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汽车浮动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桥用自动转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汽车。
背景技术:2.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浮动桥不具备自动回正转向功能,中后桥的转向方式是在汽车行驶中通过前面的转向桥转向后强行拖拽来实现的,其存在以下不足:
3.1.中后浮动桥的转向为被动式受到车辆整体的生硬拖拽,使中后方的浮动桥在转向时受到了较大的磨损,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4.2.导致驾驶员转向时将受到摩擦阻力,转向沉重,不轻便;增加驾驶员的疲劳感,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及其使用方法、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的中后浮动桥转向为被动拖拽转向,受到较大摩擦力,影响使用寿命与驾驶效果的问题。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
7.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其包括:
8.梁体;
9.偏转轴,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梁体端部并可与所述梁体形成夹角,其另一端供车轮同轴转动连接;
10.驱动组件,其作用于所述偏转轴,以调节两所述偏转轴与所述梁体之间的夹角,使所述偏转轴对称分布于所述梁体两端且可处于,
11.前束状态,两所述偏转轴与所述梁体之间构成夹角;或,
12.共轴状态,所述偏转轴与所述梁体共直线。
13.通过上述方案,车轮可通过偏转轴与梁体实现夹角可调的转动连接,进而后续可在驱动组件作用下,通过偏转轴与梁体之间形成夹角,汽车两后轮得以形成顶端间距小于底端间距的前束状态,进而使汽车的中后浮动桥可具有像汽车前浮动桥一样具备车轮前束,实现在汽车转向后,中后浮动桥两端车轮亦可在车轮前束的作用下自动发生转向摆正,进而避免相关技术中生硬拖拽中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复位,得以保障车轮的使用寿命,并有效优化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14.此外,为避免后浮动桥两端车轮的前束对汽车倒车过程产生较大的阻力,本技术中驱动组件还可控制两偏转轴与梁体共线,以实现两车轮于车辆底部呈竖直设置,两者之间无车轮前束,此时即可顺利进行汽车倒车。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与两所述偏转轴之间均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所述偏转轴,所述驱动组件作用于所述传动杆并可驱动所述传动杆在第一位置与第
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且,
16.所述传动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偏转轴处于所述前束状态;
17.所述传动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偏转轴处于所述共轴状态。
18.通过上述方案,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杆实现间接驱动偏转轴以及车轮进行角度调整,进而驱动组件的设置方式与安装位置具有较多的选择,利于驱动组件于后浮动桥一侧的安装与设置。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并分别作用于两所述传动杆,且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同步驱动两所述传动杆移动。
20.通过上述方案,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同或不同的结构实现,同时保障两者同步驱动传动杆移动,即可实现后浮动桥两端的两车轮同步移动,进而在其运用于车辆内时得以快捷高效稳定的进行状态改变。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或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
22.滑筒,其固设于所述梁体一侧;
23.移动杆,其滑动穿设于所述滑筒内,其一端与所述传动杆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上开设有驱动槽口;
24.驱动件,其具有可主动伸缩的伸缩端,所述伸缩端呈斜面结构,以用于斜面抵触所述驱动槽口侧沿,并驱动所述移动杆带动所述偏转轴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25.弹性件,其作用于所述偏转轴,以驱动所述偏转轴可由所述第二位置弹性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26.通过上述方案,移动杆借助滑筒实现滑动安装于梁体一侧,进而驱动件可通过其上的伸缩端与移动杆上的驱动槽口进行斜面配合,实现驱动件控制伸缩端伸出并挤压移动杆时,即可驱动移动杆移动,即可带动与移动杆连接的传动杆移动,并驱动偏转轴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改变车轮所处状态;
27.在需要控制偏转轴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控制驱动件的伸缩端回缩,使移动杆与伸缩端之间形成可供移动的空间,进而移动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自动驱动移动杆反向移动,并最终带动偏转轴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得以改变车轮的所处状态;
28.进而,驱动组件在控制车轮状态时,仅需通过控制驱动件伸缩端的伸出与回缩即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实际推广。
