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护角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护角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角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现阶段,制作完成的光伏组件在入库前需要进行组件包装。在搬运及包装过程中,为了防止光伏组件因磕碰产生划痕而影响组件外观,进而导致产品降级,光伏组件的四角都包装有纸护角。
3.目前行业内所用的纸护角由多层瓦楞纸叠压制成。这类纸护角虽然起到了保护光伏组件的作用,但后续还需要人工取下,耗费人力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角及光伏组件,用于减少光伏组件包装和搬运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角,该护角应用于光伏组件。该护角为可降解护角。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为可降解护角,这种可降解护角既可以在包装光伏组件时起到保护光伏组件的作用,避免了在搬运和包装的过程中光伏组件发生磕碰甚至被划伤,进而影响到光伏组件的外观导致产品降级;又可以在安装好光伏组件后自己实现降解,只需要人工安装护角,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为光降解护角或生物降解护角;和/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为透明护角。基于此,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为光降解护角时,该护角可以在光照的作用下自行降解,或者,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为生物降解护角时,在光伏组件安装在户外的情况下,该护角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此外,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为透明护角时,与现有技术中不透明的纸护角相比,透明护角可以使得整个光伏组件完全受到光照,不会遮挡住一部分光伏组件,增大了光伏组件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护角包括板体以及由板体围合而成的容纳槽。板体包括光降解材料层以及形成在光降解材料层朝向光照一面的光催化剂层。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护角包括的板体可以用于包装并保护光伏组件,板体围合而成的容纳槽可以用于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此时护角为两层结构,内层为光降解材料层,受到光照的外层为光催化剂层,两层均为透明层。光催化剂层用来吸收太阳光并催化光降解材料层分解,光催化剂层本身也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光降解材料层在光催化剂层的催化作用和光照的条件下降解,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同时,光降解材料层和光催化剂层均透明,不对光伏组件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护角包括板体以及由板体围合而成的容纳槽。板体包括光降解材料层、透光粘合层和透光加强层。透光粘合层分别粘合在光降解材料层所具有的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透光加强层分别与透光粘合层粘合在一起。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护角包括的板体可以用于包装并保护光伏组件,板体围合而成的容纳槽可以用于容纳光伏组件的边框。此时护角为三层镜面对称结构,最内层为光降解材料层,在光照的条件下会自行降解,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考虑到光伏组件在搬运包装时,若护角仅有光降解材料层则厚度太薄,且强度太弱容易损坏,故在基材两侧额外增加两层。最外层为透光加强层,提高了护角的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使得护角具有抵抗外力冲击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得装有护角的光伏组件便于包装和搬运运输。次外层为透光粘合层,用于粘合最内层的光降解材料层和最外层的透光加强层,使得层状结构的护角相邻的两层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此外,光降解材料层、透光粘合层和透光加强层均透明,不对光伏组件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板体还包括透光层。透光层分别与透光加强层粘合在一起。透光层和透光加强层之间还具有光敏材料层。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此时护角为五层镜面对称结构,最内层为光降解材料层,在光照的条件下会自行降解,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次外层为透光加强层,透光粘合层将透光加强层和光降解材料层粘合到一起,二者的作用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最外层为透光层,在包装及搬运运输光伏组件的过程中,护角需要保持完整的结构,不在此过程中发生降解,在最外层设置的透光层可以在护角不需要降解的时间内,保护下层的材料不至于快速见光分解。同时,透光层设置的厚度较薄,不至于在需要护角降解时过多地影响护角降解的速率。透光层和透光加强层之间还设有光敏材料层,有利于在光照的条件下加速下层材料的快速降解。此外,光降解材料层、透光粘合层、透光加强层、光敏材料层和透光层均透明,不对光伏组件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降解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植物纤维、改性聚乳酸和添加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的光降解材料层采用的植物纤维为挑选的半透明植物叶片或植物体内颜色较浅的成分,使得制成的光降解材料层透明度较好,且植物纤维本身也易降解。聚乳酸可以由玉米为代表的自然界中的农作物发酵和聚合而来,本身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的优点,还具有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透明性等多种优异性能,有利于护角的降解和透明。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后,可以提高聚乳酸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了护角的机械性能。添加剂可以用于加速降解和提高透明度,也可以用于为护角提供其他需要的性能。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植物纤维、改性聚乳酸和添加剂的重量比分别为35%-40%、50%-55%和5%-15%。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改性聚乳酸为物理改性聚乳酸或化学改性聚乳酸。或,改性聚乳酸为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或,改性聚乳酸为共聚聚乳酸或扩链聚乳酸。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可以提高聚乳酸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了护角的机械性能。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添加剂的材料包括光催化剂和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光催化剂用于加速光降解材料层的分解,当光催化剂受到光照后,光催化剂可以吸收光能
