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均采用单系统换热,即一个回风口、一个出风口以及一个室内换热器。在单系统空调制冷时,室内的冷风循环的路径单一,且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较低,制冷效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室内风机、出风口、第一回风口以及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室内机的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室内机的壳体的下方;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并联的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换热,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换热。
6.可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挡风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
7.可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挡风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8.可选地,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地暖模式时,所述室内风机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以驱使气流从所述出风口流向所述第二回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处于第一预设位置,以减小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出风量,及/或,所述第二挡风板处于第三预设位置,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出风量。
9.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且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串联有第二电子膨胀阀,其中,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挡风板处于第四预设位置,以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
1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其中,所述换热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或制热模式;以及,
12.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挡风板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13.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挡风板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的步骤包括:
14.获取设定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
15.在所述差值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以及,
16.在所述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二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17.可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第一挡风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挡风板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的步骤包括:
18.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以及,
19.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0.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板向第三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
2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挡风板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的步骤包括:
22.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二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以及,
23.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二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4.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板向第四方向运动,以增加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
2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26.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室内风机、出风口、第一回风口以及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室内机的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室内机的壳体的下方;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并联的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换热,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换热。本发明通过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上方的第一回风口以及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下方的第二回风口进行回风,有效形成循环风场,提高室内空气流动性,并通过增加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对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二次换热,提高出风口的出风温度,通过上下回风口以及双蒸发器的结构显著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室内用户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4.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上方的第一回风口以及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下方的第二回风口进行回风,有效形成循环风场,提高室内空气流动性,并通过增加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对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二次换热,提高出风口的出风温度,通过上下回风口以及双蒸发器的结构显著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室内用户更加舒适。
37.如图1所示,图1为空调器室内机的一种挂机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室内机至少包括室内风机x、出风口w、第一回风口v以及第二回风口u,第一回风口v位于室内机的壳体上方,以对室内上方区域内的空气进行回风。第二回风口u在室内机的壳体表面的位置于第二回风口v对应,第二回风口u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下方,以对室内下方区域内的空气进行回风,而室内机的出风口w则是常规设置,例如,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为挂机时,出风口w通常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前侧或者壳体的下前侧,以向室内的中间区域吹风。通过室内机上下两侧的回风以及中部出风,室内空气可更好地流动,室内机的出风可达到更多的室内区域,形成良好的循环风场,室内机的换热效果更好。