2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端始终与所述驱动槽口侧沿斜面抵触。
30.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伸缩端在可驱动移动杆进行移动的同时,伸缩端也将对移动杆进行限位,进而使移动杆可持续与伸缩端抵紧,得以对偏转轴以及车轮进行限位,保障车轮可稳定处于前束状态。
3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传动杆和所述滑筒上的伸缩弹簧。
32.通过上述方案,有效控制本方案的结构成本,实现简单快捷的驱动移动杆在需要时弹性复位,得以实现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偏转至前束状态。
3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呈伸缩设置,所述移动杆端部与所述传动杆端部转动连接。
34.通过上述方案,实现移动杆在进行移动时,可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的同时,传动杆可对应进行伸缩,以使偏转轴可顺利进行转动,进而使车轮得以顺利偏转。
3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端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偏转轴的端部,以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偏转轴共转动轴向。
36.通过上述方案,传动杆固定连接至偏转轴的端部,使其偏转轴的运动空间尽可能靠近梁体,进而避免偏转轴与驱动组件于梁体所需要利用的空间过大,而导致于车体上进行实装时驱动组件安装收到限制,利于后续顺利在车体上进行使用。
3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使用方法。
38.一种如上所述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9.判断当前车辆行车档位;
40.若车辆行车档位处于非倒车挡,所述驱动组件控制两所述车轮处于所述前束状态;
41.若车辆行车档位处于倒车挡,所述驱动组件控制两所述车轮处于所述共轴状态。
42.通过上述方案,实现本技术所提供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可顺利在汽车进行行驶时进行自动转向,并可在汽车倒车时使车轮移动至竖直状态,得以顺利进行倒车。
4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
44.一种汽车,其包括:
45.如上所述的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
46.车轮,其转动安装于所述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两端;
47.控制单元,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汽车的驾驶系统,并配置为,
48.若汽车处于倒车挡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使所述偏转轴处于所述共轴状态,或,
49.若汽车处于非倒车挡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使所述偏转轴处于所述前束状态。
50.通过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在行驶过程中,后浮动桥可在自动进行转向回正的汽车,进而浮动桥两端的车轮使用寿命将得到有效保障,并显著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此外在倒车状态下,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将偏转至竖直状态,使倒车过程也可顺利快速进行,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5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及其使用方法、汽车,由于车轮可通过偏转轴与梁体实现夹角可调的转动连接,进而后续可在驱动组件作用下,通过偏转轴与梁体之间形成夹角,以形成两车轮顶端间距小于底端间距的前束状态,进而使汽车的中后浮动桥可具有像汽车前浮动桥一样具备车轮前束,实现在汽车转向后,中后浮动桥两端车轮亦可在车轮前束的作用下自动发生转向摆正,进而避免相关技术中生硬拖拽中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复位,得以保障车轮的使用寿命,并有效优化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此外,为避免后浮动桥两端车轮的前束对汽车倒车过程产生较大的阻力,本技术中驱动组件还可控制两偏转轴与梁体共线,以实现两车轮于车辆底部呈竖直设置,两者之间无车轮前束,此时即可顺利进行汽车倒车。因此,采用本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汽车将具有舒适的驾驶体验,保障了后浮动桥两端车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5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4.图1为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内偏转轴处于前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55.图2为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内偏转轴处于共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56.图3为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内移动杆与伸缩端的配合示意图。
57.图中:
