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呼吸动力装置、呼吸设备及兽用呼吸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呼吸动力装置、呼吸设备及兽用呼吸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动力装置、具有该呼吸动力装置的呼吸设备以及具有该呼吸动力装置的兽用呼吸设备。


背景技术:

2.呼吸机和麻醉机一般都包括呼吸主体装置和用于为呼吸主体装置输送驱动气体的呼吸动力装置。现有技术中,呼吸动力装置内部的部件一般都是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这样会导致呼吸动力装置的横向尺寸比较大,从而使得呼吸动力装置的体型和占地面积比较大,不利于呼吸动力装置的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动力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动力装置的内部部件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导致呼吸动力装置体型和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呼吸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呼吸设备的驱动气体工作,所述呼吸动力装置包括主机壳、涡轮、单向阀、吸气阀、第一过滤模组和出气管道组件;
5.所述主机壳围合形成有内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气口、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气口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主机壳包括位于所述内腔上方的顶板、位于所述内腔下方的底板以及环绕于所述内腔四周并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连接的周向板体;
6.所述涡轮、所述单向阀、所述吸气阀和所述第一过滤模组都设于所述内腔内;
7.所述吸气阀形成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8.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一接口;
9.所述出气管道组件包括第一出气管道和第二出气管道,所述第一出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一出气口穿设于所述主机壳外;
10.所述第二出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出气口穿设于所述主机壳外;
11.所述第一过滤模组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涡轮,且所述第一过滤模组设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出气管道组件之间。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设备,其包括呼吸主体装置和上述的呼吸动力装置,所述呼吸主体装置包括内部循环回路、新鲜气体输送支路、驱动装置和排气支路,所述新鲜气体输送支路和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内部循环回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和所述排气支路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道与所述排气支路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兽用呼吸设备,其包括呼吸主体装置和上
述的呼吸动力装置,所述呼吸主体装置包括内部循环回路、新鲜气体输送支路、驱动装置和排气支路,所述新鲜气体输送支路和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内部循环回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和所述排气支路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道与所述排气支路连通。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呼吸设备及兽用呼吸设备,通过将呼吸动力装置的第一过滤模组设于顶板和出气管道组件之间,以使得第一过滤模组和出气管道组件沿竖直方向呈上、下分布于呼吸动力装置的主机壳内,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主机壳内部空间提高呼吸动力装置结构紧凑性的目的,并有效减小了呼吸动力装置的水平横向尺寸,进而减小了呼吸动力装置的体型和占地面积,利于呼吸动力装置的小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一;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二;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三;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设备的气路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100、呼吸动力装置;110、主机壳;111、内腔;112、进气口;1121、第一开口;113、第一出气口;114、第二出气口;115、顶板;116、底板;117、周向板体;1171、第一侧板;1172、第二侧板;1173、第三侧板;1174、第四侧板;118、进风口;1181、第二开口;119、出风口;120、涡轮;130、单向阀;140、吸气阀;150、第一过滤模组;160、出气管道组件;161、第一出气管道;162、第二出气管道;170、电路板;180、显示屏;190、电池组件;1100、散热风扇;1110、第二过滤模组;1120、二氧化碳检测模组;1130、电源接口;1140、交流直流转换器;1150、流量传感器;200、呼吸主体装置;210、内部循环回路;211、吸气支路;2111、吸气单向阀;212、呼气支路;2121、呼气单向阀;213、呼吸交汇支路;2131、二氧化碳吸收装置;214、呼吸终端支路;220、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30、驱动装置;231、风箱;232、折叠囊;240、排气支路;300、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
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2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动力装置100,用于驱动呼吸设备的驱动气体工作。具体地,呼吸动力装置100包括主机壳110、涡轮120、单向阀130、吸气阀140、第一过滤模组150和出气管道组件160。主机壳110主要用于防护主机壳110、涡轮120、单向阀130、吸气阀140、第一过滤模组150和出气管道组件160,并可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的美观性。第一过滤模组150主要用于对进入呼吸动力装置100的驱动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利于防止驱动气体中的杂质对呼吸动力装置100及呼吸设备产生污染,进而利于保障呼吸动力装置100及呼吸设备的使用寿命。涡轮120为呼吸动力装置100的动力部件,其主要用于产生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驱动气体。单向阀130主要用于限制驱动气体的流向,以防止驱动气体产生倒流现象。出气管道组件160用于与呼吸设备的呼吸主体装置200连接,以为呼吸主体装置200输送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驱动气体。吸气阀140主要用于根据呼吸设备的呼气和吸气进行调控驱动气体的输出流向。
28.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4