38.综合参照图1和图3,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07,以及与第一室内换热器07并联的第二室内换热器08,即第一室内换热器0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08分别处于不同的冷媒支路中,且第一室内换热器07和第二室内换热器08可单独与室内机的回风进行换热,不会互相影响。在室内机的结构中,第一室内换热器07设置于室内风机x与第一回风口v之间,在室内风机x正常运转时,第一回风口v回风,回风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07时与第一室内换热器07进行换热,并在换热后从室内机的出风口w出风,并且第一室内换热器07还位于室内风机x与第二回风口u之间,在第二回风口u回风时,回风也会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07并与第一室内换热器07进行换热,并在换热后从室内机的出风口w出风。需要说明的是,在室内机中的风道内,第一室内换热器07同时位于室内风机x与第一回风口v之间,以及位于室内风机x与第二回风口u之间,这样,第一回风口v和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可同时与第一室内换热器07进行换热。而第二室内换热器08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回风口u之间,第二室内换热器08用于对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进行换热,这样,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可依次经过两次换热,在空调器制冷时,出风口w的出风温度可进一步降低,提高室内机的制冷效果,在空调器制热时,出风口w的出风温度可进一步升高,提高室内机的制热效果,室内用户更加舒适。
39.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处于正常的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第一回风口v和第二回风口u同时回风,第二室内换热器08对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进行换热,第一室内换热器07分别对第一回风口v和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口进行换热。
40.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现有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上,增加位于室内机壳体下方的第二回风口u,并通过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上方的第一回风口以及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下方的第二回风口进行回风,有效形成循环风场,提高室内空气流动性,并通过增加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对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进行二次换热,提高出风口的出风温度,通过上下回风口以及双蒸发器的结构显著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室内用户更加舒适。
41.可选地,如图1所示,室内机还包括第一挡风板013,第一挡风板013设置于第一回风口v,或者第一挡风板013设置于第一回风口v与第一室内换热器07之间的风道内,通过移动第一挡风板013的位置,实现调节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的目的。通过第一挡风板013调节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改变室内循环风场的空气流动程度以及空气流动方向,使得室内循环风场的效果更好,室内机的换热效果也更好。
42.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挡风板014,第二挡风板014设置于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之间,即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依次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08、第二挡风板014对应的位置、第一室内换热器07、室内风机x以及出风口w。通过移动第二挡风板014来遮挡或部分遮挡第二回风口u所在的风道,实现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的目的。当然,为了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第二挡风板014也可设置于第二回风口u处,通过移动第二挡风板014来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开口面积,以调整第二回风口u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程度。通过第二挡风板014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改变室内循环风场的空气流动程度以及空气流动方向,使得室内循环风场的效果更好,室内机的换热效果也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器处于正常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第二回风口u处于打开状态,室内机通过第一回风口v和第二回风口u同时回风。
43.可选地,第一挡风板013和第二挡风板01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滑动挡风板或旋转式挡风板,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其中,在第一挡风板013和第二挡风板014中的至少一个为滑动挡风板,可通过履带传动控制,来调节对应回风口的回风量,在第一挡风板013和第二挡风板014中的至少一个为旋转式挡风板时,可通过步进电机和电磁铁吸盘配合控制,来调节对应回风口的回风量。
44.可选地,在室内机同时包括第一挡风板013以及第二挡风板014时,可同时调节第一回风口v以及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进一步调整室内的循环风场,例如,在空调器制热时,可减小室内机上方的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并增大室内机下方的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使得室内机吹出的热风主要集中在室内的地面区域,以使用户更加舒适,其中,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可减小至零,即关闭第一回风口v,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可增大至最大,即完全开启第二回风口u。又例如,在空调器制冷时,可减小室内机下方的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并增大室内机上方的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由于室内热量主要集中在室内空间中的上层,通过对上层热空气优先进行换热,室内温度的降低更加均匀,室内机的制冷效果更好。
45.可选地,在空调器处于地暖模式时,控制室内机优先向地面区域吹热风,此时室内风机x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其中,室内风机x的转动存在两个方向,包括第一预设方向以及与第一预设方向相反的第二预设方向,在室内风机x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时,驱动气流
从出风口w流向第二回风口u和/或第一回风口v,即室内风机x反转,出风口w回风,第二回风口u和/或第一回风口v出风;在室内风机x按照第二预设方向转动时,驱动气流从第二回风口u和/或第一回风口v流向出风口w,即室内风机x正转,出风口w出风,第二回风口u和/或第一回风口v回风。
46.可选地,在空调器处于地暖模式时,第一挡风板013处于第一预设位置,以减小第一回风口v的出风量,例如,如图2所示,在第一挡风板013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回风口v的风量可以为零,即关闭第一回风口v。和/或,在空调器处于地暖模式时,第二挡风板014处于第三预设位置,以增大第二回风口u的出风量,例如,如图2所示,在第二挡风板014处于第三预设位置时,第二回风口u的出风量达到最大,即完全开启第二回风口u。此时,由于第二回风口u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下方,在空调器制热,且室内风机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时,第二回风口u会垂直向地面吹热风,热风上浮减少,更多的热风可到达地面区域,使得地面区域的热量快速增加,地面区域的温度快速上升,实现地暖的效果。
4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地暖模式时反转室内风机,以使室内机壳体下方的回风口垂直向地面吹热风,使得地面区域快速升温。