58.1、梁体;
59.2、偏转轴;20、传动杆;
60.3、驱动组件;30、第一驱动部;300、滑筒;301、移动杆;3010、驱动槽口;302、驱动件;3020、伸缩端;303、弹性件;31、第二驱动部;
61.4、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3.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浮动桥不具备自动回正转向功能,中后桥的转向方式是在汽车行驶中通过前面的转向桥转向后强行拖拽来实现的,其存在以下不足:
64.1.中后浮动桥的转向为被动式受到车辆整体的生硬拖拽,使中后方的浮动桥在转向时受到了较大的磨损,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65.2.导致驾驶员转向时将受到摩擦阻力,转向沉重,不轻便;增加驾驶员的疲劳感,不利于行车安全。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及其使用方法、汽车,其能解决上述问题。
67.参照图1与图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
68.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其包括:
69.梁体1;
70.偏转轴2,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梁体1端部并可与所述梁体1形成夹角,其另一端供车轮4同轴转动连接;
71.驱动组件3,其作用于所述偏转轴2,以调节两所述偏转轴2与所述梁体1之间的夹角,使所述偏转轴2对称分布于所述梁体1两端且可处于,
72.前束状态,两所述偏转轴2与所述梁体1之间构成夹角;或,
73.共轴状态,所述偏转轴2与所述梁体1共直线。
74.进而,在使用时,安装于偏转轴2端部的车轮4将通过偏转轴2与梁体1实现夹角可调的转动连接,进而后续可在驱动组件3作用下,通过偏转轴2与梁体1之间形成夹角,以形
成两车轮4顶端间距小于底端间距的前束状态,进而使汽车的中后浮动桥可具有像汽车前浮动桥一样具备车轮4前束,如图1,实现在汽车转向后,中后浮动桥两端车轮4亦可在车轮4前束的作用下自动发生转向摆正,进而避免相关技术中生硬拖拽中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4复位,得以保障车轮4的使用寿命,并有效优化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75.此外,为避免后浮动桥两端车轮4的前束对汽车倒车过程产生较大的阻力,本技术中驱动组件3还可控制两偏转轴2与梁体1共线,以实现两车轮4于车辆底部呈竖直设置,如图2,两者之间无车轮4前束,此时即可顺利进行汽车倒车。
76.参照图1与图2,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3与两所述偏转轴2之间均设有传动杆20,所述传动杆20一端连接所述偏转轴2,所述驱动组件3作用于所述传动杆20并可驱动所述传动杆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且,
77.所述传动杆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偏转轴2处于所述前束状态;
78.所述传动杆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偏转轴2处于所述共轴状态。
79.这样设置,驱动组件3通过传动杆20实现间接驱动偏转轴2以及车轮4进行角度调整,进而驱动组件3的设置方式与安装位置具有较多的选择,利于驱动组件3于后浮动桥一侧的安装与设置;同时驱动组件3仅可控制传动杆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实现最终与偏转轴2连接的车轮4仅可在所对应的两种状态下进行移动,可较稳定的进行使用。
80.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部30与第二驱动部31,并分别作用于两所述传动杆20,且所述第一驱动部30与所述第二驱动部31同步驱动两所述传动杆20移动。
81.其中,第一驱动部30与第二驱动部31于本实施例中相同,以使整体结构具有较低的结构成本与较简单的实现方式,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0与第二驱动部31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构。同时保障两者同步驱动传动杆20移动,即可实现后浮动桥两端的两车轮4同步移动,进而在其运用于车辆内时得以快捷高效稳定的进行状态改变。
82.可选地,参照图1与图3,所述第一驱动部30和/或所述第二驱动部31包括:
83.滑筒300,其固设于所述梁体1一侧;
84.移动杆301,其滑动穿设于所述滑筒300内,其一端与所述传动杆20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上开设有驱动槽口3010;
85.驱动件302,其具有可主动伸缩的伸缩端3020,所述伸缩端3020呈斜面结构,以用于斜面抵触所述驱动槽口3010侧沿,并驱动所述移动杆301带动所述偏转轴2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86.弹性件303,其作用于所述偏转轴2,以驱动所述偏转轴2可由所述第二位置弹性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87.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0与第二驱动部31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于梁体1两端,以分别驱动两个传动杆20,并进一步驱动两个车轮4进行偏转。驱动件302为固定设置的液压缸,其输出杆端部形成伸缩端3020与移动杆301进行斜面配合,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302可采用其他如电控伸缩杆、气缸等可在某一方向进行伸缩活动的结构件。
88.这样设置,移动杆301借助滑筒300实现滑动安装于梁体1一侧,进而驱动件302可通过其上的伸缩端3020与移动杆301上的驱动槽口3010进行斜面配合,实现驱动件302控制
