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船舶功能舱室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2.钢质夹层三明治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弯性能、抗压性能,出于轻量化的考虑,作为一种新型的承力结构形式逐渐应用在船舶结构上。船舶舱壁结构根据所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功能需求,目前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帖覆不同功能材料,这种处理方式会增加连接件重量,占用空间,工艺复杂。采用钢质夹层作为舱壁结构可以将功能层内嵌至钢质夹层结构芯层中,实现多功能舱壁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解决功能舱室的舱壁结构设计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舱室内部到外部依次包括钢质夹层舱壁内面板、点阵芯层、功能层、钢质夹层舱壁外面板。钢质夹层舱壁上、下面板与点阵芯层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功能层嵌到点阵结构中与点阵夹芯及面板采用胶接连接。
5.所述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首先将面板与点阵芯层板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连接,然后在点阵开孔范围内的面板处嵌入功能材料,最后焊接另一侧面板。面板材料选择与船体结构具有相同成分且强度高的金属材料,不同功能要求下,点阵结构的孔型不同,内嵌功能材料不同。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与传统功能舱室承载舱壁和功能层分离的舱壁结构相比,目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实现了结构承载与功能一体化,省去安装连接件的重量,节省安装空间,简化安装工艺,充分利用材料性能,更好的实现结构功能。
附图说明
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8.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夹芯为六边形孔型实例。
9.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夹芯为四边形孔型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10.实施例1:
1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夹芯为六边形孔
型防绝缘壁板实例。
12.钢质夹层舱壁内壁板1选用强度高、可焊接性能好的钢质材料,点阵芯层2为六边形夹芯围板,为降低结构重量芯层壁板选用强度高、可焊接性能好并且具有薄板规格的材料,如316l不锈钢等,内壁板1与点阵芯层2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外壁板3,点阵芯层2与外壁板3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连接。功能层4为绝缘材料,采用树脂与内壁板1连接。
13.实施例2:
14.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的正方形孔型防护舱壁实例。
15.钢质夹层舱壁内壁板1选用强度高、可焊接性能好的钢质材料,点阵芯层2为四边形夹芯围板,为降低结构重量芯层壁板选用强度高、可焊接性能好并且具有薄板规格的材料,如316l不锈钢等,内壁板1与点阵芯层2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外壁板3,点阵芯层2与外壁板3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连接。功能层4为防护材料,采用树脂与内壁板1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包含:钢质夹层舱壁内面板、点阵芯层、功能层、钢质夹层舱壁外面板,其特征在于:舱室内部到外部依次包括钢质夹层舱壁内面板、点阵芯层、功能层、钢质夹层舱壁外面板;钢质夹层舱壁上、下面板与点阵芯层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功能层嵌到点阵芯层的点阵结构中与点阵夹芯层及面板采用胶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其特征在于:点阵芯层的点阵结构为薄壁多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薄壁多孔结构的孔型为方形或六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功能层采用防弹材料或绝缘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弹材料为陶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凯芙拉;绝缘材料为多晶丝或超细玻璃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功能层与点阵夹芯层及面板采用环氧胶膜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船舶功能舱室结构设计。一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舱室内部到外部依次包括钢质夹层舱壁内面板、点阵芯层、功能层、钢质夹层舱壁外面板。钢质夹层舱壁上、下面板与点阵芯层采用高能量束激光焊接,功能层嵌到点阵结构中与点阵夹芯及面板采用胶接连接。与传统功能舱室承载舱壁和功能层分离的舱壁结构相比,目前船用钢质夹层多功能舱壁结构实现了结构承载与功能一体化,省去安装连接件的重量,节省安装空间,简化安装工艺,充分利用材料性能,更好的实现结构功能。结构功能。结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岸香 吴广明 郭培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