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干燥是指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使得空气变干的操作,常用于工业等领域,干燥是一项高能耗的工艺过程,目前干燥装置通常采用电热、热泵、太阳能等几种热源形式,对能源的消耗量较大。
3.现有的干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通过持续对空气进行加热,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再讲高温空气排出,同时引进新风,此方式对能源的浪费率过高,且高温空气中的热量无法进行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且无法很好的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包括箱体、箱门、干燥机构、清理机构、循环机构,所述干燥机构、清理结构均位于箱体内部,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安装于箱体两侧内壁的电热板、焊接于箱体内壁的安装板、开设于安装板顶部外壁的安装槽、设置于安装槽内壁的吸水绵块、等距离开设于安装槽底部的透气孔、焊接于箱体内壁的干燥板、开设于干燥板顶部外壁两侧的干燥槽、滑动插接于干燥槽内壁的干燥网箱,干燥网箱内部填充有硅胶干燥剂,所述干燥板、安装板、电热板沿箱体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7.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进气管,且箱体靠近进气管一侧外壁顶部设置有出气管,箱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进气管、出气管、排气管均设置有控制阀。
8.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开设于干燥板底部外壁的凹槽、安装于凹槽内壁的电动伸缩杆、焊接于电动伸缩杆末端的压板、焊接于干燥板底部外壁的防护罩,防护罩与电动伸缩杆相适配,所述固定板顶部外壁开有与防护罩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箱体底部内壁滑动插接有收集槽,且收集槽与箱体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焊接于箱体远离进气管一侧外壁的回收箱、安装于回收箱内部的螺纹管、设置于回收箱顶部与底部外壁的连接管、安装于回收箱顶部的连接管外壁的抽气泵,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螺纹管连接,且连接管另外一端通入箱体内部,所述回收箱盛放有水,且回收箱远离箱体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
10.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内壁安装有湿度传感器,且箱体顶部焊接有显示器,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显示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回收箱远离箱体一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回收箱靠近温度传感器一侧外壁设置有提示灯,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提示灯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所述箱门铰接与箱体外壁,且箱门内壁设置有与箱体相适配的密封圈,箱门与回收箱均设置有观察窗。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将需要除湿干燥的空气导入箱体内部,电热板将空气进行加热,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空气加热后逐渐上升,吸水绵块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对空气进行初步干燥,接着干燥网箱将空气再次进行干燥,相比于传统装置,在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缩短空气干燥时间,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15.2、当吸水绵块长期工作后,电动伸缩杆驱动压板下降对吸水绵块进行挤压,将绵块中含有的水分挤出,收集槽将安装槽低落的水进行收集,统一处理,防止吸水绵块含水量过多影响干燥效果,防护罩对电动伸缩杆进行防护,防止水分侵蚀电动伸缩杆;
16.3、抽气泵将干燥过的空气抽入连接管,空气经螺纹管后再次通过连接管进入箱体再次干燥,连续干燥将空气中的水分尽可能去除,同时高温空气将回收箱中的水温升高,对热量进行回收,防止热量流失浪费资源;
17.4、湿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空气湿度进行监测,显示器将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进行显示,当湿度符合干燥要求后,箱体内部空气自出气管排出,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监测,当水温达到要求时,提示灯由绿变红提示工作人员换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箱体、2电热板、3安装板、4吸水棉快、5干燥板、6干燥网箱、7电动伸缩杆、8压板、9防护罩、10回收箱、11螺纹管、12连接管、13抽气泵、14湿度传感器、15显示器、16温度传感器、17提示灯、18收集槽、19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3,一种连续式真空除湿干燥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19、干燥机构、清理机