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手持式多功能家用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手持式多功能家用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家用灭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持式多功能家用灭火器。


背景技术:

2.从古至今,火灾一直人们重点防范的对象。火灾会造成沉重的直接财产的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据调查显示,家庭火灾多发生在夜间22点至凌晨6点,此时间段人们处于休息状态,难以觉察火灾的发生。而根据研究表明,在起火后,5—7分钟内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时机,因此缩短灭火准备时间对于控制火灾而言尤为重要。随着现阶段工业设计的发展,设计一款能够整合灭火需求的灭火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分析常见灭火器问题得出:
3.1、室内灭火器大多为手提式灭火器,造型单一,缺乏设计美观,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提升其灭火高度及灭火范围;
4.2、干粉灭火器喷出为粉状,遮挡使用者视线,影响使用者使用和健康,干粉灭火器被喷射的物质难以清理,并且干粉灭火器不易长期储存,日常生活中无法关注是否过期,难以被使用者察觉,且无法保证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作为长期闲置物品使用时不易寻找;
5.3、灭火器造型设计与操作方式不符合人机工程学,难于操作,不便于快速进行灭火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手持式多功能家用灭火器,该灭火器灭火装置为模块化组合,具有多处可拆卸结构,便于对反应仓进行更换,在拆卸储藏部后可减轻灭火器整体质量及降低灭火器的整体高度,可以整体提高灭火器的举升高度,进而提高其灭火范围。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手持式多功能家用灭火器,所述灭火器包括具有碗状结构的主体部、及主体部上设置的具有类“u”型状的手持操作部,在所述主体部与手持操作部之间设置有防高温层,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灭火触发装置,并在所述主体部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储藏部,在所述手持操作部上设置有提醒装置。
8.优选的,所述主体部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灭火触发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的导管、反应仓、启动引发装置、信号控制线、及延伸至所述手持操作部中的触发导线,并在导管另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主体部外的释放口。
9.优选的,所述反应仓包括与所述启动引发装置连接的气溶胶反应室、及和导管连接的化学降阻材料室,在所述主体部内还设置有可拆卸固定所述反应仓的固定体。
10.优选的,在所述释放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定长度的喷洒管,所述喷洒管包括与所述释放口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口、主管体部及喷洒头。
11.优选的,所述手持操作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顶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及连接板一侧向上延伸固定的“7”型状的手握部,所述手握部靠近其外端的内侧铰接有触发板,在所述触发板与手握部之间固定有可在外力作用下拆卸的保险栓,并在所述触发板外侧设有与所述触发导线连接的压力开关。
12.优选的,所述提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握部外壁上的应急灯和报警器,以及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的与所述应急灯和报警器电性连接的控制传输装置和电池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灭火器灭火装置为模块化组合,具有多处可拆卸结构,便于对反应仓进行更换,在拆卸储藏部后可减轻灭火器整体质量及灭火器的高度,可以整体提高灭火器的举升高度,进而提高其灭火范围。而其具有的提醒装置,可保证灭火器在发生火灾后快速找寻,能实现第一时间灭火操作,减少火势蔓延,降低火灾损失,同时其与家用烟雾报警器通过网络连接,可进一步加大对火灾出现后信息的获取,提高对居室外的有效灭火范围。并同时还检测反应材料的有效期限,提醒及时更换,避免在火灾出现后,灭火效能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灭火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体与气溶胶反应室和化学降阻材料室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17.参照附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手持式多功能家用灭火器,所述灭火器包括具有碗状结构的主体部1、及主体部1上设置的具有类“u”型状的手持操作部2,在所述主体部1与手持操作部2之间设置有防高温层3(优选为气凝胶毡材质制成),所述主体部1内设置有灭火触发装置。灭火操作时,通过手持操作部2触发主体部1内的灭火触发装置后进行灭火操作,并同时通过防高温层3避免对人体、电池、导线等其他装置造成的损坏。而该灭火器整体具有的碗状结构有效的降低一般家用灭火器的整体高度,可以使得该灭火器具有较高的举升高度,以达到较大的灭火范围,并增加了灭火器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其倾倒后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同时其配合具有的“u”型状的手持操作部2便于整体握持。
