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茶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茶叶生产的传统工艺为日光萎凋,首先将新鲜的茶叶平摊放置于长1.8米、宽0.8米的竹匾上进行日光晾晒,晾晒至茶叶中70-80%的水分蒸发后,再将竹匾中的茶叶直接倾倒至晾晒席上,再对晾晒席上的茶叶进行后续处理。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竹匾的尺寸较大,在将竹匾中的茶叶倾倒至晾晒席上的过程中,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以及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下,部分茶叶容易掉落至晾晒席外,从而造成原料浪费。
4.此外,茶叶倾倒的过程中,竹匾底部的茶叶往往会粘附在竹匾上,难以自然倾倒掉落,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往往会将竹匾在晾晒席上进行敲击,亦或使用小扫帚对竹匾底部进行清扫,从而使粘附于竹匾底部的茶叶能够掉落,但是敲击以及清扫过程中茶叶的完整性都会被破坏,最终影响茶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将竹匾中的茶叶直接倾倒于晾晒席上的过程中茶叶的损耗率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收茶操作平台。
6.本技术提供一种收茶操作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收茶操作平台,包括:
8.台体,所述台体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开口;
9.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设置于台体下方,且所述收纳装置与台体连接;
10.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台体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地面相抵;
11.收纳件,所述收纳件上端具有敞开的入口,且所述收纳件位于收纳装置下方;
12.其中,所述收纳装置于竖直方向上贯穿有收纳通道,所述收纳通道与开口相通,所述收纳通道包括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靠近开口的一端,所述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出料口的口径不大于进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口径不大于入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竹匾中的茶叶倾倒入开口中,并将竹匾倒扣在开口上方对竹匾底部进行敲击,即可将竹匾中的茶叶全部倾倒入开口中,且敲击过程中竹匾不会与茶叶接触对茶叶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同时倾倒出的茶叶将沿收纳通道滑落至收纳件中进行收集,再将收纳件中的茶叶倾倒于晾晒席上,减少茶叶倾倒过程中的损耗,提升了茶叶的完整性。
14.可选的,所述台体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水平设置于台体的上端面,且所述盖板覆盖开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茶操作平台未用于供竹匾倾倒收集茶叶时,将盖板覆
盖于开口后,能够提高收纳装置的整洁度,同时可将竹匾放置于盖板上进行晾晒、筛选等其他工作,实现收茶操作平台的多功能使用。
16.可选的,所述台体上开设有与盖板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台体的上端面,且所述安装槽与开口相通,所述盖板与安装槽配合安装后,所述盖板的上端面与台体的上端面齐平。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盖板能够于安装槽中固定位置,且盖板与台体形成供竹匾稳定水平放置的平面,减少竹匾放置于盖板上后发生倾斜的概率。
18.可选的,所述台体上还开设有用于方便取放盖板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贯穿台体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让位槽与安装槽相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让位槽能够为工作人员将盖板从开口中取出提供施力空间,使盖板的取放更加方便快捷。
20.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沿平行于盖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台体上开设有与把手相适配的第二让位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为盖板的取放都提供了抓持部位,且盖板放置覆盖开口后把手能够落入第二让位槽,使盖板能够水平放置,方便盖板取放的同时也方便盖板的使用。
22.可选的,所述盖板与台体转动连接,所述台体于开口的侧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盖板转动至与限位件相抵时,所述盖板的上端面与台体的上端面齐平。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台体转动连接,使盖板无需频繁进行取放,当需要使用盖板时只需转动盖板将开口覆盖,当需要进行收茶时,只需将盖板转动至与台体相抵即可,台体上还设有防止盖板朝开口方向过度转动的限位件,使盖板的转动使用更加方便。
