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舒适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使用舒适的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舒适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2.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现有包装袋通常包括袋体,袋体内设置有袋腔,袋腔上端设置有开口,因此,便可将需要放置的物品置入袋腔内进行包装,常用于包装大米、面粉等物品。此外,袋体的前侧与后侧通常还开设有提手穿孔,使得手可通过提手穿孔实现包装袋的便携。
3.现有包装袋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提手穿孔的厚度较小,且袋腔内的物品装载重量较大,因此,携带包装袋时,易在手上产生过大的集中应力,导致手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局部疼痛的不适现象。
4.因此,如何更加舒适的携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防止应力集中现象,实现舒适携带的一种使用舒适的包装袋。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袋腔,所述袋腔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袋体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前提手穿孔,所述袋体的后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后提手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提手穿孔内设置有前辅助件,所述前辅助件朝后延伸设置有前延伸部,所述前延伸部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面,所述后提手穿孔内设置有后辅助件,所述后辅助件朝前延伸设置有后延伸部,所述后延伸部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面。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为沿水平朝后逐渐竖向朝下倾斜,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倾斜方向为沿水平朝前逐渐竖向朝下倾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延伸部后端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后延伸部前端开设有与连接插孔形状大小相适配的连接插条,所述连接插条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前提手穿孔上方的前段体,所述前辅助件上端开设有供前段体朝下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袋体包括有位于后提手穿孔上方的后段体,所述后辅助件上端开设有供后段体朝下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所述前辅助件上设置有用于将前辅助件可拆卸安装于袋体的前安装组件,所述后辅助件上设置有用于将后辅助件可拆卸安装于袋体的后安装组件。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袋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位于前提手穿孔下方,第二安装孔位于后提手穿孔下方,所述前安装组件包括有前夹板与前扣合板,所述前夹板一体成型于前辅助件,
所述前夹板与前扣合板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孔两侧,所述前夹板朝前扣合板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插杆,所述前扣合板开设有供第一插杆插设的第一插孔,所述后安装组件包括有后夹板与后扣合板,所述后夹板一体成型于后辅助件,所述后夹板与后扣合板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孔两侧,所述后夹板朝后扣合板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插杆,所述后扣合板开设有供第二插杆插设的第二插孔。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第一安装孔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第二安装孔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三安装孔,所述袋体的后侧设置有第四安装孔,且第三安装孔位于前提手穿孔下方,第四安装孔位于后提手穿孔下方,所述前安装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旋紧件,所述前夹板与第一旋紧件分别设置于第三安装孔两侧,所述前夹板朝第一旋紧件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三安装孔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旋紧件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后安装组件还包括有第二旋紧件,所述后夹板与第二旋紧件分别设置于第四安装孔两侧,所述后夹板朝第二旋紧件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四安装孔内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旋紧件与第二螺杆螺纹配合。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夹板上第一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一插杆两侧,所述后夹板上第二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二插杆两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夹板设置于袋体前侧,所述后夹板设置于袋体后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携带包装袋时,通过将手依次穿过前提手穿孔以及后提手穿孔,并在提起包装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掌将会与第一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面接触,从而增大了手掌的受力面积,防止出现手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局部疼痛的不适现象,使得携带包装袋更加的舒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辅助件与后辅助件的爆炸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辅助件与后辅助件的爆炸图;
22.图6为图1中a的放大图;
23.图7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
24.图8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舒适的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内设置有袋腔11,所述袋腔11上端设置有开口12,所述袋体1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前提手穿孔13,所述袋体1的后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后提手穿孔14,使得可通过开口12而在袋腔11内进行物品的置入,并进行封袋运输、保存,此外,还可通过用手穿过前提手穿孔13以及后提手穿孔14实现便捷携带。
