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AGV小车用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AGV小车用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agv小车用举升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agv小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v小车用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2.agv小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包括运行和停车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并具有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小车能够在不需要人工自行驾驶小车的情况下,将车辆自动从起始点运送到目的地,人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现有的agv小车结构自身较为复杂,对车辆运输的稳定性也不太高。
3.如公开号为cn11070066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基于agv小车的车辆停放方法,在停车场入口处设置agv小车等候的候停位,agv小车位于候停位上,agv小车具有前车架和后车架,至少一个车架可前后移动以改变前后车架的间距从而适应车辆前后轮的间距;agv小车上具有与四个车轮对应的四组夹臂,每组夹臂有两根夹臂;其中与两前轮对应的两组夹臂位于前车架左右两侧,与两后轮对应的两组夹臂位于后车架左右两侧;候停状态下,所有夹臂收拢在agv小车内并处于纵置状态,前后车架根据车辆前后轮间距调整到位,每组中的两夹臂相对转动90
°
伸出处于横置状态,横置状态下,每组中的两夹臂间距小于车轮直径。
4.该方案中通过液压缸驱使支撑架向上运动时,伸缩架其中一端铰接另一端滚动配合,可实现伸缩架的高度变化,从而完成支撑架的上升或下降,以实现车辆的举升或下降。需要通过多个支架相互配合并通过液压缸驱动,导致车体的结构复杂,也增加了车体重量;采用液压缸驱使支撑架上升或下降,后期维修比较麻烦,成本较高;伸缩架其中一端铰接另一端滚动配合,易产生摆动,导致对车辆举升或下降稳定性欠佳。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对车辆举升或下降更加稳定的agv小车用举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待举车辆举升和下降稳定性的agv小车用举升机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agv小车用举升机构,包括车体,车体由四根水平设置的钢材首尾相接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在车体上前后安装有前车架和后车架,在前车架上设有将车辆左右前轮同时抱夹的前抱夹装置,在后车架上设有将车辆左右后轮同时抱夹的后抱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内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横杆,以将车体分隔成多个大小不等的矩形安装区域,位于车体前后两端的安装区域为前车架安装区域和后车架安装区域,且前车架和后车架分别安装在对应安装区域内,在前车架安装区域和前车架之间、以及后车架安装区域和后车架之间分别设有举升机构,以使托举车辆与地面悬空;
8.两举升机构均包括举升电机和沿车体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分别穿过对应前车架和后车架,并分别与对应前车架和后车架转动连接,且传动轴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在前车架安装区域内侧壁、以及后车架安装区域内侧壁分别设有与对应传动
轴两端的齿轮匹配的竖向安装的第一条形齿,两第一条形齿与传动轴两端齿轮相啮合;举升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举升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带或锥齿轮组驱动连接,以分别实现对前后车架举升和下降。
9.进一步地,在后车架安装区域和后车架之间活动安装有移动架,后车架悬置安装在移动架上,移动架通过平移装置前后调节移动架在后车架安装区域的位置,以改变前后车架之间的间距,应对不同轴距的车辆;后车架安装区域内第一条形齿固定安装在移动架内侧壁上。
10.进一步地,平移装置包括平移电机和沿车体长度方向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固定安装于车体下方,在两块支撑板上表面沿支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车体内侧,其中一支撑板上表面上且位于滑槽一侧水平安装有第二条形齿,平移电机固定安装在移动架上,移动架上安装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滚轮,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第二条形齿相啮合的齿轮,以带动移动架沿车体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11.进一步地,移动架内侧壁、以及前车架安装区域内侧壁分别左右对称竖向安装有多块限位块,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对应限位块左右端面相贴合的滑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过举升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以使传动轴两端齿轮沿第一条形齿长度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前车架和后车架的举升和下降;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举升电机单独举升或下降,当前车架举升机构开始举升时,此时以车辆后轮为举升支点,前车架举升到位后,再举升后车架,不同时举升,可靠性更好,也不影响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对待举车辆举升或下降的稳定性。
