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2.船舶是一种主要在江河湖海等环境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现今的船舶结构主要是由船体、船舶电气系统和船舶动力装置等三大部分组成。
3.目前舱室的测深和透气都是单独设置的,常规布置要求为测深在舱室的尾部,透气在舱室的首部,但是对于小舱室而言,测深数值在首尾两端差距不大,且透气因为高度差值的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现有的管路布置结构复杂,安装周期长,用料成本高,且施工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
5.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舱室,所述舱室内底部设置有防击板,所述舱室内设置有第一主管,所述第一主管远离所述防击板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远离所述第一主管一端设置有第二主管,所述第二主管远离连接机构一端设置有测深支管,所述第二主管上设置有透气组件。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机构为异径连接接头。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主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主管的直径。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透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测深支管一侧的透气支管,所述透气支管远离测深支管一端设置有透气帽。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透气支管为l型透气支管。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测深支管远离第二主管一端设置有测深头。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透气支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测深支管的直径。
12.其有益效果在于,此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安装方便快捷,运用此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有效降低了管路布置的安装周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用料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施工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舱室;2、防击板;3、第一主管;4、连接机构;5、第二主管;6、测深支管;7、透气组件;8、异径连接接头;9、透气支管; 10、透气帽;11、测深头;12、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初衷,目前舱室的测深和透气都是单独设置的,常规
布置要求为测深在舱室的尾部,透气在舱室的首部,但是对于小舱室而言,测深数值在首尾两端差距不大,且透气因为高度差值的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现有的管路布置结构复杂,安装周期长,用料成本高,且施工工作量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舱室1,所述舱室1内底部设置有防击板2,所述舱室1内设置有第一主管3,在所述第一主管3远离所述防击板2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4,连接机构4远离所述第一主管3一端设置有第二主管5,第一主管3与防击板2之间的间距为25mm。
17.第二主管5远离连接机构4一端设置有测深支管6,在所述测深支管远离第二主管5一端设置有测深头11,所述第二主管5上设置有透气组件7,下面将详细介绍透气组件7的具体结构,所述透气组件7包括设置在测深支管6一侧的透气支管9,透气支管9为l型透气支管9,在所述透气支管9远离测深支管6一端设置有透气帽10,通常情况下,透气支管9 的直径大于所述测深支管6的直径。
18.由于所述第一主管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主管5的直径,为了防止测深尺在下落过程中不会掉出,连接机构4采用异径连接接头8,异径连接接头8设置在舱室1顶部下方,且异径连接接头8与第二主管5之间的间距为50mm,间距采用50mm,一方面测深尺,在使用下落过程中不会掉出,另一方面,正好在舱底位置给透气管有透气空间,如果连接起来的话,无法实现透气功能。
19.异径连接接头8的大口端正常要比第二主管5的管径大一点,方便测深尺顺利进入测深舱内的第一主管3进行测深。
20.测深支管6和透气支管9穿出甲板12面之前,测深支管6和透气支管9从总管引出,布置于合适位置。
21.此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安装方便快捷,运用此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有效降低了管路布置的安装周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用料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施工强度。
22.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室(1),所述舱室(1)内底部设置有防击板(2),所述舱室(1)内设置有第一主管(3),所述第一主管(3)远离所述防击板(2)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远离所述第一主管(3)一端设置有第二主管(5),所述第二主管(5)远离连接机构(4)一端设置有测深支管(6),所述第二主管(5)上设置有透气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为异径连接接头(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主管(5)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组件(7)包括设置在测深支管(6)一侧的透气支管(9),所述透气支管(9)远离测深支管(6)一端设置有透气帽(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支管(9)为l型透气支管(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深支管远离第二主管(5)一端设置有测深头(1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支管(9)的直径大于所述测深支管(6)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舱室,所述舱室内底部设置有防击板,所述舱室内设置有第一主管,所述第一主管远离所述防击板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远离所述第一主管一端设置有第二主管,所述第二主管远离连接机构一端设置有测深支管,所述第二主管上设置有透气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安装方便快捷,运用此测深兼透气的管路布置结构,有效降低了管路布置的安装周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用料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施工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施工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管路布置的施工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春 胡红军 顾李进 姜胜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7