伸缩端3020伸出并挤压移动杆301时,即可驱动移动杆301移动,即可带动与移动杆301连接的传动杆20移动,并驱动偏转轴2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改变车轮4所处状态;
89.参照图3,在需要控制偏转轴2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控制驱动件302的伸缩端3020回缩,使移动杆301与伸缩端3020之间形成可供移动的空间,进而移动杆301在弹性件303的作用下将自动驱动移动杆301反向移动,并最终带动偏转轴2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得以改变车轮4的所处状态;
90.进而,驱动组件3在控制车轮4状态时,仅需通过控制驱动件302伸缩端3020的伸出与回缩即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实际推广。
91.可选地,所述伸缩端3020始终与所述驱动槽口3010侧沿斜面抵触。
92.其中,作为驱动件302的液压缸在安装时,其构成伸缩端3020的输出杆在伸缩移动时将始终与移动杆301驱动槽槽口进行抵接,以限制移动杆301的移动。
93.这样设置,实现伸缩端3020在可驱动移动杆301进行移动的同时,伸缩端3020也将对移动杆301进行限位,进而使移动杆301可持续与伸缩端3020抵紧,得以对偏转轴2以及车轮4进行限位,保障车轮4可稳定处于前束状态。
94.可选地,所述弹性件303为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传动杆20和所述滑筒300上的伸缩弹簧。
95.其中,作为弹性件303的伸缩弹簧于本实施例中套设于移动杆301的外部,其两端分别作用于传动杆20与滑筒300上。
96.这样设置,有效控制本方案的结构成本,实现简单快捷的驱动移动杆301在需要时弹性复位,得以实现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4偏转至前束状态。
97.可选地,所述传动杆20呈伸缩设置,所述移动杆301端部与所述传动杆20端部转动连接。
98.这样设置,实现移动杆301在进行移动时,可带动传动杆20进行转动的同时,传动杆20可对应进行伸缩,以使偏转轴2可顺利进行转动,进而使车轮4得以顺利偏转。
99.可选地,所述传动杆20端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偏转轴2的端部,以使所述传动杆20与所述偏转轴2共转动轴向。
100.这样设置,传动杆20固定连接至偏转轴2的端部,使其偏转轴2的运动空间尽可能靠近梁体1,进而避免偏转轴2与驱动组件3于梁体1所需要利用的空间过大,而导致于车体上进行实装时驱动组件3安装收到限制,利于后续顺利在车体上进行使用。
101.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车轮4可在驱动组件3作用下,通过偏转轴2与梁体1之间形成夹角,以形成两车轮4顶端间距小于底端间距的前束状态,进而使汽车的中后浮动桥可具有像汽车前浮动桥一样具备车轮4前束,实现在汽车转向后,中后浮动桥两端车轮4亦可在车轮4前束的作用下自动发生转向摆正,进而避免相关技术中生硬拖拽中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4复位,得以保障车轮4的使用寿命,并有效优化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此外,为避免后浮动桥两端车轮4的前束对汽车倒车过程产生较大的阻力,本技术中驱动组件3还可控制两偏转轴2与梁体1共线,以实现两车轮4于车辆底部呈竖直设置,两者之间无车轮4前束,此时即可顺利进行汽车倒车。因此,采用本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汽车将具有舒适的驾驶体验,保障了后浮动桥两端车轮4的使用寿命。
10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使用方法。
103.一种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04.s1、判断当前车辆行车档位;
105.s2、若车辆行车档位处于非倒车挡,所述驱动组件3控制两所述车轮4处于所述前束状态;
106.若车辆行车档位处于倒车挡,所述驱动组件3控制两所述车轮4处于所述共轴状态。
107.这样设置,实现本技术所提供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可顺利在汽车进行行驶时进行自动转向,并可在汽车倒车时使车轮4移动至竖直状态,得以顺利进行倒车。
10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
109.一种汽车,其包括:
110.如上所述的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
111.车轮4,其转动安装于所述自动转向式汽车后浮动桥的两端;
112.控制单元,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与汽车的驾驶系统,并配置为,
113.若汽车处于倒车挡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3使所述偏转轴2处于所述共轴状态,或,
114.若汽车处于非倒车挡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3使所述偏转轴2处于所述前束状态。
115.其中,控制单元于本实施例中控制驱动组件3的第一驱动部30与第二驱动部31同步运动,以实现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4可同时进行偏转,保障汽车状态稳定。
116.这样设置,提供了一种可在行驶过程中,后浮动桥可在自动进行转向回正的汽车,进而浮动桥两端的车轮4使用寿命将得到有效保障,并显著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此外在倒车状态下,后浮动桥两端的车轮4将偏转至竖直状态,使倒车过程也可顺利快速进行,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1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