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控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


背景技术:

2.大滞后串级控温技术一般使用到大型反应釜和压板模具系统中,技术特点主要解决工业系统中大量吸热/放热的工序,客户所用的材料、模具、设备的传热时间的不确定性, 从而导致仪表pid的滞后问题,直接影响温控机组输出判断,导致控温的精准性难以保证。
3.在目前的市场中,大部分的做法是使用串级温控仪表,采集客户模具内的温度作为第一级的控温点,采集模温机组的出口介质温度作为第二控温点,将第一级控温的输出值作为第二级控温的设定值/目标值,使得两处的控温点有着串联的形式,第一级的输出对第二级的控温点起着制约/引导作用,但是这种串级控温的形式在控温的精度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模具的吸热/放热频繁的工况下,如果第一级的输出不对第二级的控温加以限制,就会在机组循环介质的余热下,使得模具的实际温度过冲明显,如果这时在没有冷却的反向输出参与的话,只能依靠自然散热来降温至目标温度,这无疑会浪费非常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两端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均与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两端分别与锅炉回流口、客户端连接,所述换热器下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六管道与第七管道,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远离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均与第八管道连接,所述第八管道两端分别与锅炉油入口、所述客户端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还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截止阀、第一球阀与排油口。
7.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截止阀与第一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
8.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三截止阀、入口感温线、第四截止阀与第一过滤器。
9.优选的,所述第七管道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五截止阀与第二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
10.优选的,所述第八管道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六截止阀、第二过滤器、第二球阀与排油口、第七截止阀、热油循环泵、第八截止阀、压力表、出口感温线与第九截止阀。
11.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过滤器。
12.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上还预设有感温线接口。
13.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改良了传统串级控温的输出过大弊端,通过精确把控二级控温点的输入设定,实现更高的控温精度以及更快的控温速率,比例阀的分节点限幅控制技术,由于工序所需,冷却无法参与循环,只能在升温阶段、保温阶段、降温阶段等实施限幅控制,减少模温机组出口热量补给,更进一步的防止温度过冲,可适用多种工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换热器,2-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客户端,5-锅炉回流口,6-第三截止阀,7-第六管道,8-第七管道,9-第八管道,10-第二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11-锅炉油入口,12-第六截止阀,13-第二过滤器,14-第二球阀与排油口,15-第五截止阀,16-第七截止阀,17-热油循环泵,18-第八截止阀,19-第五管道,20-第四管道,21-第二过滤器,22-第二截止阀,23-第一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24-入口感温线,25-第四截止阀,26-第一过滤器,27-出口感温线,28-压力表,29-第九截止阀,30-第一截止阀,31-第一球阀与排油口,32-第三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17.如图1所示,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两端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管道2与第二管道3,第一管道2与第二管道3均与第三管道32连接,第三管道32两端分别与锅炉回流口5、客户端4连接,换热器1下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四管道20与第五管道19,第三管道32上还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六管道7与第七管道8,第六管道7与第七管道8远离第三管道32的另一端均与第八管道9连接,第八管道9两端分别与锅炉油入口11、客户端4连接。
18.优选的,第一管道2上还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截止阀30、第一球阀与排油口31。
19.优选的,第二管道3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截止阀22与第一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23。
20.优选的,第三管道32上还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三截止阀6、入口感温线24、第四截止阀25与第一过滤器26。
21.优选的,第七管道8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五截止阀15与第二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10。
22.优选的,第八管道9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六截止阀12、第二过滤器13、第二球阀与排油口14、第七截止阀16、热油循环泵17、第八截止阀18、压力表28、出口感温线27与第九截止阀29。
23.优选的,第四管道20上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过滤器21。
24.优选的,第四管道20与第五管道19上还预设有感温线接口。
25.主要包含框架组件、气动三通比例阀、电磁阀、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安全泄压装置、循环泵、螺旋换热器、管路、阀门、压力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控制电路。
26.串级控温改良技术,改良了传统串级控温的输出过大弊端,通过精确把控二级控温点的输入设定,因此能够实现更高的控温精度以及更快的控温速率。
27.比例阀的分节点限幅控制技术,由于工序所需,冷却无法参与循环,只能在升温阶段、保温阶段、降温阶段等实施限幅控制,减少模温机组出口热量补给,更进一步的防止温度过冲。
28.斜率控温技术;斜率控温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升温速率以及升温时间,可以适用多种工况。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发明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包括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两端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管道(2)与第二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2)与第二管道(3)均与第三管道(32)连接,所述第三管道(32)两端分别与锅炉回流口(5)、客户端(4)连接,所述换热器(1)下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四管道(20)与第五管道(19),所述第三管道(32)上还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六管道(7)与第七管道(8),所述第六管道(7)与所述第七管道(8)远离所述第三管道(32)的另一端均与第八管道(9)连接,所述第八管道(9)两端分别与锅炉油入口(11)、所述客户端(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上还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截止阀(30)、第一球阀与排油口(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3)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截止阀(22)与第一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32)上还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三截止阀(6)、入口感温线(24)、第四截止阀(25)与第一过滤器(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管道(8)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五截止阀(15)与第二气动三通比例调节阀(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管道(9)上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第六截止阀(12)、第二过滤器(13)、第二球阀与排油口(14)、第七截止阀(16)、热油循环泵(17)、第八截止阀(18)、压力表(28)、出口感温线(27)与第九截止阀(2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20)上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过滤器(2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20)与所述第五管道(19)上还预设有感温线接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滞后系统的精确控温串级控温系统,包括框架组件、多个气动三通比例阀、电磁阀、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安全泄压装置、循环泵、螺旋换热器、管路、阀门、压力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与控制电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改良了传统串级控温的输出过大弊端,通过精确把控二级控温点的输入设定,实现更高的控温精度以及更快的控温速率,比例阀的分节点限幅控制技术,由于工序所需,冷却无法参与循环,只能在升温阶段、保温阶段、降温阶段等实施限幅控制,减少模温机组出口热量补给,更进一步的防止温度过冲,可适用多种工况。可适用多种工况。可适用多种工况。


技术研发人员:江再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德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