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2.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3.目前现有的车架打磨,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拿着打磨机,然后对车架进行打磨,这样的打磨方式不仅效率比较低,而且传统的打磨机器不便于根据车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4.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用以解决对车架打磨效率比较低且不便调节角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解决了对车架打磨效率比较低且不便调节角度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还包括
7.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侧壁固定,所述支撑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其中一个驱动杆的外侧壁转动套接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座,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一蜗杆,所述其中一个驱动杆的一端安装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的外侧壁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转动圆盘的一侧侧壁安装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一蜗轮,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侧壁安装有打磨组件。
8.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
9.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侧壁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侧壁固定,所述放置板的顶端侧壁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侧壁转动连接有驱转杆,所述驱转杆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驱转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打磨盘。
10.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一定位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定位杆。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侧壁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滑块,所述限滑块的
外侧壁滑动套接有限滑套,所述限滑套的底端侧壁固定有稳定板。
12.优选的,所述稳定板的顶端侧壁安装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侧壁转动有第一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杆的外侧壁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稳定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二稳定杆的外侧壁转动套接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座。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座与所述安装板的接触面相配合,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的接触面相配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转动套运动,这样可以更加便捷的对打磨组件进行调节角度,通过驱动杆外侧壁固定的第一定位杆和转动套外侧壁安装的第二定位杆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转动把手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伸缩杆运动,同时带动第一稳定杆在第一轴承座内运动,和第二稳定杆在第二轴承座内运动,这样可以更加便捷且快速的对安装板进行调节高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的螺纹孔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的打磨组件示意图。
22.图中:1、安装板;2、支撑杆;3、安装套;4、驱动杆;5、支撑座;6、第一蜗杆;7、转动圆盘;8、支撑板;9、放置框;10、旋转杆;11、第一蜗轮;12、支撑架;13、打磨组件;1301、放置板;1302、驱动电机;1303、转动杆;1304、第一锥齿轮;1305、驱转杆;1306、第二锥齿轮;1307、打磨盘;14、第一定位杆;15、转动套;16、转动把手;17、螺纹杆;18、第二定位杆;19、限滑块;20、限滑套;21、稳定板;22、第一轴承座;23、第一稳定杆;24、伸缩杆;25、第二稳定杆;26、第二转动座;2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5,一种用于车架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还包括
25.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一端与安装板1的一侧侧壁固定,支撑杆2远离安装板1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套3,安装套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其中一个驱动杆4的外侧壁转动套15接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座5,驱动杆4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一蜗杆6,其中一个驱动杆4的一端安装有转动圆盘7,转动圆盘7的外侧壁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远离转动圆盘7的一侧侧壁安装有放置框9,放置框9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0,旋转杆10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一蜗轮11,旋转杆10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顶端侧壁安装有打磨组件13,通过转动其中一个驱动杆4,其中一个驱动杆4
转动带动第一蜗杆6运动,第一蜗杆6通过和第一蜗轮11啮合转动带动旋转杆10运动,这样可以更加便捷的对打磨头进行角度调节,旋转杆10运动带动放置框9,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时的工作效率。
26.打磨组件13还包括
27.放置板1301,放置板1301的一侧侧壁与支撑架12的一侧侧壁固定,放置板1301的顶端侧壁安装有驱动电机1302,驱动电机1302的输出轴安装有转动杆1303,转动杆1303远离驱动电机13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304,支撑架12的顶端侧壁转动连接有驱转杆1305,驱转杆1305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306,驱转杆1305远离支撑架12的一端安装有打磨盘1307,通过驱动电机13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杆1303运动,转动杆1303运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304运动,第一锥齿轮1304通过和第二锥齿轮1306的啮合转动带动驱转杆1305运动,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了转动杆1303在运动时的流畅性,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时的工作效率。
28.驱动杆4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一定位杆14,驱动杆4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转动套15,转动套15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16,转动套15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孔27,螺纹孔27内安装有螺纹杆17,转动套15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定位杆18,通过转动把手16带动转动套15运动,这样可以更加便捷的对打磨组件13进行调节角度,通过驱动杆4外侧壁固定的第一定位杆14和转动套15外侧壁安装的第二定位杆18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转动把手16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29.安装板1的一侧侧壁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滑块19,限滑块19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限滑套20,限滑套20的底端侧壁固定有稳定板21,通过限滑块19可以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板1在运动时的稳定性。
30.稳定板21的顶端侧壁安装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轴承座22,第一轴承座22的内侧壁转动有第一稳定杆23,第一稳定杆23的外侧壁安装有伸缩杆24,伸缩杆24远离第一稳定杆2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稳定杆25,第二稳定杆25的外侧壁转动套15接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座26,通过伸缩杆24运动,同时带动第一稳定杆23在第一轴承座22内运动,和第二稳定杆25在第二轴承座内运动,这样可以更加便捷且快速的对安装板1进行调节高度。
31.第二转动座26与安装板1的接触面相配合,第一蜗杆6与第一蜗轮11的接触面相配合,通过第一蜗杆6和第一蜗轮11的接触面相配合可以有效的增加了第一蜗杆6在运动时的流畅性。
32.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车架进行打磨时,首先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3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杆1303运动,转动杆1303运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304运动,第一锥齿轮1304通过和第二锥齿轮1306的啮合转动带动驱转杆1305运动,驱转杆1305运动带动打磨盘1307运动,当需要对打磨盘1307进行前后调节角度时,首先转动其中一个驱动杆4,其中一个驱动杆4转动带动第一蜗杆6运动,第一蜗杆6通过和第一蜗轮11啮合转动带动旋转杆10运动,旋转杆10运动带动放置框9,从而完成前后调节角度,当需要对打磨盘1307进行左右调节角度时,实现转动其中一个转动把手16,转动把手16运动带动转动套15运动,转动套15运动带动驱动杆4运动,驱动杆4运动带动转动圆盘7运动,转动圆盘7运动带动支撑板8运动,支撑板8运动带动放置框9运动,从而完成左右的调节角度。
33.驱动电机1302均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1302均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
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