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船体倒扣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船体倒扣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船体倒扣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倒扣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2.船舶发生翻扣时,倒扣的速度较快,船舱内的空气会在接近船底位置形成气垫层,未及时逃离难船的船员和乘客很有可能被困于气垫层中而存活下来,低温、缺氧、船舶姿态变化等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3.针对此类救援,目前常用的救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潜水员从水下进入倒扣船中救助,这种方法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1、现场气象及水文条件需满足潜水员作业要求;2、水下能见度一般都很低,潜水员只能靠手探摸,工作效率低;3、水下漂浮物和锋利物可能对潜水员构成生命威胁。
4.另一种救助方法是首先确定被困人员的大概位置,然后在船底板切割开孔,将被困人员由开孔救出,这种方法对现场环境要求相对降低,救助人员的安全也更容易保障,但是开孔后气垫层的空气会迅速逃逸,可能进一步加剧倒扣船的姿态变化,威胁被困人员生命安全。
5.因此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对倒扣船底进行磨削固定与保压破拆,并将被困人员救出的船体倒扣救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中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对倒扣船底进行磨削固定与保压破拆,并将被困人员救出的船体倒扣救援设备。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体倒扣救援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中心设有升降救援部件,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升降救援部件一侧设有充气保压部件,所述机体内侧底部设有焊枪破拆部件,所述机体底部外侧设有磨削固定部件,所述机体底部远离所述升降救援部件一侧端面滑动套设有密封头,所述机体侧壁设有密封门。
8.优选的,所述升降救援部件与所述焊枪破拆部件密封滑动接触,所述磨削固定部件围绕所述机体外侧表面均匀分别,所述密封头底部具有一定弧度,根据被救船体表面的弧度需求选择不同弧度的所述密封头,保证密封性。
9.优选的,所述升降救援部件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固设于所述机体内部顶侧,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固设有升降小齿轮,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升降小齿轮两侧分别滑动设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螺纹套设有升降螺母,所述升降螺母与所述升降小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升降螺杆靠近所述密封头一端固设有救援舱。
10.优选的,所述充气保压部件包括充气滑块螺杆,所述充气滑块螺杆固设于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救援舱一侧侧壁,所述充气滑块螺杆滑动套设有充气滑块,所述充气滑块内部与所述充气滑块螺杆接触处转动设有充气滑块螺母,所述充气滑块螺母与所述充气滑
块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充气滑块螺杆靠近所述救援舱一侧设有充气滑块电机,所述充气滑块电机输出端固设有充气滑块齿轮,所述充气滑块齿轮与所述充气滑块螺母啮合传动,所述充气滑块内部位于所述充气滑块电机靠近所述救援舱一侧开有气槽,所述充气滑块底部固设有充气杆,所述充气滑块远离所述充气杆一侧固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充气杆连通,所述机体顶部一侧固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与所述软管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磨削固定部件包括四个固定支架,四个所述固定支架均匀分布于所述机体底部外侧圆周方向表面,所述固定支架远离所述密封头一侧固设有固定液压缸,所述固定液压缸输出端贯穿至所述固定支架内部,所述固定液压缸输出端固设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液压缸方向转动设有换向架,所述换向架靠近所述固定液压缸一侧转动设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靠近所述固定液压缸一侧固设有吸盘,所述吸盘座两侧与所述换向架之间分别连接有吸盘弹簧,所述换向架内侧顶部固设有换向电机,所述换向电机输出端固设有第二换向锥齿轮,所述换向架内部中心转动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滑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架内部位于所述蜗轮靠近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一侧转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内部固定套设有蜗杆轴,所述蜗杆轴靠近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一端固设有第一换向锥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与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啮合传动。
