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刺破塑料袋。
背景技术:2.塑料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物品,其具有重量轻、价格低廉、容量大的优点。然而在使用塑料袋时,如果塑料袋盛装的物品表面带有尖刺的话,塑料袋很容易被尖刺给刺破,导致物品从塑料袋中掉落至地面,甚至导致物品摔坏。
技术实现要素: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刺破塑料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塑料袋在盛装表面带有尖刺的物体时容易被尖刺给刺破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防刺破塑料袋,包括袋体和提手,所述提手设置在袋体的开口处,所述袋体内设置有保护袋,所述保护袋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袋子,所述保护袋与袋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保护袋与袋体通过连接组件实现连接,所述保护袋的外壁与袋体的内壁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袋由弹性材料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与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与限位球,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袋体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球连接,所述连接孔开设在保护袋上且连接孔的位置与连接杆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连接杆的侧壁紧紧贴合,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小于限位球的直径。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在袋体的内底面与内侧面上均有设置。
11.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袋体内侧面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袋体内侧面的顶端。
12.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袋体内底面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袋体内底面的四角。
13.(三)有益技术效果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有保护袋,当塑料袋内盛装表面带有尖刺的物品时,保护袋能阻挡尖刺与袋体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尖刺的尖端将塑料袋的袋体刺破,以达到保护塑料袋的效果,使得塑料袋能够安全盛装表面带有尖刺的物体;
16.2、由于保护袋与塑料袋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因此能够实现保护袋与塑料袋的可拆卸连接,当袋体或者保护袋使用损坏时,使用者可将袋体与保护袋拆分开,并对损坏的结构进行更换,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材料浪费;
17.3、由于连接组件在袋体的内底面与内侧面上均有设置,因此能够提高保护袋与袋体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位于袋体内侧面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袋体内侧面的顶端,因此能提
高保护袋与袋体侧壁的贴合程度,由于袋体内底面上的连接诶组件设置在袋体内底面的四角,因此能够提高保护袋与袋体底面的贴合程度,综上所述,能够保证保护袋与袋体充分贴合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防刺破塑料袋的主视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防刺破塑料袋的俯视图;
21.图3为图1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
22.图4为图3中b-b方向上的剖视图;
23.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图中,1、袋体;2、提手;3、保护袋;4、连接件;41、连接杆;42、限位球;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2.实施例:
33.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刺破塑料袋,包括袋体1和提手2。提手2设置有两个,两个提手2均设置在袋体1的开口处。袋体1内设置有保护袋3,保护袋3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袋子。保护袋3与袋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保护袋3与袋体1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保护袋3的外壁与袋体1的内壁贴合。
34.保护袋3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保护袋3由橡胶制成,因此保护袋3自身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柔韧性,能够跟随袋体1形状的变化而改变,适应性好。
35.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4与连接孔5。连接件4包括连接杆41与限位球42,连接杆41的一端与袋体1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球42连接。连接孔5开设在保护袋3上且连接孔5的位置与连接杆41的位置对应设置,连接杆41贯穿连接孔5,连接孔5的内壁与连接杆41的侧壁紧紧贴合,连接孔5的内径小于限位球42的直径。
36.通过上述设置,连接杆41能够对保护袋3进行限位,避免保护袋3在袋体1内的位置发生随意移动,限位球42能够阻止保护袋3向远离袋体1的方向移动,同样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当需要将保护袋3与袋体1分离时,使用者需要克服阻力拉动保护袋3向远离袋体1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球42经过连接孔5完全移出保护袋3即可,同理,使用者将保护袋3与袋体1连接时,需要将限位球42穿过连接孔5插入到保护袋3内,操作方便快捷。
37.另外,连接组件在袋体1的内底面与内侧面上均有设置,位于袋体1内侧面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袋体1内侧面的顶端,位于袋体1内底面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袋体1内底面的四角。
38.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连接组件在袋体1的内底面与内侧面上均有设置,因此能够提高保护袋3与袋体1连接的稳定性;由于位于袋体1内侧面上的连接组件设置在袋体1内侧面的顶端,因此能提高保护袋3与袋体1侧壁的贴合程度;由于袋体1内底面上的连接诶组件设置在袋体1内底面的四角,因此能够提高保护袋3与袋体1底面的贴合程度。
3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刺破塑料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40.由于设置有保护袋3,当塑料袋内盛装表面带有尖刺的物品时,保护袋3能阻挡尖刺与袋体1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尖刺的尖端将塑料袋的袋体1刺破,以达到保护塑料袋的效果,使得塑料袋能够安全盛装表面带有尖刺的物体;
41.由于保护袋3与塑料袋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因此能够实现保护袋3与塑料袋的可拆卸连接,当袋体1或者保护袋3使用损坏时,使用者可将袋体1与保护袋3拆分开,并对损坏的结构进行更换,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材料浪费。
4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