48.可选地,如图3所示,图3为空调器的一种连接关系的示意图,空调器包括压缩机01、四通阀02、室外换热器03、室外风机04、第一电子膨胀阀05、第二电子膨胀阀06、第一室内换热器07、第二室内换热器08、室内风机09以及二通阀010。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并联连接到室外换热器03,第一室内换热器07所在的冷媒支路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05,第二室内换热器08所在的冷媒支路串联有第二电子膨胀阀06,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05的开度来调节第一室内换热器07的换热程度,以及通过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06的开度来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06的换热程度,实现室内机出风口w的出风温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当然,第一电子膨胀阀05和第二电子膨胀阀06也可替换为设置于冷媒干路中的一个电子膨胀阀,即第三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0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06均串联至第三电子膨胀阀,通过控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同时调节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的换热程度,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的换热效果相同,通过室内机回风的两次换热,提高室内机的换热能力。
49.如图3所示,在空调器制冷时,四通阀02的a端导通至b端,c端导通至d端,二通阀010处于开启状态,通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05、第二电子膨胀阀06分配冷媒流量,此时第一回风口v和第二回风口u同时回风,且由第二回风口u回风可实现冷风循环,达到舒适的体验效果。在空调器制热时,四通阀02的a端导通至c端,b端导通至d端,二通阀010处于开启状态,通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05、第二电子膨胀阀06分配冷媒流量,此时第一回风口v和第二回风口u同时回风,且由第二回风口u回风可实现冷风循环,达到舒适的体验效果。
50.可选地,第二室内换热器08与室内风机x的回风方向错开设置,即在室内风机x正常运转时,从第一回风口v进入的室内空气,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07进行换热,再从出风口w出风,在此过程中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不会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08进行换热,或者说,第二室内换热器08未处于连通第一回风口v与出风口w的风道中。
51.可选地,在二室内换热器08与室内风机x的回风方向错开设置,且第一室内换热器07所在的冷媒支路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05,第二室内换热器08所在的冷媒支路串联有第二电子膨胀阀06时,若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此时,第一电子膨胀阀05处于关闭状态,以使
部分冷媒保留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中,避免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中的冷媒参与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由于空调器室内机结霜通常是在冬季制热时发生的,因此,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05后,保留在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中的冷媒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即第一室内换热器07具有较高的余热。如图1所示,在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二挡风板014处于第四预设位置,以将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调整为零,即第二回风口u处于关闭状态。由于空调器处于除霜模式时室内机制冷,此时,第二电子膨胀阀06处于开启状态,以使空调器制冷时冷媒可通过与第二电子膨胀阀06串联的第二室内换热器08进行换热。通过设置并联的两个室内换热器,在需要除霜时,使室内制冷时的冷媒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而不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并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中冷媒的余热来向室内吹热风,避免用户感受到较大的冷热差异。
52.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53.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为空调器。
54.如图4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4。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1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4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5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56.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4中可以包括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器的控制程序。
57.在图4所示的终端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58.在所述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其中,所述换热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或制热模式;以及,
59.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挡风板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60.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61.获取设定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
62.在所述差值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以及,
63.在所述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二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64.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65.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以及,
66.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板向第三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
67.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68.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二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以及,
69.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板向第四方向运动,以增加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
70.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步骤s10,在所述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其中,所述换热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或制热模式;
72.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时,定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其中,换热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或制热模式。
73.可选地,换热模式还可包括地暖模式。在检测到满足地暖模式的开启条件时,控制空调器制热,并通过调节第一挡风板013调节第一回风口v的风量,例如,如图2所示,可使第一回风口v的风量为零,即关闭第一回风口v。在控制空调器制热后,控制室内风机x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其中,室内风机x的转动存在两个方向,包括第一预设方向以及与第一预设方向相反的第二预设方向,在室内风机x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时,驱动气流从出风口w流向第二回风口u,即室内风机x反转,出风口w回风,第二回风口u出风;在室内风机x按照第二预设方向转动时,驱动气流从第二回风口u流向出风口w,即室内风机x正转,出风口w出风,第二回风口u回风。由于第二回风口u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下方,在空调器制热,且室内风机按照第一预设方向转动时,第二回风口u会垂直向地面吹热风,热风上浮减少,更多的热风可到达地面区域,使得地面区域的热量快速增加,地面区域的温度快速上升,实现地暖的效果。此时,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以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出风量,调节空调器处于地暖模式下的地暖效果,以满足用户需求。通过在地暖模式时反转室内风机,以使室内机壳体下方的回风口垂直向地面吹热风,使得地面区域快速升温。
