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冷凝换热器及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2.冷凝换热器因其较高的换热效率,在各个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结构及设置于壳体结构内的盘管等换热器件。传统的冷凝换热器,壳体结构的内部容易发生结垢堵塞,从而导致换热环境恶化,为了保证换热效率,需要不定时的拆开壳体结构对其内部进行清洗维护,维护难度较大,提高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其能够降低维护难度,降低维护成本。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冷凝换热器,其能够降低维护难度,降低维护成本。
5.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6.一种壳体结构,包括下壳体及封堵件,所述下壳体设有冷凝水排出口及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错位设置的排污口,所述封堵件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排污口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结构,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利用冷凝水排出口能够将壳体结构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及时的排出。同时,可利用封堵件将排污口定期或不定期打开,从而能够辅助对集聚的冷凝水进行排出以进行清污维护,不需拆开壳体结构,降低了维护难度,降低了维护成本,也提高了清污效率。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排污口内,且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与所述封堵件密封配合。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内壁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及所述排污口均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的侧部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下壳体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对应设置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翻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能够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连通形成密封腔,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螺纹件,所述螺纹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及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或,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卡钩,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卡扣,所述卡钩能够与
所述卡扣卡接配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密封件的第一定位部,和/或所述排烟口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排烟转接头的第二定位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还设有与所述排烟口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
16.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17.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换热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利用冷凝水排出口能够将壳体结构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及时的排出。同时,可利用封堵件将排污口定期或不定期打开,从而能够辅助对集聚的冷凝水进行排出以进行清污维护,不需拆开壳体结构,降低了维护难度,降低了维护成本,也提高了清污效率。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所述壳体结构的下壳体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所述壳体结构的下壳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的所述壳体结构的上壳体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1的所述壳体结构的上壳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00、下壳体;110、第二连接部;111、第二螺纹孔;120、第二翻边;121、第二安装槽;130、冷凝水排出口;140、排污口;150、封堵件;160、第一密封件;170、集水槽;180、第一连接凸耳;190、第四安装槽;200、上壳体;210、第一连接部;211、第一螺纹孔;220、第一翻边;221、第一安装槽;230、排烟口;231、第一定位部;232、第二定位部;240、安装口;250、第二连接凸耳;260、第三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及图2,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能够应用于冷凝换热器中。具体地,壳体结构包括下壳体100及封堵件150,下壳体100设有冷凝水排出口130及与冷凝水排出口130错位设置的排污口140,封堵件150用于打开或封闭排污口140。
34.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利用冷凝水排出口130能够将壳体结构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及时的排出。传统的冷凝换热器中,为了保证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常将盘管的管间间隙设置的较小,从而导致管间易结垢而造成堵塞,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利用封堵件150将排污口140定期或不定期打开,从而能够辅助对集聚的冷凝水进行排出以进行清污维护,不需拆开壳体结构,降低了维护难度,降低了维护成本,也提高了清污效率。
35.其中,可以在排污口140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封堵件150可以是螺钉、螺栓等元件,利用螺钉、螺栓等元件与内螺纹的配合实现排污口140的封堵,需要进行排污时,只需将螺钉、螺栓等元件从排污口140内旋出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封堵件150也可以是封堵柱塞等能够实现封堵与打开的元件。
36.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壳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60,第一密封件160设置于排污口140内,且第一密封件160能够与封堵件150密封配合。如此,利用第一密封件160能够进一步保证封堵件150对排污口140的封堵效果,避免排污口140处发生滴漏。其中,第一密封件160可以是套设在封堵件150上的密封圈或密封垫。
37.可选地,请参考图1,下壳体100的内壁设有集水槽170,集水槽170与冷凝水排出口
130及排污口140均连通。如此,利用集水槽170对安装腔内的冷凝水进行收集与导向,使得冷凝水能够更加顺畅的通过冷凝水排出口130和排污口140排出,避免冷凝水集聚。其中,集水槽170可以从下壳体100的下端延伸至上端,能够对各个部位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将冷凝水汇集至冷凝水排出口130和排污口140。
38.此外,请参考图3及图4,壳体结构还包括上壳体200。请参考图1至图4上壳体200设有第一连接部210,下壳体100设有第二连接部110,且第一连接部210用于与第二连接部110可拆卸连接。如此,进行装配时,将上壳体200的第一连接部210与下壳体100的第二连接部11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围设成安装腔(未图示),即可将管盘等换热器件封装在安装腔内。后续需要对冷凝换热器进行深度维修、维护或更换内部的零部件时,只需将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110进行拆卸分离,从而能够进行深度维修、维护或内部零部件的更换,不会对原来的零件造成破坏,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利用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冷凝换热器拆装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维修效率。