27.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前提手穿孔13内设置有前辅助件2,所述前辅助件2朝后延伸设置有前延伸部21,所述前延伸部21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面22,所述后提手穿孔14内设置有后辅助件3,所述后辅助件3朝前延伸设置有后延伸部31,所述后延伸部31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面32。
28.因此,当手依次穿过前提手穿孔13以及后提手穿孔14,并在提起包装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手掌将会与第一支撑面22以及第二支撑面32接触,从而增大了手掌的受力面积,防止出现手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局部疼痛的不适现象,使得携带包装袋更加的舒适。
29.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支撑面22与第二支撑面32呈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22的倾斜方向为沿水平朝后逐渐竖向朝下倾斜,所述第二支撑面32的倾斜方向为沿水平朝前逐渐竖向朝下倾斜,因此,第一支撑面22与第二支撑面32组合可形成朝下凸出的弧形形状,该形状更加适配于手掌与手指弯曲进行包装袋的携带形状,使得手的实际受力面积更大来保证手的受力均匀性。
3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前延伸部21后端开设有连接插孔23,所述后延伸部31前端开设有与连接插孔23形状大小相适配的连接插条33,且所述连接插条33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因此,包装袋在携带时,通过连接插条33与连接插孔23的前后插设配合进行前辅助件2与后辅助件3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支撑面22与第二支撑面32呈固定设置,因此,手可有效将作用力同时作用于第一支撑面22以及第二支撑面32上实现受力的稳定性。
31.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袋体1包括有位于前提手穿孔13上方的前段体15,所述前辅助件2上端开设有供前段体15朝下插入的第一插槽24,所述袋体1包括有位于后提手穿孔14上方的后段体16,所述后辅助件3上端开设有供后段体16朝下插入的第二插槽34,所述第一插槽24与第二插槽34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使得前辅助件2通过前段体15插设于长条形的第一插槽24内而实现受力支撑,后辅助件3通过后段体16插设于长条形的第二插槽34内而实现受力支撑,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此外,所述前辅助件2上设置有用于将前辅助件2可拆卸安装于袋体1的前安装组件,所述后辅助件3上设置有用于将后辅助件3可拆卸安装于袋体1的后安装组件,实现前辅助件2以及后辅助件3可拆卸安装于袋体1,从而前辅助件2与后辅助件3可进行拆卸而适配不同的包装袋,实现一对多的使用来提高利用率。
32.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袋体1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一安装孔41(圆形),所述袋体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2(圆形),且第一安装孔41位于前提手穿孔13下方,第二
安装孔42位于后提手穿孔14下方,其中,所述前安装组件包括有前夹板251与前扣合板252,所述前夹板251一体成型于前辅助件2,所述前夹板251与前扣合板252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孔41两侧,所述前夹板251朝前扣合板252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一安装孔41内的第一插杆253,所述前扣合板252开设有供第一插杆253插设的第一插孔254,同理,所述后安装组件包括有后夹板351与后扣合板352,所述后夹板351一体成型于后辅助件3,所述后夹板351与后扣合板352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孔42两侧,所述后夹板351朝后扣合板352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二安装孔42内的第二插杆353,所述后扣合板352开设有供第二插杆353插设的第二插孔354,因此,前辅助件2通过前夹持板与前扣合板252进行袋体1的夹持,并通过第一插杆253依次插设第一安装孔41与第一插孔254而实现固定安装,同理,后辅助件3通过后夹持板与后扣合板352进行袋体1的夹持,并通过第二插杆353依次插设第二安装孔42与第二插孔354而实现固定安装,拆装便捷,定位稳定。
33.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安装孔41的数量为若干个(本实施例采用三个),各所述第一安装孔41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42的数量为若干个(本实施例采用三个),各所述第二安装孔42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且第一安装孔41配对对应数量的第一插杆253,第二安装孔42配对对应数量的第二插杆353,使得通过多个第一安装孔41实现前辅助件2高稳定固定安装于袋体1,同理,通过多个第二安装孔42实现后辅助件3高稳定固定安装于袋体1。
34.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袋体1的前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三安装孔43,所述袋体1的后侧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第四安装孔44,且第三安装孔43位于前提手穿孔13下方,第四安装孔44位于后提手穿孔14下方,此外,所述前安装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旋紧件255,所述前夹板251与第一旋紧件255分别设置于第三安装孔43两侧,所述前夹板251朝第一旋紧件255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三安装孔43内的第一螺杆256,所述第一旋紧件255与第一螺杆256螺纹配合,同理,所述后安装组件还包括有第二旋紧件355,所述后夹板351与第二旋紧件355分别设置于第四安装孔44两侧,所述后夹板351朝第二旋紧件355凸出设置有穿设于第四安装孔44内的第二螺杆356,所述第二旋紧件355与第二螺杆356螺纹配合,因此,前辅助件2还通过第一螺杆256穿设第三安装孔43,并通过与第一旋紧件255的螺纹旋紧实现与袋体1的高强度固定,同理,后辅助件3还通过第二螺杆356穿设第四安装孔44,并通过与第二旋紧件355的螺纹旋紧实现与袋体1的高强度固定,进一步提高前辅助件2与后辅助件3的安装强度,防止出现使用时前辅助件2与后辅助件3脱落的现象。
35.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夹板251上第一螺杆256的数量为两根,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一插杆253两侧,所述后夹板351上第二螺杆356的数量为两根,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二插杆353两侧,因此,通过两组强度更高的第一螺杆256与第一旋紧件255的螺纹配合在第一插杆253的左右两侧进行锁紧,便可实现第一插杆253更加稳定的插设安装于第一插孔254内,同理,通过两组强度更高的第二螺杆356与第二旋紧件355的螺纹配合在第二插杆353的左右两侧进行锁紧,便可实现第二插杆353更加稳定的插设安装于第二插孔354内,从而提高前辅助件2与后辅助件3安装于袋体1的强度。
36.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夹板251设置于袋体1前侧,所述后夹板351设置于袋体1后侧,因此,容易脱落以及凸出的前扣合板252、后扣合板352、第一旋紧件255以及第二旋紧件355置于袋腔11内便可防止丢失以及外观更加整平的作用。
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