构、循环机构,所述所述箱门19铰接与箱体1外壁,且箱门19内壁设置有与箱体1相适配的密封圈,箱门19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干燥机构、清理结构均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一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进气管,且箱体1靠近进气管一侧外壁顶部设置有出气管,箱体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进气管、出气管、排气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干燥机构包括电热板2、安装板3、安装槽、吸水棉快4、干燥板5、干燥槽、干燥网箱6,所述电热板2安装于箱体1两侧内壁,且安装板3焊接于箱体1内壁,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板3顶部外壁,所述吸水绵块4设置于安装槽内壁,且透气孔等距离开设于安装槽底部,所述干燥板5焊接于箱体1内壁,且干燥槽开设于干燥板5顶部外壁两侧,干燥网箱6滑动插接于干燥槽内壁,干燥网箱6内部填充有硅胶干燥剂,所述干燥板5、安装板3、电热板2沿箱体1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进气管将需要除湿干燥的
空气导入箱体1内部,电热板2将空气进行加热,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空气加热后逐渐上升,吸水绵块4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对空气进行初步干燥,接着干燥网箱6将空气再次进行干燥,相比于传统装置,在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缩短空气干燥时间,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24.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凹槽、电动伸缩杆7、压板8、防护罩9,所述凹槽开设于干燥板5底部外壁,且电动伸缩杆7安装于凹槽内壁,压板8焊接于电动伸缩杆7末端,所述防护罩9焊接于干燥板5底部外壁,且防护罩9与电动伸缩杆7相适配,所述固定板8顶部外壁开有与防护罩9相适配的卡槽,且卡槽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箱体1底部内壁滑动插接有收集槽18,且收集槽18与箱体1相适配,吸水绵块4长期工作后,电动伸缩7驱动压板8下降对吸水绵块4进行挤压,将绵块中含有的水分挤出,收集槽18将安装槽低落的水进行收集,统一处理,防止吸水绵块4含水量过多影响干燥效果,防护罩9对电动伸缩杆7进行防护,防止水分侵蚀电动伸缩杆7;
25.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回收箱10、螺纹管11、连接管12、抽气泵13,所述回收箱10焊接于箱体1远离进气管一侧外壁,且螺纹管11安装于回收箱10内部,连接管12设置于回收箱10顶部与底部外壁,所述抽气泵13安装于回收箱10顶部的连接管12外壁,且连接管12一端与螺纹管11连接,连接管12另外一端通入箱体1内部,所述回收箱10盛放有水,且回收箱10远离箱体1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抽气泵13将干燥过的空气抽入连接管12,空气经螺纹管11后再次通过连接管12进入箱体1再次干燥,连续干燥将空气中的水分尽可能去除,同时高温空气将回收箱10中的水温升高,对热量进行回收,防止热量流失浪费资源;
26.所述箱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4,且箱体1顶部焊接有显示器15,湿度传感器14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显示器15连接,所述回收箱10远离箱体1一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且回收箱10靠近温度传感器16一侧外壁设置有提示灯17,温度传感器16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提示灯17连接,湿度传感器14对箱体1内部空气湿度进行监测,显示器15将湿度传感器14监测的温度进行显示,当湿度符合干燥要求后,箱体1内部空气自出气管排出,温度传感器16对水温进行监测,当水温达到要求时,提示灯17由绿变红提示工作人员换水。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将需要除湿干燥的空气导入箱体1内部,电热板2将空气进行加热,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空气加热后逐渐上升,吸水绵块4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对空气进行初步干燥,接着干燥网箱6将空气再次进行干燥,相比于传统装置,在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缩短空气干燥时间,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当吸水绵块4长期工作后,电动伸缩7驱动压板8下降对吸水绵块4进行挤压,将绵块中含有的水分挤出,收集槽18将安装槽低落的水进行收集,统一处理,防止吸水绵块4含水量过多影响干燥效果,防护罩9对电动伸缩杆7进行防护,防止水分侵蚀电动伸缩杆7,抽气泵13将干燥过的空气抽入连接管12,空气经螺纹管11后再次通过连接管12进入箱体1再次干燥,连续干燥将空气中的水分尽可能去除,同时高温空气将回收箱10中的水温升高,对热量进行回收,防止热量流失浪费资源,湿度传感器14对箱体1内部空气湿度进行监测,显示器15将湿度传感器14监测的温度进行显示,当湿度符合干燥要求后,箱体1内部空气自出气管排出,温度传感器16对水温进行监测,当水温达到要求时,提示灯17由绿变红提示工作人员换水。
2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