18.在所述主体部1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储藏部4,较佳的,所述储藏部4为沿所述主体部1曲线延伸的碗状结构,其与所述主体部1优选通过旋转卡扣连接,内部放置有防火面罩和急救物品,在起火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快速打开储藏部4,佩戴消防面罩,确保呼吸顺畅,保护自身安全。同时该储藏部4与主体部1脱落,以减轻灭火器整体重量,提高该灭火器的实用性。
19.并在所述手持操作部2上设置有提醒装置,通过该提醒装置可以实现对灭火器的找寻、对灭火器内灭火材质的有效期进行提醒作用,提高效率及减少扑救时间和保证灭火器的有效灭火效果。
20.具体的,所述主体部1内具有容纳腔101,所述灭火触发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1中的导管11、反应仓12、启动引发装置13、信号控制线14、及延伸至所
述手持操作部2中的触发导线15(较佳的,信号控制线14与触发导线15可拆卸连接,便于手持操作部2与主体部1分离后,对反应仓12进行更换),并在导管11另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主体部1外的释放口102。通过手持操作部2控制触发导线15接通信号控制线14,并启动启动引发装置13,使得反应仓12中的灭火材料反应,并沿导管11通过释放口102喷出进行灭火操作。
21.具体的,所述反应仓12包括与所述启动引发装置13连接的气溶胶反应室12a、及和导管11连接的化学降阻材料室12b,在所述主体部1内还设置有可拆卸固定所述反应仓12的固定体16(优选的,反应仓12设置为四组)。通过固定体16将进行拆卸,便于对反应仓进行更换。在灭火操作时,触发导线15接通信号控制线14,并启动启动引发装置13,使气溶胶反应室12a中的热气溶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生的高温气体作用在化学降阻材料室12b内的化学降阻材料(优选为纳米干粉)上,生成灭火剂,沿导管11从释放口102喷出进行灭火操作。通过启动引发装置13可实现四组气溶胶反应室12a依次启动并与化学降阻材料反应,避免反应材料的浪费。
22.为了增加灭火喷射范围,在所述释放口102处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定长度的喷洒管5,所述喷洒管5包括与所述释放口10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口51、主管体部52及喷洒头53。通过释放口102喷出的灭火材料沿主管体部52增大其喷射长度,并最终通过喷洒头53喷出,以提高有效的灭火范围。可拆卸的喷洒管5在未使用时可减小灭火器的整体体积及占用空间。
23.具体的,所述手持操作部2具有与所述主体部1顶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21(较佳的,两者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分离后对反应仓内进行更换),及连接板21一侧向上延伸固定的“7”型状的手握部22(其形状符合人机工程学,增大手掌与把手接触面积,将应力集中于手掌虎口处,避免人在紧张的情况下出现灭火器脱落情况,也减小使用者在长期持握的疲惫感),所述手握部22靠近其外端的内侧铰接有触发板221,在所述触发板221与手握部22之间固定有可在外力作用下拆卸的保险栓222,并在所述触发板221外侧设有与所述触发导线13连接的压力开关223。其中,保险栓222是避免误操作触发板221,当需要灭火时,通过外力拔掉保险栓222,在通过触发板221触发压力开关223并导通触发导线15,使其形成导通回路,并同时连通信号控制线14、启动引发装置13,使反应仓12内的物料进行反应后,沿导管11及喷洒管5喷出,实现灭火。
24.具体的,所述提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握部22外壁上的应急灯224和报警器225,以及在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的与所述应急灯224和报警器225电性连接的控制传输装置(较佳的,控制传输装置包括芯片227和网络接受模块228)和电池装置226(优选的三者均通过卡扣固定在连接板21上)。其中,较佳的,应急灯224和保险栓222电性连接,当保险栓222被拔下时,应急灯224自动打开,为使用者在逃生灭火中提供清晰视野。通过芯片227设置好反应材料的有效期限,在反应材料过期前(优选一个月)通过70分贝以下的警报声通过报警器225发出,以提醒使用者更换灭火器反应材料。
25.而网络接受模块228则可以连接无线网络,进而与普通家用烟雾报警器连接,当家用烟雾报警器触发警报后,可反馈至灭火器上,并通过报警器发出提醒音,以达到提醒使用者灭火器的具体位置的目的,缩短前期灭火准备时间。该方式是为了当室内不同位置出现火灾后,均能及时使得灭火器得到提醒,以减少远离居室外的地方着火后的火势蔓延。
26.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工作时,所述网络接受模块接收到普通家用烟雾报警器的
警报信息后作用于报警器,提示灭火器所在位置,通过转动储藏部,取出防火面罩等防火物资后,拔下保险栓,应急灯自动打开进行照明,压力开关被触动后,向气溶胶反应室发出启动信号,主体中的气溶胶反应室和化学降阻材料相连,气溶胶反应室接收控制信号线启动信号,通过启动引发装置逐个启动气溶胶反应室与化学降阻材料反应,形成灭火气体,通过气溶胶释放口,经过导管及喷洒管直接释放,达到灭火效果。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