14.2、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举升电机进行上升和下降时,滑轮在对应限位块左右端面上下移动,以保证前车架、后车架上升和下降时不会产生横向偏摆,进一步提高举升和下降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车体1、横杆2、前车架3、后车架4、举升电机5、传动轴6、齿轮7、第一条形齿8、电机支座9、移动架10、平移电机11、支撑板12、第二条形齿13、限位块14、滑轮15。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agv小车用举升机构,包括车体1,车体1由四根水平设置的钢材首尾相接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在车体1上前后安装有前车架3和后车架4,在前车架3上设有将车辆左右前轮同时抱夹的前抱夹装置,在后车架4上设有将车辆后轮同时抱夹的后抱夹装置,在车体1内沿车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横杆2,以将是车体分隔成多个大小不等的矩形安装区域,位于车体前后两端的安装区域为前车架安装区
域和后车架安装区域,且前车架和后车架分别安装在对应安装区域内,在前车架安装区域和前车架3之间、以及后车架安装区域和后车架4之间分别设有举升机构,以使托举车辆与地面悬空;
21.两举升机构均包括举升电机5和沿车体1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传动轴6,传动轴6两端分别穿过对应前车架3和后车架4,并分别与对应前车架3和后车架4转动连接,且传动轴6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轮7;在前车架安装区域内侧壁、以及后车架安装区域内侧壁分别设有与对应传动轴6两端的齿轮7匹配的竖向安装的第一条形齿8(第一条形齿同向或相向设置,且第一条形齿齿纹朝向车体外侧),两第一条形齿8与传动轴6两端齿轮相啮哈;举升电机5通过电机支座9分别固定安装在前车架3和后车架4上,举升电机5的输出轴与传动轴6之间通过传动带或锥齿轮组驱动连接,以分别实现对前后车架举升和下降。
22.本实用新型中,在车体1内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横杆2,在将车体1分隔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安区域时,也提高了车体1结构的强度,其结构分明、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便于安装和维护。通过举升电机5驱动传动轴6转动,以使传动轴两端齿轮7沿第一条形齿8长度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前车架3和后车架4的举升和下降;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举升电机5单独举升或下降,当前车架举升机构开始举升时,此时以车辆后轮为举升支点,前车架3举升到位后,再举升后车架,不同时举升,可靠性更好,也不影响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对待举车辆举升或下降的稳定性。
23.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后车架安装区域和后车架4之间活动安装有移动架10,后车架4悬置安装在移动架10上,移动架10通过平移装置前后调节移动架在后车架安装区域的位置,以改变前后车架之间的间距,应对不同轴距的车辆;后车架安装区域内第一条形齿固定安装在移动架内侧壁上。
24.这样,在后车架安装区域和后车架4之间活动安装有移动架10,移动架10通过平移装置前后调节移动架在后车架安装区域的位置,以改变前后车架之间的间距,使其应对多种不同轴距的车辆。前车架3和后车架4通过举升电机单独举升或下降,当后车架4还在前后移动以改变后车架4与前车架3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车辆轴距时,前车架举升机构就开始举升,此时以车辆后轮为举升支点,前车架举升到位后,再举升后车架,不同时举升,可靠性更好,也不影响效率。
25.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平移装置包括平移电机11和沿车体长度方向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固定安装于车体1下方,在两块支撑板12上表面沿支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车体1内侧,其中一支撑板12上表面上且位于滑槽一侧水平安装有第二条形齿13,平移电机11固定安装在移动架10上,移动架上安装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滚轮,平移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第二条形齿13相啮合的齿轮,以带动移动架沿车体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26.这样,移动架10通过平移电机11带动后车架沿车体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以应对不同轴距车辆,使后抱夹装置左右两组夹臂对车辆后轮进行夹持;平移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驱动移动架10沿车体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以应对不同轴距车辆,一方面调节结构简单、便捷,另一方面平移电机停止工作后能限制移动架在车体上前后移动,以提高车体结构稳定性。
27.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架10内侧壁、以及前车架安装区域内侧壁分别左右对
称竖向安装有多块限位块14,在前车架3和后车架4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对应限位块14左右端面相贴合的滑轮15。
28.这样,当前车架3和后车架4通过举升电机进行上升和下降时,滑轮15在对应限位块14左右端面上下移动,以保证前车架、后车架上升和下降时不会产生横向偏摆,进一步提高举升和下降过程的稳定性。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