74.可选地,换热模式还可包括除霜模式。在检测到所述空调器满足除霜条件时,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05,以使部分冷媒保留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中,避免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中的冷媒参与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由于空调器室内机结霜通常是在冬季制热时发生的,因此,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05后保留在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中的冷媒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即第一室内换热器07具有较高的余热。再控制空调器制冷,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06调节至预设开度,预设开度大于零,以使空调器制冷时冷媒可通过与第二电子膨胀阀06串联的第二室内换热器08进行换热。在检测到空调器满足除霜条件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以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例如,在室内环境温度小于预设值时,通过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减小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以减少第二室内换热器08在吸热制冷时对室内整体温度的影响,例如,如图1所示,可将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调整为零,而在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通过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增大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以避免第二室内换热器08所在的空间内温度过低造成的空调器损坏,例如,可将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调整为最大回风量的10%。通过设置并联的两个室内换热器,在需要除霜时,使室内制冷时的冷媒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而不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并通过第一室
内换热器中冷媒的余热来向室内吹热风,避免用户感受到较大的冷热差异。
75.步骤s20,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挡风板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76.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到室内环境温度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二挡风板014的位置,以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具体地,可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获取温度区间对应的位置信息,并将第二挡风板014移动至该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使得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为位置信息对应的回风量,其中,由于第二挡风板014的移动通常是由驱动装置来实现的,因此,位置信息可以是驱动装置的驱动时长、驱动距离等信息。例如,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检测到的室内环境温度低于26℃,则表明室内的制冷需求较低,因此,可减小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其中,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可减小至零,即第二回风口u关闭。又例如,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检测到的室内环境温度高于20℃,则表明室内的制热需求较低,因此,可减小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其中,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可减小至零,即第二回风口u关闭。在第二回风口u关闭时,不需要第二室内换热器08进行换热,因此可同步关闭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串联的第二电子膨胀阀06。而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检测到的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26℃,则表明室内的制冷需求较高,此时,可增大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实现室内机的快速制冷。
77.可选地,在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时,还可获取设定温度,设定温度为用户提前设定的温度。获取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在差值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表明室内的制冷或制热需求较高,因此,可对应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控制第二挡风板014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例如,将第二挡风板014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以使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达到最大回风量,提高室内机的换热效果;而在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时,表明室内的制冷或制热需求较低,因此,可对应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控制第二挡风板014向第二方向运动,以减小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例如,将第二挡风板014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以关闭第二回风口u。
78.可选地,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后,若接收到关闭空调器的指令,则控制第二挡风板014移动至预设位置,在第二挡风板014处于预设位置时,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为零,即关闭第二回风口u。此外,在接收到关闭空调器的指令时,还可关闭第一回风口v,以避免从第二回风口u和第一回风口v落入灰尘到室内机内部。
79.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应调节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有效形成循环风场,并调整室内空气的流动程度以及室内机的换热效果,提高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80.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81.步骤s30,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82.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05和第二电子膨胀阀06。具体地,获取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计算第二开度值。例如,第二开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83.p2=t1+0.7t4+f+50,85≤p2≤350
84.其中,p2为第二开度值,t1为室内环境温度,t4为室外环境温度,f为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频率。