6所示,主机壳110围合形成有内腔111、与内腔111连通的进气口112、与内腔111连通的第一出气口113和与内腔111连通的第二出气口114。涡轮120、单向阀130、吸气阀140和第一过滤模组150都设于内腔111内,且第一过滤模组150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口112和涡轮120。吸气阀140形成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单向阀130的两端分别连通涡轮120和第一接口。出气管道组件160包括第一出气管道161和第二出气管道162,第一出气管道161的一端与第二接口连接、另一端从第一出气口113穿设于主机壳110外;第二出气管道162的一端与第三接口连接、另一端从第二出气口114穿设于主机壳110外。呼吸动力装置100工作时,外部的驱动气体从进气口112进入第一过滤模组150内进行过滤,然后经过涡轮120进行加压,再依次经过单向阀130和吸气阀140,最终从出气管道组件160排出呼吸动力装置100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气管道161用于与呼吸主体装置200的驱动装置230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230动作,从而可将驱动装置230内的内部循环气体推送至呼吸主体装置200的内部循环回路210,进而实现为患者300提供辅助吸气的功能。第二出气管道162用于与呼吸主体装置200的排气支路240连接,以控制呼末压力值,使得患者300呼出的气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才从排气支路240中排出。
29.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主机壳110包括位于内腔111上方的顶板115、位于内腔111下方的底板116以及环绕于内腔111四周并分别与顶板115、底板116连接的周向板体117。第一过滤模组150设于顶板115和出气管道组件160之间。从进气口112进入的驱动气体先经过第一过滤模组150过滤才进入涡轮120,利于避免驱动气体中的杂质对涡轮120产生
污染。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过滤模组150下方的空间布置出气管道组件160,以使得第一过滤模组150和出气管道组件160沿竖直方向呈上、下分布,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主机壳110内部空间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结构紧凑性的目的,并有效减小了呼吸动力装置100的水平横向尺寸,进而减小了呼吸动力装置100的体型和占地面积,利于呼吸动力装置100的小型化发展。
30.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5所示,周向板体117包括第一侧板1171、第二侧板1172、第三侧板1173和第四侧板1174,第一侧板1171、第二侧板1172、第三侧板1173和第四侧板1174分别位于内腔111的四周,且第一侧板1171和第三侧板1173相对设置,第二侧板1172和第四侧板1174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周向板体117呈矩形状,内腔111为矩形腔,其形状简单,便于制造成形,且在满足内部部件布局空间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得呼吸动力装置100的体型和占地面积较小。当然了,具体应用中,周向板体117的形状不限于此,其它围合形成四周封闭的形状也是可以的。
31.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2形成于第一侧板1171上,即进气口112贯穿设于第一侧板1171上。第一出气口113和第二出气口114都形成于底板116,即第一出气口113和第二出气口114都贯穿设于底板116。第一出气管道161和第二出气管道162都包括从吸气阀140水平延伸于第一过滤模组150与底板116之间的直管部和从直管部向下弯折的弯管部,第一出气管道161的弯管部和第二出气管道162的弯管部分别从第一出气口113和第二出气口114穿设并延伸于主机壳110外。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将第一出气口113和第二出气口114中的至少一个设计为形成于第二侧板1172上。
32.优选地,参照图1

3所示,进气口112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开口1121,这样,一方面利于保障进气口112具有足够大的进气面积,另一方面又利于防止因进气口112设计过大影响第一侧板1171结构可靠性的现象发生;再一方面采用较小的第一开口1121还可利于更好地防护主机壳110内的部件。第一开口112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腰型孔、椭圆形、圆形、梯形或者其它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33.优选地,参照图2

5所示,第一过滤模组150设于第一侧板1171和涡轮120之间,且进气口112与第一过滤模组150正相对;吸气阀140设于第一侧板1171和单向阀130之间;单向阀130设于第四侧板1174和涡轮120之间;吸气阀140设于第四侧板1174和出气管道组件160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模组150、涡轮120、单向阀130和吸气阀140分别分布于矩形内腔111的四个角,这样可达到充分利用内腔111内部空间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结构紧凑性的目的性。
34.优选地,参照图2

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电路板170,电路板170设于内腔111内,且涡轮120、单向阀130、吸气阀140和第一过滤模组150都设于电路板170和底板116之间。本实施例中,将电路板170靠近内腔111的顶部设置,将涡轮120、单向阀130、吸气阀140和第一过滤模组150都设于电路板170的下方,利于避免电路板170工作时产生的热空气上升导致其它部件产生温升的现象发生。
35.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屏180,显示屏180安装于第三侧板1173上。显示屏180嵌装于第三侧板1173上,并显露于主机壳110外。显示屏180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利于显示屏180的散热。具体应用中,第一侧板1171为呼吸动力装置100的后侧板,第三侧板1173为呼吸动力装置100的前侧板,第二侧板1172为呼吸动力装置
100的左侧板,第四侧板1174为呼吸动力装置100的右侧板。
36.优选地,电路板170和显示屏180相互垂直,这样便于电路板170和显示屏180之间的导线连接,且利于避免电路板170和显示屏18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相互影响。
37.优选地,参照图2、图4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电池组件190,电池组件190设于内腔111内,且电池组件190设于电路板170与吸气阀140之间、并位于第四侧板1174与第一过滤模组150之间。此处,通过对电池组件190的分布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可利于进一步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内部结构的紧凑性,另一方面可避免电路板170工作时产生的热空气上升导致电池组件190产生温升的现象发生,且利于减小电池组件190工作产生的热量对其它部件产生的影响,从而利于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的散热效果;再一方面便于电池组件190与电路板170之间导线的连接。
38.优选地,参照图2、图3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散热风扇1100,散热风扇1100设于内腔111内,且散热风扇1100设于电路板170和电池组件190之间、并靠近第一侧板1171设置;第一侧板1171上形成有进风口118和出风口119,进风口118和出风口119都与内腔111连通,且进风口118位于进气口112与底板116之间,出风口119与散热风扇1100相对设置。散热风扇1100的设置,利于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的散热效果。将散热风扇1100设于电路板170和电池组件190之间,一方面利于提高电路板170和电池组件190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利于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39.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100通过支架安装于电路板170的底部;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将散热风扇1100设于第一侧板1171上。
40.优选地,参照图2、图4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过滤模组1110,第二过滤模组1110设于内腔111内、并与进风口118相对设置。第二过滤模组1110位于第一过滤模组150和底板116之间、且位于第一侧板1171和出气管道组件160之间,采用该分布方式,可使得呼吸动力装置100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凑。第二过滤模组1110用于过滤进入内腔111内的气体的杂质。
41.优选地,参照图1