后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促使光降解材料层加速降解。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用于增强护角的韧性、强度等机械性能,还可以增加护角的表面硬度。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光粘合层的材料为透明生物胶或透明橡胶。透明生物胶或透明橡胶不仅可以将光降解材料层和透光加强层粘合到一起,其本身还具有透明和可降解的性能,有利于护角的降解,并且不对光伏组件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光加强层的材料包括聚酯、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和光催化剂。所选用的聚酯可以为透明不饱和树脂或其他透明树脂,既利于提高护角的透明度,又有利于护角的降解。加入的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和光催化剂可以对聚酯进行物理改性,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不仅可以增强护角的韧性和机械强度,还可以增加护角表面硬度;光催化剂有利于透光加强层的光降解速度。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光层为表面改性透明聚酯层。透明聚酯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在经过表面改性后,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透光层的透明度。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板体的厚度为1mm至5mm。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降解材料层的厚度为0.9mm至1.3mm。光催化剂层的厚度为0.1mm至0.2mm。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降解材料层的厚度为0.5mm至0.7mm。每一透光粘合层的厚度均为0.05mm至0.1m。每一透光加强层的厚度均为0.2mm至0.3mm。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护角。
25.第二方面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护角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种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另一种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层结构的护角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镜面对称结构的护角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五层镜面对称结构的护角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光伏组件,
ꢀꢀꢀꢀꢀꢀꢀꢀꢀꢀꢀꢀꢀꢀꢀꢀꢀꢀꢀꢀ
10-层压件,
34.11-光伏组件边框,
ꢀꢀꢀꢀꢀꢀꢀꢀꢀꢀꢀꢀꢀꢀꢀ
2-护角,
35.200-光降解材料层,
ꢀꢀꢀꢀꢀꢀꢀꢀꢀꢀꢀꢀꢀꢀ
201-光催化剂层,
36.202-透光粘合层,
ꢀꢀꢀꢀꢀꢀꢀꢀꢀꢀꢀꢀꢀꢀꢀꢀ
203-透光加强层,
37.204-透光层,
ꢀꢀꢀꢀꢀꢀꢀꢀꢀꢀꢀꢀꢀꢀꢀꢀꢀꢀꢀꢀ
205-光敏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现阶段,行业内制作完成的光伏组件包装入库前均需在组件四角包装纸护角,目的是防止光伏组件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因为磕碰造成边框划伤,影响组件外观,进而导致光伏组件降级。目前,行业内使用的纸护角均为多层瓦楞纸叠压形成,纸张的原料主要为完全不透明的植物纤维(木材、竹、草类等),纸张原料需要在贮存中自然发酵,利于后续制浆。制浆时,先把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成料片,加入化学药液,再把切好的原料煮成纸浆。然后用清水洗涤,同时对纸浆进行净化和筛选。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叠压、裁切等步骤获得纸护角。该类纸护角为不透明的纸制成,会遮挡住一部分光伏组件,影响组件发电效率,而且安装组件时还需安排人工取下,耗费人力财力。
44.图1示例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种示意图,图2示例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1包括层压件10和光伏组件边框11,光伏组件边框11上设有护角2,该护角2可以在包装光伏组件1时包裹住光伏组件边框11的每个边角,防止边角与其他光伏组件1发生碰撞甚至刮伤其他的光伏组件1,还可以防止工人在包装和搬运光伏组件1时被光伏组件1的边角划伤。此外,由于护角2包括的板体20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包装好的光伏组件1堆叠到一起时,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1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间隔,不至于紧挨到一起,减少了光伏组件1受到损伤的概率。
4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护角2,该护角2应用于光伏组件1。
