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加湿器的风机的出风口往往设置于水槽外,加湿器的出雾罩对应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避让出风口的缺口,出风口排出的风经由缺口进入出雾罩。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出风口与缺口之间会存在间隙,一方面,出雾罩内的雾也容易从出风口与缺口之间的间隙漏出,导致雾化量减少;另一方面,风机鼓出的风容易从出风口与缺口之间的间隙漏出,导致出雾高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以解决现有加湿器的出雾罩内的水雾及风机鼓出的风容易从出风口与缺口之间的间隙漏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
5.加湿器壳体,其内形成有水箱、水槽及具有出雾通道的出雾管,所述水槽连通于所述水箱;
6.出雾罩,设于所述加湿器壳体内,所述出雾罩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雾化腔,所述出雾罩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水槽内,所述开口低于所述水槽内的水位线且所述雾化腔的内顶壁高于所述水槽的水位线,所述出雾罩上设有具有导雾通道的导雾管,所述导雾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雾化腔及所述出雾通道;
7.具有出风口的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加湿器壳体上且伸入所述水槽内,所述出风口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雾化腔内。
8.进一步地,所述导雾管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于所述导雾通道的缺口。
9.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罩上还设有连通于所述出雾通道及所述雾化腔的回流口。
10.进一步地,所述出雾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沿靠近所述雾化腔至远离所述雾化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11.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设有雾化部件,用于雾化所述水槽内的水;
12.所述出风口朝向远离所述雾化部件的方向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设有雾化部件,用于雾化所述水槽内的水;
14.所述加湿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雾化部件和所述风机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沿朝向所述水槽的方向延伸形成具有容置腔的延伸部,所述出雾罩部分伸入所述水槽内,所述出雾罩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容置腔内且封盖所述容置腔。
16.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罩向外延伸形成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容置腔。
17.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和顶壳,所述水槽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水箱及所述出雾管设于所述顶壳上,所述出雾罩设于所述顶壳的底部。
18.进一步地,所述顶壳包括侧壳、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侧壳的顶部,所述下盖盖合于所述侧壳的底部且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出雾管设于所述下盖上且位于所述侧壳内,所述出雾管与所述侧壳之间形成所述水箱,所述出雾罩设于所述下盖上。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出雾罩及具有出风口的风机,加湿器壳体内形成有水箱、水槽及具有出雾通道的出雾管,水槽连通于水箱,出雾罩设于加湿器壳体内,出雾罩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雾化腔,出雾罩至少部分伸入水槽内,开口低于水槽内的水位线且雾化腔的内顶壁高于水槽的水位线,出雾罩上设有具有导雾通道的导雾管,导雾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雾化腔及出雾通道,风机设于加湿器壳体上且伸入水槽内,出风口自开口伸入雾化腔内。本方案的加湿器工作时,水箱内的水部分进入到水槽内,以使水槽内的水达到水位线,由于开口低于水槽内的水位线且雾化腔的内顶壁高于水槽的水位线,位于雾化腔内的水变成水雾后散布在雾化腔内的液面与雾化腔的内顶壁之间的空间内,风机生成的气流自出风口进入雾化腔内的液面与雾化腔的内顶壁之间的空间内,以带动水雾一起流动,雾化腔内的水雾通过出雾罩上的导雾通道进入出雾通道,并最终喷射至外界环境。如此设置,由于风机的出风口自开口伸入雾化腔内,可以避免出雾罩内的水雾及风机鼓出的风漏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加湿器的雾化量和出雾高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27.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29.1、加湿器壳体;11、底壳;12、顶壳;121、侧壳;122、上盖;123、下盖;13、水箱;14、水槽;141、雾化部件;15、出雾管;151、出雾通道;152、延伸部;153、容置腔;2、出雾罩;21、雾化腔;211、开口; 22、导雾管;221、导雾通道;23、隔板;24、盖板;25、缺口;26、回流口;3、风机;3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出雾罩2及具有出风口31的风机3,加湿器壳体1内形成有水箱13、水槽14及具有出雾通道151的出雾管15,水槽14连通于水箱13,出雾罩2设于加湿器壳体1内,出雾罩2内形成有具有开口211的雾化腔 21,出雾罩2至少部分伸入水槽14内,开口211低于水槽14内的水位线 (如图2中x所示)且雾化腔21的内顶壁高于水槽14的水位线,出雾罩2 上设有具有导雾通道221的导雾管22,导雾通道22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雾化腔21及出雾通道151,风机3设于加湿器壳体1上且伸入水槽14内,出风口31自开口211伸入雾化腔21内。