3所示,进风口118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开口1181,这样,一方面利于保障进风口118具有足够大的进气面积,另一方面又利于防止因进风口118设计过大影响第一侧板1171结构可靠性的现象发生;再一方面还可利于更好地防护主机壳110内的部件。第二开口118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腰型孔、椭圆形、圆形、梯形或者其它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42.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检测模组1120,二氧化碳检测模组1120设于内腔111内,且二氧化碳检测模组1120设于第二侧板1172与涡轮120之间。此处,利用第二侧板1172与涡轮120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置二氧化碳检测模组1120,利于进一步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43.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口1130和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140(即acdc转换器),交流直流转换器1140设于内腔111内、且位于第二侧板1172与第一过滤模组150之间,电源接口1130设于第一侧板1171上、且靠近第二侧板1172和底板116设置。此处,利用第二侧板1172与第一过滤模组150之间的空间布置交流直流转换器1140,利于进一步提高呼吸动力装置100内部结构的紧凑性;且将电源接口1130与交流直流转换器1140设计得比较近,利于使得
电源接口1130和交流直流转换器1140之间的连接导线较短。
44.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5所示,呼吸动力装置100还包括流量传感器1150,流量传感器1150安装于第一出气管道161上,以用于监测第一出气管道161内的气体流量。流量传感器1150的设置,便于实时监控从第一出气管道161流出的气体流量。
45.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呼吸设备,其包括呼吸主体装置200和上述的呼吸动力装置100,呼吸主体装置200包括内部循环回路210、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驱动装置230和排气支路240,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和驱动装置230分别与内部循环回路210连通;第一出气管道161和排气支路240分别与驱动装置230连通,第二出气管道162与排气支路240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呼吸动力装置100,故利于呼吸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46.优选地,参照图6所示,驱动装置230包括风箱231和设于风箱231内的折叠囊232。第一出气管道161与风箱231连通,内部循环回路210和排气支路240分别与折叠囊232连通。
47.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内部循环回路210包括吸气支路211、呼气支路212、呼吸交汇支路213和呼吸终端支路214,呼吸终端支路214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端部用于连接至患者300,第二端部与吸气支路211的一端连通,第三端部与呼气支路212的一端连通;吸气支路211上设有吸气单向阀2111;呼气支路212上设有呼气单向阀2121;呼吸交汇支路213具有第四端部、第五端部和位于第四端部与第五端部之间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2131,吸气支路211、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呼气支路212和驱动装置230都与呼吸交汇支路213连通,且驱动装置230与第四端部连通,吸气支路211和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交汇连通于第五端部,呼气支路212连接于呼吸交汇支路213之位于第四端部与二氧化碳吸收装置2131之间的部位处。
48.具体应用中,患者300吸气时,呼吸动力装置100向风箱231内输入驱动气体,压缩折叠囊232,推动折叠囊232内储存的气体排向呼吸交汇支路213,并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2131吸收二氧化碳后,与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输送的新鲜气体汇合后进入吸气支路211,经过吸气单向阀2111输送至呼吸终端支路214,并最终输送至患者300。
49.患者300呼气时,患者300呼出的气体,经过呼气单向阀2121输送至折叠囊232内,并将折叠囊232顶起。当折叠囊232顶起到达风箱231的顶部时,如果还有呼出气体进入折叠囊232,则多余的呼出气体会从排气支路240排出。
50.具体地,呼吸设备可以为呼吸机或者麻醉呼吸机。
5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兽用呼吸设备,其包括呼吸主体装置200和上述的呼吸动力装置100,呼吸主体装置200包括内部循环回路210、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驱动装置230和排气支路240,新鲜气体输送支路220和驱动装置230分别与内部循环回路210连通;第一出气管道161和排气支路240分别与驱动装置230连通,第二出气管道162与排气支路240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兽用呼吸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呼吸动力装置100,故利于兽用呼吸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52.兽用呼吸设备的吸气和呼气原理与上述呼吸设备的吸气和呼气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53.具体地,兽用呼吸设备可以为兽用呼吸机或者兽用麻醉呼吸机。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