24.可选的,所述台体上设有用于方便转动盖板的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槽位于开口远离盖板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所述第三让位槽贯穿台体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三让位槽与开口相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让位槽为盖板的转动提供了施力空间,使工作人员转动盖板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26.可选的,所述支撑柱远离台体的一端设有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刹车片。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收茶操作平台根据需要自由移动至任意位置,且刹车片能够将收茶操作平台的位置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对收茶操作平台的使用。
28.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放置收纳件的放置组件,所述收纳件未使用时,所述收纳件在放置组件的作用下悬置。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件通过放置组件悬置,且能够随着收茶操作平台的移动而移动,可同时将收纳件以及收茶操作平台进行移动,节约了移动收纳件的时间,且收纳件的取放也非常方便。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31.1.先将竹匾中的茶叶倾倒至收纳件中,再将收纳件中的茶叶进行后续操作,能够快速地将茶叶进行收集,且倾倒以及敲击竹匾的过程中,降低了茶叶受到竹匾的挤压而导致完整性被破坏的概率;
32.2.设置有盖板,当收茶操作平台未使用时,可将盖板覆盖于开口上,既提升了收纳
装置的整洁度,又能够充分利用收茶操作平台,在盖板上进行晒茶、筛选茶叶等工作;
33.3.收茶操作平台上设有带有刹车片的滚轮,可根据需要将收茶操作平台移动至相应位置,且位置可固定。
附图说明
34.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实施例2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爆炸图;
36.图3是实施例2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剖视图;
37.图4是实施例3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爆炸图;
38.图5是实施例3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剖视图;
39.图6是实施例4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爆炸图;
40.图7是实施例4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剖视图;
41.图8是实施例5中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略去一个收纳件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1、台体;11、开口;12、安装槽;13、第一让位槽;14、第二让位槽;15、第三让位槽;16、限位件;2、收纳装置;21、收纳通道;211、进料口;212、出料口;22、滑落斜面;3、支撑柱;4、收纳件;41、入口;42、手提孔;5、万向轮;51、刹车片;6、竹匾;7、盖板;71、倒角;72、把手;8、放置板;8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收茶操作平台。
45.由于茶叶生产过程中容易受接触物的影响,为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经研究后发现,不锈钢材料与茶叶接触不会影响茶叶质量,因此收茶操作平台整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46.参照图1,收茶操作平台包括台体1、收纳装置2、支撑柱3以及收纳体。支撑柱3一端与地面接触且另一端与台体1连接,收纳装置2设置于台体1上,收纳体设置于收纳装置2的下方。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竹匾6中的茶叶倾倒于台体1上,茶叶通过收纳装置2落入收纳体中收集,再将竹匾6倒扣在台体1上,对竹匾6底部进行敲击,使粘附在竹匾6上的茶叶也能够落入收纳体中。
47.台体1为矩形结构,且台体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台体1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开口11。开口11的形状也为矩形。
48.收纳装置2为漏斗状,本实施例中收纳装置2为矩形漏斗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其他形状的漏斗状结构。
49.本实施例中,收纳装置2设置有两个,两收纳装置2相邻设置,且收纳装置2于竖直方向上贯穿有收纳通道21。收纳通道21具有进料口211以及出料口212,进料口211与开口11相通,且出料口212位于进料口211的下方。
50.其中,进料口211的口径不小于出料口212的口径,进料口211的口径不小于入口41的口径。为方便收纳装置2将茶叶收集,本实施例中,进料口211的口径大于出料口212的口径,且两进料口211的口径等于入口41的口径。
51.本实施例中,收纳装置2包括四片倾斜设置的滑落斜面22,四片滑落斜面22共同包围形成收纳通道21,且四片滑落斜面22之间形成的空间沿竖直方向向下收缩。
52.收纳件4为中空的容器,收纳件4对应收纳装置2设置有两个,且收纳件4的上方开设有供茶叶落入的入口41。入口41的口径不小于出料口212的口径,本实施例中入口41的口径大于出料口212的口径。
