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


背景技术:

2.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在船的建造中会使用到加强龙骨结构,中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船舶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按各部分的作用和用途,可综合归纳为船体、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舾装等三大部分。
3.但是,现有技术中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中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通常防护性通常比较低,当在行船过程中如果船体与外物发生碰撞时,碰撞所产生的力量难以得到有效的缓冲,从而容易使得船上的人员受伤,从而在行船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船体受到的阻力和船舶所需的动力相对于静水中的情况会有所增加,这无疑会影响到船舶在水面上保持航速的能力,当船在水中出行时,通常会产生较多的波浪,而船体在波浪中的阻力会增加,从而会影响船体的行速,因此,需要一张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龙骨以及防护板,所述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主体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甲板,所述主体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骨,所述龙骨外侧固定安装有肋骨,所述主体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船首柱,所述主体外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船尾柱,所述船尾柱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活动安装有缓冲杆,所述防护板两侧顶部设置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槽内部连接安装有限位插杆,所述限位插杆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螺杆,所述伸缩螺杆外侧连接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伸缩螺杆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后侧内部连接安装有滑块,所述主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浪板。
7.优选的,所述防撞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撞板拼接起来的形状与主体上端外侧相同。
8.优选的,所述防撞板后侧也连接安装有连接头,且缓冲杆两两通过连接轴被交错连接成为一组,且缓冲杆设置有两组,分别活动安装在主体前后两侧。
9.优选的,所述压浪板被设置呈十五度角固定安装在主体上端。
10.优选的,所述防撞板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且伸缩螺杆以及复位弹簧一侧固定安装在固定槽内部一侧。
11.优选的,所述滑块被设置成“t”形,且防撞板后侧设置有与滑块大小相匹配的“t”形限位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撞板、缓冲弹簧、缓冲杆以及滑槽,防护板由于通过调节板使得限位插杆在复位弹簧以及伸缩螺杆的作用下插接在限位插槽内部,当主体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防撞板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对撞击产生的力进行部分缓冲,且在缓冲弹簧、缓冲杆、滑块以及滑槽的共同作用下,对撞击产生的力进一步缓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船的安全性。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压浪板,且压浪板被设置成一定角度固定安装在主体上端,从而当船的吃水深度较深,且在行船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波浪时,可通过压浪板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行船过程中所产生的波浪,避免了行船在波浪中阻力增加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a区放大图。
18.图中:1、主体;2、防撞板;3、压浪板;4、缓冲弹簧;5、连接头;6、连接轴;7、滑槽;8、缓冲杆;9、隔板;10、防护板;11、龙骨;12、肋骨; 13、船首柱;14、船尾柱;15、限位插杆;16、限位插槽;17、调节板;18、伸缩螺杆;19、复位弹簧;20、甲板;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1.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包括主体1、龙骨11以及防护板10,主体1 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9,主体1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甲板20,主体1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骨11,龙骨11外侧固定安装有肋骨12,主体1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船首柱13,主体1外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船尾柱14,船尾柱14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0,防护板10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槽7,滑槽7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4,缓冲弹簧4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5,连接头5 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6,连接轴6外侧活动安装有缓冲杆8,防护板10两侧顶部设置有限位插槽16,限位插槽16内部连接安装有限位插杆15,限位插杆15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7,调节板17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螺杆18,伸缩螺杆18外侧连接安装有复位弹簧19,伸缩螺杆18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撞板2,防撞板2后侧内部连接安装有滑块21,主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浪板3,防撞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撞板2拼接起来的形状与主体1上端外侧相同,防撞板2后侧也
连接安装有连接头5,且缓冲杆8两两通过连接轴6被交错连接成为一组,且缓冲杆8设置有两组,分别活动安装在主体1前后两侧,压浪板3被设置呈十五度角固定安装在主体1上端,防撞板2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且伸缩螺杆18以及复位弹簧19一侧固定安装在固定槽内部一侧,滑块21被设置成“t”形,且防撞板2后侧设置有与滑块21大小相匹配的“t”形限位槽。
22.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由于压浪板3被设置成一定角度固定安装在主体1上端,从而当船的吃水深度较深,且在行船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波浪时,可通过压浪板3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行船过程中所产生的波浪,且防撞板2由于通过调节板17使得限位插杆15在复位弹簧19以及伸缩螺杆 18的作用下插接在限位插槽16内部,当在行船过程中,主体1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防撞板2可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对撞击产生的力进行部分缓冲,且在缓冲弹簧4、缓冲杆8、滑块21以及滑槽7的共同作用下,对撞击产生的力进一步缓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船的安全性。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包括主体(1)、龙骨(11)以及防护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9),所述主体(1)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甲板(20),所述主体(1)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骨(11),所述龙骨(11)外侧固定安装有肋骨(12),所述主体(1)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船首柱(13),所述主体(1)外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船尾柱(14),所述船尾柱(14)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0),所述防护板(10)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4),所述缓冲弹簧(4)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外侧活动安装有缓冲杆(8),所述防护板(10)两侧顶部设置有限位插槽(16),所述限位插槽(16)内部连接安装有限位插杆(15),所述限位插杆(15)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7),所述调节板(17)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螺杆(18),所述伸缩螺杆(18)外侧连接安装有复位弹簧(19),所述伸缩螺杆(18)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撞板(2),所述防撞板(2)后侧内部连接安装有滑块(21),所述主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浪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撞板(2)拼接起来的形状与主体(1)上端外侧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2)后侧也连接安装有连接头(5),且缓冲杆(8)两两通过连接轴(6)被交错连接成为一组,且缓冲杆(8)设置有两组,分别活动安装在主体(1)前后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2)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槽,且伸缩螺杆(18)以及复位弹簧(19) 一侧固定安装在固定槽内部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被设置成“t”形,且防撞板(2)后侧设置有与滑块(21)大小相匹配的“t”形限位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加强龙骨的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龙骨以及防护板,所述主体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船首柱,所述主体外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船尾柱,所述主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浪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板、缓冲弹簧、缓冲杆以及滑槽,防护板由于通过调节板使得限位插杆在复位弹簧以及伸缩螺杆的作用下插接在限位插槽内部,当主体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防撞板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对撞击产生的力进行部分缓冲,且在缓冲弹簧、缓冲杆、滑块以及滑槽的共同作用下,对撞击产生的力进一步缓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船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臣 姚利微 宋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