理系统的异味处理效果等。
8.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基于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排湿风网系统,设置在饲料生产系统中,排湿风网系统包括带夹套的排湿风管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排湿风管一端与饲料生产系统中排湿设备
(比如:烘干机、冷却器等)排湿口连接,另一端与气体环保处理系统连接,排湿口、排湿风管与气体环保处理系统之间形成饲料生产系统中外排湿热气体处理的通路;
10.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塔,冷却塔通过冷却水进管与夹套进水口连接,夹套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管与冷却塔连接,冷却塔、冷却水进管、夹套进水口、夹套、夹套出水口及冷却水出管之间形成冷却水循环通路。
11.优选的,所述排湿风管包括多节风管,风管与风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夹套与夹套之间通过冷却水连接管连接。将排湿风管设置为由多节风管组成,便于工厂加工、运输、现场组装及检修等。
12.优选的,所述排湿风管上设置有冷凝水收集段,将冷凝水的汇集、排放。冷凝水收集段设置有检修口,便于清理该处沉集的粉尘等。
13.优选的,所述排湿风管与设备排湿口之间通过排湿口连接管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夹套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5.优选的,所述夹套进水口设置在夹套下部,夹套出水口设置在夹套上部,冷却水从下进入,从上排出,这样夹套中冷却水的充满度则会较高,能够保证较好的冷却效果;此外,冷却水的进入可以借助水泵等提供动力,而冷却水的排出,可以自流,进而能较好的保证冷却水进入的量和排出的量。
16.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进管上设置水泵,水泵电机、冷却塔电机、排湿设备的电机及温度传感器之间通过电信号联锁。当前段工序中的排湿设备启动后,水泵电机及冷却塔电机同时启动,水泵向夹套中泵送冷却水(用于冷却排湿风网中的湿热空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冷却水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值时,水泵电机加速运行,提供更多的冷却水使排湿风网夹套中的冷却水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进而保证对湿热气体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17.优选的,所述水泵电机为变频电机。
18.优选的,所述冷却塔与水泵之间设置有补水管,冷却水通过冷却塔来降温,并循环使用,当排湿风网系统中冷却水较少时,可通过外部补水管向排湿风网系统中补充冷却水,进而保证本排湿风网系统对湿热气体处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19.在本技术方案中,关于本排湿风网系统对湿热气体中异味的处理:
20.湿热气体中的异味,有极大一部分依附在湿热气体中的粉尘中,通过本排湿风网系统将湿热气体冷却后,其产生的冷凝水会将湿热气体中的部分粉尘沉降,进而达到去除部分异味的目的(即减少对外的异味排放)。另外,一般饲料厂后端的环保系统对湿热气体的异味处理,是先对气体进行喷涂、洗涤后,再进行光氧或生物吸附等方式处理,即本排湿风网系统对湿热气体中的异味进行了预处理,故能降低后端环保处理系统的压力。
21.本技术方案中涉及“一端”、“另一端”、“之间”、“中”、“下部”及“上部”等位置关系,是根据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情况而定义的,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常规用语,也是本领域术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规用语。
22.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排湿风管、冷却水循环装置等设置,使得本排湿风网系统特别适用于高温高湿的工况环境,不仅能够降低排湿风网中热辐射对作业区域的影响,同时,通过冷却水循环装置将排湿风网中湿热空气降温后,有利于风网后段环保处理系统的异味处理效果,极大的缓解了后段环保处理系统的压力。
附图说明
24.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湿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置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管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28.图中,1、排湿风管,2、冷却塔,3、冷却水进管,4、夹套进水口,5、夹套出水口,6、过冷却水出管,7、法兰,8、冷凝水收集段,9、排湿口连接管,10、温度传感器,11、夹套,12、水泵,13、补水管,14、检修口,15、冷却水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如图2、4所示:一种基于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排湿风网系统,设置在饲料生产系统中,排湿风网系统包括带夹套11的排湿风管1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排湿风管1一端与饲料生产系统中排湿设备(比如:烘干机、冷却器等)排湿口连接,另一端与气体环保处理系统连接,排湿口、排湿风管1与气体环保处理系统之间形成饲料生产系统中外排湿热气体处理的通路;
32.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塔2,冷却塔2通过冷却水进管3与夹套进水口4连接,夹套出水口5通过冷却水出管6与冷却塔2连接,冷却塔2、冷却水进管3、夹套进水口4、夹套11、夹套出水口5及冷却水出管之间形成冷却水循环通路。
33.实施例2
34.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更进一步的,
35.排湿风管1包括多节风管(如图3所示),风管与风管之间通过法兰7连接,夹套11与夹套11之间通过冷却水连接管15连接。将排湿风管1设置为由多节风管组成,便于工厂加工、运输、现场组装及检修等。
36.对于排湿风管1,其呈纵向设置;排湿风管1最低端设置有冷凝水收集段8,将冷凝水的汇集、排放,避免管道中冷凝水倒流;冷凝水收集段8设置有检修口14,便于清理该处沉集的粉尘等。冷凝水收集段8与设备排湿口之间通过排湿口连接管9连接,排湿口连接管9呈横向设置。
37.或者,排湿风管1其呈横向设置,排湿风管1上设置有冷凝水收集段8,将冷凝水的汇集、排放。冷凝水收集段8设置有检修口14,便于清理该处沉集的粉尘等。排湿风管1与设备排湿口之间通过排湿口连接管9连接。
38.实施例3
39.基于实施例1-2,本实施例更进一步的,
40.夹套1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夹套进水口4设置在夹套11下部,夹套出水口5设置在夹套11上部,冷却水从下进入,从上排出,这样夹套11中冷却水的充满度则会较高,能
够保证较好的冷却效果;此外,冷却水的进入可以借助水泵12等提供动力,而冷却水的排出,可以自流,进而能较好的保证冷却水进入的量和排出的量。
41.冷却水进管3上设置水泵12,水泵12电机、冷却塔2电机、排湿设备的电机及温度传感器10之间通过电信号联锁。当前段工序中的排湿设备启动后,水泵12电机及冷却塔2电机同时启动,水泵12向夹套11中泵送冷却水(用于冷却排湿风网中的湿热空气);当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冷却水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值时,水泵12电机加速运行,提供更多的冷却水使排湿风网夹套11中的冷却水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进而保证对湿热气体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42.其中,水泵12电机为变频电机。
43.实施例4
44.基于实施例1-3,本实施例更进一步的,
45.冷却塔与水泵12之间设置有补水管13,冷却水通过冷却塔2来降温,并循环使用,当排湿风网系统中冷却水较少时,可通过外部补水管13向排湿风网系统中补充冷却水,进而保证本排湿风网系统对湿热气体处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