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静叶通道端壁冷却效率的槽缝冷却结构,该槽缝冷却结构槽缝出口的槽缝冷却结构上游边界和槽缝冷却结构下游边界为相位相反、周期和振幅相同的余弦函数形状,且槽缝冷却结构上游边界和槽缝冷却结构下游边界余弦函数的周期与静叶栅节距相等。
实际燃气涡轮工作时,本发明槽缝冷却结构的出口面积沿节距方向按一定规律连续变化,因此从压气机引入的冷却射流进入射流槽时被重新分配以克服由于外部流场压力变化引起的冷却射流在槽缝出口处的分布不均匀。
采用该发明的槽缝冷却结构使冷却射流在槽缝出口处分布更加均匀,扩大了冷却射流在下游端壁的覆盖面积,因此槽缝冷却射流能够紧贴端壁对下游静叶通道端壁进行充分的冷却保护。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810373908.5
申请日
2018-04-24
公开日
2018-10-12
公开号
CN108644018A
主分类号
/F/F02/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李军 杜昆 李志刚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人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静叶通道端壁冷却效率的槽缝冷却结构,该槽缝冷却结构槽缝出口的槽缝冷却结构上游边界和槽缝冷却结构下游边界为相位相反、周期和振幅相同的余弦函数形状,且槽缝冷却结构上游边界和槽缝冷却结构下游边界余弦函数的周期与静叶栅节距相等。
实际燃气涡轮工作时,本发明槽缝冷却结构的出口面积沿节距方向按一定规律连续变化,因此从压气机引入的冷却射流进入射流槽时被重新分配以克服由于外部流场压力变化引起的冷却射流在槽缝出口处的分布不均匀。
采用该发明的槽缝冷却结构使冷却射流在槽缝出口处分布更加均匀,扩大了冷却射流在下游端壁的覆盖面积,因此槽缝冷却射流能够紧贴端壁对下游静叶通道端壁进行充分的冷却保护。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