85.在获取到第二开度值后,将第二电子膨胀阀06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以调整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08的冷媒流量以及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室内用户更加舒适,其中,第二室内换热器08与第一室内换热器07并联,并且第二室内换热器08位于第二挡风板014与第二回风口u之间。
86.获取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计算第一开度值,例如,第一开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87.p1=3t1+2t4+3f+50,85≤p1≤350
88.其中,p1为第一开度值,t1为室内环境温度,t4为室外环境温度,f为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频率。
89.在获取到第一开度值,将第一室内换热器07所在的冷媒支路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05的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从而调节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07的冷媒流量。
90.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环境温度和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05和第二电子膨胀阀06,综合调整室内机的整体换热能力,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更好。
91.可选地,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第二挡风板014所在的位置后,检测第二挡风板014是否处于预设位置。在第二挡风板014处于预设位置时,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为零,即第二回风口u关闭。在第二挡风板014未处于预设位置时,获取空调器的压缩机频率,并根据空调器的压缩机频率和室内环境温度获取第二开度值,根据所述第二开度值控制空调器的第二电子膨胀阀06,以调节经过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量,具体地,若检测到第二挡风板014处于预设位置,即第二回风口u关闭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06关闭,以停止第二电子膨胀阀06串联的第二室内换热器08进行冷媒循环,不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08进行换热。若检测到第二挡风板014未处于预设位置,即第二回风口u开启时,执行获取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环境温度以及空调器的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计算第二开度值,根据第二开度值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06的步骤。
92.可选地,第二电子膨胀阀06串联于第二室内换热器08所在的冷媒支路,且第一电子膨胀阀05串联于第一室内换热器07所在的冷媒支路时,若检测到第二挡风板014未处于预设位置,即第二回风口u开启后,执行获取第一开度值,并根据第一开度值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05的步骤。
93.通过检测第二回风口u是否关闭,并在第二回风口未关闭时,根据空调器的运行频率和环境温度调节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08的冷媒流量,以调节室内机的换热能力,使得室内机的换热能力与环境匹配,室内用户更加舒适。
94.可选地,第一电子膨胀阀05和第二电子膨胀阀06也可替换为设置于冷媒干路中的一个电子膨胀阀,即第三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05和第二室内换热器06均串联至第三电子膨胀阀,通过控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同时调节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的换热程度,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07与第二室内换热器08的换热效果相同,通过室内机回风的两次换热,提高室内机的换热能力。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也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来调整,例如,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第一开度值和/或第二开度值,并根据第一开
度值和/或第二开度值来调整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95.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图5至图6任一实施例所示的基础上,步骤s20包括:
96.步骤s2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且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向第一方向运动,以增大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97.步骤s21之后,还包括:
98.步骤s41,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板向第三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
99.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器的换热模式和室内环境温度综合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具体地,若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且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表明当前的室内制热需求较高,因此,可控制第二挡风板014向第一方向移动,以增大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例如,可将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调节至最大回风量。由于第二回风口u设置于室内机壳体下方,因此可加速室内的地面区域的空气流动,优先对室内地面区域进行换热,处于地面区域的室内用户感觉更加舒适。可选地,在增大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后,还可控制第一挡风板013向第三方向运动,以减小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例如,可关闭第一回风口v,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为零,使得冷风更少地室内上部区域的第一回风口v流动,室内机的换热集中在室内地面区域,处于地面区域的室内用户感觉更加舒适。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不做具体限定。
100.可选地,若检测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且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表明当前的室内制冷需求较高,因此,可控制第二挡风板014向第二方向移动,以减小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例如,可关闭第二回风口u,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为零。由于第二回风口u设置于室内机壳体下方,第一回风口v设置于室内机壳体上方,因此可加速室内上层区域的空气流动,优先对室内上层区域进行换热,而室内的热空气会逐渐上浮到室内上层区域,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均匀制冷。可选地,在减小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后,还可控制第一挡风板013向第四方向运动,以增加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例如,可将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调整为最大回风量,使得出风口w的出风量也增加,提高室内机对于室内上层区域的换热效果。其中,第二方向和第四方向不做具体限定。
101.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空调器的换热模式和室内环境温度综合调节第二回风口u的回风量以及第一回风口v的回风量,实现更好的空调器换热效果。
102.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04.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105.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
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0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