34.本方案的加湿器工作时,水箱13内的水部分进入到水槽14内,以使水槽14内的水达到水位线,由于开口211低于水槽14内的水位线且雾化腔21的内顶壁高于水槽14的水位线,位于雾化腔21内的水变成水雾后散布在雾化腔21内的液面与雾化腔21的内顶壁之间的空间内,风机3生成的气流自出风口31进入雾化腔21内的液面与雾化腔21的内顶壁之间的空间内,以带动水雾一起流动,雾化腔21内的水雾通过出雾罩2上的导雾通道221进入出雾通道151,并最终喷射至外界环境。如此设置,由于风机3 的出风口31自开口211伸入雾化腔21内,可以避免出雾罩2内的水雾及风机3鼓出的风漏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加湿器的雾化量和出雾高度。
35.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壳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11和顶壳12,水槽 14及风机3设于底壳11上,水箱13及出雾管15设于顶壳12上,出雾罩 2设于顶壳12的底部。如此设置,由于水槽14设于底壳11上且水箱13设于顶壳12上,也即水箱13位于水槽14的上方,水箱13内的水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水槽14内,无需额外设置泵送装置,从而可以简化加湿器的结构以及节约使用加湿器所需的电能。另外,由于出雾管15也位于出雾罩 2的上方,从而可以便于水雾的排出。
36.进一步地,顶壳12包括侧壳121、上盖122及下盖123,上盖122盖合于侧壳121的顶部,下盖123盖合于侧壳121的底部且连接于底壳11,出雾管15设于下盖123上且位于侧壳121内,出雾管15与侧壳121之间形成水箱13,出雾罩2设于下盖123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出雾罩2设于底壳11上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37.一些实施例中,出雾管15沿朝向水槽14的方向延伸形成具有容置腔 153的延伸部152,出雾罩2部分伸入水槽14内,出雾罩2的另一部分伸入容置腔153内且封盖容置腔153。如此设置,由于出雾罩2的另一部分伸入容置腔153内且封盖容置腔153,便于水雾流动至出雾管15的出雾通道 151内。
38.可选地,出雾罩2向外延伸形成盖板24,盖板24用于封盖容置腔153。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出雾罩2形成台阶的方式封盖容置腔153,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39.一些实施例中,导雾管2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于导雾通道221的缺口25。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大导雾通道221的导雾面积,从而提高导雾通道221的导雾效果;另一方面,
可以降低导雾产生的噪音,起到消噪作用。
40.具体地,缺口25为多个,多个缺口25沿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采用多个缺口25,可以使得导雾效果及消噪效果更加。
41.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出雾通道151内的水雾会有部分冷凝成液体状的水残留在出雾通道151内,为了避免冷凝的水积聚在出雾通道151内影响出雾通道151的出雾,优选地,出雾罩2上还设有连通于出雾通道151 及雾化腔21的回流口26。如此设置,出雾通道151内的冷凝的水可以经由回流口26回流至雾化腔21,进而回流至水槽14内。
42.可选地,回流口26贯通至部分缺口25。如此设置,当出雾通道151内没有积水时,也即回流口26不用回流时,回流口26还可以用作导雾消噪的缺口25。
43.一些实施例中,水雾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缩减出雾通道151的整体长度,减少水雾的动能损失。
44.进一步地,出雾通道151的横截面的面积沿靠近雾化腔21至远离雾化腔21的方向逐渐减小。如此设置,由于出雾通道151的横截面积沿靠近雾化腔21至远离雾化腔21的方向逐渐减小,能起到聚雾加压的作用,增加水雾自出雾通道151喷出时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水雾的喷射距离,从而使得该加湿器的加湿效果更佳。
45.一些实施例中,水槽14内设有雾化部件141,用于雾化水槽14内的水。具体地,该雾化部件141为超声波雾化片,利用高频振荡使水槽14内的水产生水雾。
46.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优选地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加热或其他方式实现雾化,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47.一些实施例中,雾化部件141震荡会导致液面飞溅,为了避免雾化部件141雾化水槽14内的水时,雾化部件141震荡导致液面溅起的水珠沿出风口31飞溅进入风机3,以致风机3损坏,优选地,出风口31朝向远离雾化部件141的方向设置。如此设置,使得雾化部件141附近的水珠朝向风机3飞溅时,其飞溅方向与出风口31的朝向相同,从而可有效防止雾化部件141附近的溅起的水珠飞溅进入出风口31。
48.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隔板23,隔板23设于雾化部件141和风机3 之间。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隔绝雾化部件141和风机3,从而可进一步防止雾化部件141震荡导致液面溅起的水珠朝向出风口31飞溅。
49.其中,隔板23可以设置于水槽14上,也可以设置于雾化腔21上,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以隔板23设置于雾化腔21上为例进行示例。
5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出雾罩2及具有出风口31的风机3,加湿器壳体1内形成有水箱13、水槽14及具有出雾通道 151的出雾管15,水槽14连通于水箱13,出雾罩2设于加湿器壳体1内,出雾罩2内形成有具有开口211的雾化腔21,出雾罩2至少部分伸入水槽 14内,开口211低于水槽14内的水位线且雾化腔21的内顶壁高于水槽14 的水位线,出雾罩2上设有具有导雾通道221的导雾管22,导雾通道221 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雾化腔21及出雾通道151,风机3设于加湿器壳体1上且伸入水槽14内,出风口31自开口211伸入雾化腔21内。本方案的加湿器工作时,水箱13内的水部分进入到水槽14内,以使水槽14内的水达到水位线,由于开口211低于水槽14内的水位线且雾化腔21的内顶壁高于水槽14的水位线,位于雾化腔21内的水变成水雾后散布在雾化腔21内的液面与雾化腔21的内顶壁之间的空间内,风机3生成的气流自出风口31 进入雾化腔21内的液面与雾化腔21的内顶壁
之间的空间内,以带动水雾一起流动,雾化腔21内的水雾通过出雾罩2上的导雾通道221进入出雾通道151,并最终喷射至外界环境。如此设置,由于风机3的出风口31自开口211伸入雾化腔21内,可以避免出雾罩2内的水雾及风机3鼓出的风漏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加湿器的雾化量和出雾高度。
51.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