53.收纳件4的两侧贯穿有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取放的手提孔42。
54.收纳件4设置于地面上,且对应收纳装置2上的进料口211、出料口212以及收纳件4的入口41于竖直方向上对齐。
55.支撑柱3竖直设置,且支撑柱3设置有若干个,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台体1的四个底角位置。
56.支撑柱3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万向轮5,且万向轮5上设有刹车片51。故收茶操作平台可在地面上通过万向轮5进行移动,同时可通过刹车片51对收茶操作平台的位置进行固定。
57.为符合人体工程学,本实施例中,台体1上端面距地面的距离优选为80cm,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收茶操作平台。
58.此外,台体1的上端面与收纳装置2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cm,且开口11的尺寸与竹匾6的尺寸相适配,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倒扣竹匾6进行倾倒。
5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收茶操作平台的实施原理为:
60.首先将两收纳件4分别放置于两收纳装置2下方,再将竹匾6中的茶叶倾倒入开口11中,茶叶将随收纳通道21掉落至收纳件4中,然后将竹匾6倒扣放置于入口41中,用手或其他工具敲击竹匾6的底部,使粘附于竹匾6底部的茶叶掉落,并于两收纳件4中进行收集,待收茶完成后,即可对两收纳件4中的茶叶进行后续操作。
61.实施例2:
62.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台体1上还设有用于覆盖开口11的盖板7,且台体1上开设有方便盖板7安装的安装槽12。
63.安装槽12沿开口11周侧开设,安装槽12竖直向上贯穿台体1的上端面,且安装槽12与入口41相通。
64.盖板7为矩形板,且盖板7与安装槽12相适配。当盖板7安装于安装槽12中时,盖板7的上端面与台体1的上端面齐平。
65.为方便盖板7的取放,台体1上还设有用于为盖板7的取放提供施力空间的第一让位槽13。
66.第一让位槽13设置可设置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是四个。本实施例中,第一让位槽1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槽12的两侧。第一让位槽13竖直向上贯穿台体1的上端面,第一让位槽13与安装槽12相通,且第一让位槽13的槽底与安装槽12的槽底齐平。
67.参照图3,盖板7的周侧均开设有倒角71,当盖板7安装于安装槽12中时,工作人员可将手伸至第一让位槽13中,再通过手指于盖板7的倒角71处撬动即可将盖板7取出。
68.当收茶操作平台未用于收茶的时候,通过盖板7将入口41覆盖,可以减少灰尘堆积于收纳通道21中,从而减少茶叶经过收纳通道21时灰尘附着于茶叶上。
69.此外,工作人员还可充分利用覆盖有盖板7的收茶操作平台,可于平台面上放置竹
匾6对茶叶进行晾晒或对竹匾6中的茶叶进行筛选等工作,减少收茶操作平台的闲置时间。
70.实施例3:
71.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盖板7的两端沿平行于盖板7的方向延伸有把手72,且台体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把手72以及为工作人员抓取把手72提供抓取空间的第二让位槽14。
72.参照图5,第二让位槽14竖直向上贯穿台体1的上端面,且第二让位槽14槽底位于安装槽12槽底的下方,使抓取空间更大。
73.通过把手72为工作人员取放盖板7提供了抓持部位,使工作人员取放盖板7的过程更加方便。
74.实施例4:
75.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台体1上于开口11的两侧均设有转动部。盖板7设置有两个,两盖板7于台体1上对称设置,且两盖板7分别通过两转动部与台体1转动连接。
76.台体1上设有两个用于限制盖板7转动角度的限位件16,两限位件16分别位于台体1靠近对应转动部限位件16的一侧,且两限位件16均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当盖板7转动至与限位件16相抵时,盖板7水平且此时盖板7的上端面与台体1的上端面齐平;当盖板7转动至与台体1相抵时,盖板7刚好落入安装槽12中。
77.参照图6和图7,台体1上设有便于将盖板7转动取出的第三让位槽15,第三让位槽15竖直向上贯穿台体1的上端面,且第三让位槽15与安装槽12相通。第三让位槽15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安装槽12远离连接部的两侧。
78.盖板7与台体1转动连接,使盖板7的取放更加方便,且盖板7丢失的情况也会随之减少。此外,在收茶时,盖板7的上端面可作为放置平台使用,可将待倾倒的其他竹匾6放置于盖板7上。同时,盖板7设有两个,且两盖板7于台体1上对称设置,使台体1受力平衡。
79.实施例5:
80.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放置组件,本实施例中,放置组件优选为放置板8。
81.放置板8位于收纳装置2的下方,放置板8水平设置,且放置板8与四支撑柱3连接。
82.放置板8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固定收纳件4的定位槽81,收纳件4放置于定位槽81中后,入口41、进料口211以及出料口212于竖直方向上对齐。收纳件4的上端与收纳装置2的下端面存在间距,且上述间距大于定位槽81的开设深度。同时,放置板8的下端面与地面之间存在距离。
83.收纳件4可放置于放置板8上,在移动收茶操作平台的同时收纳件4也跟随移动。节省了搬运收纳件4的时间,同时也缩短了出料口212与入口41的距离,减少由于自然风力因素而导致茶叶掉落收集过程中落至收纳件4外的茶叶数量。
8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