该护角2为可降解护角2。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2为可降解护角2,这种可降解护角2既可以在包装光伏组件1时起到保护光伏组件1的作用,避免了在搬运和包装的过程中光伏组件1发生磕碰甚至被划伤,进而影响到光伏组件1的外观导致产品降级;又可以在安装好光伏组件1后自己实现降解,只需要人工安装护角2,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2,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4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角2为光降解护角2 或生物降解护角2;和/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2为透明护角2。基于此,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2为光降解护角2时,该护角2可以在光照的作用下自行降解,或者,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2为生物降解护角2时,在光伏组件1安装在户外的情况下,该护角2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此外,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2为透明护角2时,与现有技术中不透明的纸护角2 相比,透明护角2可以使得整个光伏组件1完全受到光照,不会遮挡住一部分光伏组件1,增大了光伏组件1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48.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护角2既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实现降解,又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此外,由于光伏组件1都安装在户外,外界的环境因素,例如风和热等,也会加速护角2的降解。
49.图3示例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层结构的护角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护角2包括板体20以及由板体20围合而成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板体20包括光降解材料层200以及形成在光降解材料层200朝向光照一面的光催化剂层201。护角2包括的板体20可以用于包装并保护光伏组件1,板体围合而成的容纳槽可以用于容纳光伏组件1的边框。此时护角2为两层结构,内层为光降解材料层200,受到光照的外层为光催化剂层 201,两层均为透明层。光催化剂层201用来吸收太阳光并催化光降解材料层200 分解,光催化剂层201本身也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光降解材料层200在光催化剂层201的催化作用和光照的条件下降解,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2,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同时,光降解材料层200和光催化剂层 201均透明,不对光伏组件1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1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50.图4示例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层镜面对称结构的护角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护角2包括板体20以及由板体围合而成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出)。如图4所示,板体20包括光降解材料层200、透光粘合层202和透光加强层203。透光粘合层202分别粘合在光降解材料层200所具有的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透光加强层203分别与透光粘合层202粘合在一起。护角2 包括的板体20可以用于包装并保护光伏组件1,板体20围合而成的容纳槽21 可以用于容纳光伏组件1的边框。此时护角2为三层镜面对称结构,最内层为光降解材料层200,在光照的条件下会自行降解,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2,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考虑到光伏组件1在搬运包装时,若护角2仅有光降解材料层200则厚度太薄,且强度太弱容易损坏,故在基材两侧额外增加两层。最外层为透光加强层203,提高了护角2的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使得护角2具有抵抗外力冲击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得装有护角2的光伏组件1便于包装和搬运运输。次外层为透光粘合层202,用于粘合最内层的光降解材料层200和最外层的透光加强层203,使得层状结构的护角2相邻的两层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此外,光降解材料层200、透光粘合层202和透光加强层203均透
明,不对光伏组件1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1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51.图5示例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五层镜面对称结构的护角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在上述三层镜面对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体20还可以包括透光层204。透光层204分别与透光加强层203粘合在一起。透光层204和透光加强层203之间还具有光敏材料层205。此时护角2为五层镜面对称结构,最内层为光降解材料层200,在光照的条件下会自行降解,不需要再安排人工取下护角2,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次外层为透光加强层203,透光粘合层202将透光加强层203 和光降解材料层200粘合到一起,二者的作用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最外层为透光层204,在包装及搬运运输光伏组件1的过程中,护角2需要保持完整的结构,不在此过程中发生降解,在最外层设置的透光层204可以在护角2 不需要降解的时间内,保护下层的材料不至于快速见光分解。同时,透光层204 设置的厚度较薄,不至于在需要护角2降解时过多地影响护角2降解的速率。透光层204和透光加强层203之间还设有光敏材料层205,有利于在光照的条件下加速下层材料的快速降解。此外,光降解材料层200、透光粘合层202、透光加强层203、光敏材料层205和透光层204均透明,不对光伏组件1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1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
52.此外,还可以将各个层所具有的物质全部打散混合,再压制成一个整体的板体20,可以大幅提高护角2的机械性能。
53.在一些示例中,光敏材料层205可选用的材料成分不作限定,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二苯甲酮、对苯醌、苯并蒽醌醇和甲基蒽醌等物质,只需满足在光照的条件下加速下层材料的快速降解即可。
54.示例性的,该护角2的板体20中的光敏材料层205所选用的材料为二苯甲酮。
55.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至图5所示,光降解材料层200的材料包括植物纤维、改性聚乳酸和添加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角2的光降解材料层200采用的植物纤维为挑选的半透明植物叶片或植物体内颜色较浅的成分,使得制成的光降解材料层200透明度较好,且植物纤维本身也易降解。聚乳酸可以由玉米为代表的自然界中的农作物发酵和聚合而来,本身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的优点,还具有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透明性等多种优异性能,有利于护角2的降解和透明。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后,可以提高聚乳酸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了护角2的机械性能。添加剂可以用于加速降解和提高透明度,也可以用于为护角2提供其他需要的性能。