12.优选的,所述换向架远离所述吸盘座一端固设有磨削壳体,所述磨削壳体内部一侧固设有清理气泵,所述清理气泵吸气端连通至所述磨削壳体一侧外部,所述清理气泵吹气端连通至所述磨削壳体底部外侧,所述磨削壳体内部远离所述清理气泵一侧固设有磨削电机,所述磨削电机输出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磨削壳体内部底侧转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内部固定套设有通气轴,所述通气轴连通至所述磨削壳体外部,所述通气轴远离所述磨削壳体一端固设套设有磨削头座,所述磨削头座远离所述磨削壳体一端固设有磨削头。
13.优选的,所述焊枪破拆部件包括底部固定圈,所述底部固定圈呈圆环状,所述底部固定圈固设于所述机体底部内侧表面,所述底部固定圈内侧顶部与所述救援舱接触处固设有密封圈,所述底部固定圈顶部内侧滑动设有齿环,所述齿环远离所述救援舱端固设有焊枪,所述焊枪底部固设有焊枪头,所述机体顶部远离所述充气泵一侧固设有焊枪燃料箱,所述焊枪燃料箱与所述焊枪通过所述软管连通,所述底部固定圈内部位于所述救援舱一侧固设有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输出端固设有切割电机齿轮,所述切割电机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圈底部内侧位于所述救援舱两侧分别滑动设有卡销滑块,所述卡销滑块与所述底部固定圈之间通过卡销滑块拉簧连接,所述卡销滑块靠近所述救援舱侧壁滑动设有卡销套,所述卡销套与所述卡销滑块之间通过卡销套弹簧连接,所述卡销套内部滑动设有卡销,所述卡销固定套设有卡销弹簧座,所述卡销弹簧座与所述卡销套之间通过卡销弹簧连接,所述卡销滑块内部位于所述卡销套处滑动设有上钩销,所述上钩销与所述卡销滑块之间通过钩销弹簧连接,所述卡销滑块内部位于所述上钩销处滑动设有下钩销,所述下钩销远离所述上钩销一端固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卡销滑块之间通过挡块弹簧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卡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挡块远离所述下钩销方向转动设有挡爪,所述挡爪与所述挡块之间通过卷簧连接。
15.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船体倒扣救援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7.1.通过设置升降救援部件与充气保压部件,能够将被困人员在保压情况下从船舱内救出,方便救援。
18.2.通过设置磨削固定部件,能够自动对船底表面进行切割与固定,大幅减少了救援准备时间。
19.3.通过设置焊枪破拆部件,能够在保压状态下对船底进行破拆,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21.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22.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23.图4为图3中b-b处局部剖视图;
24.图5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
25.图6为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26.图中:10、机体;11、升降螺杆;12、升降电机;13、充气泵;14、升降小齿轮;15、升降螺母;16、软管;17、救援舱;18、充气滑块;19、充气滑块电机;20、充气滑块螺杆;21、充气滑块齿轮;22、充气滑块螺母;23、充气杆;24、固定液压缸;25、密封门;26、固定支架;27、滑动支架;28、密封头;29、底部固定圈;30、齿环;31、密封圈;32、切割电机;33、切割电机齿轮;34、焊枪;35、卡销滑块拉簧;36、卡销滑块;37、钩销弹簧;38、上钩销;39、下钩销;40、挡块弹簧;41、挡爪;42、卷簧;43、挡块;44、卡销套弹簧;45、卡销套;46、卡销;47、吸盘;48、吸盘座;49、吸盘弹簧;50、换向电机;51、换向架;52、清理气泵;53、磨削壳体;54、磨削头;55、磨削头座;56、通气轴;57、第一锥齿轮;58、第二锥齿轮;59、磨削电机;60、蜗轮;61、蜗杆;62、蜗杆轴;63、卡销弹簧;64、第一换向锥齿轮;65、第二换向锥齿轮;66、焊枪头;67、卡销弹簧座;68、焊枪燃料箱;81、升降救援部件;82、充气保压部件;83、磨削固定部件;84、焊枪破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8.结合图1-6,一种船体倒扣救援设备,包括机体10,机体10内部中心设有升降救援部件81,机体10内部位于升降救援部件81一侧设有充气保压部件82,机体10内侧底部设有焊枪破拆部件84,机体10底部外侧设有磨削固定部件83,机体10底部远离升降救援部件81一侧端面滑动套设有密封头28,机体10侧壁设有密封门25。