39.其中,上壳体200和下壳体100均可以采用铝、不锈钢或其他现有的耐高温材料。上壳体200和下壳体100的外部轮廓均可以呈弧形,只需满足使得上壳体200和下壳体100能够围设成中空并且周向封闭的腔体结构即可。周向可以是指圆周方向。安装腔的内壁还可以设置用于安装固定管盘的安装凸缘等安装结构。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及图4,上壳体200的侧部(左侧和右侧)设有第一翻边220,第一翻边220设有第一连接部210。请参考图1及图2,下壳体100的侧部(左侧和右侧)设有与第一翻边220对应设置的第二翻边120,第二翻边120设有第二连接部110。如此,装配时,将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相互靠拢,使得上壳体200的第一翻边220与下壳体100的第二翻边120相互靠拢至贴合,再将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11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完成装配连接。后续需要对冷凝换热器进行深度维修、维护或更换内部的零部件时,只需将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110进行拆卸分离,即可将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进行分离而露出内部零部件。利用第一翻边220与第二翻边120的相互贴合,保证上壳体200和下壳体100装配连接的密封性,使得安装腔的周向与外界实现良好的隔离。并且,第一翻边220可以朝向上壳体200的外侧延伸,第二翻边120可以朝向下壳体100的外侧延伸,也便于将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110进行连接,不会产生安装干涉,提高了装配效率。其中,上壳体200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均可以设置第一翻边220,下壳体100的两个相对的侧部也可以对应设置第二翻边120,保证壳体结构周向的密封性。
41.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第一翻边220设有第一安装槽221。请参考图1,第二翻边120设有第二安装槽121。第一安装槽221能够与第二安装槽121对应连通形成密封腔(未图示)。壳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未图示),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密封腔内。如此,将第二密封件放置于第一安装槽221或第二安装槽121内,再将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进行装配连接,使得第一安装槽221与第二安装槽121对应连通形成密封腔,从而利用第二密封件使得壳体结构的周向密封的更加严实,避免烟气泄漏。其中,第二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或密封垫的形式。
42.其中,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螺接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只需便于拆装即可。
4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及图4,第一连接部210设有第一螺纹孔211。请参考图
1及图2,第二连接部110设有第二螺纹孔111。壳体结构还包括螺纹件(未图示)。螺纹件能够与第一螺纹孔211及第二螺纹孔111螺纹配合。如此,需要进行装配时,只需使得第一螺纹孔211对准第二螺纹孔111,在将螺纹件旋进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二螺纹孔111内,即可实现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的装配连接,简单、方便;后续需要进行拆卸时,只需将螺纹件从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二螺纹孔111内旋出即可,拆卸方便。其中,螺纹件可以是螺栓、螺钉等元件。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二螺纹孔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灵活的设计或调整。
4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设有卡钩,第二连接部110设有卡扣,卡钩能够与卡扣卡接配合。如此,需要进行装配时,只需使得卡钩与卡扣卡紧,即可实现上壳体200与下壳体100的装配连接,简单、方便;后续需要进行拆卸时,只需解除卡钩与卡扣的卡接配合,拆卸方便。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上壳体200设有排烟口230,并且,排烟口230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密封件的第一定位部231。如此,利用第一定位部231使得密封圈等密封件准确、可靠的安装在排烟口230内,再利用密封件与排烟转接头的密封配合,从而保证排烟口230处的密封性能,避免发生泄漏。其中,第一定位部231可以是定位卡槽、定位凹槽或其他能够为密封圈等密封件进行定位与安装的结构;第一定位部231可以沿排烟口230的周向布置。
46.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200设有排烟口230,并且,排烟口230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排烟转接头的第二定位部232。如此,利用第二定位部232使得排烟转接头准确、可靠的安装在排烟口230内,再利用密封件与排烟转接头的密封配合,从而保证排烟口230处的密封性能,避免发生泄漏。其中,第二定位部232可以是定位卡槽、定位凹槽或其他能够为排烟转接头进行定位与安装的结构;第二定位部232可以沿排烟口230的周向布置。
47.其中,可以通过选用不同型号或规格的密封圈等密封件,从而使得排烟口230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排烟转接头的安装需要,通用性强。
48.可选地,请参考图3及图4,上壳体200还设有与排烟口230连通的安装口240,壳体结构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未图示),温度检测元件采取插接、卡接等方式设置于安装口240内。如此,利用温度检测元件能够对排烟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能够获取安装腔内的燃烧换热工况的相关信息,进而能够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燃烧换热效率。其中,温度检测元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测温探头或其他现有的能够对温度进行检测的元件。
49.其中,还可以在上壳体200的端部(上端或下端)设置相应与冷凝换热器的盖体相连接的结构,例如,可以在上壳体200的端部设置第二连接凸耳250,在第二连接凸耳250上设置螺纹孔,采用螺接的方式实现上壳体200与盖体的连接配合。请参考图3及图4,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上壳体200的端部设置用于供密封圈等密封元件安装的第三安装槽260,利用密封圈等密封元件保证盖体与上壳体200装配的密封性。
50.其中,还可以在下壳体100的端部(上端或下端)设置相应与冷凝换热器的盖体相连接的结构,例如,可以在下壳体100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凸耳180,在第一连接凸耳180上设置螺纹孔,采用螺接的方式实现上壳体与盖体的连接配合。请参考图1及图2,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下壳体100的端部设置用于供密封圈等密封元件安装的第四安装槽190,利用密封圈等密封元件保证盖体与下壳体100装配的密封性。还可以在下壳体100的外壁上设置安装架、安装脚等结构,便于将整个壳体结构与外界实现安装固定。当然,还可以在下壳体100上
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盘管的两端连通,用于供水流通。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
52.上述的冷凝换热器,利用冷凝水排出口130能够将壳体结构的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及时的排出。传统的冷凝换热器中,为了保证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常将盘管的管间间隙设置的较小,从而导致管间易结垢而造成堵塞,上述实施例的冷凝换热器采用的壳体结构,可利用封堵件150将排污口140定期或不定期打开,从而能够辅助对集聚的冷凝水进行排出以进行清污维护,不需拆开壳体结构,降低了维护难度,降低了维护成本,也提高了清污效率。
5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