56.在板体20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将植物纤维原料发酵处理,制成浆料,再将改性的聚乳酸、添加剂与植物纤维混合均匀,形成植物纤维-聚酯混合体系。之后对混合体系进行清洗筛选处理,表面再涂刷一层有助于光照分解光催化剂,通过挤压法处理成生产所需的平面结构,烘缸干燥得到所需护角2的板体20。
57.在一些示例中,植物纤维、改性聚乳酸和添加剂的重量比分别为35%-40%、 50%-55%和5%-15%。
58.示例性的,如图3至图5所示,在光降解材料层200中,植物纤维、改性聚乳酸和添加剂的重量比分别为35%、50%和15%。
59.示例性的,改性聚乳酸为物理改性聚乳酸或化学改性聚乳酸。或,改性聚乳酸为聚
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或,改性聚乳酸为共聚聚乳酸或扩链聚乳酸。录入,如图3至图5所示,光降解材料层200中的改性聚乳酸为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下面以向聚乳酸中加入聚醋酸乙烯酯来对聚乳酸进行物理改性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以下举例仅作为解释,不作为限定。将聚乳酸与聚醋酸乙烯酯混合到一起进行共混处理后,可以形成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即聚乳酸的物理改性。此时若透明度欠缺,可对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进行进一步的溶胀处理来提高透明度,常规聚乳酸的透光度即可达80-90%之间,溶胀处理后的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的透明度可以接近100%。
60.示例性的,添加剂的材料包括光催化剂和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光催化剂用于加速光降解材料层200的分解,当光催化剂受到光照后,光催化剂可以吸收光能后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促使光降解材料层200加速降解。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用于增强护角2的韧性、强度等机械性能,还可以增加护角2的表面硬度。光催化剂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苯酚、偶氮二异丁腈、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物质,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双酚f 型环氧树脂等物质。例如,如图3至图5所示,光降解材料层200中的添加剂包括光催化剂和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
61.在一些示例中,透光粘合层202的材料为透明生物胶或透明橡胶。透明生物胶或透明橡胶不仅可以将光降解材料层200和透光加强层203粘合到一起,其本身还具有透明和可降解的性能,有利于护角2的降解,并且不对光伏组件1 造成遮挡,增大了光伏组件1吸收光的面积,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1的发电效率。透明生物胶或透明橡胶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透光粘合层202的材料为kwik-sil透明生物胶。
62.在一些示例中,透光加强层203的材料包括聚酯、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和光催化剂。所选用的聚酯可以为透明不饱和树脂或其他透明树脂,既利于提高护角2的透明度,又有利于护角2的降解。加入的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和光催化剂可以对聚酯进行物理改性,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不仅可以增强护角2的韧性和机械强度,还可以增加护角2表面硬度。光催化剂有利于透光加强层203的光降解速度。光催化剂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苯酚、偶氮二异丁腈、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物质,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等物质。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5所示,透光加强层203中的聚酯为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乳酸的共混体,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透明醚类环氧低聚物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63.在一些示例中,透光层204为表面改性透明聚酯层。透明聚酯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在经过表面改性后,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透光层204的透明度。透明聚酯可以为透明不饱和树脂或其他透明树脂。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透光层204中的透明聚酯可以为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乳酸的共混体。
6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板体20的厚度为1mm至5mm。板体20的厚度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调整,对于光伏组件1来说厚度不宜超过2mm,当护角2用在其他类型产品上时,板体20的厚度可适当放宽上限至5mm。
65.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该板体20的厚度为1mm。
66.在一些示例中,光降解材料层200的厚度为0.9mm至1.3mm。光催化剂层 201的厚度
为0.1mm至0.2mm。
67.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光降解材料层200的厚度为0.9mm,光催化剂层 201的厚度为0.1mm。
68.在一些示例中,光降解材料层200的厚度为0.5mm至0.7mm。每一透光粘合层202的厚度均为0.05mm至0.1m。每一透光加强层203的厚度均为0.2mm至 0.3mm。
69.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当该板体20的厚度为1mm时,降解材料层的厚度为0.7mm,每一透光粘合层202的厚度为0.1m,每一透光加强层203的厚度为 0.2mm。
7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