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降驳,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属于海上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海上运输大型的结构物都需要半潜驳,通常半潜驳船是在港湾或者锚地才能进行下潜浮装大型的船舶或者结构物。但是在海上施工的现场,尤其是海洋石油或者海上风电,都是处于开放性海域,涌浪条件不佳,使得半潜驳不能进行下潜。在海上施工负压桶基础的结构物,负压桶可以充气自浮,但是半潜驳不能下潜,这样制约了海上施工的开展,只能采用大吨位的浮吊进行吊装安装,资源少周期长,费用昂贵。
3.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
5.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包括沉垫组件、浮筒立柱、连接锁具,
7.所述沉垫组件由沉垫主体、连接套筒、连接耳座和插销装置组成;所述沉垫主体为钢板组焊的方框形浮箱,所述沉垫主体内部设置有多组相互不连通的用于注排水的舱室,所述沉垫主体上端面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为圆筒形钢结构件,所述连接套筒内部为满足与所述浮筒立柱嵌套连接的贯通的竖直孔,所述连接套筒上端面环形均布设置有多组所述插销装置,所述插销装置由基座与销轴组成,所述插销装置的基座开设有满足所述插销装置的销轴往复移动的孔,所述连接套筒上端面间隔每套所述插销装置均布设置有所述连接耳座;
8.所述浮筒立柱由吸力桶、立柱浮筒和连接耳板组成,所述立柱浮筒为顶部封闭的钢制圆筒状结构,所述立柱浮筒有四组,所述立柱浮筒嵌套于所述连接套筒内部,所述立柱浮筒外侧壁竖向加工有与所述插销装置的销轴配套的销孔,所述销孔为内陷的凹坑状盲孔,所述立柱浮筒外侧壁上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座配套的所述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通过所述连接锁具与所述连接耳座连接,所述立柱浮筒下端部设置有所述吸力桶,所述吸力桶的外径大于所述立柱浮筒的外径;
9.所述连接锁具具由船用高强度锚链以及安装在锚链两端的连接卸扣组成,所述连接锁具通过连接卸扣分别与所述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座连接固定。
10.优选地,所述沉垫主体内部设置有满足潜降驳浮潜需要的压载管系。
11.优选地,所述立柱浮筒设置有满足浮筒内注排水要求的连接管路。
12.优选地,所述吸力桶底部呈开口状。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通过可调整位置的立柱浮筒实现沉垫组件的潜降,沉垫组件即可以作为坐底沉垫也可以漂浮,满足大型结构物的浮运运输需要;通过立柱浮筒底部的吸力桶,实现坐底时整个潜降驳的定位和稳定;立柱浮筒和沉垫组件通过插销装置锁定,实现立柱浮筒不同深度的调节,满足沉垫组件不同水深的使用,提高潜降后的抗浪性。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升潜降驳在开发水域施工的安全性,整套设备安装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为海上安装施工提供经济性的解决方案。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轴测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连接部位组成示意图。
18.其中:1、沉垫组件;11、沉垫主体;12、连接套筒;13、连接耳座;14、插销装置;2、浮筒立柱;21、吸力桶;22、立柱浮筒;23、连接耳板;24销孔;3、连接锁具。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海上施工的坐底式潜降驳,包括沉垫组件1、浮筒立柱2、连接锁具3,沉垫组件1由沉垫主体11、连接套筒12、连接耳座13和插销装置14组成;沉垫主体11为钢板组焊的方框形浮箱,沉垫主体11内部设置有多组相互不连通的用于注排水的舱室,沉垫主体11上端面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连接套筒12,连接套筒12为圆筒形钢结构件,连接套筒12内部为满足与浮筒立柱2嵌套连接的贯通的竖直孔,连接套筒12上端面环形均布设置有多组插销装置14,插销装置14由基座与销轴组成,插销装置14的基座开设有满足插销装置14的销轴往复移动的孔,连接套筒12上端面间隔每套插销装置14均布设置有连接耳座13;浮筒立柱2由吸力桶21、立柱浮筒22和连接耳板23组成,立柱浮筒22为顶部封闭的钢制圆筒状结构,立柱浮筒22有四组,立柱浮筒22嵌套于连接套筒12内部,立柱浮筒22外侧壁竖向加工有与插销装置14的销轴配套的销孔24,销孔24为内陷的凹坑状盲孔,立柱浮筒22外侧壁上部设置有与连接耳座13配套的连接耳板23,连接耳板23通过连接锁具3与连接耳座13连接,立柱浮筒22下端部设置有吸力桶21,吸力桶21的外径大于立柱浮筒22的外径;连接锁具3具由船用高强度锚链以及安装在锚链两端的连接卸扣组成,连接锁具3通过连接卸扣分别与连接耳板23、连接耳座13连接固定。
21.本实施例中,沉垫主体11内部设置有满足潜降驳浮潜需要的压载管系。
22.本实施例中,立柱浮筒22设置有满足浮筒内注排水要求的连接管路。
23.本实施例中,吸力桶21底部呈开口状。
24.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
25.通过将立柱浮筒22内部的水排空,立柱浮筒22上浮,吸力桶21顶部贴紧到连接套筒12下部,安装插销装置14的插销进行浮筒立柱2的锁定,并预紧连接锁具3,防止拖航时浮
筒立柱2摇晃;
26.进行拖轮拖带,拖航到装载负压桶风机基础码头场地,进行负压桶风机基础滚装作业,调整装载沉垫组件1不同位置的浮力,实现平稳的将负压桶风机基础滚装安装到位,进行必要的绑扎固定,完成基础的装载,整体拖航到施工现场,靠近浮吊船或者其它可能的吊装资源。
27.解脱负压桶风机基础的绑扎固定,松开连接耳座13上固定的连接锁具3,向立柱浮筒22注水,使得插销装置14插入销孔24的销轴可以脱出,继续注水使得浮筒立柱2下沉将底部的吸力桶21固定在海床上,防止潜降驳在海床滑动,实现潜降驳的海上就位;
28.向沉垫主体11内注水,使其整体缓慢下沉,控制注水速度和注水的舱室,实现平稳的下沉,直至沉垫组件1坐底在海床上或下沉到离泥面一定高度位置,向负压桶风机基础的筒基内注气,实现其在水中微重力自存,通过小浮吊或拖轮将负压桶风机基础拖带移出潜降驳,之后进行基础负压桶风机基础的精准就位,并进行排气下放,由浮吊支持完成沉放贯入施工;
29.将立柱浮筒22内的水排尽,实现在浮力牵拉下吸力桶21脱出海床顶部贴紧到连接套筒12下部,安装插销装置14的插销进行浮筒立柱2的锁定,预紧,连接锁具3,防止拖航时浮筒立柱2摇晃,通过拖轮拖带返回,完成海上施工。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