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发动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水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水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与船舶发动机连通,采用船舶发动机部分冷却水和高温烟气作为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工质和热源,采用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换热器出口烟气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源,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利用船舶发动机余热进行发电,而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利用船舶发动机余热进行制冷。
通过多种热力系统耦合实现对船舶发动机烟气和冷却水的余热进行梯级利用。
不但能够深度回收船舶发动机的余热,又可以实现冷电联产,满足船舶生活需求。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811643100.0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日
2021-01-19
公开号
CN109736963B
主分类号
/F/F02/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刘向阳 何茂刚 阮孟光 张颖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人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发动机的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水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和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水蒸汽朗肯循环子系统与船舶发动机连通,采用船舶发动机部分冷却水和高温烟气作为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工质和热源,采用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换热器出口烟气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源,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利用船舶发动机余热进行发电,而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利用船舶发动机余热进行制冷。
通过多种热力系统耦合实现对船舶发动机烟气和冷却水的余热进行梯级利用。
不但能够深度回收船舶发动机的余热,又可以实现冷电联产,满足船舶生活需求。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