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露天矿边帮压煤开采硐室布置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边帮压煤开采回收方式中煤柱量较大,边帮压覆资源的回收率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硐室布置参数,步骤2计算煤柱留设宽度,步骤3,确定边帮采煤机钻进角度,步骤4,参数验证;步骤5,硐室开采充填:先进行边帮压煤硐室第一阶段开采,当同一方向硐室全部开采完成后进行硐室充填作业,待充填体全部终凝,以与原硐室钻进角度的补角为钻进角度进行第二阶段开采,新硐室与原有硐室形成“十字交叉”形态,最后进行硐室采空区充填。
其明显增加硐室有效开采总深,极大的提高了边帮资源回收率,并降低压覆煤层自燃发火和岩体滑坡等安全隐患。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210412.3
申请日
2020-03-24
公开日
2021-03-30
公开号
CN111396055B
主分类号
/EE/E21/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曾祥玉 王忠鑫 马培忠

申请人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2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露天矿边帮压煤开采硐室布置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边帮压煤开采回收方式中煤柱量较大,边帮压覆资源的回收率较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硐室布置参数,步骤2计算煤柱留设宽度,步骤3,确定边帮采煤机钻进角度,步骤4,参数验证;步骤5,硐室开采充填:先进行边帮压煤硐室第一阶段开采,当同一方向硐室全部开采完成后进行硐室充填作业,待充填体全部终凝,以与原硐室钻进角度的补角为钻进角度进行第二阶段开采,新硐室与原有硐室形成“十字交叉”形态,最后进行硐室采空区充填。
其明显增加硐室有效开采总深,极大的提高了边帮资源回收率,并降低压覆煤层自燃发火和岩体滑坡等安全隐患。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