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供液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供液流量压力检测监控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物上发生火灾时扑灭难度较大,这对消防的要求也较高,常需要消防设备上配备远程供液装置将水抽到火灾现场来对火源进行浇灭,消防设备的远程供液装置提高了现代消防设备的灭火能力,同样也提高了其适应于不同火灾的能力。我国的消防设备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国内大功率、远距离、大流量供水车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市场先后出现了200l/s、400l/s及到更大流量的远程供液消防车,这对于扑灭大型火灾起到了相当大的贡献。
3.目前,远程供液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设置流量压力检测系统装置,这样会导致无法在使用时对水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就无法对灭火水流的冲击力和喷射距离进行精准的控制,会影响灭火的效率。
4.因此,发明一种远程供液流量压力检测监控系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供液流量压力检测监控系统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对供液管内部水流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可以控制水泵的抽取功率,进而控制供液管内部水流的冲击力和喷射距离,使得水流可以精准的喷射到火源处,可以提高灭火的效率,且防护管对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防护可以减少其受到外部的影响,使得监测结果更准确,进而使得控制更精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供液流量压力检测监控系统装置,包括水泵、供液管和监控管,所述供液管固定设在水泵的出液端,所述监控管固定设在供液管外端,所述监控管一端与供液管内部相连通,所述监控管另一端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内部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后端固定设有传递杆,所述传递杆一端延伸入监控管内部,所述传递杆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受力板,所述活动受力板外端与监控管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动受力板后端固定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后端延伸入供液管内部,所述水泵、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均与控制计算机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监控管和封堵盖外端设有防护管,所述封堵盖外端与防护管内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监控管另一端固定设有定位卡块,所述封堵盖一端内壁上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块设在定位卡槽内部。
8.优选的,所述定位卡块一端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定位卡槽内部。
9.优选的,所述防护管外端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监控管外端两侧开设有限位
槽,所述限位槽设在连通孔内侧且与连通孔内部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防护管两侧均设有活动限位杆,所述活动限位杆一端穿过连通孔内部并延伸入限位槽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活动限位杆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在防护管外侧。
12.优选的,所述活动限位杆外端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防护管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另一端与连接块内侧固定连接。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流量传感器对经过供液管内部水的流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会传输到控制计算机上,供液管内部水流产生的压力会作用在活动受力板上,活动受力板将压力传递给传递杆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测出后会将数据传递给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会对水泵发出指令,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对供液管内部水流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可以控制水泵的抽取功率,进而控制供液管内部水流的冲击力和喷射距离,使得水流可以精准的喷射到火源处,可以提高灭火的效率,且防护管对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防护可以减少其受到外部的影响,使得监测结果更准确,进而使得控制更精确;
15.2、通过连接块带动活动限位杆向外侧运动并对拉簧进行拉伸,当活动限位杆一端脱离限位槽内部时,将防护管和封堵盖从监控管上拉出,封堵盖会带动压力传感器、传递杆、活动受力板和流量传感器从监控管内部脱离,这样就可以对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行检修和更换,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限位杆对防护管和封堵盖进行限位固定,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行检修和更换,检修和更换的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管和封堵盖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管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管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水泵、2供液管、3监控管、4封堵盖、5压力传感器、6传递杆、7活动受力板、8流量传感器、9控制计算机、10防护管、11定位卡块、12定位卡槽、13密封圈、14连通孔、15限位槽、16活动限位杆、17连接块、18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和5所示的一种远程供液流量压力检测监控系统装置,
包括水泵1、供液管2和监控管3,所述供液管2固定设在水泵1的出液端,所述监控管3固定设在供液管2外端,所述监控管3一端与供液管2内部相连通,所述监控管3另一端设有封堵盖4,所述封堵盖4内部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后端固定设有传递杆6,所述传递杆6一端延伸入监控管3内部,所述传递杆6一端固定设有活动受力板7,所述活动受力板7外端与监控管3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动受力板7后端固定设有流量传感器8,所述流量传感器8后端延伸入供液管2内部,所述水泵1、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均与控制计算机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1与控制计算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与控制计算机9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监控管3和封堵盖4外端设有防护管10,所述封堵盖4外端与防护管10内壁固定连接。
26.所述监控管3另一端固定设有定位卡块11,所述封堵盖4一端内壁上开设有定位卡槽12,所述定位卡块11设在定位卡槽12内部,便于监控管3和封堵盖4之间的连接。
27.所述定位卡块11一端固定设有密封圈13,所述密封圈13设在定位卡槽12内部,使得监控管3和封堵盖4之间的连接更紧密,避免了滴漏的情况发生。
28.实施方式具体为:启动水泵1,水流会从供液管2中经过并从供液管2的端部喷出,在水流经过供液管2内部时,流量传感器8会对经过供液管2内部水的流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会传输到控制计算机9上,供液管2内部水流产生的压力会作用在活动受力板7上,活动受力板7将压力传递给传递杆6,传递杆6再将压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将压力测出后会将数据传递给控制计算机9,这样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会对供液管2内部水流的压力和流量实时监测,监测数据会传递给控制计算机9,控制计算机9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会对水泵1发出指令,将防护管10设在监控管3和封堵盖4的外端,可以对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进行防护,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对供液管2内部水流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可以控制水泵1的抽取功率,进而控制供液管2内部水流的冲击力和喷射距离,使得水流可以精准的喷射到火源处,可以提高灭火的效率,且防护管10对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的防护可以减少其受到外部的影响,使得监测结果更准确,进而使得控制更精确,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远程供液设备没有设置流量压力检测系统装置,这样会导致无法在使用时对水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就无法对灭火水流的冲击力和喷射距离进行精准的控制,会影响灭火的效率的问题。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和4所示的一种远程供液流量压力检测监控系统装置,所述防护管10外端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孔14,所述监控管3外端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设在连通孔14内侧且与连通孔14内部相连通,便于活动限位杆16的穿过,也便于对活动限位杆16进行限位固定。
30.所述防护管10两侧均设有活动限位杆16,所述活动限位杆16一端穿过连通孔14内部并延伸入限位槽15内部,可以对防护管10和封堵盖4进行限位固定,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进行检修和更换。
31.所述活动限位杆16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设在防护管10外侧,便于拉动活动限位杆16,进而便于将防护管10和封堵盖4从监控管3上拆下。
32.所述活动限位杆16外端设有拉簧18,所述拉簧18一端与防护管10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18另一端与连接块17内侧固定连接,便于带动活动限位杆16进行复位,进而便于对防护管10和封堵盖4进行限位。
33.实施方式具体为:拉动连接块17,连接块17带动活动限位杆16向外侧运动并对拉簧18进行拉伸,当活动限位杆16一端脱离限位槽15内部时,将防护管10和封堵盖4从监控管3上拉出,封堵盖4会带动压力传感器5、传递杆6、活动受力板7和流量传感器8从监控管3内部脱离,这样就可以对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进行检修和更换,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限位杆16对防护管10和封堵盖4进行限位固定,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压力传感器5和流量传感器8进行检修和更换,检修和更换的效率较高。
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