29.进一步的,升降救援部件81与焊枪破拆部件84密封滑动接触,磨削固定部件83围绕机体10外侧表面均匀分别,密封头28底部具有一定弧度,根据被救船体表面的弧度需求选择不同弧度的密封头28,保证密封性。
30.进一步的,升降救援部件81包括升降电机12,升降电机12固设于机体10内部顶侧,升降电机12输出端固设有升降小齿轮14,机体10内部位于升降小齿轮14两侧分别滑动设有升降螺杆11,升降螺杆11螺纹套设有升降螺母15,升降螺母15与升降小齿轮14啮合传动,升降螺杆11靠近密封头28一端固设有救援舱17。
31.进一步的,充气保压部件82包括充气滑块螺杆20,充气滑块螺杆20固设于机体10内部位于救援舱17一侧侧壁,充气滑块螺杆20滑动套设有充气滑块18,充气滑块18内部与充气滑块螺杆20接触处转动设有充气滑块螺母22,充气滑块螺母22与充气滑块螺杆20螺纹连接,充气滑块螺杆20靠近救援舱17一侧设有充气滑块电机19,充气滑块电机19输出端固设有充气滑块齿轮21,充气滑块齿轮21与充气滑块螺母22啮合传动,充气滑块18内部位于充气滑块电机19靠近救援舱17一侧开有气槽,充气滑块18底部固设有充气杆23,充气滑块18远离充气杆23一侧固设有软管16,软管16与充气杆23连通,机体10顶部一侧固设有充气泵13,充气泵13与软管16连接。
32.进一步的,磨削固定部件83包括四个固定支架26,四个固定支架26均匀分布于机体10底部外侧圆周方向表面,固定支架26远离密封头28一侧固设有固定液压缸24,固定液压缸24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支架26内部,固定液压缸24输出端固设有滑动支架27,滑动支架27与固定支架26滑动连接,滑动支架27远离固定液压缸24方向转动设有换向架51,换向架51靠近固定液压缸24一侧转动设有吸盘座48,吸盘座48靠近固定液压缸24一侧固设有吸盘47,吸盘座48两侧与换向架51之间分别连接有吸盘弹簧49,换向架51内侧顶部固设有换向电机50,换向电机50输出端固设有第二换向锥齿轮65,换向架51内部中心转动设有蜗轮60,蜗轮60与滑动支架27固定连接,换向架51内部位于蜗轮60靠近第二换向锥齿轮65一侧转动设有蜗杆61,蜗杆61内部固定套设有蜗杆轴62,蜗杆轴62靠近第二换向锥齿轮65一端固设有第一换向锥齿轮64,第一换向锥齿轮64与第二换向锥齿轮65啮合传动。
33.进一步的,换向架51远离吸盘座48一端固设有磨削壳体53,磨削壳体53内部一侧固设有清理气泵52,清理气泵52吸气端连通至磨削壳体53一侧外部,清理气泵52吹气端连通至磨削壳体53底部外侧,磨削壳体53内部远离清理气泵52一侧固设有磨削电机59,磨削电机59输出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58,磨削壳体53内部底侧转动设有第一锥齿轮57,第一锥齿轮57与第二锥齿轮58啮合传动,第一锥齿轮57内部固定套设有通气轴56,通气轴56连通至磨削壳体53外部,通气轴56远离磨削壳体53一端固设套设有磨削头座55,磨削头座55远离磨削壳体53一端固设有磨削头54。
34.进一步的,焊枪破拆部件84包括底部固定圈29,底部固定圈29呈圆环状,底部固定圈29固设于机体10底部内侧表面,底部固定圈29内侧顶部与救援舱17接触处固设有密封圈31,底部固定圈29顶部内侧滑动设有齿环30,齿环30远离救援舱17端固设有焊枪34,焊枪34底部固设有焊枪头66,机体10顶部远离充气泵13一侧固设有焊枪燃料箱68,焊枪燃料箱68与焊枪34通过软管16连通,底部固定圈29内部位于救援舱17一侧固设有切割电机32,切割电机32输出端固设有切割电机齿轮33,切割电机齿轮33与齿环30啮合连接。
35.进一步的,底部固定圈29底部内侧位于救援舱17两侧分别滑动设有卡销滑块36,卡销滑块36与底部固定圈29之间通过卡销滑块拉簧35连接,卡销滑块36靠近救援舱17侧壁滑动设有卡销套45,卡销套45与卡销滑块36之间通过卡销套弹簧44连接,卡销套45内部滑动设有卡销46,卡销46固定套设有卡销弹簧座67,卡销弹簧座67与卡销套45之间通过卡销
弹簧63连接,卡销滑块36内部位于卡销套45处滑动设有上钩销38,上钩销38与卡销滑块36之间通过钩销弹簧37连接,卡销滑块36内部位于上钩销38处滑动设有下钩销39,下钩销39远离上钩销38一端固设有挡块43,挡块43与卡销滑块36之间通过挡块弹簧40连接,挡块43与卡销滑块36滑动连接,挡块43远离下钩销39方向转动设有挡爪41,挡爪41与挡块43之间通过卷簧42连接。
36.工作原理
37.船体倒扣救援设备由静止状态下开始启动时,磨削电机59启动通过第一锥齿轮57带动磨削头54转动,固定液压缸24启动带动滑动支架27向下移动,磨削头54与船体接触面进行磨削抛光,清理气泵52启动向船体表面吹气,清理磨削产生的碎屑,当磨削结束后,固定液压缸24复位,换向电机50启动通过蜗杆61带动换向架51转动,吸盘47面向船体表面,固定液压缸24启动带动滑动支架27向下移动,吸盘47接触船体并固定吸附,固定液压缸24复位,使机体10挤压密封头28紧密贴合船体表面。
38.此时,焊枪燃料箱68启动,切割电机32启动带动焊枪34对船体进行切割作业,焊枪34围绕救援舱17将船体切割出一个圆形救援孔,充气泵13启动,充气滑块电机19启动带动充气滑块18向下移动,充气杆23伸入底部固定圈29内部对船体内部进行充气保压作业。
39.此时升降电机12启动带动升降螺母15转动,升降螺杆11带动救援舱17向下移动,救援舱17底部接触卡销46并带动其向下移动,卡销46移动至密封头28处在卡销弹簧63的作用下面向上钩销38方向推动上钩销38移动,上钩销38与下钩销39脱离,挡块43向下移动,挡爪41在卷簧42作用下弹出并与船体内部表面接触,同时卡销滑块36在卡销滑块拉簧35的拉力下复位,挡爪41与船体内部卡紧,进一步加固装置与船体的接触,防止吸盘47与船体意外脱离导致船体进水沉没。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